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艺术经典(第二卷):佛教图像的展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如来

(一)释迦如来的生涯与造像

释迦牟尼是梵语Sakyamuni的音译,也有译作“释迦文”,意为“能仁寂默”。释迦是种族名,释迦牟尼合起来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姓乔答摩,名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后,弟子和世人对他的尊称,简称“释尊”。佛教所说的种种佛之中,只有释迦牟尼才是一个真实的、历史的人物。据史料记载,释迦牟尼是公元前6世纪后期印度迦毗罗卫国(现在尼泊尔境内)释迦部落净饭王的儿子。佛祖释迦牟尼有十大名号:(1)如来——《成实论》卷译说:“如来者,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2)世尊——意即世间之尊。(3)应供——音译为“阿罗汉”,指应该享受人、天供养。(4)正遍知——能正确遍知一切。(5)无上士——最尊贵,至高无上。(6)天人师——是天与人之间的导师。(7)明行足——具有能知过去的“宿命明”、能知未来的“天眼明”和断尽烦恼得大解脱的“漏尽明”。(8)世间解——能了知世间的一切,于世间获得解脱。(9)善逝——能德善终,得入涅槃。(10)调御丈夫——善于说教,能以柔然语、苦切语使人觉悟。

探究释迦佛像,我们可以从表现释尊生涯的一些绘画作品入手。我国自佛教传来,历代均有制作释迦如来像,且这种佛像的造型不但波及韩国、日本,历代的佛教文物也有不少遗存在日、韩两国。尤其由我国传播到日本、韩国的佛像造型,亦皆继承我国佛像造型形式。

img

图2-1-1 萨埵王子舍身饲虎图 敦煌第248窟壁画 北魏

表现释迦佛像生涯的题材有:本生谭、诞生佛、姨母养育、苦行释迦像、降魔/成道像、说法像、释迦的五印、涅槃像、金棺出现图等。

本生谭:本生谭即本生故事,有关释迦前诸世积习公德果报的传说。释迦前世曾生为国王、太子、商人、僧侣、女人,或动物,其种种本生,均显示出积行善业、公德,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在佛教神话发达的时代,本身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据说描写释迦前生的故事有五百种,是故亦称“五百本生”。这些故事所表现的种种修行世界,其实是古印度人的一种信仰世界,所以,“本生谭”在佛教美术乃至古印度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一页。随着佛教的东传,这类题材在中国的新疆克孜尔、甘肃敦煌等许多石窟壁画中有大量表现。如敦煌的壁画,遗有不少本生谭。敦煌壁画第254窟的《尸毗王本生谭》,为北魏时代的作品,描写尸毗王为解救将被鹰啄食的鸽子,要剔下与鸽子同斤量的身上肉给鹰的故事。在尸毗王旁边切肉的人,从王身上剔多少肉都不够达到鸽子斤量,于是王舍身坐在量秤上。这个故事也是表现所谓的舍身供养的作品。又第428窟北周的《须大拏太子舍身饲虎本生图》,第248窟北魏的《萨埵王子舍身饲虎图》(图2-1-1),均描写释尊在前世舍身供养虎母子,由其公德生为今世释尊的故事。另有日本奈良县斑鸠町法隆寺木板彩色《萨埵王子舍身饲虎图》,上方是王子在高崖上,悬其衣物于树枝之景;稍下之处是王子从悬崖投身飞于空中之势;下方是王子被母虎与七子噬食情景(图2-1-2)。

诞生佛:佛陀在母腹中,宝楼珍殿一如天宫,行住坐卧不令母亲有甚苦患,故摩耶夫人胎内一怀起释迦太子,即心身安和。释迦太子十月胎满的四月八日早晨,摩耶夫人思游蓝毗尼园,来到园中的无忧树下举右手欲摘树叶时,菩萨(未成佛前均称菩萨)便从右肋而出。(图2-1-3)此时天帝以天妙衣裹手承接,天人持金柄伞盖,天龙神撒香花、鼓音乐,十方大地六州震动。按《今古论衡周书异记》所载,时在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江河泉井泛滥,山川宫殿震动,常星不现。太史苏由奏曰:“西方出圣人云云。”

img

图2-1-2 萨埵王子舍身饲虎图 木版彩色 日本奈良县斑鸠町 法隆寺 7世纪中叶

img

图2-1-3 佛陀诞生图 浮雕 东印度 10世纪

日本国立博物馆有收藏珍贵的小群像。[1]这小群像之所以珍贵,并非因该群像系7世纪左右的造像,而因为这是表现佛诞生题材的铜制镀金像。

姨母养育:摩耶夫人生太子后不久(一说七天)便逝世了,悉达多太子乃由其姨母波阇波提抚养长大。悉达多从小就受严格的传统思想文化教育,还经常骑马射箭,练习武艺。他父亲希望他长大后能继承王位,成为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英明君王。然而事实并未像他父亲想象的那样发展。社会的动荡和由人的生理原因引起的生、老、病、死等种种痛苦和烦恼,引起悉达多太子的感触和深思,并萌发了出家修行、寻求解脱之道的念头。其父净饭王虽然作了种种努力,希望打消他出家修行的念头,但最后他还是离开了家庭,走上了出家的道路。然经论上对其姨母记述颇略,仅知道她是摩耶夫人的妹妹,净饭王的第二夫人,后随释迦出家,成为第一个尼僧。

元代画家王振鹏绘《姨母养育图》表现的即是姨母抚养悉达多太子的故事,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波阇波提怀中婴儿即太子,周围有五名侍女,其中一位正在逗狮,或寓佛陀将来说法的“狮子吼”,制作精致、优雅,线条细劲生动,是元代绘画的精品。

img

图2-1-4 苦行释迦像 犍陀罗出土 印度 2世纪后期

苦行释迦像:悉达多出家后,先后寻访了当时著名的宗教学者,希望从他们那儿学习解脱之道,但他还是失望了。于是他离开了他们,开始修苦行。苦行是当时一种流行的修行方法。苦行者认为,人生本身就是罪恶的产物,肉体是寻求解脱的最大障碍。他们通过自虐,希望达到精神的解脱。释迦入山后,以利剑挥落绀发,又以太子七宝妙衣更换了袈裟,遣车匿与犍陟回国,独自一人来到伽耶山的尼连禅河边端坐静思,日食一麻一米,风寒饥渴亦不起坐。这样持续了六年,骨瘦如柴,皮骨相连,他已达到了克制自我的极限,是为降苦降乐。但是他6年的苦行,尝尽了千辛万苦,形容枯槁,身体羸弱,却一无所获。(图2-1-4)释迦觉悟到这种苦行徒劳无益,并非是真正修行的办法,于是决然下山,走出苦行林。

表现苦行相的释迦形象在新疆等地石窟壁画中多见,但苦行雕塑像国内罕有。巴基斯坦拉合尔博物馆藏六年苦行像为犍陀罗雕刻中的精品。

由苦行林出山的题材,尤受禅僧喜爱。我国诸多画作中,以宋代梁楷所作《释迦出山图》最为精彩,表现了释迦身瘦如柴,袈裟褴褛,磨磨蹭蹭步下山林的情境。

降魔/成道像:菩萨于此安心入定,弃苦乐意,无忧喜想,凝神静思。此时天上魔道见菩萨清静无欲,精思不懈,担心释尊将来必定胜他,于是想在释迦未成佛时,先坏其道。魔王有三女,自告奋勇,率玉女五百,来菩萨所,以淫乐媚态欲乱释尊道义。菩萨说:“你们形体虽好,而心不端,譬如花瓶中盛臭毒,将以自坏。”一言既出,三魔女瞬间皆成头白齿落、眼冥脊伛的老丑妪,于是拄杖相扶急急逃还。

魔王见三女皆成老母,便招鬼神十八亿从天而降,并以神鬼动物之奇形可怖之状直逼菩萨周围。菩萨慈心不悸,光颜益好,鬼兵不得近。释迦定意如故,至黎明时分,当他看到东方一颗灿烂的明星时,心中豁然开朗,而证得无上正觉,释迦牟尼由是成佛,是年35岁。中国夏历十二月初八为释迦成道日,传统节日中的腊月初八以“腊八粥”供奉释尊成佛的习俗由此而来。

说法像:释迦已证得正觉,便要宣传所悟之道。但他又担心众生为贪、欲、瞋、恚、痴、邪等所障,难解难知,不能信受。他七日之中一心思维,并准备立即归于涅槃。大梵天见释迦佛已成正果而不转法轮,心怀烦恼,于是来到佛前,胡跪合掌,请至再三,直至第七日,释迦佛方默许。

他首先来到当年父王派遣他修行的五位弟子的住处——波罗纳斯郊外的鹿野苑,在弟子们不信任的目光下开始了他的布道,这是释迦成道后第一次宣讲佛法,称为“初转法轮”[2]。他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向五弟子宣讲了“四谛、八正道”等理论,使他们十分佩服,并成为佛的最初弟子。此后,释迦佛四处云游,在印度北部恒河流域一带巡游说法,并得到了摩揭陀国国王、拘萨罗国国王等的支持及资助。男女老幼一经说服,他便收为弟子,信徒日益增多,影响越来越大。临近诸国的国王及许多臣民皈依佛门,从而使佛教有了很大的发展。

释迦牟尼一生传教几十年,80岁时,在拘尸那迦城的婆罗双树下去世。相传他的舍利(遗骸)被分成八份,分别起塔供养。记载释迦牟尼一生事迹的汉译佛教经典有《佛本行经》《佛所行赞》《瑞应本起经》《释迦谱》等多种。

佛教徒为了纪念教祖释迦牟尼,造了很多佛像供奉礼拜。释迦佛的尊像有坐像、立像和卧像等。坐像又可分为结跏趺坐、半跏趺坐、跪坐、倚坐、箕坐、蹲居坐等多种。结跏趺坐又称全跏坐、正跏坐,是各种佛像中最常见的一种坐法。佛教认为这种坐法最安稳,不容易疲劳,且身端心正,因此修行坐禅者经常采取这种坐姿。相传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进入禅思,修悟证道,采用的就是这种坐姿。结跏趺坐的姿势是以左右两脚的脚背置于左右两股上,足心朝天(图2-1-5)。这种坐法又可细分为二种,先以右足押左股,再以左足压右股,双手的上下秩序也是以左在上,称为降魔坐;反之则称为吉祥坐。立像本是释迦佛游行说法的姿势(图2-1-6)。相传释迦成道后,在西北印度各地游行说法四十多年。所以佛的立像多为双脚分开或一脚向侧前略伸,表示步行的样子,又称为行经像。

卧像只有释迦佛一种。卧像一般表示释迦佛在往世多年,最后涅槃时的情况。其姿态大多为右胁而卧,有的还在其身后塑绘出众多弟子悲哀哭泣的形状,以表现他们对佛涅槃的悲伤心情(图2-1-7)。

img

图2-1-5 转法轮印跏趺坐像 笈多时期 印度 5世纪后期

img

图2-1-6 释迦立像 日本奈良 室生寺金堂

img

图2-1-7 佛陀涅槃像 重庆大足石刻

(二)释迦如来造像的哲学思想

释迦初传之佛教,是没有佛像的,然而,如何从没有“像”的原始佛教,进而变成有“像”的佛教呢?

由初始的释迦的舍利崇拜而产生的塔,到后来产生的信徒所膜拜的佛像,如此产生像而产生形。这些像的发生、发展,向我们显示了何样的思想样式的变化,佛教思想的变迁?我们将尽量透过造型探求内涵——佛心,透过造型探求思想背景,以展示出佛教思想及佛教文化。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说,即佛法的中心思想包括四谛说、十二因缘说、业力说、无常说与无我说等。这些学说相互交织、密切联系着,其大纲是四谛说和三法印说,核心是阐发佛教的人生观。所谓佛教人生观,是佛教对人生现象和奥秘的总看法。它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是对人生价值做出判断——一切皆苦,二是指出解脱人生痛苦的途径和结果,实质上就是强调去恶从善、由染转净的宗教道德价值判断。[3]这四谛即四个真理:“苦、集、灭、道”的道理。

苦谛是“人生是苦”的价值判断。《中阿含·象迹喻经》云:“云何苦圣谛?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阴苦。”[4]

集谛是穷究产生苦的原因,同时也是对世界一切现象形成原因的分析。所谓一切现象皆依因缘和合而产生,依因缘离散而消失。那么,现实世界以及人生一切痛苦又是怎样产生的呢?这就是早期佛教集谛所要回答的问题。《中阿含·分别圣谛经》云:“诸贤,云何爱习苦习圣谛?谓众生实有爱内六处,眼处、耳、鼻、舌、身、意处。于中若有爱、有腻、有染、有著者,是名为习。”

灭谛就是消灭欲望和无明,以灭除产生痛苦的根源,达到绝对寂静的涅槃境地。《中阿含·分别圣谛经》云:“诸贤,云何爱灭苦灭圣谛?谓众生实有爱内六处,眼处、耳、鼻、舌、身、意处。彼若解脱不染不著,断舌吐尽无欲灭止没者,是名苦灭。”

道谛就是到达涅槃境界的方法。是指达到超越生死轮回、超越有无、不可言传、不可思议、只能心领神会的寂静境界的修行实践。《中阿含·分别圣谛经》云:“诸贤,云何爱道灭道圣谛?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四谛作为早期佛教的根本教义,是从苦的人生定义出发,去分析苦的原因,探索消灭苦难的途径,指出彻底消除苦难的方法。在印度,“人生是痛苦”是一普遍的思想。但佛教的教义是透视人生的痛苦和解决人生的痛苦,并非因痛苦而舍弃人生。释迦正是在这种实践的基础之上,使佛教充满智慧,宛如论语、儒教之人生哲学。这也正是释迦的原始佛教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释迦牟尼在初次宣讲佛法时对此已有解释(八正道),他的意思是说,在家庭过世俗生活,享受人间安乐,此为一种沉溺于“爱”的偏颇行为,而如果出家跟着当时的许多外道修苦行,这又是一种折磨肉体自找“苦”吃的偏颇行为。两者皆不可取,皆不可执着,而应采取不偏向任何一方的“中道”,即“苦乐中道”,由此可彻底摆脱痛苦,达到解脱。[5]然而,梁任公曾批评佛教说:“一般宗教,大率建设于迷信的基础上,佛教不然。要‘解信’,要‘悟信’(因解得信,因悟得信)……”[6]因此,众生皈依的释迦佛陀便就有了从“梳卷曲的头发,有胡子的人之形姿”发展至具备“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不同凡俗的造型特征。释迦像的演变即显示了成为崇拜对象的超人格的、超历史的释迦如来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