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新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55花 Huā

姓为中国第295常见姓。2010年统计,人口约有19.5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015%。约32%分布于江苏省,21%分布于安徽、河南二省(《中国四百大姓》,2013)。望出东平郡。

花姓有汴京堂、汴梁堂、大梁堂、东平堂、含英堂、建勋堂、开封堂、守仁堂、卫国堂、银铜堂、珠树堂、紫云堂等堂号。

部分堂号出典如下:

唐代成都牙将花惊定(花敬定),上元中平定段子璋叛乱,保卫了朝廷安全,子孙以“卫国”为家族堂号。

元末有花云,凤阳怀远(今属安徽)人,从朱元璋南征北战,屡建奇功。镇守太平(今安徽当涂)时,与陈友谅军激战兵败被俘,壮烈牺牲。后人称其为“怀远英侯”,子孙以“含英”“建勋”为家族堂号。

明永乐中提学佥事花润生,别号紫云老人,子孙以“紫云”为家族堂号。

花姓的来源尚不清楚。据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1735—1815)研究,“花”字起于南北朝时,此前都写作“華(华)”,因此有人认为花姓是华姓所改。这种说法并没有根据。大概从汉代开始,华姓人因不齿于其先祖华督杀害孔夫子的先祖孔父嘉,霸占孔夫子的先祖母,并弑杀宋殇公,早就不承认是华督的子孙,伪造了华督之父考父说(yuè)食采于华,以邑为氏之说,华姓也改读去声Huà。南北朝时“华”姓早已改读去声,已与“花”字没有关系,似乎不大可能改为花姓。

南朝宋何承天(370—447)的《姓苑》最早收录了花姓。可能在公元5世纪初,也就是北魏太武帝的时代就有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民间传说,后来经过文人的加工,创作了不朽的《木兰辞》。公元568年,陈国僧人智匠的《古今乐录》收录了这篇《木兰辞》,花木兰从此成了妇孺皆知的人物。根据《姓苑》的说法,木兰为任城,即今山东济宁人。任城古属东平郡,所以花姓望出东平郡。但唐人李亢的《独异志》以木兰为隋代商丘人,姓魏氏。河南学者认定即今河南虞城县营廓镇周庄村小魏庄人。然南北朝时即有花木兰代父从军传说,《木兰辞》为南北朝时乐府也为世所公认,虞城说就没有道理了。除了河南虞城外,河北完县、安徽亳州、湖北黄陂和陕西延安等地都在争夺花木兰故里。比照《木兰辞》的内容,花木兰应是北魏时期鲜卑人,其故里在今陕西省延安市万花乡花源屯村的说法较为可信。不过鲜卑族并没有花姓,花姓怎么个来头并没有搞清楚。

花姓有一支出于唐时诃陵国人之后。诃陵国大概在今印度尼西亚境内。诃陵国人来唐经商,后来留唐定居,有人以花为姓。据说今福建泉州、广西北海和海南琼州等地的花姓就是诃陵国人的后裔。

还有一支花姓出于南宋时女真人孛术(zhú)鲁·久住花(?—1233)之后。嘉定十四年(1221),金人犯蕲州(今湖北蕲春),为赵范(1183—1240)、赵葵(1186—1266)所率宋军所败,久住花投赵范,更姓名为范用吉。后来得到赵范的信任,提拔他当了均州镇将,改姓花。金天兴二年(1233),花用吉叛宋北投蒙古,同投蒙古的女真人怀疑他为南宋奸细,将他杀了。孛术鲁氏,清代称为富珠理氏。有一支富珠理氏,近代改了花姓,也许就是孛术鲁·久住花的后人。

现代少数民族也有花姓,例如:

蒙古族花姓,本姓锡热努德氏、额岳特氏、伯颜氏。

彝族花姓,本属洛补家支(氏族)、额七家支(氏族)。

满族花姓,其先清代八旗满洲穆舒氏、花佳氏、博都哩氏、富珠理氏,八旗蒙古额岳特氏。

回族、壮族、布依族、黎族、傈僳族等民族也有花姓。回族花姓,分布于江苏南京、镇江、扬州、南通及山东台儿庄、湖南新晃等地;壮族花姓,分布于广西巴马、都安等地;布依族、白族花姓,分布于贵州惠水等地;黎族花姓,分布于海南保亭等地;傈僳族花姓,分布于四川会东等地。

有人说傣族也有花姓,据说出于傣族的一支花傣。笔者没有查到这方面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