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魏 Wèi
魏姓为中国第45常见姓。2010年统计,人口约有603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45%。约35.8%分布于河南、山东、四川、河北4省(其中河南省最多,约占11.2%),24.4%分布于安徽、江西、湖北、甘肃、陕西5省(《中国四百大姓》,2013)。魏姓因为笔画较多,有一部分人写作“位”或“未”,所以魏姓实际人口远不止603万。望出钜鹿郡、乐安郡、东莱郡、高平郡。
魏姓有崇本堂、崇平堂、大名堂、敦伦堂、敦睦堂、福英堂、光裕堂、寒松堂、鹤山堂、怀德堂、集义堂、介然堂、敬爱堂、九合堂、钜鹿堂、理学堂、联晋堂、麟阁堂、缅德堂、洽礼堂、亲睦堂、人鉴堂、任城堂、三晋堂、绍继堂、十思堂、思永堂、四余堂、溯源堂、太廉堂、文真堂、务本堂、宜臣堂等堂号。
魏、赵、韩,谓之“三晋”,魏姓子孙或以“三晋”“联晋”为家族堂号。
春秋晋悼公时,北地山戎族向晋国请和,大夫魏绛劝说晋悼公接受和议。晋悼公采纳了魏绛的建议,就派他去与山戎结盟。8年之中,魏绛曾9次代表晋国与其他国家议和、结盟。晋国因为没有了外患,国势日盛。魏绛的子孙以“九合”为堂号。
西汉宣帝丞相魏相(?—前59),其像被绘麒麟阁,子孙因以“麟阁”为家族堂号。
唐初丞相魏徵(580—643)曾给唐太宗上奏,题为《谏太宗十思疏》,子孙以“十思”为家族堂号。魏徵以直谏为唐太宗所敬畏,被唐太宗比作“人鉴”(即人镜),子孙或以为家族堂号。
南宋大臣魏杞(1121—1184),曾出使金国,不畏强暴,浩然正气,清廉不辱使命,功成返国。宋孝宗旌表其节,御书“太廉堂”赐之,子孙因以为家族堂号。
南宋理学家魏了翁(1178—1237),学者称鹤山先生,子孙以“理学”“鹤山”为家族堂号
清初大臣魏象枢(1617—1687),官至刑部尚书。康熙皇帝曾赐他“寒松堂”匾额,子孙因以为家族堂号。
魏姓有3个主来源:
姬姓魏氏,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毕公裔孙毕万仕晋封于魏,其孙犨以邑为氏。魏,在今山西芮城北。魏犨9世孙魏斯(?—前396),公元前403年称侯,是为魏文侯。公元前369年,魏、韩、赵3家分晋,文侯孙魏莹(前中国400个—前319)称王,是为魏惠王。公元前225年,魏亡于秦。
嬴姓魏氏,源出不详。《盟会图》有魏骀,即嬴姓魏氏。
芈姓魏氏,战国时有秦昭襄王相、穰侯魏冉(魏厓)。
东汉、三国时叟族也有魏氏,后融入汉族,称捉马魏氏。叟族(叟)是古代西羌的一个支族,三国时期主要居住在今四川越西及云南昭通、曲靖地区。唐时称洱河蛮或白蛮、南蛮,为白族先民。
氐族也有魏氏,后融入汉族,称固道魏氏。十六国时前秦有氐将魏褐飞,后秦初率氐胡数万围攻杏城。
现代少数民族也有魏姓,例如:
蒙古族魏姓,本姓畏吾氏、于桑氏、卓特氏、斡亦剌(额鲁特、厄鲁特、卫拉特、卫剌特)氏、兀亦桑氏、兀良哈氏、魏古惕氏、斡格勒德氏、额古勒腾氏、呼和努德氏、图布都德氏、奥矣高德氏、奥矣高尔沁氏、敖矣拉腾氏、敖矣仓高德氏、彍如格沁氏、也和彍如格沁氏。
回族有魏姓。湖北省回族魏姓,其先汉族,明洪武中武略将军魏实调湖广常德卫,途经仙桃,见有清真寺及穆斯林居住,遂留一子于此,子孙融入回族,遍及湖北全省。
彝族有魏姓。云南昭通彝族魏姓,本属几仄家支(氏族)。其他地区彝族魏姓,源出不详。
朝鲜族魏姓,近代自朝鲜半岛迁来中国。有遂安魏氏、长兴魏氏之别。其先中国人。
满族魏姓,其先清代八旗满洲倭彻赫氏、倭彻勒(魏车勒)氏、魏佳氏,以及融入满族的八旗蒙古魏车特氏,鄂伦春族魏拉依尔氏。
傈僳族魏姓,本属阻玛然(谷扒)氏族,即鹰氏族。
佤族魏姓,本姓修、库、杨龙、杨松、杨董、木库、木杜、朋克、斯耨、阿塞、阿芒、左科、特够、塞纽、斯内(希奈)、司那、希达、光从、果恩那、果恩阿鲁、果恩茸、果恩宋、果恩普、果恩散、果恩贝、涅薄艾、杨铺依、涅柯腊克(涅刻腊克)、盖英莫木、木依库阿、木依斯杜、果恩希达烈士、果恩希达格洛克。
拉祜族魏姓,本姓斯内。
锡伯族魏姓,本姓乌尔佳氏、魏佳氏。
鄂伦春族魏姓,本姓魏拉依尔氏。
藏族、苗族、壮族、侗族、瑶族、土家族、哈尼族、畲族、纳西族等民族也有魏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