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新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74殷 Yīn

姓为中国第126常见姓。2010年统计,人口近147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11%。约42.1%分布于江苏、山东、安徽、湖南4省(其中江苏省最多,约占16.7%),19.6%分布于湖北、四川、河北、湖南4省(《中国四百大姓》,2013)。望出汝南郡、陈郡、河南郡。

殷姓有白燕堂、崇质堂、楚珍堂、德一堂、敦本堂、敦睦堂、敦裕堂、积善堂、跻敬堂、嘉告堂、经术堂、立本堂、履和堂、栖老堂、勤俭堂、清远堂、日跻堂、汝南堂、尚贤堂、尚义堂、绳武堂、世裕堂、绥成堂、卧治堂、徐庆堂、畜艾堂、饮福堂、永思堂、余庆堂、中正堂、重恩堂等堂号。

部分堂号出典如下:

东晋尚书令殷浩(303—356),“识途清远,弱冠有美名。”后人因以“清远”为家族堂号。

唐朝有一个大孝子叫殷亮。传说他父亲死了3天,两眼仍不闭合。殷亮猜想父亲挂念健在的老母没有人侍奉,所以死不瞑目。殷亮于是断指剪发,放在父亲的棺材里,发誓说一定要像父亲在世那样一样侍奉祖母。他的父亲果然合了眼。殷亮侍奉祖母,衣不解带数年,引来一对白燕在门楣上筑巢。殷亮勤奋读书,后来官至杭州刺史。他的后人以“白燕”为家族堂号。

殷姓的来源一直没有搞清楚。《史记·殷本纪》说:“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契即商王朝创立者成汤的13世祖。契或汤之后有没有一个叫殷的子姓国呢?没有。甲骨卜辞中至今还没有发现有“殷”这个字,自然不存在叫“殷”的国;到了周代,除了宋和北殷外,再也没有其他子姓国。所以,《史记》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有人说殷姓出于帝喾之子殷契之后,商朝的建立者商汤就姓殷。在古代,以殷为中央正统之意,叫万邦中央之国,所以商朝又称殷商,商朝的好多子孙就姓殷。这种说法不妥当。甲骨卜辞中都没有殷字,哪儿来的“殷契”之名?商汤是商族(商氏)的首领,怎么会姓殷呢?

还有一种说法,说商王盘庚自奄(今山东曲阜一带)迁殷(今河南安阳),故“商”又称为“殷”。周灭商,商王遗族以殷为氏。这种说法也欠妥。甲骨文既然没有殷字,自然也没有“殷”这个地名。盘庚所迁之都,殷墟卜辞中称之为中商,《竹书纪年》称之为北蒙。从卜辞来看,商人自己是始终称“商”而不称“殷”的。郭沫若(1892—1978)先生说,周初铜器铭文中才称“商”为“殷”。其先是用“衣”字,后来才转为“殷”。并说周人称商为“衣”、为“殷”,大约出于“敌忾”(仇恨)。若如此,商人自然不会自称“殷人”。《元和姓纂》说:“(殷)为周所灭,子孙以国为姓。”《通志·氏族略》说“周武王伐纣,灭之,封纣庶长微子于宋,以奉汤祀。其子孙不得封者,以国为氏”,似乎不可能。周人称商人为“殷人”,就如同日本人过去将中国称之为支那,自然中国人是不能接受的。商王朝被周灭亡,商遗民怎么可能接受征服者强加给其故国的国名作为姓氏呢?殷氏很可能出于战国时宋国之后。春秋时代的宋国人仍然自称“商”。《尚书》有《商书》,《诗经》有《商颂》,都是宋人之作。到了战国末期,由于商亡已久,人们已经淡忘最初周人所以称“殷”的一段历史,“商”称“殷”早已习以为常。公元前286年,宋国为齐国所灭,遗民分散各国,或以殷为氏。战国末期卫怀君(?—前252)相殷顺且,当即宋国遗民,也可能就是殷氏始祖。

有人说殷姓最初读yī,到了春秋末期读yān,唐代以后才读yīn。这没有根据。古“衣”“殷”通用,故周人称商人为“衣”或“殷”。郭沫若先生说“衣当读为殷”,殷姓最初就不可能读yī了。至于“春秋末期读yān,唐代以后才读yīn”云云,也并没有根据。

还有一种说法,说殷氏或出北殷氏之后。从理论上讲是完全有可能。司马贞《史记索隐》说:“北殷氏,盖秦宁公所伐亳王,汤之后也。”这个亳国在哪儿呢?有人考证就在今陕西三原一带。有人说北殷氏后来成了氐族、羌族的祖先;还有人说唐时吐蕃汤氏也出于亳国国君(据说叫汤子偃)之后。其实司马贞所说并无根据,不过是猜测而已。根据顾颉刚(1893—1980)先生考证,北殷氏出纣王之子武庚之后。周武王灭商,封武庚于邶(今河南汤阴城关镇东南之瓦岗乡邶城村),以治商之遗民。周武王死后,成王年少,周公旦摄政。管叔、蔡叔度挟武庚以作乱。周公平三监之乱,武庚北奔,建北殷于今东北地区,其后为北殷氏(《三监的结局》)。

殷姓的来源还有两种说法:

《姓氏急就篇》谓:“殷水,以居为氏。”殷水即溵水,在今河南省中部,称沙河,发源于伏牛山区的鲁山境内,流经平顶山、漯河、周口,在安徽境内流入颍河,为淮河支。这种说法大致是可以相信的。有人说这条河周围的人都姓殷,就不大可信了。

明洪武六年(1372),护国将军柴天福、天寿、天德兄弟率军入黔平叛,后留居贵州安顺地区。天寿一支改殷姓(《安顺市志》,1995)。

少数民族也有殷姓,例如:

藏族殷姓,本姓衣布。

彝族有殷姓。四川冕宁彝族殷姓,本属殷哲家支(氏族);云南昭通彝族殷姓,本属者家支(氏族)、酬么家支(氏族)。

朝鲜族殷姓,近代自朝鲜半岛迁来中国。始祖殷洪悦,中国唐朝人,应新罗奏请派遣的唐“八学士”之一。曾任新罗太子太师、宝文阁大提学等职,赐籍幸州,子孙因称幸州殷氏。

满族殷姓,其先清代满洲八旗音佳(殷佳)氏。

白族殷姓,部分出自元代大理段氏总管之后。

锡伯族殷姓,本姓哈斯胡里氏。

蒙古族、回族、苗族、壮族、布依、侗族、傣族、土家族、纳西、羌族、仡佬族、普米族等民族也有殷姓。

殷姓在宋代要避讳,所以都得改姓。他们有的改了汤姓,有的改了殿姓,还有改了别的姓。宋王朝灭亡后,有的人又恢复了原来的殷姓,传到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