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如晤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辛卯】二〇一一年

闻木犀香乎

嘉庐君:

今日出门时,看到房东立在阶前,同我笑道:“桂花的香气,真好啊。”今年这里的桂花没有往年馥郁,问身边的人,都说桂花非常香。有一位日本同学说:“香得让人眩晕。”

疑心自己得了鼻炎,特地去鸠居堂试香,发现辨别香气的能力还在,终于将信将疑地认为,确实是今年的桂花不够香。

“中国也有桂花么?”

“有的。”

“对对,日本的桂花是从贵处传来的。”

房东与我闲话。

这里桂花叫“木犀”,有“金木犀”(金桂)与“银木犀”(银桂)。多的是金桂,寺庙、神社、学校内都有,据说是江户时代才传来日本,因此在文学、绘画作品中并未有很多痕迹。平常也很少见人摘采,由之落了满地,似也不可惜。读过一篇小说,作者形容桂花的香气“浓郁得令人眩晕”,“好像当头打了一记”。审美趣味纤细清淡的日人,大概真觉得桂花过于香甜了吧。不过武藏野的木犀香水倒很受欢迎,瑞香香膏,我也很喜欢。

薄田泣堇写植物不错,有一篇《木犀之香》,很别致。开篇云:“我知道,这种树木盛开白色或黄色花朵的时候,从二百米以外就能闻见浓郁的香气。”接着引用黄龙祖心(晦堂)问黄山谷“吾无隐乎尔”之意一事,乃禅宗公案,见诸《续传灯录》、《五灯会元》、《鹤林玉露》等书记载。如《五灯会元》云:“堂曰:‘只如仲尼道,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者,太史居常如何理论。’公拟对,堂曰:‘不是,不是。’公迷闷不已。一日,侍堂山行次,时岩桂盛放,堂曰:‘闻木犀花香么?’公曰:‘闻。’堂曰:‘吾无隐乎尔。’公释然,即拜之。”《鹤林玉露》云:“黄龙寺晦堂老子尝问山谷以‘吾无隐乎尔’之意,山谷诠释再三,晦堂终不然其说。时暑退凉生,秋香满院。晦堂因问曰:‘闻木犀香乎?’山谷曰:‘闻。’晦堂曰:‘吾无隐乎尔。’山谷乃服。”薄田继而感慨:“这时候更使我感兴趣的是,对坐于寺院深处一室的老僧与诗人,都呼吸着轻烟一般脉脉流动的木犀馨香。”“木犀花老气横秋、古旧,仿佛剪碎了的金箔银箔纸粘贴在枝干上,实在无甚可观。单凭其浓郁的香气,只不过是质朴的香炉。”如此形容,在我看来,非常新鲜。

1.北白川人文研小楼前修剪下来的桂花枝,往往讨要几枝回去插瓶

2.仿佛剪碎了的金箔银箔纸粘贴在枝干上

我很爱桂花,故家有一株银桂,十多年前种下时很瘦弱。今夏回去,树冠亭亭如盖,高过青色的屋角。这在南方是很常见的树木,木质坚密,树型优美,枝叶长青,花香又如此清晰浓郁,令人身心悦乐。到季节,总有邻人循香而至,折一两枝回去当瓶供,或给儿童玩耍,又可以做桂花糖与桂花酒。新鲜花朵或摘采或摇落,集满一大盆,洗净拌入白糖,或泡酒。晾干的桂米,留到年末做汤圆馅,或洒在蒸年糕的米粉里,当年都道是寻常。初中时与母亲住在学校,庭院内有很大一株银桂。自己尝试空中压条,成功获得一小株桂树苗,移栽到旧家园内,很顺利地长大,也开了花。但后来祖父去世,庭院缺乏照管,小桂树被深草杂木埋没,悄悄枯萎,深觉可惜。

这边各家和果子店里未见“季节果子”中有桂花味的,难免感到可惜。这个季节,羊羹、果子、金平糖的口味,最多是栗子、柿子。和果子的形状,多以桔梗、红叶、胡枝子、荻花为主题。家附近的鼓月,有一种叫作洛野柿,将柿子切成薄片,做成果冻,浅浅的一盘。老店鹤屋吉信家有一种叫桔梗,做成五瓣桔梗花形状,蓝紫色,里面包裹红豆馅。

秋栗

近来路过绿寿庵清水的小巷,闻见栗子甘美的气息。绿寿庵清水历史很久,专卖金平糖,位于百万遍西侧一处小巷内。公交车过百万遍,会特地提醒“绿寿庵清水到了”。9月末,店内独售烧栗金平糖。金平糖一词源自葡萄牙语confeito,16世纪室町时代末期被葡萄牙人带入日本。彼时白糖稀少,是孩子们的最爱。时代剧里常常有这样一幕:臣下恭恭敬敬,给主上呈献装在精致玻璃瓶内如珠玉般晶莹可爱的金平糖。晴朗而有西风的日子,学校内总漂浮着幻梦般甘美的香气,便是来自绿寿庵。

前日去大文字山,看到山中落下许多毛栗子,拿石头砸开,里面有新鲜的果实,可以用微波炉转熟吃。匆匆不尽,即颂

秋祺

枕书

九月十二日,寒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