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要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国学学什么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国学是一个极为深广的范畴,其内涵丰富而深邃、厚重而隽永。从学术思想的发展来看,我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先秦百家、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朝理学、明朝心学、清朝朴学等标志性学术,形成了完整而独特的学术体系。孔孟、老庄、程朱、陆王等思想家群星闪耀,他们的思想对古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文学艺术的发展来看,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自成体系、独具魅力的文学艺术。“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华文学七朝六绝唱;李篆曹隶颜楷王行张草金石刀刻,传统书法五体一脉承”,这是一副对联,生动列数了我国历代主要的文学和书法艺术成就。除此之外,古人在音乐绘画、建筑雕刻、饮食服饰、玉石陶瓷、民间艺术等方面,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从儒家学说的发展来看,儒家经典主要是“四书五经”,有人将《春秋》分为《左传》《公羊传》《穀梁传》,“礼经”分为《周礼》《仪礼》《礼记》,连同《易经》《尚书》《诗经》称为“九经”。儒家思想内容广博,而历代阐释、注解经典的著作更是数不胜数。以清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为例,共收录了约3500种图书,计有3.6万册、7.9万卷、8亿字数。这么多书籍,这么多字数,即使埋首书卷、穷其一生,也难以完成阅读,遑论研究。因此,怎样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是一个大问题。

学习国学,首先要明确目的。学习目的不同,要求也不一样。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学习国学的目的是为了修身。先秦诸子都重视修身,老子指出:“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老子·第五十一章》)意思是,道化生它,德蓄养它,物赋予它形体,器使它完成自己。所以万物没有不尊崇道而珍视德的。墨子强调君子必须具备廉、义、爱等品行,“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墨子·修身》)。管子把个人的道德修养视为治理好家庭乃至整个国家的关键所在:“天下者,国之本也。国者,乡之本也。乡者,家之本也。家者,人之本也。”(《管子·权修》)荀子著有《修身》篇,全面阐述修身的内容和要求。修身思想在儒家学说中据有重要地位,有人概括儒家之学为“修己安人”之学或“内圣外王”之学。所谓修己和内圣,就是修身;安人和外王,指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客观地讲,安人和外王毕竟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而修己和内圣则是所有人都能够做的事情,也是所有人都应该追求的目标。围绕修身学习国学,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儒家看来,修身是对每个人的基本要求,每个人都必须修身,《大学》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主要是修炼人的道德品性,孔子要求其弟子具备孝悌、谨慎、诚信、爱人等道德品质,“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孔子还认为,一个仁者应该具备庄重、宽厚、诚信、勤敏、慈惠的品格,“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修身也包括修智,修智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为了修德。《大学》提出了格物、致知和诚意、正心的修身内容,南宋真德秀在《大学衍义》中将格物致知归结为学习知识,诚意正心归结为克服私欲。对于修德而言,学习知识与克服私欲是相辅相成的,学习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明白道理、明辨是非,进而帮助进德修业,培育良好品行。

学习国学,就是要学习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所有成果,一般来说,可以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个类别。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主要包括城市、乡村、建筑、交通、生产生活工具等。它既不是纯粹的物质,又不是纯粹的精神,而是将人的智慧、思想、劳动融入物质中形成的一种客观存在。中国人吃饭用的筷子、西方人用的刀叉、我们所处的建筑等都属于物质文化,但自然形成的山川河流不属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造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它是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人才培养选拔制度、法律制度以及风俗、礼仪、宗教等,构成了人类活动与社会运行的习惯和规则。制度文化作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精神文化是人类在从事物质文化生产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意识形态,具体表现在理性思辨、伦理道德、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对艺术的品味和精神世界的追求,主要包括思想理论、价值观念、道德风尚、文学艺术和科学教育。精神文化孕育一个人的心灵世界,构成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学习国学,既要了解物质文化,知晓制度文化,更要聚焦精神文化,厚植思想底蕴,升华人生境界,为立身处世提供方向指引和价值标准。

学习国学,主要是学习文史哲,尤其是经史子集中的名篇。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历史是关于人的活动的记载,文学是人学,文史哲是人类精神追求和思想升华的主要载体,人类的精神和思想内蕴于哲学、历史和文艺作品之中。学文学广才增智。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文学体裁、风格、流派种类繁多,文学现象、潮流和理论形式多样,杰出文学家、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文学通过形象思维表达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更容易为人们所喜爱和接受,也容易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学国学必须阅读文学,以浸润身心、增长才情、收获人生启迪。可以学习“七朝六绝唱”,领略古代文学或雄奇壮美、或清新婉约,或沉郁顿挫、或豪气干云,或奇幻浪漫、或智虑深远的不凡魅力。也可以学习历代优秀散文,比如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父子编选的《古文观止》,这本书以散文为主,兼取骈文,收录了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王勃的《滕王阁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张溥的《五人墓碑记》等千古名篇,是首选的普及性古文读本。学历史知古鉴今。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中汇聚着古圣先贤的智慧,蕴含着为人处世的道理。学国学要读史明史,以开阔视野、洞察规律,为现实生活提供有益借鉴。我国史学体系完备、典籍众多,读史可以阅读“二十四史”,特别是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更胜一筹的“前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学哲学思辨敏行。中国古代哲学最早萌芽于商周,在甲骨文、金文以及《尚书》《易经》等典籍中,已经出现了朴素的哲学思维和辩证法思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是中国哲学最为辉煌的时期。在中国哲学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释、道三家,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主流,道家思想是以“道”为中心的哲学体系,佛家思想经过从汉至唐600余年的消化,演变为中国化的宗教哲学。这三家思想历千年而不衰,至今还在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精神面貌。特别是儒道两家的思想,影响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而范围广博。学习文史哲应当以思想理念为主线,以儒道两家的元典为重点,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持续增强理性思考和抽象思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