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新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滕殷罗毕 郝邬安常

073滕 Ténɡ

姓为中国第179常见姓。2010年统计,人口约有74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055%。约43.2%分布于山东、湖南、广西、江苏4省、自治区(其中山东省最多,约占13.4%),22.2%分布于辽宁、黑龙江、浙江、四川4省(《中国四百大姓》,2013)。望出北海郡、南阳郡。

滕姓有北海堂、秉德堂、卜正堂、崇本堂、方正堂、廉靖堂、南阳堂、双桂堂、王聚堂、问礼堂、锡类堂、锡奕堂、性善堂、种德堂等堂号。

部分堂号出典如下:

战国时滕国的国君滕文公是一个明君,他经常向孟子请教。有一次他问到丧礼,孟子告诉了他。后来滕文公的母亲死了,滕文公按照《礼》的规定居丧。到了入葬的这一天,参加丧礼的人看到他非常悲伤,听到他的悲哭,都很感动。滕姓的子孙以“问礼”为家族堂号。

《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滕姓的子孙或以“性善”为家族堂号。

滕氏,在西周、春秋青铜器铭中写作0氏,可能是滕氏的本来写法。

汉代以前“姓”和“氏”有区别的。一个“姓”可以分化出不同“氏”,而一个“氏”又可能分属不同的姓。相传黄帝之子分成12个姓,其中就有滕姓。滕姓后来分出滕、樊、尹、骆等氏。夏、商时有一个滕国,是一个滕姓国,这个滕姓国故城就在今山东滕州西南滕城,周武王灭掉殷王朝,这个滕国也灭掉了。滕国的遗族就以滕为氏,这就是滕姓滕氏。

周武王灭掉滕国后,就将滕国故地封给了异母弟(文王第十四子)错叔绣(滕叔绣),他的子孙就以滕为氏,这就是姬姓滕氏。姬姓滕国,战国初期为越国所灭,不久复国,公元前318年被宋国所灭。

滕国国君世系如下:周文王—滕叔绣…滕侯苏…滕侯耆…滕宣公婴齐—滕孝公郑—滕昭公元—滕文公寿—滕成公原—滕悼公宁—滕顷公结—滕隐公昊(虞母)。

错叔绣(滕叔绣)子孙中有一支称滕叔氏,后来也省称滕氏。

古代俚族也有滕姓(《太平寰宇记》)。俚族是先秦时期南越先民中的骆越人、西瓯人及汉代的乌浒人、南越人等融合形成的民族,汉末至唐初活跃于岭南地区(今广东西部、西南部,广西东部、南部)。已融入汉族、壮族等民族。

明初有一个叫滕瓒住的蒙古人,他原来是元朝的官,洪武中投降明军,朱元璋让他做了会州卫指挥佥事的官,并赐他姓滕。他死后由他的儿子滕定接任他的官职,后来因有功升为都督佥事,封为奉化伯。他死后,儿子滕福接任指挥佥事。会州卫在哪儿呢?就在今天河北省平泉县的南五十家蒙古族满族乡会州城村,说不定哪儿还有这一支蒙古人的子孙呢。

滕姓的来源还有两种说法:

一说十六国时后燕慕容垂臣、尚书郎叱罗腾(悉罗腾)子孙,北魏孝文帝时改滕姓。北魏孝文帝时改鲜卑姓氏为单姓,叱罗氏改罗姓。这在《魏书·官氏志》有记载。清代学者陈毅的《魏书官氏志疏证》、万光泰(1717—1755)的《魏氏补证》,以及现代历史学家姚薇元(1905—1985)的《北朝胡姓考》、王仲荦(1913—1985)的《鲜卑姓氏考》《代北姓氏考》都有详细论证,不知改滕姓说有什么根据。

一说北周大司空陆腾子孙,隋唐时改滕姓。陆腾(?—578)的先世为鲜卑步六孤氏。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陆玄,做过隋文帝时的相府内兵参军;一个叫陆融,为隋大将军、定陵县公。他的6世孙陆据(?—754),则是唐代文学家,官至司员外郎。他们都没有改滕姓,不知改滕姓说何来。

现代一些少数民族也有滕姓,例如:

蒙古族滕姓,本姓滕里勤氏、腾吉德氏、贴良古斯氏、特楞古德氏、纪勒格勒德氏、特梭估斯氏。

壮族滕姓,唐俚族滕姓之后。

回族、苗族、满族、侗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布朗族等民族也有滕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