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共轭效应
许多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存在着共轭体系,电子云可以在整个共轭体系中运动。共轭体系使原子间的化学键键级发生变化,即力常数发生了变化,使红外谱带发生位移。共轭体系导致红外谱带发生位移的现象称为共轭效应。共轭效应分为π-π共轭效应、p-π共轭效应和超共轭效应。
1.13.1 π-π共轭效应
在π-π共轭体系中,参与共轭的所有原子共享所有的π电子,π电子云在整个共轭体系中运动。共轭的结果使双键略有伸长,单键略有缩短。共轭使双键特性减弱,力常数减小,伸缩振动频率向低波数位移;单键力常数增大,伸缩振动频率向高波数位移,而且吸收谱带强度增加。π-π共轭体系越大,π-π共轭效应越显著(见表1-8)。
表1-8 共轭效应对CO、苯环骨架振动和C—C伸缩振动频率的影响
从表1-8可以看出,随着共轭体系的增大,羰基伸缩振动频率和苯环骨架振动频率向低波数方向移动,与苯环相连的C—C伸缩振动频率向高波数方向移动。
1.13.2 p-π共轭效应
如果与双键相连的原子的p轨道上有未成键的孤对电子,且p轨道与π轨道平行,则出现p-π共轭体系。p-π共轭使原来双键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双键特性减弱,力常数减小,伸缩振动频率向低波数位移。相反,p-π共轭使原来单键上的电子云密度增加,伸缩振动频率向高波数位移。
甲醇的C—O伸缩振动频率位于1029cm-1。苯酚分子中的氧原子p轨道上的孤对电子与苯环π电子共轭后,C—O单键上的电子云密度增加,伸缩振动频率向高波数移至1237cm-1。在羧酸分子中,与羰基相连的氧原子p轨道上的孤对电子与羰基上的π电子共轭后,C—O伸缩振动频率向高波数移至1300cm-1左右。
当有机分子体系中同时存在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时,双键伸缩振动频率升高或降低取决于哪种效应占主导地位。当羰基的碳原子上连接电负性强的原子,如Cl、O、N时,Cl原子的p轨道上有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可以与羰基上的π电子形成p-π共轭体系。O和N原子虽然以sp3杂化轨道成键,但O和N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对占据的sp3杂化轨道比正常的sp3杂化轨道有更多的p轨道性质,所以,O和N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也可以与羰基上的π电子形成p-π共轭体系。p-π共轭程度决定于具有孤对电子的原子极化的难易。p-π共轭效应使羰基伸缩振动频率降低。但是,由于这些原子是吸电子基团,诱导效应又使羰基伸缩振动频率升高。在这个体系中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起着相反的作用,至于羰基的伸缩振动频率升高还是降低,取决于哪种效应作用强。表1-9列出几种化合物的羰基伸缩振动频率。
表1-9 几种羰基化合物的羰基伸缩振动频率
表1-9中的羰基化合物乙酰胺、乙酸乙酯和氯乙酰的N、O和Cl原子,其中N原子的电负性最小,诱导效应最小。p-π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相比较,共轭效应占优势。所以乙酰胺的羰基伸缩振动频率比丙酮的还要低。O原子的电负性比N原子的电负性大,诱导效应比p-π共轭效应强。所以乙酸乙酯的羰基伸缩振动频率比丙酮的高。而Cl原子的电负性最强,诱导效应占主导地位,所以氯乙酰的羰基伸缩振动频率向高频方向移动最多。
1.13.3 超共轭效应
超共轭又称σ-π共轭或σ-p共轭。当C—Hσ键和π键或C—Hσ键和p轨道处于平行位置时,会产生电子离域现象,这种电子离域现象称为超共轭效应。
烷基—CH3可以绕C—C单键自由旋转,当C—H键与π轨道或与p轨道处于平行位置时,C—Hσ键与π轨道或与p轨道会部分重叠,产生电子离域现象。电子离域的结果使C—H键上的电子云密度增加,C—H键键级增强,C—H伸缩振动频率向高频移动。与π轨道相连的C原子上C—H键越多,超共轭效应越大。与π轨道相连基团超共轭效应的大小顺序为:—CH3>—CH2R>—CHR2。电子离域的结果还会使CH3—C键键级增强,C—C键伸缩振动频率向高频移动。
例如在丙酮分子中,碳碳单键可以自由旋转。当C—H键和CO双键π轨道处在同一个平面内时,出现σ-π超共轭现象。超共轭的结果,使C—H键上电子云密度增加,表现为丙酮的CH3反对称和对称伸缩振动频率(3004cm-1和2924cm-1)比烷烃CH3的反对称和对称伸缩振动频率(2960cm-1和2875cm-1)高。丙酮的C—C伸缩振动向高频移至1222cm-1,且吸收强度增强。二氯甲烷分子中两个C—H键和两个Cl原子p轨道都能形成σ—p超共轭效应,使CH2反对称和对称伸缩振动频率提高到3054cm-1和2987c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