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新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俞任袁柳 酆鲍史唐

057俞 Yú

姓为中国第134常见姓。2010年统计,人口约有132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1%。约50.5%分布于浙江、江苏2省(其中浙江省最多,约占35.9%),30.6%分布于安徽、上海、江西、福建、江西5省、市(《中国四百大姓》,2013)。望出河东郡、河间郡、吴兴郡、江陵郡。

俞姓有半山堂、承启堂、崇本堂、春在堂、萃和堂、德荫堂、惇裕堂、敦伦堂、敦睦堂、高山堂、古邗堂、光裕堂、桂荫堂、河间堂、集义堂、江陵堂、可仪堂、孔安祠、流水堂、六俊堂、六顺堂、履顺堂、明德堂、睦伦堂、凝远堂、启承堂、溶春堂、如在堂、三斯堂、善庆堂、十友堂、世德堂、首善堂、树德堂、思本堂、思成堂、溯本堂、太和堂、同盛堂、维则堂、文华堂、吴兴堂、显承堂、孝思堂、叙伦堂、寻源堂、诒谷堂、彝训堂、义辅堂、永思堂、永锡堂、永裕堂、攸叙堂、佑启堂、余庆堂、正气堂、致和堂、中和堂、追远堂、滋德堂等堂号。

部分堂号出典如下:

传说伯牙姓俞氏,所以俞姓人以“高山”“流水”为堂号。其实伯牙并不姓俞。我们将在下文中详细地谈到伯牙是不是姓俞的问题。伯牙不姓俞,俞姓家族以“高山”“流水”为堂号就不恰当了。

宋婺源(今属江西)俞靖,与朱熹之父朱松等被称“昱溪十友”,子孙因以“十友”。

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1504—1580),他的住屋称“正气堂”,子孙因以为家族堂号。

晚清学者俞樾(1821—1907)的斋名“春在堂”,其家族因以为堂号。

传统的说法说俞姓出上古黄帝时的良医俞跗之后。俞跗,见于《列子·力命篇》。据说他名叫跗,因精于腧经之治,是经脉理论奠基人,人们因此称他俞跗(“俞”与“腧”字通)。这就是说“俞”并不是一个姓氏,而且这个“俞”字应该读作“输”,与俞姓的读音大相径庭,怎么可以说俞姓出于俞跗之后呢?

还有一种说法说俞姓出于春秋郑文公之子俞弥之后。俞弥就是公子寇,因为封在堵邑,所以以堵为氏,称为堵寇或堵俞弥,不过并没有文献证明他的子孙有人姓俞氏。

宋代学者罗泌(1131—1181)在他的《路史》一书中提到楚国有俞姓,出于楚官俞人(负责监造舟船)之后。这种说法并没有充足的文献证明,不能完全相信。

俞姓的来源一直没有搞清楚。清末学者俞樾(1821—1907)曾经写过一篇《说俞》的文章,对俞姓的来源作了详细的考证,似乎也不得要领。

那么,先秦考古文献中有没有留下一点有关俞姓来源的蛛丝马迹呢?

我们可以从罗振玉的《三代吉金文存》一书中查到俞伯簋、俞伯卣两件西周青铜器铭文。铭文中的俞伯,原文写作艅伯。吴镇烽教授认为这个艅伯(俞伯)是艅国族的首领(《金文人名汇编》)。也就是说西周时存在着一个伯爵小国,叫艅国。艅国的国族称为艅氏,也可以称为俞氏(这叫假借)。春秋时吴王阖庐有一条船,名叫“俞皇”,也写作“艅艎”。这就给“艅”字可以假借作“俞”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依据。

俞姓一支,其先钦察人,玉里伯牙吾氏,明开国功臣俞廷玉(?—1358)之后。俞廷玉,本名秀一,为元武安城(今内蒙古赤峰地区宁城)黄羊川第七渡蒙古钦察部国主后裔,元东路蒙古军万户府元帅、知枢密院事、武平郡王不花铁木耳之子,至顺元年(1332)进士(?—1358)。元顺帝即位,太师伯颜(?—1340)专权,至元元年(1335)七月大兴燕铁木儿(?—1333)宗党之狱,仇杀无辜,秀一兄弟10人避祸居凤阳府安丰县(今安徽寿县安丰镇)。至正十二年(1352)避红巾军杀戕,兄弟10人携带家眷、宗族、扈从逃至庐州(今安徽合肥)凤锦桥,后各散一方。秀一更名俞廷玉,至正十三年(1353)投巢湖姥山金花姐水寨,江南豪杰均来拜伏,被尊为主将。至正十五年(1355)率巢湖三寨水师投朱元璋,1358年封龙虎上将军、上护国、同知江南枢密院事,同年在攻打安庆的战役中战死。长子通海(1329—1366),以功拜中书平章事,后从徐达征战平江(今属湖南),中流矢不治而亡。通海无子,其弟通源继任官职,后以功封南安侯,定居巢湖,子孙分散今安徽巢湖、凤台、繁昌、枞阳等地。廷玉三子通渊,因父兄之功,官任参侍舍人。洪武二十五年(1392),建昌(今四川西昌)卫指挥使月鲁帖木儿叛乱,通渊随总兵官蓝迂平叛,后以功任建昌都指挥,封昭毅将军、越嶲侯,镇守建南(今凉山地区)。次子俞靖,官任豹韬卫亲军指挥使,子孙繁衍江苏;长子俞海,袭建昌都指挥职。清康熙八年(1669)改四川行都司为建昌监理厅,废都指挥世职,俞氏沦为平民。俞海9世孙俞鼐臣兄弟定居建昌东门外姜坡村,现子孙繁衍逾千,居住在西昌市姜坡、高枧、川兴、河西及市区一带。根据西昌民委上报四川民委,由四川民委报中央民委,经蒙古史专家、谱牒专家和民族问题专家论证,1992年由中央民委会同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部,联合发布了政字601号通知,批准西昌姜坡等地俞姓集体由汉族转为蒙古族。俞氏先世为钦察人,属色目人的一支,虽元亡后大部分融入蒙古族,但元代从未被称为蒙古人。俞廷玉一族事实上在明代已经融入汉族,其在安徽、江苏等地后裔数以万计。蒙古族作家孛儿只斤·苏和主编、王建华所著的《散居在祖国内地的蒙古族及后裔》一书并未提到西昌俞氏。

俞姓还有一个来源:江苏常熟市一支俞姓,本来姓金。先祖金声,为明末休宁(今属安徽)人,因为抗清被捕殉难,子女避祸躲到外公家,后来跟着外公家改姓俞。

说到俞姓人物,不得不提到“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它最早见于战国时代的《列子·汤问》,后来《荀子·劝学》和《吕氏春秋·本味篇》也都有记载,但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伯牙和锺子期,并没有说伯牙姓俞。东汉末年蔡邕(132—192)的《琴操》也作伯牙。高诱注《吕氏春秋》以为伯牙姓伯氏。直到明代文学家冯梦龙(1574—1646)撰《警世通言》,在《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一篇小说里才给伯牙杜撰了一个姓氏,说伯牙本姓俞,名叫俞瑞,伯牙是他的字。近人考证说,冯梦龙为了写这篇小说,特地去了据说是锺子期家乡的湖广汉阳县集贤村。这个村的村民都熟悉伯牙和锺子期的故事,口耳相传一句俚语——“子期遇伯牙,千古传知音”,冯梦龙将“子期遇伯牙”错听成“子期俞伯牙”,以为伯牙原来姓俞,后来就有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这个考证未必可靠,但冯梦龙之前的文献并没有说伯牙姓俞却是事实。

少数民族也有俞姓,例如:

朝鲜族俞姓,近代自朝鲜半岛迁来中国。有锦山俞氏、高灵俞氏、杞溪俞氏、务安俞氏、仁同俞氏、川宁俞氏、长沙俞氏、昌原俞氏、耽津俞氏、康津俞氏之分。始祖俞三宰,为新罗阿飡(官名),高丽灭新罗后定居杞溪,为杞溪俞氏始祖。其后又别分其他各派俞氏。

满族俞姓,其先清代八旗满洲尼玛哈氏、哈尔察氏、佟佳氏、玉尔库勒氏,八旗汉军俞氏。

回族、彝族、满族、侗族、土家族、傈僳族、纳西族等民族也有俞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