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第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去获取学问,并在不断获取的同时,又运用于实践之中,的确是件快乐的事;更快乐的事,是意气相投的朋友因你的成就而从远方来拜访你。一个人,即使在没有被人们注意到时,也并不感到烦乱不安,他就真的是一个明智而良善的人。”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孔子的一位学生说:“一个作为好儿子与好公民的人,你很少会发现他喜欢与权威高于他的人争吵;而不喜欢与有权威的人争吵的人,你就绝不会发现他去扰乱国家的和平与秩序。
一个明智的人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生活基础的关键问题上。这个基础确立后,智慧随之而来。现在,去做一个好儿子和好公民吧——这些不就是形成道德生活的基础吗?”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具有貌似合理的言语和伪善态度的人,你很少会发现他具备道德品质。”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孔子的一位学生说:“我每天都在这三方面审查我的个人言行:第一,在执行那些别人委托给我的职责时,我是否没有丧失良心;第二,在与朋友们的交往中,我是否没有失掉真诚与可靠;第三,我是否没有践行我在教学中所宣称的东西。”
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说:“当管理一个大国的事务时,一个人必须严肃认真地做事,并在自己的契约中忠诚、守时。他必须在财政支出中留心节俭,并热爱人民的福祉。他必须在一年中恰当的时机使役人民。”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一个年轻人,在家应该做个好儿子;在社会上应该做个好公民。他为人应该谨慎而诚实。他应该怜悯所有的人并亲近有道德品质的人。如果在履行这些义务之后,他有额外的时间与机会,那么,他应该追求文学。”
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孔子的一位学生说:“一个人能够热爱人的美德就像他热爱女人的美貌;在为父母尽义务时,准备做到最好,而在为国君服务时,准备献出自己的生命;与朋友交往时,他说的话总是被认为值得信任——这样一个人,尽管人们会说他是未受教育的人,但我一定会把他视为一个真正受过教育的人。”
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一个明智的人,如果他不严肃庄重,就不会受人尊敬;他所学的,也就不会保持牢固。
“把良心与真诚作为你的首要原则。
“没有与你自己不同的朋友。
“当你有了坏习惯,要毫不犹豫地改正它们。”
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孔子的一位学生说:“通过培养对逝者的敬意,并追忆那遥远的过去,人们的道德情感就会觉醒并趋于醇厚。”
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有一次,有人问孔子的一位学生:“老师每到一个国家,总能获悉其政治的实际状态与政策,这是怎么回事呢?信息是他寻求来的,还是别人给他的?”
“我们的老师,”那位学生回答,“是和蔼、简朴、诚挚、谦逊而又恭敬有礼的,因此,他总是能获得他想知道的信息。老师获取信息的方式——是啊,与其他人的方式是不同的。”
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一个人,当他的父亲健在时,他应该注意到他父亲想要他做什么;在他父亲去世后,他应该注意到他父亲做过什么。如果一个儿子在他父亲去世后三年以内,他在自己的生活中没有改变他父亲的原则,那么,他就可以被称作是个好儿子。”
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孔子的一个学生说:“艺术实践中的价值,是天然的自发性。通过古代国王们持有的艺术法则来看,正是艺术品中所蕴含的这种特质,形成了它的卓越性;无论是重大的还是细微的事情,它们都被这种原则所引导着。
“但在自然而发时,也有些东西是不被允许的。没有通过严格的艺术原则来抑制冲动的自然而发,就是不被允许的,这个需要搞清楚。”
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孔子的一位学生说:“假如你在正义范围之内作出承诺,你就能够遵守诺言。假如你把热诚限制于判断力与良好品位的范围之内,你将免于挫败与羞辱。假如你与那些值得交朋友的人相交,你将能够依靠他们。”
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一个明智而良善的人,在饮食上绝不应追求放纵他的食欲;在住宿上不应过于渴望安逸舒适。他应该做事勤勉,言语谨慎。为了能够从别人的经验与榜样中获益,他应该寻找具有美德与学问的人为伴。这样,他就会成为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
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孔子的一位学生问他:“贫穷但并不奴颜婢膝,富有但并不妄自尊大,您认为怎么样?”
“这很好,”孔子回答说,“但比之更好的,是贫穷但知足安乐,富有但恭敬有礼。”
“我懂了,”那位学生回答说:
我们必须切而又切,磋而又磋,
又须凿刻碾磨。
“这就是您的意思,不是吗?”
“我的朋友,”孔子回答说,“现在,我可以开始给你谈论诗了。我想你已懂得了如何去致力于道德修养。”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一个人不应该担心不被他人理解;而应该担心对他人不理解。”
【评述】
1.在这里,“君子”译为“a wise and good man”,即“明智而良善的人”(通俗的译法是“一个聪明的好人”)。
2.这一节中,辜鸿铭略去了“有子”的名字。在对《论语》的英译中,辜鸿铭略去了大部分人名、地名、国名,甚至普通器物的名称,把《论语》变成了一部比较单纯的思想对话录。他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尽可能地消除英国读者的陌生和古怪感”(序言语),但对于后文中一些关键的人物及其他名称,他还是作了保留的,比如“仲由”、“颜回”、“管仲”、“尧”、“舜”、“禹”等人的名字。“孝弟”是本节的关键词。“孝”,辜鸿铭译为“be a good son”,“做一个好儿子”;“弟”译为“be a good citizen”,“做一个好公民”。“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一句,“仁”译为“a moral life”,“道德的生活”;“本”译为“what is essential in the foundation of life”,“生活基础的本质或关键问题”。本节说的是,“孝”(做一个好儿子)与“弟”(做一个好公民)是道德生活的本质。
3.“巧言令色”,辜鸿铭译为“with plausible speech and f ine manners”,“具有貌似合理的言语和伪善态度”。这里的“仁”,译为“moral character”,“道德品质”。本节指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绝不能仅仅依据于他外在的言辞与态度。
4.“为人谋而不忠乎”一句,“忠”,辜鸿铭译为“not fail in conscientiousness”,“没有丧失掉良心或责任心”。辜鸿铭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将“忠”译为“conscientiousness”,即良心或责任心,指做事尽责。
5.这一节是孔子关于治国的讨论。“道”,辜鸿铭译为“direct”,即指导,管理。“千乘之国”,译为“a great nation”,“一个大国”,此处省略了“千乘”的具体含义。
“敬事而信”一句,“信”,译为“faithful and punctual in his engagements”,“在契约中忠诚守时”。在《半部〈论语〉》一文中,辜鸿铭又将“信”解为“有恒”:“朱子解‘敬事而信’曰:‘敬其事而信于民。’余谓‘信’当作‘有恒’解。如唐诗‘早知潮有信,嫁于弄潮儿’。”(汪堂家编译,《乱世奇文·张文襄幕府纪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399页)
“使民以时”一句,“时”辜鸿铭译为“the proper time of the year”,即“一年中恰当的时候”,指在恰当的时候让人民承担劳役。辜鸿铭注释说:
在古代中国,人民具有较轻的征税负担,但在战争时期却对国家肩负劳役和兵役的义务。
6.辜鸿铭把“弟子”译为“a young man”,即年轻人;把“孝弟”分别译为“be a good son”和“be a good citizen”,即“做一个好儿子”和“做一个好公民”。在此可以看出,儒学中对人的“出”与“入”两个方面的不同要求,构成了传统中国人为人处世的两个维度。
“泛爱”译为“in sympathy with”,“同情、怜悯、体谅”之意。这也是辜鸿铭对“爱”的独特解读,他认为,泛爱众即指对大众要有怜悯、同情之心。这里的“仁”,译为“men of moral character”,此处并非指品德,而是指具有道德品质的人。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句,辜鸿铭将“学文”译为“literary pursuits”,即追求文学之意。辜鸿铭一贯看重文学作品对于人的道德品性的影响。他在《中国人的精神(在北京东方学会上所宣讲的论文)》一文中认为:“学校——中国国教中的教堂,教人以诗文,培养人美好的感情,使之服从道德行为规范。事实上,正如我曾说过的那样,所有伟大的文学作品都能像宗教一样使人受到感动。马太·阿诺德在谈及荷马及其《史诗》时说:‘《史诗》那高尚的思想内容,可以令读者变换气质、受到陶冶。’实质上,在学校——中国国教的教堂里,一切文雅、有价值的美好东西都得到了传授。学校让学生不断想着这些美好的事物,自然激发出人之向善的情感,从而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夏丹等选编,《辜鸿铭作品精选·中国人的精神》,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第59页)
7.在辜鸿铭看来,这一节讲的才算是真正的教育。他将“未学”译为“uneducated”,即没受过教育的;“学矣”,则译为“really educated”,即真正受过教育的。他认为,教育的真正意义并不是知识,而是人格的培养。即使没有专门受过教育,但在生活中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那他就是个真正受过教育的人。
文中,“贤贤易色”,他将第一个“贤”译为“love”,“热爱”;第二个“贤”译为“worthiness”,“美德”;“色”译为“beauty”,“美丽,美貌”。这句是指希望人们能够像喜爱“女人的美丽”那样天然地喜爱美德。
8.文中,辜鸿铭将“主”译为“make ... f irst principles”,即“将之作为第一原则”,也就是人应将“忠信”(conscientiousness and sincerity,良心与真诚)当作做人的首要原则。“无友不如己者”,译为“have no friends who are not as yourself”,“没有与你自己不同的朋友”,“如”译为“as”,相同、相似之意。
9.“慎终追远”,辜鸿铭译为“cultivating respect for the dead,and carrying the memory back to the distant past”,“培养对逝者的敬意,并追忆那遥远的过去”。他注释说:
我追思往昔,默念我心中永恒的岁月。
“民德归厚”译为“the moral feeling of the people will waken and grow in depth”,“人们的道德情感就会觉醒并趋于醇厚”,指对祖先及历史的追述对人民的道德具有醇远的影响。
10.本节重点在于阐述怎样的人才能获得尊重与信任。简言之,就是要“温、良、恭、俭、让”的品质。辜鸿铭译为“gracious,simple,earnest,modest and courteous”,实则在翻译中变换了顺序,“温、俭、良、恭、让”,即“和蔼的、简朴的、诚挚的、谦逊的、有礼的”。做到如此,自然可以获得尊重与信任。“政”,他译为“the actual state and policy of its government”,即该国政治的实际状态与政策。
11.“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道”字,译为“principles”,“原则”,指父亲的做事原则。指通过对父亲生前的了解,于其去世之后继承其志愿。这节表达了父子之间要有一种精神层面的传承关系。
12.本节的核心是对“礼”的阐释,而辜鸿铭极为特殊地解读了“礼”:将“礼”译为“art”,即艺术。他首先对“礼”(art)添加了大段注释:
理雅各博士认为,我们在此将汉字“礼”译成“art”的这个词,很难用另外一种语言来描绘。张伯伦先生在他的《日本事物志》(Things Japanese)一书中也认为,与汉语具有相同书面语言的日语中,也没有固有的词来对应“art”。
如果我们没搞错的话,英语词汇“art”常在多种多样的运用中去展现其含义:第一,艺术作品(a work of art);第二,艺术实践(the practice of art);第三,与“天然的”(natural)相对的“人工的”(artif icial);第四,与本质(nature)的原理相对的技巧(art)的原理;第五,严格的艺术的原理(the strict principle of art)。在这里的最后一项所要表达的英文词汇“art”的意思,即理雅各博士评论我们在上面提及的那个汉语词汇时所说的,在万物关联中“什么才是恰当的与合适的”的见解。
对那些对此话题可能有兴趣的人,我们需要在此处强调,现代日语中用来对应“art”的“bijutsu美术”(美丽的戏法)一词,并不是个恰当的词汇。在汉语中对应“艺术作品”的术语应该是“文物”;对应“艺术实践”的是“艺”。实际上,日语词汇“艺师”的表面意思是指一位艺人。同样的,对“art”这一术语在“人工的”(artif icial)——用来对应“天然的”某物——的运用中,庄子这位哲学家用的是“人”(human)和“天”(divine)。
然后,在“技巧的原理”(the principle of art)作为“本质的原理”(the principle of nature)的对立面讲时,应该用汉语中的“文”来对应“技巧”,“质”来对应“本质”。举例子来说,歌德在“技巧被称作技巧(art),是因为它不是本质(nature)”一句中具有同样的主张。翻译成汉语或日语即“文之所以谓之文,为非质也”。中国的艺术评论家也用“化工”来表示创造性的艺术,而“画工”则表示模仿性的艺术。最后,我们需要附加说明的是,汉语中用来表达机械式的艺术及其实践的术语是“技艺”。
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辜鸿铭在《论语》中谈“礼”这个问题时,很多情况下就是谈“艺术”问题。他甚至将中国人的礼节也理解为“艺术”,是一种行为的艺术。但在整部《论语》中,辜鸿铭对“礼”的翻译还是比较多样的,会根据不同的语境而进行不同的翻译,在接下来的篇章中我们会遇到。
在将“礼”解读为“艺术”的基础上,辜鸿铭将“和”译为“natural spontaneity”,即天然的自发性。因为将“礼”理解为“艺术”,所以,他将“先王之道”的“道”译为“the rules of art”,即艺术的法则。“美”,译为“constituted its excellence”,即卓越的。也即,这种遵循天然的自发性的艺术原则,使得艺术品变得优秀卓越。但在强调“天然的自发性(和)”的同时,文中还指出“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辜鸿铭译为“To know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be natural without restraining the impulse to be natural by the strict principle of art,— that is something not permitted”,“没有通过严格的艺术原则来抑制冲动的自然而发,就是不被允许的”。
13.“自由率性”与“社会约束”这对矛盾在辜鸿铭的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也是他认识儒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本节中,“恭”与“礼”同样是这对矛盾的体现。“恭”,译为“earnestness”(热诚,发自内心的热情、诚挚),“礼”译为“judgment and good taste”(判断力与良好的品位,即人的理性与修养)。“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即指在“判断力与良好的品位”的约束之下来表达自己的热诚,就会免于“discomf iture and insult”(挫败与羞辱)。
14.本节说的是一个“君子”合理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其中,“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是指行为方式。这里的“有道”,译为“men of virtue and learning”,“有美德与学问的人”。“正”,译为“prof it by their lessons and example”,“从他们的经验与榜样中获益”。这句话就是指人们应从那些有德之人身上汲取生活的修养、品德,来完善、修正自己的品格。而如果能达到以上行为标准,他就是“好学”的。“学”译为“of real culture”,即“具有真正的教养”。
15.本节包含着一种递进的逻辑,即从“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到“贫而乐,富而好礼”的递进,而文中引自《诗经·卫风·淇奥》的那句诗也表达了这样的含义。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一句,“谄”译为“servile”,“过分屈从的,奴性的,逢迎的”。“骄”译为“proud”,“傲慢,妄自尊大”,指虽然贫穷,但坚持自己的自主性与尊严,即使富有也不会妄自尊大。再进一步,到“贫而乐,富而好礼”。辜鸿铭将“乐”译为“contented”,“满足的,安心的”,即不会仅仅因为贫穷而心生不满。“好礼”,译为“know how to be courteous”,“恭敬有礼”。即在同样贫穷或富有的条件下,从“不奴颜婢膝、不妄自尊大”的消极姿态,递进为更理想的“知足安乐、恭敬有礼”的积极姿态。
“始可与言诗已矣”一句中的“诗”,学者多理解为《诗经》一书,辜鸿铭则将之翻译为“诗歌”,泛指诗这种文学形式。辜鸿铭对文学的看法见本章第6节的评述。辜鸿铭将下一句的“告诸往而知来者”译为“understand how to apply the moral”,“我想你已懂得了如何去致力于道德修养”,是一种意译,指子贡已经懂得了精益求精(递进)地致力于道德修养的方法。
16.文中,“知”,辜鸿铭译为“understand”,“理解”之意。“己知”即他人理解自己;“知人”指自己对他人的理解,这里反映的是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指人应该担心自己不理解别人,而不是担心别人不理解自己。在《照相》一文中,辜鸿铭曾引述其老师(英国思想家托马斯·卡莱尔)的话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凡贵人欲观人者也……贱者欲取观于人者也……。”(汪堂家编译,《乱世奇文·张文襄幕府纪闻》,第416页)这可以概括为“贵者观人,贱者受观”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