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新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43潘 Pān

姓为中国第35常见姓。2010年统计,人口约有687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52%。约43.1%分布于广西、广东、浙江、江苏、贵州5省、自治区,27.2%分布于安徽、山东、河南、四川、湖北、湖南6省(《中国四百大姓》,2013)。望出广宗郡、河南郡、荥阳郡、豫章郡。

潘姓有爱敬堂、僾肃堂、安福堂、宝纶堂、承志堂、传经堂、春茂堂、大公堂、大盛堂、德经堂、笃亲堂、笃庆堂、惇叙堂、敦本堂、敦伦堂、敦睦堂、多福堂、二友堂、福禄堂、公兴堂、功德堂、光远堂、广宁堂、广宗堂、合德堂、河南堂、河阳堂、衡越堂、花果堂、花县堂、黄门堂、积厚堂、济美堂、精英堂、敬胜堂、敬修堂、九思堂、居易堂、聚德堂、留余堂、履道堂、明德堂、明经堂、明伦堂、能敬堂、谦益堂、庆德堂、荣杨堂、如在堂、三槐堂、三希堂、世德堂、世恩堂、世忠堂、式典堂、树德堂、司谏堂、思成堂、体元堂、维则堂、文华堂、文友堂、文忠堂、武惠堂、遐龄堂、显佑堂、孝思堂、孝友堂、信盛堂、修金堂、燕诒(贻)堂、贻远堂、遗安堂、荥阳堂、永乐堂、永思堂、永祀堂、永言堂、优肃堂、余德堂、余庆堂、兆基堂、振清堂、指南堂、忠爱堂、忠谏堂、种桃堂、紫岩堂等堂号。

部分堂号出典如下:

西晋潘岳(247—300),曾任河阳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其后裔以“河阳”“黄门”为家族堂号。他任河阳令时,全县皆种桃李,有“河阳一县花”之说,所以他的子孙或以“花县”“花果”“种桃”为家族堂号。

隋唐之际嵩山嵩阳观道士潘师正(585—682),自号体元先生,族人以“体元”为家族堂号。

南唐中书舍人潘佑,因后主李煜生活奢侈上疏谏言,触怒后主而自杀,族人以“忠谏”为家族堂号。

北宋名将潘美(925—991),卒谥武惠,族人以“武惠”为家族堂号。

宋中书舍人潘良贵(1094—1150),曾任左司谏,族人以“司谏”为家族堂号。

宋潭州通判潘牥(1204—1246),著有《紫岩集》,族人因以“紫岩”为家族堂号。

有人图简便,往往将“潘”姓俗作“泮”,这是不对的。“泮”字读Pàn,和“潘”的读音不同。“泮”其实也是个姓氏,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自治区都有分布。所以,“潘”姓不应该写作“泮”。

潘姓有3个主要来源:

出于商代潘国之后,为姚姓潘氏。潘国,是一个子爵小方国(部族国家),在今陕西兴平县北部。潘方国公族以国为氏,就是潘氏。这个小国在商代末年被西伯昌(周文王)的起义军消灭,国君潘正也被杀掉。这一支潘氏后代的情况不清楚,也许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

出于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第四子季孙之后,为姬姓潘氏。季孙封在一个叫潘邑的地方,就是今天的河南荥阳市高山镇潘窑村,季孙的子孙后来就以潘为氏。

出周武王时司寇苏忿生之后,为己姓潘氏。苏忿生因参加过周武王领导的灭商战争,周王朝建立后,就将他封到温(今河南温县招贤乡古城村)。后来,苏氏一支又封于番(pó)的地方,建立了番子国(番,又写作“鄱”),后来这一支苏氏便以番为氏。番子国,最初在离温不远的地方,也就是在今河南温县境内。西周中晚期,番国的贵族世代在周王室担任要职。《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番维司徒”所说的番司徒,就是番国的一个贵族。郭沫若(1892—1978)先生认为就是传世的番国青铜器《番匊生壶》的器主番匊生。大概在西周末年,番国迁到了今河南信阳一带,后又东迁今河南固始、淮滨地区。进入春秋中期以后,随着楚国的北上扩张,番国逐渐纳入楚国的势力范围。番国的贵族开始在楚国任职,并得到重用。楚穆王时太师潘崇、庄王时大夫潘尫,即番国人。潘,即番姓之假。楚令尹0敖(孙叔敖。前630—前593)封于番(今河南淮滨期思镇),汉延熹三年《楚相孙叔敖碑》即作潘乡。番子国,春秋晚期成为楚国的附庸,公元前504年亡于吴。晋潘岳(247—300)称其先即楚之潘氏。其所撰《家谱》说:“潘氏,楚公族芈姓之后。”《通志·氏族略》也持此说,并以为潘氏乃“以字为氏”。这些都并没有根据。“番”字音“婆”,“潘”为“番”之假,也应该读作“婆”,古音读作[ba]。姬姓的“潘”氏,古音读作[phan],与[ba]的读音比较近,所以己姓的潘氏和姬姓的潘氏后来就混而为一,读音也就不分了。由于潘氏与番氏有这层关系,潘姓又往往简作番姓。例如《史记·河渠书》的汉河东太守番系,《水经注》即作潘系。现在河北、山西、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甘肃等省许多地方有番姓,都读作“潘”。

历史上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有潘姓,例如:

东汉及三国时期山越人姓。山越人为秦汉时期百越人的后代。东汉和三国时期分布在东南地区及今江西等地山区。三国时期东吴围剿山越,山越人自此消失,大部分融入汉族。

鲜卑族破多罗氏之后。破多罗氏,北魏太和十九年(495)改潘姓。北魏朔镇北将、广宗男潘长怀,即出破多罗氏之后;其孙潘相乐,广宁石门(今河北张家口南)人,北齐司空、河东郡王。子孙唐时融入汉族,世称广宗潘氏。裔孙潘孟阳,信阳人,唐户部侍郎。《新唐书》有传。

北魏武都氐姓,后融入汉族。武都,在今甘肃成县境内。

唐时有西原蛮人民起义首领潘长安。西原蛮,壮族先民。

五代时有溆州蛮酋潘金盛。溆州,即今湖南靖州。溆州蛮,土家族先民。

宋时五溪蛮(武陵蛮)有潘姓。后融入土家、苗、瑶、侗、仡佬等民族。

宋代抚水州蛮有潘姓,为抚水州蛮四大姓(区、廖、潘、吴)之一。抚水州蛮,今水族、毛南族、布依族等民族先民。

历史上也有别的姓改了潘姓:元代有潘绍,本姓赵,宋太宗弟、秦王赵廷美的后代。因为避难,改姓潘。

现代许多少数民族也有潘姓,例如:

蒙古族潘姓,本姓达楞高德(达林古特)氏、沙吉盖氏。

苗族有潘姓,为苗族十三大姓(贾、龙、管、梁、杨、潘、吴、周、何、石、廖、黄、王)之一。五代后梁开平间有靖州苗族起义首领潘金盛。清咸丰、同治年间有贵定苗族起义领袖潘名杰。湘西与桂东北一支潘姓,本姓代方、代西、代勾。贵州黄平一支潘姓,本姓喀往觉、喀嘎杷。云南昆明西山一支潘姓,本姓吉拉;云南寻甸一支潘姓,本姓卯拉港刀、卯拉告刀;云南昭通地区及贵州威宁花苗潘姓,本姓卯展;云南宣威及贵州松桃大花苗潘姓,本姓卯拉。贵州凯里一支潘姓,其先汉人。祖籍江西南昌县。先祖明初随军入黔,定居凯里九寨翁琴,子孙融入苗族;又一支祖籍湖南新晃龙溪口。先祖清代中期迁入凯里挂丁脚高,子孙融入苗族。贵州榕江计划乡潘姓苗族,其先水族。

彝族有潘姓。四川西昌一支潘姓,属木焗、姐租、姐姑、姐潘等家支(氏族);九龙一支潘姓,属木帕、阿特家支(氏族)。云南昭通一支潘姓,属抵扒家支(氏族)。

壮族潘姓,据说源于“山寨”一词之壮语读音。

朝鲜族潘姓,近代自朝鲜半岛迁来中国。有巨济潘氏、结城潘氏、光州潘氏、南平潘氏等支。一支出唐开漳圣王陈元光(657—711)部将光州(今河南潢川)人潘源之后。潘源裔孙潘文节投效高丽,与高丽国世子相识。后文节位极人臣,卒葬高敞郡,子孙融入朝鲜民族;另一支出南宋末年中国人、高丽巨济府院君潘阜之后。

满族潘姓,其先清代八旗满洲伊拉里氏,八旗蒙古巴林氏,八旗汉军潘氏。

侗族有潘姓。清咸丰五年至光绪二年间(1855—1876)有贵州黎平侗族起义首领、起义军大王潘通发。

瑶族有潘姓。为红瑶四大姓(余、侯、潘、粟)之一。白裤瑶、背陇瑶、背篓瑶也有潘姓。

高山族有潘姓。平埔人(高山族多个群体的通称)有名无姓,清康熙、雍正年间参加岁科应试,其时称“归化”的平浦人为熟番,巡台即以番字加氵为潘字,为学童之姓;康熙末年,岸里大社(今台中市附近)高山族酋长阿穆归顺,赐姓潘;乾隆二十三年(1758)赐台湾土著7姓,其中也有潘姓。又清代台湾淡水厅下南庄(今苗栗县南庄乡)赛夏人加模拉来(卡莫拉莱)氏族、沙阿旺氏族,也改潘姓。

水族第一大姓。宋代抚水州蛮潘姓之后。清咸丰、同治年间有水族起义首领潘新简(1820—1869),贵州荔波人。

裕固族潘姓,本属帕勒坦户族。

回族、藏族、布依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仫佬族、仡佬族、锡伯族、京族等民族也有潘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