一、中世纪的社会状况和艺术特征
(一)中世纪的基督教
所谓“中世纪”,是从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到1450年意大利文艺复兴为止,前后大约一千年。文艺复兴的思想家瓦萨里认为,古希腊罗马的艺术是光辉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也是光辉的,在古希腊罗马与文艺复兴之间的中世纪的艺术是黑暗的,因此,就把中世纪称之为“黑暗的一千年”。
中世纪的最大特点就是基督教在政治上、思想上和文化上的统治。
关于基督教和基督教所信奉的救世主耶稣,有许多故事。
传说在公元前1世纪,在约旦河边的一个小村庄,一个叫约瑟的青年与美丽的少女玛利亚相爱并订婚。然而不久少女玛利亚未婚先孕,她的未婚夫约瑟想休弃她。当天晚上,约瑟梦见一位天神,来到他的床前,对他说:“约瑟,我是上帝派来的使者,你娶玛利亚为妻吧,她是受圣神之命而怀孕的,她怀的是上帝的儿子,名叫耶稣。他长大后,会把这个苦难的世界从罪恶和痛苦中拯救出来。”
第二天清晨,约瑟醒来,打消了解除婚约的念头,遵照神的旨意,娶玛利亚为妻。婚后,他们离开家乡,四处流浪。公元前元年,他们来到耶路撒冷,夜幕降临,天黑风冷,因客栈已无房间,她便在马厩中生下了儿子耶稣。
传说耶稣的童年是在流浪中度过的,他的命运在30岁时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一天,耶稣在约旦河边遇到了约翰,约翰口诵经文,并且把耶稣浸入河水,不经意间对耶稣进行了“洗礼”。据说,就在这一刻,上帝的圣灵降临到他的身上,耶稣虔诚地向上帝祈祷。从此,耶稣外出传教。
耶稣自称上帝之子,提出了耶稣教的根本主张:第一条,反对罗马的残酷统治。他说,我并不是叫地上太平,而是要动刀兵。“凡是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叫有权柄的失位,叫卑贱的升高,叫饥饿的得饱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第二条,“爱上帝”,这是耶稣教教义的核心。第三条,“爱人如己”,耶稣说:“你要想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人。”有人要你的外衣,你把内衣也送他。“富人进天堂要比骆驼穿过针孔还要困难”。他还提出“来世”与“天国”的境界,虽属虚幻,但能够给苦难的穷人带来精神上的慰藉。
耶稣之所以能够叫许多信徒追随他,不仅仅是经文的吸引力,更是他的神迹使信徒折服。据说他曾经用五个饼、两条鱼,让五千人吃饱;他能够使风暴平息;能够在婚宴上把水变成酒;他能够使盲人复明,瘫子走路,甚至起死回生。这种种神迹使大家惊骇不已,纷纷问道:耶稣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能够有如此神迹?当门徒也来问耶稣时,耶稣反问门徒,你们说,我为什么有如此神迹?彼得回答说:你是上帝的儿子。所以,耶稣就把天堂的钥匙交给彼得,成为自己的接班人。
基督教的主张,虽与穷人的要求一致,却与罗马的统治相悖。基督教相信耶稣是未来的国君,这是对罗马统治的否定。基督教提倡博爱、平等,这是对罗马的社会秩序的否定。因此,罗马统治者对基督教采取坚决镇压的态度。
逾越节是犹太人的盛大节日,耶稣认为,这是宣传、号召群众的最好时机,于是他骑着驴进入耶路撒冷,轰动了全城。许多人把衣服铺在地上,把树枝铺在路上,向耶稣欢呼。耶稣进入圣殿,赶走做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的人的桌子,这时,门徒之一的犹大用三十块银币出卖了耶稣,并且领着恶人逮捕了耶稣,以“谋叛罗马”的罪名把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
耶稣活着的时候,以彼得为核心的信徒已经推崇耶稣为救世主。耶稣死后,在门徒中流传着三天后复活升天的神话。信徒们相信,耶稣是神之子,由神感孕,死后会重新降临,建立地上的天国。耶稣复活的这一天定为“复活节”,耶稣的生日,即12月25日,定为“圣诞节”。
在耶稣死后二百年间,罗马统治者大批屠杀教徒,迫使教徒到墓地活动。后来,一方面,基督教竭力使教义与罗马的统治相容;另一方面,罗马统治者也逐渐认识到基督教的作用,对基督教采取宽容的态度。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合法。公元392年,狄奥多西一世颁布法律,规定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唯一合法的宗教,基督教成为罗马的国教。他们甚至宣布要镇压和处死异教。最后,宣布教权与君权是两种并立的权威,教权高于君权。君主应受神圣的裁判,罗马主教被称为教皇。
中世纪的根本特点是基督教占统治地位。正是这个特点,决定了欧洲中世纪艺术的特点。
(二)早期基督教艺术
罗马帝国把居住在北方和东方的民族叫做蛮族。后来,这些民族逐渐强大起来,消灭了西罗马,所谓中世纪就这样开始了。这些政治、经济、文化都很落后的民族如何对待罗马艺术呢?简而言之,就是破坏。可以说,中世纪的艺术是从破坏开始的。那时,维纳斯被当做女妖而焚毁,精美的罗马雕塑甚至被当做烧石灰的原料。这样,艺术的发展出现了断裂。中世纪的艺术不是古罗马艺术的延续,而是在基督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基督教与表现人的古希腊罗马的艺术也是不相容的。根据基督教的教义,神与人是对立的:神是永恒的,人是暂时的;神是全能的,人是软弱的;神是智慧的,人是愚蠢的;神是至善的,人是有罪的。所以,艺术不应当表现人、歌颂人,而应当表现神、歌颂神。
基督教最极端的观点,是排斥一切艺术,甚至包括表现神的艺术。他们认为,神是什么样子,不应当是信徒用眼睛看见的形象,而是信徒在心灵的感悟中形成的形象。《圣经》中说:
众民的风俗是空虚的;他们在树林中用斧子砍伐一棵树,匠人用手工做成偶像。他们用金银装饰他,用钉子和锤子钉稳,使他不动摇。他好像棕树一样直立着,是镟成的,不能说话,不能行走,必须有人抬着。你们不要怕他,他不能降祸,也无力降祸。
早期基督徒几乎一致同意,教堂是上帝之所在,绝对不能摆放圣像,任何雕像都有损神的尊严。把这种理论付诸实践,便是所谓“圣像破坏运动”。《破坏圣像运动》表现了这时基督教的活动。
当然,如何对待圣像,基督教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有斗争的。圣像派与反圣像派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圣像派认为,绘画是有用的,绘画有助于人们接受圣经教义,特别是中世纪有许多不识字的人,圣像就是不识字的人的圣经,“文章对自己能起什么作用,绘画对文盲就能起什么作用”。
破坏圣像运动 拜占庭写本的克鲁道诗篇 约公元900年 莫斯科国家历史博物馆藏
斗争的结果,反圣像派失败了,圣像派胜利了。基督教艺术逐渐地发展起来了。
在基督教建立的初期,基督教徒举行宗教仪式的秘密场所,就在坟墓里或私人宅院里,所谓基督教艺术,就是在坟墓或私人宅院中的绘画。这些绘画的宗教性压倒了艺术性,没有生动感人的形象,只有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葡萄象征基督教,鸽子象征心灵,牧羊人象征耶稣,羔羊象征信徒等等。
基督教艺术的真正发展,是在基督教合法化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