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英译经典:论语(中英双语评述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距离理雅各博士出版他的第一部“中国经典”,迄今已经四十年了。而在今天,即使是任何一个不具备丝毫汉语知识的人,当他不辞劳烦地翻阅理雅各博士的译文时,也会禁不住感到,他的翻译是多么差强人意。对于理雅各来说,从他开始翻译这些书所表现出的文学训练的欠缺,到最后表现出的在批判性洞察力与文学观念上的彻底匮乏,说明他仅仅是一位伟大的汉学家而已。换言之,他仅仅是一位拥有关于中国典籍的死知识的博学之人。但为了公正地看待这位伟大的汉学家(我们遗憾地闻悉他最近刚刚逝世),我们必须指出,尽管他的思想受限于极端的艰涩与狭隘,但这只是他自身气质的结果,在他的洞察力所及的范围内,他在书中完全是认真负责的。

对于一个热心的学生来讲,如果他能将他的哲学与文学方面的聪颖,运用于研究理雅各博士所翻译的“中国经典”那些呆板的书卷中,毫无疑问,其中对于道德文化或所谓的中国文明的某种洞察力,将会展现出来。然而,对于大多数英文读者来说,我们将不由得想到,理雅各博士在翻译中所表现出的中国人的智力与道德装备,在普通英国人眼中,就像所见到的中国人的服装与外表一样奇怪与荒诞。

因此,我们尝试让这本完全用中文写就的小书,在表达上能让普通英文读者容易理解,我们确信,这本书给中国人提供了智力与道德的装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尝试了让孔子及其学生们如同受过教育的英国人那样去说话,而表达的则是与中国先贤们相同的思想。为了尽可能地消除英国读者的陌生和古怪感,只要有可能,我们都删去了书中所有特定的中文名称。最后,为了让这本书的思想展示得到家,我们也从著名的欧洲作家那里引用了一些话,作为注解而添加其中,通过唤起已经熟悉的相关思想,或许能吸引熟知这些作家们的读者。

在此,我们也借此机会向一位英国人致敬,并把此书献给他,他就是查洛纳·阿拉伯斯特爵士。他曾在不同时期发表过对这本书的许多部分的娴熟的译文。十年前在广州时,我们曾敦促他认真着手对中国经典的翻译,因为我们对理雅各博士的译本普遍感到不满意。但他极认真负责,他说他对于中国典籍与文学的知识太有限,另外,他也并非一个“文人”。他反而建议我们去做这项工作。如今,十年过去了,当我们在他的建议之下,完成第一次尝试后,噩耗传来,这个对我们的小书有些兴趣的人,却已离我们而去了。

在前文我们说过,这本包含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话语与格言摘要的小书,给中国人提供了智力与道德的装备。在马修·阿诺德先生的极小的范畴里,他将之称为“生活评论”。对于这些装备的本质与价值,我们并不打算发表看法。我们仅想表示的是,希望那些不辞劳烦阅读我们这个译本的、受过教育、拥有思想的英国人,能够重新修正他们迄今为止对中国人的看法。而且,这样做不仅能让他们重新定义对中国人的看法,也能从个人及国家层面改变对中国人及中国的态度。

辜鸿铭

总督衙门

武昌

1898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