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史·大事记·第九卷:1940-1942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

1月

1月1日 国民党中央党部、国民政府举行元旦庆典,中央委员、国府各院部、会长官及党、政、军各机关高级职员千余人参加。林森主席主持并作《向同胞们的新年献词》的报告,勉励国民:一、信行本党五全大会之10项要目,即崇道德、兴实学、宏教育、裕经济、慎考铨、尊司法、重监察、重廉政、开宪治、遵总理遗教。二、实践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的条款和国民公约,建立三民主义建国信仰和三个共同目标,即国家至上、民族至上;军事第一、胜利第一;意志集中、力量集中。三、遵守政府法令,服从兵役,加紧受训,建立强大国军。四、完成地方自治,奠定县政基础。

△ 蒋介石以国民精神总动员会会长之名义,向全国国民广播策勉,指出“我们举国奋斗的目的,在抗战胜利建国成功,大家所一致策勉的,应该是如何贡献个人所有的力量,使抗战早日胜利,建国顺利完成”,并强调实行精神总动员就是要发挥我们民族忠孝的伟大力量,“以必死的决心,完成民族复兴的大业,把各人的全部时间、精力、一切智能乃至生命,无保留的贡献给国家”。

△ 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实行去年9月公布的《新县制各级组织纲要》。行政院政务处长蒋廷黻对记者称:实行新县制,其意义有三:一、建设人民政治教育,完成地方自治工作;二、力谋人民公共福利事业,增进人民健康;三、增加县的生产与切实办理国民基础教育。

△ 四川省政府秘书长贺国光发表《川政之回顾与前瞻》,指陈兼理川省主席蒋介石所定治川方案:第一,厉行禁烟;第二,安定地方;第三,慎选贤能;第四,肃正风气;第五,生产建设;第六,实行地方自治。并称此六项为“使四川克成为中华民国复兴根据地之起码办法”。

△ 军事委员会公布,抗战以来,日军在中国伤亡达146.44万余人,每月平均死伤约五万人。

△ 桂林改市,原桂林县改称临桂县。

△ 行政院在重庆设立中国汽车运输公司,以陈延炯为总经理。

△ 绥境蒙政会委员长沙克都尔札布在伊盟发表《告蒙古同胞书》,提出普及蒙旗教育、增加卫生设施、调查户口、增强保甲、改良畜牧、禁烟等18项措施,望蒙胞淬励奋斗,群策群力,共勉期成。

△ 第五战区李宗仁部鄂北兵团自高城向应山、广水、平靖关等地日军第十三师团发动攻势。6日,萧之楚第二十六军第二十三师进至武胜关、广水。7日,王仲廉第八十五军第四师克复花山。

△ 第一战区卫立煌部攻克豫北沁阳。

△ 增援桂南昆仑关之日军及由昆仑关退却之日军在九塘、八塘附近占领阵地继续抵抗。2日,第五军杜聿明部及第一五九师、新二十二师、荣誉一师等部对八塘、九塘日军攻击。杜部因力战10余日,官兵疲惫不堪,兼以日军施放毒气,致该部伤亡较大,进展甚微。

△ 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发表毛泽东为纪念该报创刊一周年的题词:“动员报纸……以提高民族觉悟,发扬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反对任何投降妥协的企图,坚持抗战到底,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我们一定要自由,我们一定要胜利。”

△ 中共冀东区委在遵化县阁老湾召开会议,决定进行肃匪、建政、开辟新区、建立小块游击根据地等工作。并按挺进军司令部命令,将冀东部队统编为第十二、第十三两个主力团,陈群任第十二团团长,刘诚光任政委,包森任第十三团团长兼政委。

△ 日军第十八师团自粤北翁源大镇河头之线南犯,3日主力窜至沙田。第五十四军霍揆彰部迎击,4日克复翁源、官渡。

△ 日军为增援桂南作战,停止对粤北攻势,是日抽调该方面作战之近卫旅团及第十八师团主力向桂南方面转进。9日,近卫旅团在钦州湾登陆,沿邕钦路北进,22日在七塘附近集结。13日,第十八师团在钦州湾登陆,19日集结于南宁南郁江南岸。

△ 晋东南长子、屯留、潞城各据点日军万余,以空军助战,向长子范汉杰第二十七军及长子南仙翁庙、杨鲁村、尽义村一带之第四十六师突击。第四十六师、预八师向日军反击,战至4日,敌腹背受攻溃逃。5日,第四十六师等克复黎城、东阳关、潞城及河南涉县(今属河北省)。

△ 是日至18日,日军第二派遣支舰队、第三联合航空队出动飞机数千架,对滇越铁路中国段进行轮番轰炸。5日、8日,法国政府两次向日本政府提出抗议,并要求赔偿损失。12日,日外相野村吉三郎向法驻日大使安利表示:日军切断南宁路线后,通过滇越路的运输量增长一倍,而且中国军队因此得以进行反攻;至于轰炸,完全是现地的日军为自卫而采取的当然措施,对于轰炸造成的损失,不负赔偿责任。

△ 汪精卫在南京发表《共同前进》一文和题为《和平运动之前途》的广播讲话,宣称:“共同防共”、“经济提携”是中日的“共同目标”,因此“在外交上、在国防上与日本采取同一方针”;在经济上,“实行有无相通,短长相补”。并称:1940年“无疑的是和平运动由开始而到达于成功”。

△ 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制定《中国事变解决之极秘指导》,提出“以三个月为期限,努力完成汪工作及重庆工作的双重计划”,即建立汪精卫伪政权及实现“汪蒋合流”。

△ 伪满禁烟总局在各省、市设立名为烟政科的所谓“禁烟”机构,在铁岭、绥化设烟膏制造厂,并将原有的1800个管烟所改为官管。

1月2日 监察院公布新视察工作方针,共分一般视察、特别视察、机关视察、分区视察四类:一、一般视察以行政、财政、军政、教育、司法为对象;二、特别视察以某项事业为对象;三、机关视察以中央各机关为对象;四、分区视察以各省、市、县为对象。所需经费由中央核准,视察工作将在2月进行。

△ 外交部长王宠惠发表对美广播演讲,指出随着时局的变化,美国在远东之发展将无限量,美国之物资与道义已对于远东之命运发生巨大之影响,切望中美关系愈益增进,粉碎日本之所谓“东亚新秩序”。

△ 行政院令准湖北省政府设立鄂东行政公署,驻黄冈县。

△ 第九战区薛岳部攻克赣北滩溪,进击永修。

△ 中国艺术展览会在莫斯科东方文化博物馆开幕。

△ 香港当局宣布封锁港口,一切船舰不准驶入。

1月3日 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吴忠信赴西藏主持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坐床典礼,是日抵拉萨。

△ 新四军豫鄂边区挺进支队与鄂中游击队在京山县八字门会合,改编为豫鄂挺进纵队,李先念任司令员,朱理治任政治委员。下辖五个团三个总队。之后又建立了第六团。

△ 第九战区薛岳部攻入南昌城区,焚毁日军仓库一座。

△ 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刘伯承部攻克豫北汤阴县之五陵堡,歼灭日伪军300余人,俘虏100余人。

△ 日机21架侵入湖南宝庆机场,连续投弹六次,毁机三架,伤四架。次日,中国空军自桂南秧塘机场起飞,轰炸南宁机场,炸毁日机四架。

△ 日军陆海军为配合桂南会战订立航空协定,以陆军航空部队飞机30架直接协同地面作战,海军航空部队飞机75架负责距战场远处的攻击,并以海军第三联合航空队继续攻击桂林、柳州中国机场。

△ 陶希圣、高宗武宣布脱离汪精卫集团,是日秘密离上海赴香港。

1月4日 中共代表、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在重庆与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何应钦举行谈判。何应钦要求中共取消“违令扩充”的部队及“非法”设立的军区。叶剑英答称:这些军队和军区都是在抗日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肩负着沉重的抗敌任务,不能取消,要求国民政府允许八路军将三个师扩编为三个军九个师,并承认陕甘宁边区政府及其所辖地区及敌后解放区。双方争执激烈,谈判无结果,商定日后继续进行。

△ 全国慰劳抗战将士委员会总会以桂南、粤北前线屡战告捷,特致电祝贺,并汇二万元表示慰劳。

△ 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大会宗旨为:开展边区文化运动,建立中华民族新文化。张闻天、毛泽东先后作《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的报告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的讲演。大会通过加入延安各界宪政促进会、组织少数民族文化促进会、成立鲁迅研究会等决议及宣言。12日闭幕。

△ 新编第二十二师邱清泉部克复桂南九塘,5日拂晓继续攻击八塘,战至11日,攻抵大潭至六落之线。

△ 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何应钦密电鲁苏战区总司令于学忠速派劲旅前往文登以南一带,“剿办”在该地征兵之八路军。

△ 第一战区第四十七军李家钰部第五二三团围攻八路军驻山西晋城土岭之晋城、阳城、沁水三县联合办事处,办事处主任宋乃德等20余人伤亡,70余人被捕。后经晋豫边抗日游击司令唐天际等向第四十七军交涉,释放全部被捕人员。

△ 英驻华大使卡尔抵达重庆。

1月5日 国民政府公布《各省市政绩考成暂行条例》,凡五条。

△ 驻英大使郭泰祺会晤英外相哈里法克斯,商谈接受英国信贷及英、美、法三国共同发展中国西南运输业等问题。

△ 国民党谈判代表张冲受蒋介石之命,与叶剑英进行谈判。张冲提出要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回到河东去。叶剑英提出如下条件:一、把边区周围的军队调赴前线,陕甘驻军恢复骑二师进军前之状态;二、绝对不增调任何军队赴绥德、吴堡、清涧,陕北行政专员何绍南撤职;三、解决陕甘宁边区问题;四、承认扩军,则第三五九旅过河当可商量。

△ 赈济委员会以粤北战事“民众备遭荼毒”,是日派该会处长钟可托携款30万元,前往赈济。

△ 经济部采金局设立云南省金矿勘探处,办理云南宾川、祥云、凤仪、姚安、丽江、永胜、剑川等20余县金矿勘探、开采事宜。

△ 缅中文化协会在仰光成立,会长宇巴伦,副会长缅、中各一人,中国为李文珍。

△ 第四战区第六十四军邓龙光部及暂编第二军向广东英德方面日军进攻,敌在连江口、黎洞、高田、清远等处抵抗后南逃,是日该部克复英德。至10日,先后克复连江口、高田、黎洞、清远及银盏坳。

△ 中共中央电令贺龙、关向应由冀中返回晋西北。2月2日至8日,贺、关率八路军第一二〇师主力五个团分批返回晋西北,统一指挥该地区八路军和新军。

△ 日本“梅机关”为汪伪青岛会谈拟定《中央政治会议要纲》和《华北政务委员会组织条例》。要纲规定:中央政治委员会为最高领导机关,设主席一人,每届任期一年。下设法制、内政、外交、军事、财政、经济、教育各委员会及秘书厅。《条例》规定:为处理河北、山东、山西三省及北平、天津、青岛三特别市范围内的防共、治安、经济及其他“国民政府”委任的政务,并监督各省、市,特设立华北政务委员会,下设内务、财务、治安、教育、实业、建设,有任免下属官员、成立绥靖部队、处理华北资源开发、对外贸易及管理华北的国有财产等权。

1月6日 军事委员会任命邓龙光为第三十五集团军总司令。

△ 豫南昌平关告捷。第五战区一部克复豫南昌平关、东鲁寨、陈家店等日军据点,旋向母猪河一带进击,7日晚攻克花山及附近四据点,并围攻大庙坂、平靖关、庙儿岭等地。

△ 张冲与叶剑英再谈,转达何应钦对叶剑英5日意见的答复:一、已下令陇东停止军事行动,着朱绍良派人调查解决,中央军可后撤;二、何绍南决不再去,高桂滋军亦不调;三、陕甘宁边区问题解决困难甚多,尤其陕、甘、宁三省当局反对,可否找一折衷的办法?四、扩军事于事态平息后,由何应钦负责向蒋提出实行。叶剑英表示:调查应由双方派人去;对边区问题的解决须按原决定发表,绝无折衷的余地。

△ 杨靖宇率东北抗联第一路军警卫旅在吉林省濛江县西岗地区,与日军小滨部队和伪警察大队作战失利。月末,杨靖宇率部在濛江、辉南两县交界的马屁股山遭敌袭击,杨靖宇同警卫旅和少年铁血队失掉联系。

△ 东北抗联第三路军一部袭击黑龙江省铁力县日军守备队及伪军,毙伤70余人。

△ 驻英大使郭泰祺晤英外相哈里法克斯,继续商谈英国援华问题。郭谈及英信贷案,我方所需之货仅得十分之一,而首要之钢材毫无所得,英外相表示当催促以应中国之急需。继谈汽油问题,郭称:我方正与信贷局及油商接洽,每年供我方50万磅汽油,五年为限,请予赞助。英外相亦表同情。

△ 西藏女子刘曼卿率康藏民众抗敌赴难宣传团自拉萨抵重庆。

△ 冀南广宗、威县日伪军千余人在炮兵、骑兵配合下,分途向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一部进攻,被八路军第一二九师青年纵队击溃,毙伤200余人。

△ 日本兴亚院会议决定关于汪伪中央政权成立的《纲要》,凡七条,要点为:以汪精卫“新中央政府为对手,开始正式调整邦交”。谈判日期及调整邦交条件,“等看清该政府的发展及内外形势后再决定”;为了确立日本的战时经济,在与“新中央政府正式缔结调整邦交之前,根据既定方针应积极促进必要的经济建设”。对于战时经济的薄弱环节及违反《日中新关系调整要纲》的施策,“更宜尽力调整”, “使汪极力协助日本,以加速重庆的屈服”。该《纲要》另有附件及备考。

△ 日本“梅机关”为青岛会谈拟定《关于建立中央政府大纲》和所谓《国民政府政纲》。前者规定:一、中央政府由国民党、既成政府、在野合法政党及社会上其他有力分子构成,如果重庆国民政府实行改组,也可作为中央政府的组成分子。二、中央政府根据日中关系调整纲要,正式调整日中国交。后者规定:一、实行和平外交,“分担东亚永久和平及建设新秩序的责任”。二、与各友邦共同防共和实行经济技术合作。三、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实施宪政。四、建立中央银行,确立币制,整理税制,复兴农村。五、以反共、和平、建国为教育方针。

1月7日 蒋介石飞抵桂林,亲自指导南宁作战。10日飞抵柳州,视察驻迁江之夏威第十六集团军司令部,策勉官兵加紧作战,收复失地。

△ 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五旅陈锡联部在平辽公路昔阳至关帝庙间展开破袭战,战至8日,歼灭日军70余人。

△ 河南信阳伪警备旅长陈彬斋率部700余人反正。

△ 日本“梅机关”拟定《青岛会谈要领》,规定:一、青岛会谈为中央政治会议作准备。二、会期三天。三、内容:通过及决定中央政府建立大纲、政府机构、名称、首都、国旗、中央政治会议组织纲要及条例、中央政治委员会组织条例、华北政务委员会组织条例等。四、由汪精卫向王克敏、梁鸿志说明《日中新关系调整要纲》的部分内容及中日关系近况。参加会谈的各方成员拟为:汪精卫及幕僚五名;王克敏及幕僚三名;梁鸿志及幕僚三名。

1月8日 蒋介石通令四川各专员、县长限期完成禁烟,2月以前自动戒绝,2月后半月举行调验,逾期不戒者,即以私吸论罪,处以徒刑或枪决,承办人员奉行不力定予严惩。

△ 蒋介石通令全国学生在寒假期间宣传兵役。所需经费由所属机关、学校筹款支报,不得借口推诿。

△ 第五战区李宗仁部攻入湖北潜江,毁日军仓库一座。

△ 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为欢迎1月5日自新疆归来的300多名八路军指战员(原西路军的一部)举行晚会,毛泽东出席。

△ 伪华北临时政府发表声明称:一、中央政府成立后,华北将与日本保持现有关系;二、华北关税上缴后,中央须支付华北建设费用;三、保留与日、满处理地方问题的权力;四、改称华北政务委员会后,须保有现有行政区域。

△ 日本首相阿部信行在官邸召开临时内阁会议,听取兴亚院关于成立汪精卫政府问题和《日中新关系调整要纲》主要内容的说明。阿部宣称:全力支持汪精卫政府的成立,“贯彻近卫声明,以期达到最终目的”。

△ 日本内阁通过《树立中央新政府的基本方针》,规定:对汪精卫工作之进展,不规定缓急,听其自然,政权之树立亦根据实力酌量进行,当前按临时政权处理。政权树立前,努力促使进行汪蒋合流工作,大致继续到3月前后。政权树立后,预定于其后半年仍继续进行此项工作。如仍不能奏效时,即向长期持久战转移。至于对重庆工作,决定与重庆政府保持接触,通过巨头会谈求得解决。

1月9日 行政院会议决议:湖北省政府设置宜昌行署,派省府委员林逸圣兼行署主任。

△ 张冲与叶剑英谈判,称蒋介石、何应钦已内定以下解决国共军事问题的方案:一、撤换何绍南;二、骑二师撤回洛川以南;三、解决边区问题,以免再发生冲突;四、高桂滋不调;五、八路军扩编为三个军六个师;六、第三五九旅过河东,冀南纸币停止发行。

△ 何应钦再与叶剑英谈判。何提出解决陕甘宁边区问题之方案仍是改边区为专员区,并划给14个县,即从原定的18个县中划去淳化、栒邑、正宁、宁县四县。并称:该四县接近公路和西安,常生摩擦。叶剑英表示反对,并提出扩军非九个师不可。

△ 第四战区陈公侠第六十四军收复广东增城以北地区,并向增城进击。11日,击溃良田方面之敌,克复从化。

△ 粤北第三十五集团军邓龙光部攻克昌田,旋分途追击残敌,一路直趋温泉,一路抄从化迫增城,日军向广九路退却,11日溃走军田。

△ 第九战区薛岳部攻克赣北马回岭。

△ 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皮定均特务团袭击晋东南潞城微子镇,毙伤日军70余人。

△ 豫南平昌关日军2000余人,附战车16辆,飞机10架,西犯桐柏,第五战区李宗仁部阻击日军,日军不支,溃退至吴家店附近。

1月10日 立法院长孙科发表《论实施宪政》的演讲,称实施宪政之功有三端:一、完成训政,巩固民权基础。二、建设人民政治教育,培植标准的民主政治精神。三、集中人民意志,完成建国工作。又称:实施宪政还应注意组织良好的地方民意代表机关及完成地方自治。

△ 中共中央指示在重庆的董必武、叶剑英,就陕甘宁边区、山西新旧军冲突、河北摩擦、八路军扩军、新四军、竹沟惨案等问题同国民党交涉,提出陕甘宁边区应为23县,少一县不行,八路军有在23县境内动员民众实行三民主义与《抗战建国纲领》之权;河北问题,委任朱德为冀察战区总司令兼河北省主席,贺龙为察哈尔省主席,撤销鹿钟麟、石友三,拒绝庞炳勋;调停山西新旧军冲突;八路军扩至三军九师,22万人,月饷440万元;新四军编三个师,五万人,月饷100万元,并补充1000万发子弹。次日,中共中央又指示南方局,目前先解决边区和扩军问题。

△ 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中山大学校长邹鲁、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四川大学校长程天放、西北大学校长胡庶华等联名致电美国参众两院,恳请美国政府予日本以经济制裁,指出:美国继续供给日本汽油及飞机零件,将“使美国民众之良心受重大之震动”, “予日本以继续侵略之鼓励”, “实与美国政府及人民之远见不能相容”。

△ 驻美大使胡适在纽约演说,呼吁全世界信仰民主及爱好和平之人民一致抵制日货,并督促各国实行有效之对日禁运办法,借使日本在华之军事行动早日停止。12日,又在美国各学院联合会演说,称中国反侵略战争为“新的世界大战”之一部,中国决为求自存独立而战。

△ 新四军管文蔚部在江苏扬中歼灭日军100余人。12日,日军陷扬中。

△ 中国渔船70只在汕尾附近遭日驱逐舰袭击,千余名渔民遇难,损失百万元以上。

△ 日本与伪蒙疆政府、华北开发公司、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成立大同煤矿公司,资本4000万元,对永定庄、裕丰(旧煤峪口)、保晋、同家梁、白洞、宝藏和昭和七个坑口进行开发。

1月11日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举行会议,通过如下要案:一、设立中央文化驿站;二、中央组织部增设党员训练处;三、修正中央政治学校校章。

△ 军事委员会任命樊崧甫为第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

△ 中共中央再次提出解决陕甘宁边区问题的方案,主要为:一、坚持23县,少一县不行;二、23县境内实行民主制度,彼方原有行政机关、地方武装等,一律撤销;三、撤销以破坏边区为目的之一的特务机关,但党部不在内;四、边区名称为“陕甘宁边区”;五、边区政府委员会由边区参议会选举,国府加委,不得委派别人;六、主席林伯渠;七、边区行政经费每月津贴20万元;八、撤销咸榆公路及陇海铁路上一切阻拦制度,以后不得扣留阻拦来往人员;九、马师(即骑二师)撤退洛川以南。

△ 日本兴亚院在南京召开各地联络部长会议,统一对建立汪政权的方针。政务长官柳川说明日本内阁会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中央政府的基本方针,并对此进行协商。会议决定支持政府的方针,努力协助建立汪政权。

1月12日 蒋介石致电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指示在南宁作战中“不可以侥幸求成”, “必须先求稳当,次求变化,未稳当以前,切不可遽求变化”。

△ 经济部平价购销处奉令执行《取缔囤积居奇办法》,对于囤积棉花、毛线、皮革、纸张、五金等日用必需品者,分别按“劝导、警告、征用”等步骤予以取缔。

△ 第三十六军姚纯部接替第五军杜聿明部防地,向昆仑关日军发动进攻,因日军抵抗顽强,姚部补给困难,虽力战数日,无法进展,形成对峙状态,昆仑关战役结束。

△ 冀察战区侯如墉、乔明礼部6000余人向八路军驻河北赞皇地区之平汉纵队范子侠部进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李达、王宏坤等部予以反击,将其大部歼灭。同日,八路军冀南、冀中部队各一部将踞束鹿、宁晋地区之乔明礼部主力歼灭。15日,日军为增援侯如墉部,出动日伪军2500余人,合击赞皇以西地区,被八路军击退,侯残部700余人窜至赞皇投降日军。

△ 晋东南长治、壶关日军5000余人南犯,第二战区阎锡山部与敌在周村镇、互河头、韩店一带激战。13日,日军一部由长治增援,并以大炮、飞机助战,双方在流泽、小池岭、大峪、黄岭一带激战。

△ 日本政府向法国政府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在两星期内停止滇越铁路之军火运输,否则将炸毁该路之每一座桥梁。

1月13日 桂林行营在迁江召开桂南会战高级将领会议,决定宾阳附近作战方针:以攻克南宁为目的,先确保现态势,待后续兵团集中完毕后,对郁江两岸之敌同时开始攻击而歼灭之。作战区分郁江南、北两岸,南路由夏威指挥,北路由吴奇伟指挥。

△ 蒋介石以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陈嘉庚发动侨胞回国慰劳致电嘉勉,并告已电外交、海外部及各党部力予协助。

△ 粤北日军分沿粤汉、禅灰二路溃退,第三十五集团军邓龙光部猛袭军田,一路直迫官遥,与日军滨未、近卫两师团发生激战。

△ 周佛海与日本驻上海公使加藤会谈关于日本对汪中央政府的承认问题。加藤表示汪政权成立后,日本只派遣特派大使,不派全权大使,不递国书。周则表示,如此成立新中央政府实无意义,如日本不承认,宁可不组织。

1月14日 八路军第一二〇师一部与山西新军在临县会师,并召开庆祝胜利大会,续范亭报告战斗经过及其意义,同时宣布新军总指挥部正式成立,续范亭任总指挥,下辖决死第二、第四纵队,暂一师及工卫旅。

△ 日军在豫北武陟县吴村屠杀修河堤民工300余人,并掳去民工70余人,毁房屋900余间。

△ 日本阿部内阁辞职,天皇裕仁任命米内光政继任首相。

1月15日 国民政府派定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四川、广东、广西、河北、河南、察哈尔、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康16省民政厅长为各该省的国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总监督。

△ 资源委员会在云南宣威设立宣明煤矿公司,与云南省政府合办,由谭锡畴主持,有员工54人。抗战胜利后结束,由明良煤矿局接管。

△ 朱德、彭德怀及八路军全体将领致电蒋介石,严斥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陈诚在韶关演说中所称“八路军游而不击”、“延安无一伤兵”等语,要求派遣陈诚亲临前线考察职军情形,“以雪冤诬,杜摩擦,固团结,而利抗战”。

△ 《中国文化》杂志在延安创刊,创刊号发表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后改题为《新民主主义论》。

△ 第五战区李宗仁部攻入鄂南大冶县城,焚敌仓库三所,并乘夜袭击通城、关王庙等处,歼敌一个中队。

△ 甘肃海原县回民马国瑞等聚众暴动,次日响应者达1000余人,18日达3000余人。

△ 日伪军2500余人从石家庄、元氏、获鹿等地九路合击赞皇以西之八路军,被击溃,毙伤300余人。

△ 日本驻蒙军司令长官冈部直三郎决定纠集第二十六师团黑田重德、骑兵集团长小岛吉藏、伪蒙军三个师、伪军王英部三个师,向绥西地区进犯,企图摧毁第八战区傅作义部第三十五军绥西根据地。24日,日军大本营批准此作战计划。

1月16日 蒋介石手令各省及社会人士充裕教育经费,尊重小学教师,切实改善小学教师待遇,希望诸教师“勿以一时之困穷而动其志,勿以功绩之无闻而轻弃其职务”。

△ 交通部长张嘉璈飞抵昆明,处理滇越铁路桥梁被炸事件。2月1日抵海防市,视察存料仓库。

△ 延安举行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农工展览会开幕式,毛泽东出席并讲话。

△ 第四战区第六十四军陈公侠部克复广东花县。

△ 第九战区薛岳部克复鄂南贺胜桥,进击咸宁。

△ 桂林至柳州铁路通车。

△ 汪精卫致电蒋介石劝降,略谓:唯先生若能以国命民生为重,“与日本休战言和,根据近卫声明的原则,以求具体的实现,则兆铭及诸同志必能与诸先生同心戮力,使全国和平早日实现”。

△ 日本“梅机关”为青岛会谈拟定所谓《国民政府机构预定表》,规定“国民政府”下设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监察院、考试院、国防委员会。行政院下辖内政部、外交部、财政部、军政部、海军部、教育部、司法行政部、实业部、交通部、社会部、宣传部、警政部、赈务委员会、蒙藏委员会、侨务委员会。司法院下辖最高法院。监察院下辖审计部。考试院下辖铨叙部、考选委员会。国防委员会下辖参谋本部、军训部、军事参议院。

△ 日本米内光政新阁组成。外相有田八郎,陆相畑俊六,海相吉田善吾,内相儿玉秀雄,藏相樱内幸雄。同日,米内发表就职声明,表示新阁将以坚定不移之意志迈进,建立“东亚新秩序”。在处理“中国事变”上,基本政策为协助“新中央政府”之产生。

1月17日 国民政府令免鹿钟麟河北省政府主席职,任命庞炳勋为河北省政府主席兼冀察战区副总司令。

△ 蒋介石在重庆召见炮兵部队团长级军官,并发表《炮兵训练的基本要务》的讲演,宣称注重抬炮运炮的能力,注重教养马匹,注重管理炮及其器材乃是炮兵训练的基本要务,要求各团长切实做到,练成新式精锐的革命炮兵。

△ 财政部公布《出口货物注销外汇办法》。

△ 蒋介石命令太南、太岳地区之八路军部队一律撤至白晋公路以东、邯长公路以北。同日,又命令第九十三军刘戡部、第二十七军范汉杰一部向临屯公路以北挺进,进攻八路军和决死一纵队驻地;命令阳城、晋城地区第四十七军李家钰部、第十四军陈铁部向晋豫边八路军进攻;命令高平、陵川、长子、壶关地区第四十军庞炳勋部、第二十七军一部等进攻八路军第三四四旅徐海东部及决死三纵队。21日,朱德、彭德怀致电蒋介石提出抗议,表示八路军决不离开上述地区,并反对进攻决死队。

△ 八路军第一二〇师大青山李井泉支队在绥远武川附近歼灭日军、伪蒙军200余人。

1月18日 第一二九师奉八路军总部命令,派陈赓率第三八六旅主力进入太岳区与决死一纵队会合,并与薄一波统一指挥该地区八路军和决死纵队,以应付阎锡山之突然进攻。

△ 美国《纽约时报》撰文驳米内16日就职声明,表示如日本不变更侵华政策,美日关系无法改善。

1月19日 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杨森自抗战军兴以来,率部转战苏、浙、皖、赣、湘、鄂等省,“屡摧强寇,迭著殊勋”,国民政府近特晋授三等宝鼎勋章,蒋介石是日致电嘉勉。

△ 17日至是日,何应钦及张冲等接连与中共代表叶剑英等谈判,提出国民党关于两党军事问题及陕甘宁边区问题的条件:一、边区名称为陕北行政区;二、暂时隶属行政院;三、县数15县;四、第十八集团军扩军三军六师;五、第三五九旅至少要有一部分过河东,以给中央面子。

△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叶楚伧致函宣传部长王世杰,建议增加党报之发行数额,并称“扩大宣传,应付共产党实属当务之急”。

△ 朱德、彭德怀等致电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提出今年扩大八路军20万人。30日,毛泽东等复电:今年扩军30万,主要分配在有枪的区域。

△ 刘伯承赴冀西同冀察战区总司令鹿钟麟、第九十七军军长朱怀冰会谈,劝其停止摩擦,一致对外,并表明严正自卫之立场。鹿表示中立,朱则反对。

△ 中共中央书记处致电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再次指示新四军向北发展,指出:在现在的抗日反共局面继续发展的形势下面,“新四军大江南北部队应在现地区力求发展”。在发展中,给摩擦者以打击,给武装进攻者以反攻,“才能巩固自己,坚持阵地和克服投降危险”。

△ 汪精卫、周佛海、梅思平、林柏生与日影佐、须贺、清水、矢野等在上海会谈,讨论青岛会谈的各项事宜。后汪精卫接见日本记者,谈其“中央政府”成立后之对内对外政策,对内实行“反共建国”,在其统治区内实行对日“局部和平”。对外则与日本“外交方针一致”,并根据近卫声明的原则,调整“中日国交”。

1月20日 蒋介石在重庆接见法驻华大使高思默,对法国拒绝日本假道越南运输军火物资一事表示感谢,并称对于滇越铁路,只须两国迅速修复,保护周密,使日本轰炸破坏之阴谋无所施展。

△ 英国驻华大使卡尔向国民政府外交部递交备忘录,谓:英国政府愿知中国政府供给英国钨砂及生丝、桐油、茶叶、猪鬃之数量,“如上述任何货物可供采购,则英国政府或能以无线电及电话材料供给中国,以为交换”;并称:英国政府在相当长时间内,“歉难以各种机器工具、特制钢铁及测量器材等供给中国”。

△ 何应钦致电军令部长徐永昌,告西北地区政治环境错综复杂,较全国任何一地为甚,“最显著者为八路军与晋绥集团,均各有主张与作风”,建议“培植、充实中央在西北之部队,以形成坚强之核心力量”。26日,徐永昌复电称:目前西北虽有第一、十六、九十、四十二、八十军,似仍有兵力不足之虞,“应再充实中央在陕甘之兵力”; “宁、青四马部队除前已整理并增经费外,似应特须加强其精神教育及一般训练”; “晋绥军以阎长官整理为宜”。

△ 苏阿拉木图至新疆迪化市航线开通。

△ 汪伪中央秘书长褚民谊在上海对伪中华社记者称:“现在和平基础已备,唯和平之实现,必须全国一致,乃能迅速而普遍。故盼蒋(介石)毅然决定大计,与日本停战言和。”

1月中旬 傅作义在绥西五原召集团长军事会议,商讨反击日军进攻绥西的对策,商定:在战略上首先用软顶硬打的战法,节节阻止,打退日军进攻;尔后化整为零,分区游击,使敌人找不到我军主力;俟敌人疲惫之时,化零为整,集中优势兵力,攻其不备,一举歼敌,收复绥西。

△ 第十六集团军夏威部第三十一军及第一三四师、第一七〇师,第三十七集团军叶肇部第六十六军,第三十五集团军第六十四军,第三十八集团军徐庭瑶部第二、五、六、三十六、九十九军,第二十六集团军蔡廷锴部第四十六军及第一、二、三、四独立团,第四十三师,新编三十三师等部,为增援宾阳方面作战,到达前线。

△ 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第七军一部在黑龙江虎林县七里沁沟、五里洞、外七里等地歼灭日军50人。

1月21日 第二战区阎锡山部自白晋路两端夹击由壶关南犯日军,至夜将敌击溃,克复高平。24日,克复荫城镇。

△ 国民党中央要员发起之追悼吴佩孚大会在重庆举行,蒋介石、丁惟汾、于右任、孔祥熙、叶楚伧、朱家骅、何应钦、陈立夫、邵力子、吴敬恒等及各机关、团体200余人出席,丁惟汾主祭,孔祥熙致词称:吴佩孚是一个爱国者,“其晚节忠亮,不受敌人所威胁利诱”, “已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继宣读国民党中央执委蒋介石之祭文。24日,吴佩孚灵柩厝北平拈花寺,沿途观殡者数万人。

△ 中共中央决定,由于过去历届国民参政会均决而不行;国民党对国民大会、宪法及宪政重大问题,对中共和全国人民均采取忽视和不理态度;故意指定制造摩擦的人组织华北视察团以增加两党摩擦;对八路军、新四军、陕甘宁边区及共产党员实行进攻与压迫政策等原因,中共参政员均不出席第五次参政会,以示抗议。

△ 陶希圣、高宗武致书香港《大公报》,揭露汪精卫与日本秘密签订的《日中新关系调整要纲》及其附件,并详述汪日密约签订之经过,劝告汪精卫等“悬崖勒马,勿再受日阀之欺骗与利用,以冀公私两全”。

△ 伪华北临时政府王克敏、王揖唐、朱琛、齐燮元及日顾问喜多诚一到达青岛。22日,伪华中维新政府梁鸿志、温宗尧、陈群、任援道及日顾问原田熊吉,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李守信到达青岛,参加青岛会谈。

△ 日军土桥师团一部乘汽艇80余艘自杭州偷渡钱塘江,向浙南进犯,是日陷萧山。

△ 民生公司“建兴”轮于长江广阳坝附近撞沉“隆义”轮,乘客100余人遇难。

1月22日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王世杰就高宗武、陶希圣披露汪日密约事,致电驻美大使胡适,请其“就近指导在美宣传人员,充分利用此文件,以打击日政府对英、美之假妥协”。

△ 陶希圣、高宗武致电汪精卫、褚民谊、周佛海、梅思平、丁默邨等,切望为中华民国四万万同胞及万代子孙之独立自由与生存计,放弃无益于国之有害运动。

△ 汪精卫、周佛海、梅思平、林柏生等到达青岛,参加青岛会谈。下午汪精卫拜访华北日海军最高指挥官野村中将,并接见记者发表谈话,称他所进行的“和平运动”,是从东亚大局着想,并非以战败之故,避难苟安。

△ 日本驻香港特务机关长铃木卓尔与自称“宋子良”的国民党代表在香港会谈日中和平问题,宋称目前蒋介石不愿同汪精卫合作,并尽力破坏这种合作,建议日本方面坦率地向蒋介石提出简明的避免战争的要求,促使蒋介石转变。29日,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电令铃木卓尔,迅速了解重庆方面的动向。

1月23日 蒋介石发表《为日汪密约告全国军民书》,称日汪密约“把近卫声明‘东亚新秩序’的一字一句都具体化了”, “骨子里暗藏着机械利刃”, “比之二十一条凶恶十倍,比之亡韩手段更加毒辣”;号召中华国民“光复山河,荡涤汉奸腥膻,报复先烈仇恨”。同日,又发表《为日汪密约告友邦人士书》,切盼友邦勿供给日本军火“助寇侵华”,并希望友邦援助中国抗战,“共谋中国及远东之正义、和平与安定”。

△ 国民政府决定行政院设立农林部,管理全国农林行政事宜。下设总务、农事、农村经济、林业、渔牧等处及垦务总局。

△ 重庆《新华日报》发表社论《全国同胞起来,反对汪派卖国密约》,指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只有两条道路:一条就是坚持抗战的道路,中华民族所走的道路,中华民族的生路;一条就是对日投降的道路,汉奸汪精卫及其他投降分子所走的道路,中华民族的死路。中间的道路是没有的而且也不可能有的。”

△ 孔祥熙发表《今后财政之展望》,认为“我国抗战已历二年零七个月,经长期之艰苦奋斗,抗战已进入有利阶段。以战时财政而言,不但仍富有弹性,可以继续支持抗战,且更有余力,可以从事建设,以副抗战建国同时并进之国策”。

△ 周恩来按照中共中央的委托致信斯大林,说目前中国抗战正进入艰难时期,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严重的摩擦,投降与分裂正成为目前中国的主要危险。

△ 第八战区傅作义部克复绥西新民堡,日军退守旧城。

△ 甘肃海原回民马国瑞率众攻克海原县城,被当地驻军第五八二团镇压。29日,暴动失败。5月,暴动复起,旋亦被镇压,终致失败。

△ 豫南长台关伪军余歧成率部200余人反正。

△ 日军以第五师团在桂南失利,调广东之近卫混成旅团及第十八师团第二十三旅团增援南宁,是日到达前线,并将在桂南之各部队改编为第二十二军,以久纳诚一为司令官,隶属华南方面军。

△ 青岛会谈开始。汪精卫之代表周佛海与伪蒙疆政府代表李守信会谈,达成如下协议:一、汪精卫方面承认在蒙疆地区实行高度防共是必要的;二、“蒙疆政府”对即将成立的新“中央政府”给予协力。会谈结束后,李守信发表谈话称:蒙疆新地位的确立,“将有助于东亚新秩序的建设及新中央政府的发展”。

△ 汪精卫集团为掩盖日汪密约真相,由陈春圃以汪精卫随从秘书长的名义发表声明称:“高宗武、陶希圣所发表之文件,只是交涉中之日方片面提案,既非日方最早之要求,亦非最后折中之结果,而为断章取义之片断记录。”同日,周佛海亦发表谈话,称高、陶所公布之日汪密约“为日本的最初提案”。

1月24日 行政院会议决定组织政务巡视团,督察各省行政及建设设施,指导新县制之实施,促进地方自治之推行;并通过《中苏通商条约》及设立农林部等案。

△ 军事委员会任命李及兰为第九十四军军长。

△ 驻美大使胡适及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在华盛顿拜访美国联邦贷款主任琼斯,说明中国政府决不讲和,决不投降,一定坚持长期抗战。陈光甫并将中国政府要求美国再借7500万美元意向书面交琼斯。

△ 经济部公布《钢铁管理规则》。

△ 经济部设立豫陕鄂边采金处,办理河南淅川、嵩县,陕西洛南、白河、洵阳、安康及湖北郧县金矿开采事宜。

△ 国立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中央政治学校、四川省立教育学院等院校248名教授联名通电讨汪,呼吁全国文教同人“共谋有效办法,铲除此辈害群之马,毋使玷污文教,贻羞人民”。

△ 中共吉东省委和北满省代表在周保中主持下,于苏联伯力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周保中、冯仲云、赵尚志等。会议总结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经验教训,确定东北抗日联军今后的斗争方针和策略。通过《吉东北满党内斗争问题的讨论总结提纲》、《关于东北抗日救国运动的新提纲草案》等文件。

△ 日本华北方面军下达关于进攻后套(即绥西五原)作战命令:驻蒙军可暂时在后套地区作战,消灭当面之敌。作战完毕,应迅速将全部部队撤回至原来作战控制线以内,进行整备。撤退时对可被敌利用之军事设施及军需物资,应尽量予以破坏或烧毁。

△ 汪精卫、王克敏、梁鸿志举行第一次会谈。出席者汪精卫方面为褚民谊、周佛海、梅思平、林柏生、刘郁芬;王克敏方面为王揖唐、齐燮元;梁鸿志方面为温宗尧、陈群、任援道;日本方面有影佐祯昭、犬养健、谷荻那华雄、清水董等。会议通过伪中央政府成立大纲、政纲、政府名称、首都、国旗和成立日期等案。会后,汪精卫就法统问题发表谈话称:中央政府将继承国民政府之法统,取消一党独占,凡各合法政党及全国贤能之士,均能依法参加,协力商议政治。

△ 汪精卫对合众社记者发表谈话,承认卖国密约是“去年11月5日与日方在华一部分人士试拟之方案”。

1月25日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暨所部将领通电讨汪,誓率北线及中原数千万忠义同胞,与倭寇搏战到底。同日,重庆工、农、商、学、妇各界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国军民一致讨汪,共除奸逆,以维国法。

△ 陆军大学举行第十七期开学典礼,蒋介石到会作《陆大学员之责任与基本的修养》的讲演,称建军的先决条件在于建立军人的精神与人格,而修养精神与锻炼人格,应从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做起。勉励学员自省,学术与精神均有不逮,从此奋发努力,精益求精。

△ 军事委员会驻八路军总部联络参谋长陈荣楫在第四十军军部报告,以其在华北耳闻目睹之现实,承认“八路军抗日积极,设施英明”,国民党“华北党务、行政人员均非共产党对手”,并断言两年后华北政权均将为共产党操纵。

△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与国民党谈判条件不能让步问题的指示》,指出:“我们须考虑增加扩军数与经费数,并以晋、察、冀、鲁四省及豫东、皖北、苏北全部划为我军防地,方于抗日有利”;陕甘宁边区问题,“不仅二十三县不能少,而且须考虑增至二十八县,方能巩固后方”。

△ 中共中央指示北方局、八路军总部在山西工作的意见:巩固晋西北,建立新政权;在晋东南方面,巩固现有阵地,严阵以待。

△ 上海英商信和纱厂1800名工人举行罢工,要求增加工资及发给四个月的奖金。经过斗争获得部分胜利,30日罢工结束。

△ 日军第二十八师团主力协同第十八师团主力,向广西七塘西春虎山之守军甘丽初第六军、傅仲芳第九十九军阵地进攻,以一小部由五塘、六塘东犯六景,北经那河迂回武陵;以近卫混成旅团沿邕永公路渡邕江东岸北犯甘棠,并以空军配合作战。第六十四军陈公侠部主力因日机空袭,运动困难,无补战局。第二军李延年部之第七十六师、第六军之第四十九师仓促驰援,情况不明,兵力逐次投入,消耗颇多。

△ 山西昔阳日军700余人进攻皋落镇,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五旅一部予以阻击,毙伤敌80余名。日军施放毒气,八路军将士中毒400余人。

△ 汪精卫、王克敏、梁鸿志举行第二次会谈。首由汪精卫对《中日新关系调整要纲》及《秘密谅解事项》部分内容作了说明,协商结果将条约及附件交汪精卫处理,并在发表前严守秘密。关于《华北政务委员会组织条例》、《华北政务委员会秘密谅解事项》、《中央政治会议组织纲要》、《中央政治委员会组织条例》、《中央政府的组成》、《关于召开国民大会及实行宪政之件》等,或按原件通过,或由汪精卫提交中央政治会议协商内定。决定中央政治会议于3月初在南京召开,中央政府于3月中旬成立。

1月26日 朱怀冰第九十七军及河北省政府由太行山北部地区撤至邯长路以南之武安、涉县、磁县、林县地区。

△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一部攻克山东郯城。

△ 财政部公布《推进银行承兑贴现业务暂行办法》,凡六章11条。

△ 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为河南竹沟事件再次致电卫立煌,要求“惩凶雪冤,以遏乱萌”,并保障新四军人员“生命财产之安全”。

△ 日军第十八师团击退第四战区第三挺进纵队一部,攻陷南宁附近之良庆,27日陷刘墟。

△ 汪精卫分别会见王克敏、梁鸿志,就“临时”、“维新”两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中央政治会议议员分配、决议办法、开会地点、时间、议题等达成协议,青岛会谈结束。旋汪精卫发表谈话,称此次青岛会谈,实际为“和平运动”之一大进步与发展。同日,日军派遣军总参谋长板垣征四郎发表谈话,宣称青岛会谈使汪精卫中央政府之组成及调整中日关系之前途,更具有浓厚之希望。

△ 伪华北临时、华中维新政府发表《联合声明》,称:今经青岛会谈,进而将见中央政治会议之召集,“悉为吾人所冀求望其实现者,全国贤达之士,亦必深谅其苦心,而冀助成此大业也”。

1月27日 国民政府明令督办四川省肃清私存烟土事宜公署改为四川省禁烟督办公署,派蒋介石兼四川省禁烟督办,贺国光、徐孝刚为会办;派蒋经国为江西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江西第四区保安司令。

△ 国民党贵州省党部改组,黄宇人、杨治晏、黄国桢、赵昉等11人为执行委员,黄宇人兼主任委员,赵昉兼书记长。

△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发动“保障作家生活运动”,以改善作家的经济困境,动员广大文艺家投身于抗日民族解放斗争。《新蜀报》是日召开座谈会,老舍、阳翰笙、胡风、光未然等出席,与会者就提高稿酬、保障版权、版税等问题交换了意见。会后,《新华日报》、《大公报》、《新民报》等纷纷撰文,积极支持这一运动。

△ 第一战区卫立煌部攻入开封车站,毁日军第四堆栈。

△ 第三战区顾祝同部攻入浙江萧山县城。

△ 傅作义密电蒋介石,告绥西日军大事增加,乘冰期西犯,请求严令绥西各部“彻底执行命令,打破保全实力、躲避任务心理,以期协力歼敌,确保后套”。

△ 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公布冬季反“扫荡”战绩。从1939年12月12日起至1940年1月3日止,八路军同日伪军先后作战400余次,毙伤日伪军1.04万余人,俘日军23人、伪军1150人。

△ 朱德、彭德怀致电徐向前、朱瑞、陈光等,指出对山东专搞反共摩擦的沈鸿烈等,须在有理有利的原则下,在军事上打击之,在政治上孤立之,并推翻其危害抗日的反动政权。并指出:我们的主要敌人是日寇,不要放过一切有利时机予日伪军以沉重打击。

△ 八路军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主任萧劲光致电阎锡山,表示愿意调解山西新旧军冲突,使山西恢复团结抗战的局面。

△ 汪精卫等回到上海,是日成立“还都筹备委员会”,褚民谊任秘书长。

△ 周佛海与日本犬养健在青岛举行会谈,商讨汪日密约披露后的不利形势及挽救办法。周佛海提出:日本应以事实证明密约之不确,其办法可考虑:第一,日军总司令部从南京移驻他处;第二,取消国旗上拟加之三角形布片;第三,早日承认新中央政权。

△ 日伪共同统制经营的华北电业公司在北平成立。

1月28日 冯玉祥在重庆发表广播讲演,呼吁国共两党真正团结起来,用积极抗战的行动去彻底粉碎汪逆卖国密约,战斗到最后胜利。

△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暨陈仪、黄绍竑、熊式辉、唐式遵、刘建绪、上官云相、韩德勤、王敬久、俞济时、冷欣等率所部通电讨汪。同日,西康省政府主席刘文辉发表谈话,愿追随国人之后,本自身职责,力求抗战国策之彻底完成。

△ 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以日军大举进攻,战况剧烈,命令桂南参战各部:以收复南宁之目的,迅速向葛墟、富兴村等地集结兵力,积极准备尔后之攻势。29日,因情况突变,令甫到宾阳之第七十六师王凌云部及第六十四军邓龙光部向甘棠前进,第四十六军何宣部向永淳方向前进。

△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目前时局与党的任务的党内指示,指出党目前的任务是:“一方面,坚决反抗投降顽固派的军事进攻和政治进攻;又一方面,积极发展全国党政军民学各方面的统一战线”, “力争抗日根据地巩固和抗日武装、抗日政权的发展,力争党的巩固和进步”;并指出:“力争时局好转,同时提起可能发生突然事变(在目前是局部的、地方性的突然事变)的警觉性,这就是党的目前政策的总方针。”

△ 山东八路军一部攻克济阳东北之仁凤镇,歼灭日伪军200余人。

△ 第二战区第九十三军刘戡部、第二十七军范汉杰部向山西安泽、屯留间之府城、英寨、张店等地八路军进攻。冀察战区第四十军庞炳勋部及第二战区独八旅等部在晋东南高平地区包围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部队。

△ 日军罔直与小岛率日伪军1.5万余人,乘汽车300余辆,由包头出发分两路向绥西进犯,一路沿包头—五原公路向西进犯;一路由包头南渡黄河,由南岸西犯。同日,黑田率日军二万余人,分乘汽车1000余辆,附飞机多架,坦克100余辆,由包头取道后山向绥西进犯。

1月29日 国民参政会第四届大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召集国民大会,制定宪法,实施宪政案》;蒋介石报告《实施宪政应具有的确切认识》,宣称实施宪政“是要为国家确立百年久远的规模”。

△ 军事委员会任命詹忠言为第二十五军副军长。

△ 蒋介石电请泰国总理兼外交部长銮披汶,对侨居泰国之中国人民给予充分之保护,并“仍如昔日之允许,从事合法事业,而不受干扰”。

△ 石友三第三十九集团军一部围攻驻冀鲁边之八路军东进纵队,并将该军第三团第十一、十三两连及骑兵班在南宫北仓庄包围缴械。30日,石部暂三师、独四旅围攻冀南清河西北八路军东进纵队第三团及清河、清江两县大队,八路军伤亡55人。

△ 日军第五师团一部及台湾混成旅团,对桂南邕宾路北方高地实施步、战、炮联合攻击,突破第九十九军傅仲芳部第九十二师马鞍山阵地。桂林行营急令傅仲芳固守四、五、六塘北方高地。同日,郁江两岸日军分别向伶俐及小黎墟附近集结,第四十六军一部及独一团协同向小黎墟日军侧击。

△ 日军第五师团主力在桂南八塘附近,一部在五塘附近协同向北攻击。第十八师团一部分别迂回攻击,攻占鹿颈、永淳,并渡郁江北犯,30日进抵甘棠附近,第七十六师王凌云部在甘棠西南予以阻击,伤亡甚众。31日,日军陷甘棠。至邕宾路与三庄岭间之日军,亦分途北犯。

△ 绥西日军罔直部在西公旗附近遭第八战区傅作义部骑六军门炳岳一部阻击,入夜进至宿亥滩。黄河南岸日军进至二圪旦湾,遭门炳岳另一部阻击,略有伤亡。门部乘夜转移,日军继续西犯。

△ 日本首相米内光政发表施政演说,宣称在处理“中国事变”上,“继承已商定之方针,坚决地解决中国事变,完全支持与援助中国新中央政府的诞生与成长”。

△ 美国长江舰队司令格斯福特、美驻华大使詹森及大使馆陆海军武官,乘美舰“吕宋号”由上海抵汉口,调查日本继续封锁长江之实况。

1月30日 军事委员会命令,自2月1日起,桂南作战由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指挥,政治部长陈诚协助。

△ 军令部制定《防止异党部队越轨行动方案》,要点为:“运用军事、政治、外交等手段,坚固国军壁垒,积极抵制日寇之侵略,对于妨碍此方针的一切恶势力,当极力铲除或消弭,并促其觉悟”;军事上“在北方尤其晋、冀两省增强部队,巩固现有地位,防止异党继续扩大”, “第三、第四、第五及第九战区对异党应严密制裁,相机铲除”;政治上“以舆论制裁,使其觉悟,改变前非”;外交上“向苏联当局说明异党之越轨行动,望其对于中共错谬行动加以纠正”。

△ 国民参政会华北慰劳视察团成立,参政员李元鼎为团长、邓飞黄为副团长,梁实秋、于明洲、余家菊、卢前为团员,是日自重庆出发赴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四省进行慰劳视察。

△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武装自卫反顽进攻的指示》,指出:对河北与山西境内的任何军队,不论是中央军、晋绥军及石友三,如果他进攻八路军地区,“我应在自卫原则下,在有理有利条件下,坚决反抗并彻底消灭之”。

△ 第二战区阎锡山部暂编第二旅1500余人进犯山西榆次东南黄彩地区,被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五、三八六旅及独立支队各一部全歼,击毙旅长薛文教、副旅长赵武才。

△ 日军黑田部在乌布浪口和乌镇地区遭傅作义部马腾蛟步兵师阻击,日军以大炮轰击、飞机轰炸、坦克掩护向马部冲锋,马部官兵奋勇抵抗,击退日军进攻。同日,马彦骑兵旅两路南北夹击日军,双方伤亡较大。31日,第一〇一师董其武部驰援,战至日暮,向折桂乡转移,第八十一军马鸿宾部亦向狼山转移。21日,日军陷乌布浪口及乌镇。

△ 汪伪以高宗武、陶希圣披露其卖国密约,解除高、陶伪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职务,并任命周佛海为伪中央政治会议秘书长。

1月31日 朱德、彭德怀、林彪、贺龙、刘伯承、聂荣臻、徐向前、萧克致电蒋介石,反对汪精卫与日本签订密约,略称:“汪等诸逆,丧心病狂,狼狈为奸,普天同愤,以此益坚信生存唯有抗日,妥协即是灭亡”;并指出:自国民党“《防止异党活动办法》流行以来,各地摩擦纷起冲突,有生力量抵消,莫此为甚”,要求蒋介石“明令禁止《防止异党活动办法》之流行,并对抗日阵营中之矛盾现象作彻底之调整,对暗藏之汪派作彻底之清洗,用以巩固团结,增强抗战力量”。

△ 军事委员会任命夏威、吴奇伟为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缪培南为第九集团军代总司令。

△ 朱怀冰部在河北罗川地区袭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独立营,该营230余人死伤过半,被俘100人,损失枪190余支。2月3日,朱德致电朱怀冰,要求立即释放被俘人员,停止此倒退行为。

△ 新四军一部袭击安徽当涂煤矿公司,歼灭日伪军100余人。

△ 桂南日军第十八师团一部会同近卫旅团,在炮、空协力下向甘棠第七十六师右翼攻击,该师不支,被迫向北撤退。邕宾路两侧之日军亦同时向思陇第三十六军右翼及第九十九军正面攻击。

1月下旬 国共两党谈判继续进行。何应钦先提出边区划12县,两个专员区,军队三军六师,后又让步到边区16县,军队仍三军六师。中共中央提出增加六个补充旅后,遂又同意增加三个补充团,并建议划河南、河北给中共,以换取陕甘宁边区。最后,张冲再三表示,陕甘宁边区军队问题已尽了最大努力,至多只能争到边区18县,且淳化、栒邑、正宁、宁县四县须与绥德等四县调换,军队实不能再加。

是月 国民政府制定《运用保甲组织防止异党活动办法》,要点为:“尽量在保甲组织内发展本党组织”, “特殊地带保甲长(如陕北),必须由党员充任,并负责侦察异党活动,随时分报上级党政机关核办”。“中央统计局各地之情报网或特工人员应与当地保甲长中忠实同志设法取得联系”; “上级党政机关对于保甲长之思想行动应注意考察,如发现有错误者,应予纠正或惩办”。

△ 三民主义青年团通令施行《本团工作纲领》,分为总则、组织、训练、宣传、社会服务、附则等六项。

△ 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与江苏丹阳县游击纵队合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向苏北泰州、扬州地区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