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如来
(一)阿弥陀如来的造像与信仰
阿弥陀佛是梵语Amitabha的音译,汉译有13个名号,即阿弥陀佛、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焰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阿弥陀佛被称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而他所住的地方就是人们所向往的西方净土。佛教认为,我们所居住的世间是“秽土”,世俗世界到处充满烦恼和苦难。与此相对,佛所居住的地方是“净土”,在佛国净土中,没有烦恼,没有争夺,自由自在,美妙无比。
据《观无量寿经》记载,阿弥陀佛成佛前是一个王子。父亲名月上轮转圣王,母亲名殊胜妙颜夫人。当时他的国家出了一位佛——世自在王。一次,他听了这位佛的说法后,感到人生无常、痛苦不堪,只有佛法才是解除痛苦的良方,于是舍弃王位,出家修道,法名法藏。他勤修戒、定、慧,不但为自己寻求解脱,还立志要改变受苦受难众生的境遇。为此,法藏比丘曾发下四十八个愿,其中包括要建立一个无有众苦、充满诸乐、寿命无量、光明无量的美妙净土,表示只要有一个愿不得实现,就决不成佛。后来这位法藏所发的四十八个愿均成为现实。他由此成了佛,即阿弥陀佛。其所建的极乐净土在我们现在婆娑世界之外十万亿土的西方,所以称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由是被称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有关西方净土世界,在《观无量寿经》中有着详细记载。这个国土,有四宝周迎围绕,内有七宝池,池中充满十八功德水,池底纯以金沙布成,池的周围有金银琉璃等砌成阶梯,地下布满黄金,周围遍植七宝树,奇禽异鸟,作美妙声音,每到一定时刻天上飘落无数曼陀罗花……众生一律平等,没有等级之分,吃喝穿戴随意念即至。
这样一个极乐、美妙、长寿,要什么有什么的世界,谁不向往?在诸佛的十方世界中,还有哪个世界比得上这样美妙的乐土?而且,这个净土世界向众生敞开着大门,无论任何人,凡是听闻或持念阿弥陀佛名号而起信仰,并发誓投生来净土的,都能接引到极乐世界来。在那个充满绝望与不安的时代,在那个充满幻想并以神佛力量为主要支配地位的精神世界里,阿弥陀净土的真实性无疑得到了当时民众的认同。有生必有死,药师佛的灵丹妙药终不能免去最后的死亡。阿弥陀净土的出现,使人们由对死亡所产生的不安转而获得了慰藉,并由绝望转向对未来的憧憬。
阿弥陀如来,一度成为中国民众精神信仰的主要崇拜对象。对于阿弥陀佛的信仰,很早就传到了我国。北魏时,各种阿弥陀佛的造像就已出现,此后这一信仰长盛不衰,美术图像亦极为隆盛。就敦煌壁画中,反映阿弥陀经变与无量寿经变内容的即达二百铺左右,位居各类经变画之首。我国净土念佛法门的滥觞,系东晋慧远以弥陀净土立宗。慧远受学于道安,道安有般若、禅观、净土三种特质的思想,著有“净土论”。其净土法门属弥勒往生兜率天之净土信仰,但传到慧远却以弥勒净土立宗。6世纪末与7世纪初叶,中国佛教艺术的风格有转变,以前所常用的题材本生谭——释尊前世的各种故事,被大乘佛教主要经文所描述的景象——净土变等所替代。在敦煌壁上所见的“经变相图”多属唐朝所作。常书鸿先生发表的关于敦煌的经变图统计数目为:西方净土变125壁,东方药师变64壁,弥勒净土变64壁,维摩诘经变50壁,天请问经变32壁,华严经变29壁,报恩经变25壁,法华经变普门品21壁,金刚经变17壁……又经日本法藏馆出版的《西域文化研究》第六册《历史与美术的诸问题》中对敦煌壁画的数目统计,西方净土变占多数,达228幅;药师琉璃变为其次,有69幅;弥勒净土变占第三位,有68幅。由此可见,我国唐以后西方弥陀净土的畅行。[10]
阿弥陀佛的造像,具备佛的一切相好特征。他的形象主要有坐、立两种形制。坐像为:结跏趺坐,双手仰掌叠足上,掌中托有一宝瓶或莲台,表示接引众生往生西方,莲花化生之意。这一佛像通常被供奉于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的右边。立像通称“接引佛”,姿势是右手下垂,结施愿印,左手当胸,掌中置金莲台,显示接往众生的姿势。
由于阿弥陀佛的净土思想历代盛行不衰,以阿弥陀佛为主题的净土变题材大量流行(图2-3-1)。这些题材表现的都是阿弥陀佛接引众生的内容。其中,以阿弥陀佛与观音、大势至二菩萨,阿弥陀佛与二十五位菩萨两种题材最为普遍和流行。阿弥陀佛与观音、大势至二菩萨的这组题材,佛教称为“西方三圣”,就是以阿弥陀佛为教主,观音、势至为辅助的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圣人。在这组佛像中,阿弥陀佛居中,结跏趺坐,两手结定印,掌心有金莲台;观音菩萨立于佛的左前方,双手捧紫金台;大势至菩萨立于佛的右前方,双手合掌。阿弥陀佛与二十五位菩萨来源于专门叙述净土世界的主要经典《观无量寿经》,表现的是阿弥陀佛率领二十五位菩萨迎接念佛众生往生的故事。
(二)阿弥陀佛造像的思想背景
对阿弥陀的信仰可以满足人的不死的愿望,以及解消对死的不安。凡是信仰阿弥陀净土的世人,都因信仰阿弥陀净土而从现世的绝望中获得安慰。
阿弥陀造像以净土题材在中国壁画中大量出现,一方面反映了人们憧憬这虚幻中的极乐世界,寄望于来世往生彼土;一方面折射出人们对美的崇拜与追求。从佛经到绘画、雕塑,从阿弥陀经变到无量寿经变,这个净土世界的极乐妙境被不断美化着、不断升华着。
在壁画中,“净土世界”的左右分别画着“未生怨”与“十六观”。其主要情节亦出自经变故事:在印度摩羯陀国的首都王舍城,有一太子名阿阇世,他因受恶人唆使,将父王频婆娑罗幽禁于室内,不给吃喝,欲置于死地。阿阇世的母亲即频婆娑罗的夫人韦提希知道后,便洗洁身体,用酥蜜调小麦粉涂在身上,又将葡萄汁灌入璎珞孔中,密往幽室,以奉丈夫,使国王免于饥饿而保住了生命。几天后,阿阇世获知父王未死的原因后,便挥剑欲杀母亲韦提希,经二位大臣冒死相救,阿阇世杀母未成,但将其母囚禁于深宫,不给她自由。韦提希悲伤欲绝,遥望空中向佛哭诉,她再也不愿活在这恶浊的世界,希望能脱离无边苦海,往生到没有忧愁苦恼的国土上去。释迦佛知道后,即时向她放光,现出十方的光辉净妙世界,而韦提希只希望往生阿弥陀的西方极乐世界。于是释迦便向她说了投生西方净土的修持方法。以上即是“未生怨”——阿阇世王的故事。在壁画中“未生怨”一般画在净土图的右边,每个情节间以山石建筑等相隔,而有的则以连环画形式表现。如重庆大足石刻中的“未生怨”分别刻在十一个小方龛内。
图2-3-1 阿弥陀净土图 敦煌莫高窟 唐~五代 10世纪中叶
接下来释迦佛便向韦提希授以“十六观法”。所谓十六观,即是修持无量寿佛的内容与方法。十六观法的先后顺序为:日观、水观、地观、树观、池观、总观、华座观、佛像观、阿弥陀佛观、观世音观、大势至观、普观、丈六金身观、上辈生观、中辈生观、下辈生观。
这些观法的内容,在画面上不易完整的表现,往往只取其中某一情节。譬如“阿弥陀佛观”经上所说,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其身高达六十万亿那由旬……这显然是个极度夸张了的天文数字,不仅绘画无法表现,即是膜拜者观想也极度困难。这样的场景,画面上只能画出韦提希夫人观看佛像——一尊与韦提希夫人想象相差不大的佛像。
“十六观”一般画在净土宝地的左边,与“未生怨”相对。情节表现相当简单,每幅画面以韦提希夫人为主体,在其前方画所观对象,如“日观”即画个太阳,“树观”即画棵树。有些绘画,净土图左边画十三观,另外三观(称三辈观)则表现在净土图的下边。
我们在造型上所看到的:阿弥陀佛从坐像变成立像,亦揭示出净土教的思想变迁。净土信仰,让人们摆脱对死的不安,获得慰藉,甚至消除对死亡的恐惧。人最终都会走向死亡的事实,是最令人恐惧的,因对死亡的不安,世人都希望能够获得永生。释迦因是教示众生往生极乐净土的方法:“定善”与“散善”。所谓“定善”者,是指聚精会神,一心观想阿弥陀佛及其世界而往生的方法。“散善”即不作恶,修善而往生阿弥陀净土的方法。这其中也蕴含着伦理的一面。正如散善之行所显示,世人在世间所积的善,即成为往生净土的原因,而作恶即成为堕落地狱的种子。由于设想来世的因果报应,世人便怀有异于现世的祸福之伦理,世人在世的积德善行,即使在现世未得到好的报应,也将感到欣慰。“散善”大体有三种,分别为:信仰大乘佛教的善、修小乘佛教的善和世间善。又,此三种善各分三阶段,于是人间的善就按善的阶层而分为九品,这便是阿弥陀的九品印象的由来。
佛端坐的地方,表示佛在极乐净土。人们只有行“定善”或“散善”,方能往生极乐世界,否则难得前往净土。然而,依据“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佛即可来应”的思想,佛像要用立像,因立像恰似步行的形制表现,更给众人以亲和的感觉,在姿态上比坐像符合“来迎”。这种净土教的思想发展到极简单化和大众化了。其中虽不乏世人自私的自我安慰的意味,但阿弥陀佛从坐像向立像的发展,蕴含着生活在乱世苦难中的人们热切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