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二 乡村旅游项目资源调查及评价
(一)认识乡村旅游资源
1.乡村旅游资源的组成要素
乡村旅游的核心是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组织,而旅游资源则是旅游产品的原料和形成基础。可以说,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乡村旅游资源的内涵目前没有一个统一且广泛认可的界定。乡村旅游资源是指具有吸引力的、能够吸引人们离开常住地进行乡村旅游的一切具有乡村特性的事物,可以是有形的客观存在物或自然环境,也可以是无形的文化或社会环境。可以说,乡村旅游资源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人文因素为主导的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的文化景观。下面是对乡村旅游资源要素的总结。
①乡土工艺要素:如剪纸、石雕、木雕、竹雕、皮雕、藤编、麻编、月桃叶编、织布、刺绣、蜡染、贴饰、陶艺、泥塑、豆画、绣花鞋垫等。
②水利要素:如古井、机井、滴灌、水车、辘轴、沟渠、排水系统等。
③植物要素:如农作物、防护林、行道树、绿篱、盆景、绿化苗木、路边野花(草)、湿地水生植物、野生植物资源等。
④动物要素:如家禽、家畜、水产、昆虫、鸟类、宠物、野生动物、微生物等。
⑤地貌要素:如山地景观、河谷景观、湖泊景观、岩溶景观以及相关联的地形、地貌、岗丘、梯田、坡度、海拔高度等。
⑥气候要素:如气温、降雨、雪景、雾凇、蓝天、白云、月光、星空等。
⑦农田要素:如水田、梯田、旱田、稻田、麦浪、高粱地、甘蔗园、红薯地、花生地、瓜园、芝麻花、烟草花、棉花等。
⑧道路要素:如主干公路、乡间道路、羊肠小道、田间便道、桥梁、石墩、独木桥、马车、人力车、机动车、手推车等。
⑨农具要素:如犁、耙、耖、耧车、辘轳、骡马大车、风车、木锨、簸箕、石磨、锄头、镐头、铲、织布机、纺线车、弹棉花机等。
⑩服务设施要素:如电话亭、邮电所、停车场、游览码头、咨询中心、派出所、垃圾收集点、公共厕所、垃圾箱、风雨亭、标志牌以及旅馆、餐厅、小吃店、野餐烧烤点、冷热饮料店、商场、商店、商亭、银行、商务会展中心、各种游乐场和高尔夫练习场等。
农家小院要素:如纺线车、织布机、风箱、锅台、酸菜缸、木箱、老式床、土床、土炕、活筐、拐子、小木凳、草墩、草垫、锅盖、簸箕、桑叉、斗、升、馍筐、马灯、煤油灯、犁、锄头、镐头、泥缸、酒缸、红薯干、芝麻叶等。
2.乡村旅游资源分类
乡村旅游开发必须以乡村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综合评价为前提,乡村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综合评价是组织乡村旅游活动的依据和基础。国家旅游局于2003年5月1日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的分类体系对乡村旅游资源分类具有指导意义,但乡村旅游资源又有自身独特的个性,如果仅仅套用国标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评价,则很难对乡村旅游资源的类型做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判断。
乡村旅游资源的丰富,是其他类型的旅游活动所不可比拟的。我国地域的多样性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资源,这是乡村旅游得以发展的坚实基础。根据乡村旅游分类的同质原则,发生、演化一致性原则和同时性原则,可将乡村旅游资源分为两大体系,即乡村自然旅游资源和乡村人文旅游资源。
乡村自然旅游资源基本上是天然赋存的,主要指天象景、山石景和生物景观等自然景象和事物。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是组成乡村自然环境的要素,不同要素的组合构成了乡村景观的基底和背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了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并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景观。乡村旅游资源在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上,都会铭刻自然环境的烙印。组成自然环境的各要素具有地带性分异规律,在此影响下形成的乡村景观,如农业类型、农作物分布、民居形式等也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规律。自然环境的各要素在农村景观的形成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地貌条件对乡村景观的宏观外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海拔的高低、地形的起伏决定了农村景观的类型,如江南平原地区的水乡景观、山区的梯田景观等。气候条件影响着动植物分布、土地类型、耕作制度及民居类型。水文条件也影响着农业类型、水陆交通、聚落布局等。土壤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布局。生物尤其是植物是组成乡村景观的重要因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森林景观、农田景观、草原景观等;不同的动物种群又形成了牧场、渔场、饲养场等不同的景观。
乡村人文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人们前往的古今中外人类活动的文明成就和民族风貌,可划分为乡村有形人文旅游资源和乡村无形人文旅游资源。有形人文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资源中游客亲身观察到的具体事物和现象,如农作物、牲畜、林木、聚落、交通工具、人物、服饰等有形的物质。这些要素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乡村景观的外部特征,如竹楼、大椿树、水稻田、水牛、身着对襟短袖衫和宽肥长裤的男子、身穿浅色窄袖大襟短衫和筒裙的女子、小乘佛教寺庙等构成了傣族乡村特有的景观,又如吊脚楼、风雨桥、筒裙、水田等构成了侗乡独有的民族风情。乡村旅游资源还有一些不能被人们直接感知的无形的非物质成分,称为乡村无形人文旅游资源,如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心理特征、民族性格、历史沿革、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这些东西虽然是无形的,但游客可以亲身体会其魅力。它们构成了乡村旅游资源的核心,是乡村旅游资源的灵魂和精髓所在。
乡村旅游资源的两大体系,可进一步划分为乡村旅游自然生态景观、乡村田园风光、乡村遗产与建筑景观、乡村旅游商品、乡村人文活动与民俗文化和乡村景观意境六大主类,形成立体、生动的有机复合整体(见表2-3)。
表2-3 乡村旅游资源构成体系
(资料来源:《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黄顺红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
(1)乡村自然生态景观
包括山地生态、水域风光、生物生态3个亚类,山丘型旅游地、独峰、奇特与象形山石、峡谷段落、岩石洞与岩穴、岛区、河段、天然湖泊与池沼、瀑布、树木、林间与花卉地、动物栖息地12种基本类型。乡村自然生态风光反映乡村自然山、水、生物等风光与特征,体现了传统农业社会“天人合一”的精神实质,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底和背景。
(2)乡村田园风光
包括农业生产景观、田园风光景观、林区风光景观、渔区风光景观、牧场景观、城郊景观6个亚类,农业生产场景、农业生产用具、水乡景观、旱地景观、梯田景观、森林景观、种植园景观、海洋渔场景观、淡水渔场景观、草原景观、草山坡景观11种基本类型。田园风光是乡村景观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是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
(3)乡村遗产与建筑景观
包括乡村历史遗迹和遗址、聚落文化、居住地与社区、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游憩场所、归葬地、交通建筑、水工建筑8个亚类,军事遗址与古战场、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文化活动场所、特色聚落、乡土建筑、名人故居与历史纪念建筑、展示演示场馆、塔形建筑物、楼阁亭台、书院、度假区、墓(群)、桥、水库及观光游憩段落等14种基本类型。乡村遗产与建筑景观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社会活动的场所,以聚落和建筑等为物质载体,记载和反映了人文活动,代表了一定地方的文化特色。
(4)乡村旅游商品
包括乡村旅游商品、乡村传统工艺与手工艺品2个亚类,风味食品、乡村特产、传统工艺与手工艺品4种基本类型。乡村旅游商品是乡村居民在生活、生产过程中不断挖掘地方特色而形成的食品、特产和传统工艺等,是乡村文化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5)乡村人文活动和民俗文化
包括人物记录、艺术与文化、民间习俗、现代节庆4个亚类,人物、协会、地方文化、民间演艺、民间节庆、宗教活动、旅游节、文化节8种基本类型。乡村民俗文化景观是一定地域乡村居民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是乡村旅游体验的重要内容。
(6)乡村景观意境
包括乡村景观通道、乡村景观意境2个亚类,乡村景观生态廊道、乡村山水环境意境、乡村聚落文化意境、乡村农耕田园生活意境4种基本类型。乡村景观意境是以乡村区域自然景观、区域文化景观共同构成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是对整体景观的感受,是超越物质景观实体的旅游资源。
3.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
(1)生态性和脆弱性
乡村旅游资源的生态性,是指作为乡村景观的基础,自然植被、山体、土壤、河流、农田等资源形态,构成乡村生态和旅游生态的核心,具有生生不息和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乡村景观作为旅游资源,是人类长期以来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的生态景观。这种景观的形成过程,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与内容,即人与自然环境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人们对自然环境长期适应和改造所形成的乡村景观,是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生态文化,并以生态性区别于城市景观。
乡村景观的生态性是乡村旅游吸引力系统的核心和生命。由于人类活动范围越来越广泛,一些不生态、不可持续的发展行为都将破坏这种资源生态性。乡村生态系统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已经变得非常脆弱,一旦遭受破坏就难以恢复,这就是乡村旅游资源的脆弱性。乡村生态环境不仅是旅游活动的环境载体,也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活基础。因此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必须遵循生态学规律,把保护生态放在首位,始终坚持保护性开发原则。
(2)广泛性和多样性
世界上除高山、沙漠和寒冷地带外,其他地方广泛分布着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农民。以自然为基础,农民通过世代不断的努力,创造了特色各异的乡村景观,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其中有不少可以作为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因此,乡村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广泛性的特点。
乡村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既表现在其组成上,也表现在其分布空间和景观类型上。乡村旅游资源的组成有自然环境、物化景观、乡村习俗等类型,它们之间多样化的组合形式形成了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乡村景观,既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区等不同的农业景观,也有集镇、村落等不同特点的聚落景观,还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3)地域性和季节性
乡村旅游资源的地域性和乡村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分不开的。由于地球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地域差异,乡村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类型。由政治、宗教、民族、文化、人口、经济、历史等要素组成的社会环境的差异又形成了不同的乡村民俗文化,如民族服饰、信仰、礼仪、节日庆典等。
乡村旅游资源的季节性,缘于农作物生长的季节性和农业生产活动的周期性。乡村的生产、生活随季节更替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农业景观也随之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特点。以农业景观为观赏内容、农业活动为体验内容的乡村旅游,季节性最为明显,如采摘游、果园乐等。
(4)民族性和时代性
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以民族风情为主要内容,民族文化的差异构成的旅游吸引力,就是乡村旅游的民族性。各民族都有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因而民族文化是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广大乡村,由于受地理区位、交通和信息条件的限制,加之民族文化的传承性较强,传统的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能较完整地保留下来,故少数民族乡村旅游要着重开发这种资源差异性。尤其是地处我国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乡村,更拥有浓郁的民俗文化。
乡村文化景观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交流的扩大,乡村景观也发生着相应变化,而从其变化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时代发展的轨迹。
(二)乡村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乡村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是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必备条件,是组织各项旅游活动的凭借和基础。要使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现实的社会经济优势,需要经过包括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在内的一个综合开发建设过程。只有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与论证,并做出科学的评估,才能使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乡村旅游地的规划建设具有明确的方向和坚实的基础。
1.调查方式与内容
(1)资料收集
最大限度地搜集项目所在地及项目具体地段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交通条件、农业产业发展概况,观光旅游资源现状及已有的相关规划设计结果等。具体包括农业资源的典型性、多样性和罕见性,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养生保健价值,各种植物的特征及其季相变化,地表水流量及质量和大气质量,历史遗迹,民俗风情,文学艺术,宗教文化,项目所处的区位条件,项目与邻近其他观光资源的组合性、互补性等方面的情况,并对项目的开发潜力和效益进行全面综合、科学客观的评价。
(2)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是乡村旅游资源调查必不可少的流程,也是客观评价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环节。具体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5项。
1)考察基本条件。主要是核对之前电话沟通的内容,包括交通条件、用地条件、水源条件、生态环境等。如果不具备这些基本条件,建议另行择址或暂缓投资。
2)去除负面因素。主要是规避项目区的不利因素,初步判断是否在能力范围内可以解决诸如污染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影响项目区管理及景观建筑物的拆迁或改造、少量墓葬的遮挡或迁移等问题,以免将来项目的发展受到制约或存在重大风险。
3)挖掘创意亮点。在实地考察过程中,认真负责是一种职业素养,同时也是激发规划创意灵感的黄金时段。因此要多走、多看、多问、多听、多拍照、多思考、多收集资料,往往一处不显眼却有特殊寓意的景观、一个并不古老却很温馨的故事,或者当地人常见不鲜的物种与习以为常的民俗,说不定都大有文章可做。
4)深入走访体验。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必要的走访与体验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调查效果。比如和老农聊天,可以了解到当地小区域范围内的作物栽培情况、气象水文情况、乡土民俗文化等。再如用餐时体验一下当地的特色土菜与酒水饮料,对将来项目区产品的开发创意不无益处。特别是当地的乡土文化名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特色种养能人等,最好能抽时间拜访一下。另外,项目区周边的景区景点、休闲农庄、种养基地等关联企业也应纳入考察范围。
5)全面了解客户。资源是需要人以及由人组成的企业来开发的,因此我们认为开发者自身其实就是第一资源。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成败上,开发者自身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关于有些开发者的信息在考察交流中就可获得,比如负责人的办事风格、审美情趣与理想追求,项目团队的专业素养和执行能力等;有些信息也可以视情况坦诚地了解,比如项目投资的股东结构与融资渠道、投资方涉及的关联产业及其他背景。
(3)访谈交流
实地考察结束后,可以组织村镇管理人员、开发投资业主、当地村民代表等相关人员调查以下一些关键性问题。
1)开发项目选址范围、土地流转工作情况(初步调查项目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文化底蕴等背景,了解项目前期筹备工作)。
2)区位环境与交通发展规划情况(主要调查区位条件以及交通可进入性)。
3)项目区占地面积、地形地貌及山地、旱土、水田、水面所占比例情况,现有植被及种养业情况(主要考虑项目规模、景观基础、生态环境、用地情况和茶叶结构等方面的基础现状)。
4)项目区水源情况,是否属于饮用水源保护区(如果无法解决生产、生活、景观用水,说明项目的选址有问题;如果属于饮用水源保护区,养殖业及水上娱乐等将受到限制)。
5)项目区周边景区景点、农业园区、种养基地或休闲农庄分布情况。(主要考虑与周边有利因素的结合,差异发展与优势互补,以及对不利因素的规避)。
6)项目开发的主体、初步定位和对规划设计的大体要求,以及项目总投资和初期计划投入的资金情况。
7)其他情况。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特色产业、自然生态环境、乡土民俗风情与历史人文资源等基本情况。
2.开发条件评价
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确定某一旅游资源在所有旅游资源或同类旅游资源中的地位,即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对旅游资源进行比对,以确定被评价旅游资源的重要程度和开发利用价值。完整的乡村旅游资源评价以乡村旅游资源为主体,包括整个开发利用条件在内的全方位评价,有助于了解旅游资源自身的价值,了解、认识其旅游吸引力的强弱,明确开发方向,确定其市场定位及发展方向。因此,正确客观科学地评价乡村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基础和前提,尤其评价的准确性将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前景。
(1)评价内容
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固然由旅游资源本体条件所决定,但外部客观条件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限制也是必须考虑的。因此,应对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1)资源本体价值评价与挖掘。这是一种基于资源基础的简单评价,是不赋予创意想象的判断。它包括乡村旅游资源密度、资源容量、资源特色、资源价值和功能、地域组合、资源性质、资源定位、独特性及其吸引力的评价;对资源在全球、全国、区域内具有独特性或唯一性的评价;对其独特吸引力与整体吸引力的评价。这需要横向进行比较,并对资源方方面面的吸引力进行综合评估,是一种系统的评价过程。这是开发资源的前提,所谓挖掘则是对资源特性的审美发现,寻找提升本体价值的可能性。评价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6方面。
景观观赏价值:视觉观赏的审美性;
科学价值:知识性与科学思想及发展中的价值;
文化价值:多元性与丰富性的文化存在价值;
游乐价值:资源本体的趣味性,游客进入过程中的情趣;
康疗价值:对人体的健康作用;
体验价值:进入过程中的参与性及其情趣。
2)开发条件评价。开发条件包括区位、环境、客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建设施工条件、开发顺序。
可进入性与可进入条件评价:旅游项目的可进入性评价是投资的前提之一。可进入条件影响项目对游客的吸引力、投资成本、游客游憩成本,包括进入目的地的距离、时间消耗、交通工具及其舒适性、交通成本4个因素。首先是大交通关系,即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交通方式、时间消耗、成本,最后还包括景区内部的距离、交通方式、时间消耗、成本;投资商在这3个层面都必须进行评价,并对交通由谁投资做出初步判断。
基础设施条件及投入评价:基础设施条件评价实际上属于现状评价,是对项目的水、能源、环保、通信及接待配套基础的评价,涉及投资的规模。
展示条件与观赏条件评价:有好的景观吸引物,就要进一步研究大尺度、中尺度、近尺度及进入性观赏的条件,景观与文化的展示条件,这些条件决定了游憩产品本身的投资。产品现状评价是投资前必须进行系统评价的内容,其中游憩模式、市场现状、管理现状、基础设施现状等的基础与问题应该分析透彻。
游乐、康疗与体验条件评价:资源的挖掘,需要分析在游乐、康体、养生、治疗、深度体验方面的支持与条件。比如氧吧、生态养生、温泉疗养、中药材及民俗体验的基础等,都是越有延展性则资源价值越高。
(2)评价标准
目前对乡村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成果较少而且零散,总结如下。
1)美学标准。对拟开发的乡村旅游资源美学质量的高低或特色进行评价,旅游的基本形式是观光,观光是旅游者鉴赏美的活动。乡村旅游业同样如此,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事物是其开发的首要条件。任何一个旅游者进行旅游的首要目的都是对目的地进行观赏,即观赏其自然的美和事物的美。都市的人们来到乡村旅游,首先是体验田园风光的自然美和事物的纯洁美。
2)社会标准。对拟开发的乡村旅游资源能否体现当地现今的社会发展和文化特色进行评价。
3)历史标准。对拟开发的乡村旅游资源能否反映当地的历史文化风貌进行评价。
4)市场标准。对拟开发的乡村旅游资源所吸引的客源对象、吸引程度和客源规模进行评价。
5)综合标准。从市场观念出发,同时也涉及美学、社会及历史等评价标准的。
(3)评价方法
在目前的研究情况下,乡村旅游资源评价适宜采用多因子综合评价法,即对乡村旅游资源的要素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目的是查明现有的乡村旅游资源是否具备开发价值、具备多大的开发价值。具体可以从以下因子进行评价。
1)资源特性与吸引力。该要素包括自然吸引力,即观赏价值,自然景观的美、奇、特、新、稀缺、特殊的象形含义、美景度、奇特性、稀缺性、特殊价值等;文化吸引力,即历史文化价值,历史渊源、文化传统、文化品位、风俗民情、民间节庆、优美的历史传说、名人遗迹、传奇经历、社会时尚等;宗教吸引力,即宗教价值,是否对宗教旅游者有巨大的吸引力,比如宗教文化的特殊事件、宗教圣地、宗教活动体验等;科学吸引力,即科学价值,对科考旅游是否具有吸引力。
2)知名度。知名度是人们对该旅游资源了解和熟悉的程度及认识的广泛程度。许多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并不大,但如果知名度较大开发潜力也就较大。因为旅游者,特别是大尺度空间的旅游者,一般都倾向于选择知名度大的旅游地。乡村旅游更是如此,“口碑效应”在其中能够起到巨大的引导作用。知名度是人们形成旅游动机的重要因素,所谓的“慕名而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乡村旅游者的旅游决策。
3)旅游价值与功能。旅游功能是指乡村旅游资源能够满足某种旅游活动需要的作用,如观赏、探险、体验等。一项乡村旅游资源若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旅游功能,能够吸引多个游客群体,并适合进行多种乡村旅游活动,那么其价值就会更大。
4)资源规模与组合。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具有集聚效应。如一个乡村旅游地只有一项旅游资源,一般来说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会较小;反之,一个乡村旅游地有众多的旅游资源,并且在分布上又较密集,吸引力就会较大。乡村旅游资源的功能取决于同一社区乡村旅游资源的集聚程度,其规模表现在数量、质量及占地面积的大小等方面。只有具备一定规模的旅游资源,才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旅游资源组合是指各类资源在地域上的组合状况。一是指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结合与补充情况;二是指各要素的组合与协调性;三是指景观的集聚程度。旅游资源的组合程度越高,其旅游功能开发价值就越大。
5)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是旅游资源所在地一定时期对旅游者的容纳量。容纳量以多少为合适,不能一概而论。乡村旅游资源的性质、环境不一样,容纳量的合理度就有很大差别。乡村旅游目的地并不是接待的旅游者越多越好,超过了合理的旅游环境容量只会得不偿失。例如,一座博物馆和一个森林公园容纳量的合理度就很不一样。假定在博物馆中,每5平方米一位参观者密度不算大;而对森林公园来说,这个密度则很大。关于环境容量的计算,不同性质的乡村旅游地有着不同的计算方法。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在不致严重影响旅游资源特性、质量及旅游者体验的前提下,旅游资源的特质和空间规模所能连续维持的最高旅游利用水平。当然,在充分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旅游环境容量越大,旅游资源价值就越高。
6)环境质量。吸引旅游者的关键不仅在于资源,更在于环境。旅游者远离都市的喧嚣来到大自然的怀抱就是要体验乡村的悠闲和自在,而贫瘠的土地、污染的河流、肮脏的环境是不会引起旅游者兴趣的。环境质量包括的要素较多,如气候条件、空气、水、噪声、游客的安全程度、卫生条件、接待设施条件、绿化植被情况等。如有的乡村旅游地气候条件恶劣,一般游客难以忍受;有的乡村旅游地附近有污染源,有损游客健康;有的乡村旅游地易发生泥石流、滑坡事故,游客的安全性较差。这样的环境下,都不适合开发乡村旅游。
7)可进入性。当从居住地到旅游地的单调旅行所耗费的时间与在旅游地游玩所耗费的时间之比值小于某个临界值时,人们才会做出到该旅游地旅游的决策。而人们在做出旅游决策时,总是追求最小的旅游时间比。这样以来,乡村旅游资源的可进入性便显得颇为重要。可进入性是指旅游者进入该旅游资源所在地的难易程度,主要包括交通条件和交通方式,道路不佳、交通工具落后等因素都会造成旅游者进入困难。此外,即使交通条件很好,但乡村旅游资源地距离都市很远,以致旅途时间过长或旅途费用过高,也会造成旅游者进入困难。
对点案例
西坨古村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历史资源以及农林资源等,是一个资源丰富、风景优美的好地方。
1.旅游资源:(1)网状废弃黄金开采矿洞;(2)大量闲置老旧房屋;(3)泥石流搬迁遗址(原5队所在地);(4)户外攀岩、爬山、徒步旅行、自行车骑行、定向越野的便利条件(大量田间道路、山间小路);(5)地质景观(裸岩、塌坡遛、石湖)。
2.历史资源:(1)较多数量较为完好的古长城;(2)戍边古城;(3)红色历史(抗日战争时期丰滦密区政府驻地、八路军伤员血洒西坨古);(4)歪坨山;(5)西坨古名称传说。
3.农林资源:(1)农作物(玉米、高粱、谷子);(2)果树(核桃、栗子、山楂);(3)中草药资源(地黄、柴胡、葛根);(4)其他(野生松蘑肉蘑、各种野菜,野生枣树、杏树、榛子)。
技能训练
内容:学生到周边区域进行乡村旅游资源调查,完成《××旅游资源调查及评价报告》,制作发言PPT,在全班汇报并讨论。
步骤:
(1)5人为一小组。
(2)确定调查区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手、二手资料的调查。
(3)撰写调查与评价报告。
(4)小组采用PPT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