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第二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说:“用道德情感来统治人民的人,就像北极星,它保持在那个位置上不动,而其他所有的星辰却都围绕它旋转。”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说:“那本关于民谣、诗歌与赞美诗的文学典籍,包含三百篇作品。它们的寓意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没有邪恶的思想。'”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说:“如果你在统治中依赖律法,并通过刑罚强制实施那些律法来维持秩序,你也可以使人民免于犯罪,但他们将丧失犯罪的羞耻感。另一方面,如果你在统治中依靠道德情感,并通过促进教育与良好的礼仪来维持秩序,那么人民就会有犯罪的羞耻感,而且,他们还会达到符合道德的标准。”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十五岁时,我已下决心投身于认真严肃的学习研究。三十岁时,我已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判断力。四十岁时,我已经不再有疑惑。五十岁时,我明白了宗教中的真理。六十岁时,我能够懂得任何我所听到的事情,而毫不费力。七十岁时,我能够遵从任何我心中所欲求的,而不超越律法。”
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孔子故国王室的一位贵族问他,什么才是一个好儿子的义务。孔子回答说:“不要违背所要求你做的。”
后来,当一位学生为他驾驶马车时,孔子告诉那位学生:“孟大人问过我什么才是一个好儿子的义务,我回答说,‘不要违背所要求你做的。'”
“您是指的什么意思呢?”那位学生问。
“我是说,”孔子回答,“当他父母在世时,一个好儿子应该按照礼节规定的方式来为他们尽义务;父母去世后,他应该按照礼节规定的仪式来安葬和纪念他的父母。”
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上面提到的那位贵族的一位儿子,像他父亲一样,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回答:“想想当你生病的时候你父母是多么焦急,你就会明白你对他们的义务了。”
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的一位学生问他上面提到的同样问题。孔子回答说:“今天,一个好儿子的义务,仅仅是指能够赡养他的父母。但你同样也养活了你的狗和马。如果没有热爱与尊敬的情感,区别在哪儿呢?”
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孔子的另一个学生问及同一个问题。孔子回答说:“困难在于你脸色的表达。当有任何事需要做时,年轻人去做;当有食物和美酒时,让长辈去享用,仅仅这样——你认为这是一个好儿子的全部义务吗?”
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孔子谈到一个他最喜爱的名叫颜回的学生,说:“我曾一整天和他谈话,过程中他从来没有对我所说的话提出异议,哪怕一次,就像是他理解力迟钝一样。但当他离开之后,通过查看他的生活和人际交往,我发现他已经能够从我对他所说的话中受益了。不——他并不是个理解力迟钝的人。”
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孔子说:“你审视一个人如何处事;注意他的动机;找出他的旨趣所在。这样,他怎么能够掩饰得了他自己呢;他怎么能够对你掩饰得了他自己呢?”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能够不断地温习他已经获得的学问,并不断地用新学问去补充它,他就可以成为人们的老师。”
12.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明智的人将不会让自己变成一台可怜的机器,只适合做一种工作。”
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一位学生询问怎样才算是一个明智而良善的人。孔子回答说:“一个明智而良善的人,就是一个先做而后说,然后,又按照行动来说话的人。”
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明智的人,是公正而非中立的。愚蠢的人则是中立而非公正的。”
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是徒劳的。思考而不学习,则是危险的。”
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孔子说:“使自己沉湎于形而上学理论的研究之中——那的确是非常有害的。”
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对一个学生说:“让我告诉你什么是聪明吧?要知道什么东西是你所知道的,也要知道什么东西是你所不知道的——这就是聪明。”
18.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一位学生为了晋升而在学习。孔子对他说:“研究与学习每件事情时,要停止判断任何你所心存疑惑的事情;至于其他事情,谈论时要谨慎:这样,你将很少给人们机会去非难你所说的话。与世人相处并经历每件事情时,要远离而且不参与任何能给你带来麻烦的事情;至于其他事情,做事时要谨慎:这样,你就很少有机会去自责。
“如果你在谈话中给人们很少的机会去非难你,在行为上很少有机会去自责,你自然就会获得晋升,即使你不想。”
19.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孔子故国的执政国君问他,应该怎么做才能获得民众的服从。孔子回答说:“支持公正的主张而取缔任何不公正的主张,人民就会服从。支持不公正的主张而取缔任何公正的主张,人民就不会服从。”
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孔子故国政府中一位身为当权大臣的贵族问他,要在人民中激发起尊敬与忠诚的情感,以便让人民能为国家的利益而努力,应该如何去做。孔子回答说:“严肃认真地对待他们,他们就会尊敬你。让他们看到你敬重你的父母和国君,并关怀那些地位比你低的人的福利,人民就会忠诚于你。晋升那些在任何方面有所擅长的人,并对那些缺乏知识的人提供教育,人民就会努力。”
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有人问孔子,说:“你为什么不参与国家的政治呢?”
孔子回答:“《尚书》中是怎么谈论一个好儿子的义务的?
“‘对父母要恭顺,对兄弟要友爱,在家政中要履行你的义务。’那么,这也是政治的义务啊。一个人如果要履行政治的义务,为什么非要参与国家的政治呢?”
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说:“我不知道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会怎样生活下去。一驾大车没有套牲口的曲木,一辆小车没有马具——它们怎么行驶呢?”
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一位学生问孔子,他们十代之后的世界文明的情况能否知晓。
孔子回答说:“殷王朝继承了夏朝的文明;他们所做的一些修改是知道的。当前的周朝继承了殷王朝的文明,它所做的一些修改,也是知道的。也许,此后其他朝代会替代现在的周朝;但即使是在百代之后发生,那时世界文明的情况也是可以知道的。”
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孔子说:“崇拜一个你对其并没有真正的义务与敬意的神灵,就是盲目崇拜;看到了正义,却在行为上与你的判断相悖,这显示出你勇气的缺失。”
【评述】
1.本节讲的是“德治”的政治理念。“德”,辜鸿铭译为“the moral sentiment”,“道德情感”。“以”,译为“depend upon”,“依靠”之意。在辜鸿铭看来,“道德情感”是一种政治统治应该依靠的精神力量,因为他不仅强调了“道德”,他也强调了那是一种“情感”。他在《雅各宾主义的中国》一文中说:“那个成功地变作最高统治者的人,必须具备能激发憧憬并赢得全民族尊敬的卓越的道德品质。”(夏丹等选编,《辜鸿铭作品精选·中国牛津运动故事》,第209页)
2.文中,“诗”也即《诗经》,辜鸿铭译为“The Book of Ballads,Songs and Psalms”,“关于民谣、诗歌与赞美诗的文学典籍”。这一翻译体现了《诗经》的内容构成:分别用“Ballads”对应“风”,即民谣,民歌;用“Songs”对应“雅”,泛指诗歌;用“Psalms”对应“颂”,即宗庙祭祀的诗篇。他在此注释说:
现在被称作“精品诗集”,即在“中国圣经”中被称作“五经”中的一部。
下文中“思无邪”一句,辜鸿铭译为“have no evil thoughts”,“没有邪恶的思想”。他将“思”译为“thoughts”,“思想”,即“《诗经》所蕴含的寓意、所表达的思想”之意。
3.本节与本章第1节讲的都是以德治国的政治理念,而本节的关键则在于“耻”字。“耻”,辜鸿铭译为“the sense of shame”,即“廉耻感”。在辜鸿铭看来,人类的“廉耻感”是社会与文明的最根本的基础,而且是社会得以运转所必需的。他在《中国人的精神(在北京东方学会上所宣讲的论文)》中说:“孔子在国教中教导人们,君子之道、人的廉耻感不仅是一个国家,而且是所有社会和文明的合理的、永久的、绝对的基础,除此之外,别无其他。……为了使社会的每一部分都得以运转,廉耻感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绝对必需的。……实际上,人没有了廉耻感,社会就只能依靠暴力来维持一段短暂的时间。但我可以证明,暴力无法使一个社会长治久安。警察靠暴力迫使商人履行合同。但法官、政府官员或共和国总统又是如何使警察恪尽职守的呢?当然不再是暴力。那么又是什么呢?或是靠警察的廉耻感,或是利用欺骗。”(夏丹等选编,《辜鸿铭作品精选·中国人的精神》,第41—42页)
另外,此节的“礼”字,辜鸿铭译为“education and good manners”,“教育与良好的礼仪”。“格”,译为“emulate what is good”,“达到符合道德的标准”。他意在表达的是,道德统治的目的,其实并不在于“统治”,而在于“自治”,即激发人民自身的道德情感,使他们养成自觉的道德素养,从而使外在的统治变得多余。辜鸿铭在著作中多次表达这样的思想,并称之为这是传统中国社会中理性的民主。他在《孔教研究之二》中说:“中国人民今天是世界上唯一民主的民族。……首先,和平、秩序与安宁乃至国家本身的存在,不是依赖于法律和宪法,而是仰赖于中国的每个臣民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过一种真正虔诚的生活,或时髦地说,一种道德的生活;其次,孝弟应作为道德生活或虔诚生活之本;再次,良民宗教的秘密是人们尽义务而不是争权利。人们不对权威表现出不信任和怀疑,而表现出对它的尊崇。”(黄兴涛编译,《辜鸿铭文集·上卷·呐喊》,海南出版社,1996,第545—546页)辜鸿铭认为,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所要达到的效果,正是这样的一种理性的民主。
4.文中,孔子讲述了自己的人生成长阶段与演进过程。“三十而立”的“立”,辜鸿铭译为“formed my opinions and judgment”,“形成自己的观点与判断力”,指三十岁时能形成自己的比较成熟与稳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天命”,译为“the truth in religion”,“宗教中的真理”。他将此处的“天”理解为“宗教”。此外,他还经常将“天”译为“God”,即“上帝”,如他在英译《中庸》的开篇,即把“天命”译为“the ordinance of God”,“上帝的训令”。其实,对于辜鸿铭而言,无论是他将“天”译为“宗教”还是“上帝”,都有着同样的含义,那就是代指宇宙的根本规律。对此,他曾在《中国人的精神(在北京东方学会上所宣讲的论文)》一书中明确阐述:“所有伟人,所有富有智慧的人们,通常都信仰上帝。孔子也信奉上帝,虽然他很少提及它。……然而,富于智慧的人们,其心中的上帝有别于常人。他们对上帝的信仰,就是斯宾诺莎所说的对神圣的宇宙秩序的信仰。孔子曾说过:‘五十而知天命’。——懂得神圣的宇宙秩序。富于智慧的人们为这种宇宙秩序起了不同的名称。德国哲学家费希特称之神圣的宇宙观。在中国的哲学语言中,它被称之为‘道’。但是无论被赋予了什么名字,它只是一种关于神圣的宇宙秩序的知识。这种知识使富于智慧的人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或‘道’属于宇宙秩序的一部分,所以必须遵守。”(夏丹等选编,《辜鸿铭作品精选·中国人的精神》,第49页)所以,他将“天命”译为“上帝的训令”,其实是一种“神圣的宇宙秩序”。
5.辜鸿铭此节的翻译有两点值得注意:
(1)他将“孝”译为“the duty of a good son”,“一个好儿子的义务”。辜鸿铭认为,孔子并非在谈论“什么是”孝,而是在讲“如何做”才算孝。换言之,辜鸿铭认为文中所讲的三点(“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即构成了孝子的三个义务。
(2)他将“礼”分别译为“the usage prescribed by propriety”、“the rites prescribed by propriety”,分别是指“礼节规定的习惯、习俗”与“礼节规定的仪式”。这里讲的是世俗生活中的“礼”。
6.文中,“父母唯其疾之忧”,译为“think how anxious your parents are when you are sick,and you will know your duty towards them”,“想想当你生病的时候你父母是多么焦急,你就会明白你对他们的义务了”,指从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中,来反思自己对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7.文中,“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一句,辜鸿铭对句中前后两个“养”做了不同的翻译,第一个对父母而言,译为“support”,供养;第二个对犬马而言,译为“keep alive”,饲养。这句指人作为子女不应像饲养动物那样供养父母,父母需要的不仅仅是“活着”,更需要子女的敬爱。
8.本节仍然是论述何为“孝”。其中,“色难”二字,辜鸿铭译为“the diff iculty is with the expression of your look”,“困难在于脸色的表达”。在《一个大汉学家》中,辜鸿铭曾专门论述过对“色难”的翻译与理解,他认为,真正的孝,“重要的不在于你对你的父母履行什么义务,而在于—以什么方式和态度,你在履行这些义务时,以一种什么精神面貌”。(夏丹等选编,《辜鸿铭作品精选·中国人的精神》,第103—104页)接着,他在文中指出,孔子的这种论述,显示了他作为“宗教导师”的特质,而非单纯的“道德学家”。
9.在本节中,辜鸿铭添加了一条注释,表达了他对颜回这个历史人物的看法,以及为何在书中保留“颜回”的名字:
儒家福音中的圣·约翰——一位纯粹、英勇而理想的人物,是夫子所喜爱的那个学生。因为这个学生的名字在全书中出现得很频繁,所以我们在此处打破了省略那些固有中文名字的通例。此后也会经常地用他的名字来介绍他。
在此,辜鸿铭通过将“颜回”比作基督教中的“圣·约翰”,而将儒家与基督教作了联系。他认为,儒家与基督教的本质并无不同。而根据人的道德品质,他其实只将信仰者分为两类人——“基督徒、文明人”与“乱臣贼子、市侩、异教徒、暴君、野兽”。这种分类与具体哪种宗教无关。他在《中国札记之三》中说:“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通俗地说就是,‘你的品质造就了你的宗教,而不是你的宗教造就了你的品质’。只要你无私和仁慈,你就是一个基督徒,一个文明人——不管你是犹太人、中国人还是德国人,也不管你是商人、传教士、军人、外交官还是苦力。假如你自私自利、冷酷无情,即便你当上了世界的皇帝,你也不过是乱臣贼子、市侩、异教徒、暴君和野兽。”(汪堂家编译,《乱世奇文·尊王篇》,第85—86页)这是辜鸿铭对宗教精神的总体看法。
文中还讨论了颜回“愚”与“不愚”。辜鸿铭将“愚”译为“dull of understanding”,“理解力迟钝”,是就理解力而言的。而在很多地方,他通常将“小人”译为“fool”,“愚人,蠢人”。这可做一对比。本节还意在表达,与口舌之快相比,生活实践更加重要,这也是儒家所倡导的一种精神,比如接下来的章节中所提到的“仁者其言也讱”、“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等说法也在表达这个意思。
10.在本节中,孔子认为观人要看三项,即“所以”、“所由”、“所安”,辜鸿铭分别译为“how a man acts”、“his motives”、“his tastes”,即“一个人如何处事”、“他的动机”和“他的旨趣所在”,只要看清一个人的这三项特点,他就无所掩饰了。
11.文中,“知”,辜鸿铭译为“add to it”,即“补充”的意思,指不断用新学问补充旧学问。这是一个人做学问的方法,懂得这个方法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
12.文中“不器”一词,辜鸿铭译为“not make himself into a mere machine f it only to do one kind of work”,“不让自己成为一台可怜的机器,只适合做一种工作”。辜鸿铭一贯反对人在社会中仅变成适合某项职业的职业人,而应该是具有道德素养的并懂得生活的人。
13.文中,“先行其言”,辜鸿铭译为“acts before he speaks”,“先做而后说”。“而后从之”译为“afterwards speaks according to his actions”,“然后,又按照行动来说话”。这节指君子做事应谨言慎行,并言行一致。
14.文中,“周”,辜鸿铭译为“impartial”,“公正的,公平的”,指站在“正义”或“道义”一方,即公正、公平;“比”,译为“neutral”,“中立的,无倾向性的”。按照辜鸿铭的翻译,这句话中包含着一种对于虽表象客观但实际违背是非的“比”(即“中立”)的一种批判。
15.文中,“罔”,辜鸿铭译为“labour lost”,“徒劳的”,意思是,如果只“学习”而不“思考”的话,将不会真正从中受益,不会得到真正的学问并取得进步,与“不学”一样,所以是徒劳的。“殆”,译为“perilous”,“危险的,冒险的”,指如果没有学问的积累只是凭空去“思”是危险的。
16.本节仍然是对“学”的探讨。但关于本节的解释,用《论语集释》撰者程树德的话说,“此章诸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看看辜鸿铭的理解。“攻”,译为“to give oneself up to the study”,“沉湎于研究之中”(皇侃、朱熹等也作如此解释)。“异端”,译为“metaphysical theories”,“玄学的、形而上学的理论”。“斯害也已”,译为“that is very injurious indeed”,“那的确是非常有害的”。
事实上,很多时候,辜鸿铭认为孔子所称的“异端”,是指老庄学说。他认为,儒学是一种世俗哲学(他称之为“良民宗教”)。他在《孔教研究之二》中说,儒教的教徒并不是仅仅“静思其灵魂状态和对上帝之义务”的僧侣或基督徒,而是“纳税、付房租的平民百姓”,这些百姓作为“孔教的弟子”,“不仅要思索其灵魂状态和对上帝的义务,还要考虑对人类的义务”。(黄兴涛编译,《辜鸿铭文集·上卷·呐喊》,第541页)所以,如果仅仅“沉湎于形而上学理论的研究之中”而忽略正常生活的学问及义务,是有害的。这也就是孔子说的“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之意。
17.本节一连出现6个“知”字,辜鸿铭认为,第一个与最后一个“知”字意思相同,均译为“understanding”,“了解,明白,通达”,也即“聪明”之意。他将中间4个“知”译为“know”,“知道”。连起来意思是“知道什么是自己知道的,也要知道什么是自己所不知道的”,即人应有自知。
18.文中“学干禄”一词,辜鸿铭译为“study with a view to preferment”,“为了晋升而学习”。也就是说,本节孔子讲的是人在世俗生活中获得晋升所需备的精神条件。从整句话来看,指对存有疑问的事情停止判断,而且在谈论其他事情时要谨慎,这样就不会遭到别人的非难(criticise),即“尤”;对能带来麻烦的事情不参与,而且做其他事情时要谨慎,这样就不会自责(self-reproach),即“悔”。
19.文中,“直”,辜鸿铭译为“the cause of the just”,“公正的主张”;“枉”译为“every cause that is unjust”,“任何不公正的主张”。另外,辜鸿铭将“举”译为“uphold”,“支持”之意,也有“举起”之意;将“错”译为“put down”,“取缔”之意,也有“放下”之意。他采用这两个英文词与汉语原词一样,都是双关语。本节强调的是要建立良好的统治,统治者首先应做到坚持“公正”(the cause of the just)。
20.在对本节的翻译中,辜鸿铭将“敬、忠”译为“a feeling of respect and loyalty”,“人民的尊敬与忠诚的情感”,辜鸿铭用了“feeling”(情感)一词,意思不仅仅是指“尊敬与忠诚”的态度,更是一种在人们心中激发出的这类情感。这是辜鸿铭的思想中“感性特征”的一个体现。另外,他将“孝”译为“honour your parents and your prince”,“敬重你的父母与国君”,比他通常的“be a good son and a good citizen”(做一个好儿子与好公民)的翻译更具体些。他将“慈”译为“considerate for the welfare of those under you”,“关怀那些地位比你低的人的福利”。这一翻译,可以说对“慈”的含义做出了具体解释,即从现实角度,关注人民的福利。
21.文中,辜鸿铭将问者的“为政”译为“take part in the government of the country”,“参与国家的政治”,即从政;将孔子所说的“为政”译为“discharge your duties in the government”,“履行政治中的义务”。也就是说,问者问的是为政的形式,而孔子答的则是为政的义务。
辜鸿铭认为,“为政”是一种履行义务的事情,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国家政治中。这是他对“政”的理解,同时也体现了辜鸿铭思想中一个很大的特点:强调人的“义务”、“牺牲”这些“付出型”的美德。他在《中国妇女》一文中认为,中国的女人和男人,都是在作出“牺牲”的,女人为了父亲、丈夫、孩子而牺牲自我;同样,男人为了家庭、国家而牺牲自我。他说:“在中国,理想女性并不要求一个男人终其一生去拥抱她和崇拜她,而恰恰是她自己要纯粹地、无私地为丈夫活着……在中国,那些辛辛苦苦支撑家庭的丈夫们,尤其当他是一个士人的时候,他不仅要对他的家庭尽责,还要对他的国王和国家尽责,甚至在对国王和国家服务的过程中,有时还要献出生命……”(夏丹等选编,《辜鸿铭作品精选·中国人的精神》,第68页)
另外,辜鸿铭将文中提到的《尚书》翻译为“Book of Records”,“记录之书”。这一翻译说明了《尚书》作为一部“史书”的性质。
22.文中,“信”,辜鸿铭译为“good faith”,“诚信”;“可”译为“get along”,“生活下去”,也即生存。这节指诚信是生存的必要条件。
23.文中,“十世”,辜鸿铭译为“ten generations after their time the state of the civilisation of the world”,“十代之后的世界文明的情况”,并注释说:
这里的“world”“即中国”。
下文中“礼”字,辜鸿铭译为“the civilisation”,“文明”。这是辜鸿铭对“礼”的又一种翻译,指这里讨论的是孔子对于中国文明演进的整体看法。
另外,辜鸿铭在本段的翻译中保留了“夏”、“殷”、“周”的名称,对于三者之间的关系,他注释说:
夏朝(公元前2205—前1818年)之于中国的孔子时代的人,就如同希腊历史之于今天的欧洲人。同样的,殷朝(公元前1766—前1154年)之于孔子时代的人,就如同罗马历史之于今天的人。
24.文中的“谄”字,辜鸿铭译为“idolatry”,“盲目崇拜”。他对此字注释说:
字面意思是“过分屈从的奴性”。(对于好人来说,他们的怯懦是一种不幸。——伏尔泰)
文中的“鬼”字,辜鸿铭译为“spirit”,“神灵”,一种泛指,是指任何文化或宗教中人们的崇拜对象。“非其鬼而祭之”,译为“to worship … not bound by a real feeling of duty or respect”,“崇拜一个对其并没有真正的义务与敬意的神灵”,即对方虽是神,但并不是统属他的神,也去崇拜。
在下文中,他将“见义不为,无勇也”译为“看到了正义,却在行为上与你的判断相悖,这显示出你勇气的缺失”。这也是强调一种对正义的坚持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