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色彩基础理论
第1节 色彩的产生
1.光线与色彩
色彩来自于光,没有光就没有色彩,在观察色彩时,人们发现物体的色彩是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化的,同一景物会因光色的变化产生不同的环境氛围。
英国科学家牛顿于1966年用一个三棱镜将太阳光分离出五颜六色的色彩光谱,至此人们才第一次真正认清了色彩产生的原因,人们才知道白色阳光(可见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光波组成的。当我们说:“这只杯子是橙色的。”实际是因为这只杯子表面分子吸收了红、黄、绿、青、蓝、紫等色光,而仅仅反射橙色光波的结果。一个物体当它吸收了光波中的其他颜色,而唯独反射某一种颜色的光波时,这个物体就会呈现它所反射出的颜色。对所有光波全反射的物体就呈现白色,而黑色则是物体对光波全吸收的结果。物体所呈现的颜色是光线照射的结果。光产生了色彩,因此光是色彩之母,展现在我们面前五彩缤纷的世界,实际上都是光的杰作,即色彩来源于光(图1.1)。
图1.1 《光与色》 王海燕
2.色彩的分类
色彩一般分为有彩色和无彩色两大类。
有彩色系(简称彩色系)是指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不同明度和纯度的红、橙、黄、绿、青、蓝、紫都属于有彩色系。有彩色系是由光的波长和振幅决定的,波长决定色相,振幅决定色调。有彩色系的颜色都具有三个基本特征:色相、纯度、明度。熟悉和掌握色彩的三个基本特征,对于认识色彩和表现色彩极为重要(图1.2)。
图1.2 伊顿12色色相环
无色彩系是指白色、黑色和由黑白色调合形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无彩色按照一定的变化规律,可以排成一个系列,由白色渐变到浅灰、中灰、深灰到黑色,色度学上称此为黑白系列。黑白系列中由白到黑的变化,可以用一条垂直轴表示,一端为白,一端为黑,中间有各种过渡的灰色。纯白是理想的完全反射光波的物体,纯黑是理想的完全吸收光波的物体。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纯白与纯黑的物体,颜料中采用的锌白和铅白只能接近纯白,煤黑只能接近纯黑。色彩的明度可用黑白度来表示,越接近白色,明度越高;越接近黑色,明度越低。黑与白作为颜料,可以调节物体色的反射率,使物体色提高明度或降低明度。
无彩色系的颜色只有一种基本性质——明度。它们不具备色相和纯度,也就是说它们的色相与纯度都等于零。
从表现方式上,色彩主要分为写生色彩、装饰色彩、主观色彩、意象色彩4大类型,下面分别简要介绍一下。
(1)写生色彩
写生色彩是从写生角度出发,研究物象的固有色与条件色的相互关系,并找出其变化规律,基本上尊重自然物象的本来面貌,对景物忠实地进行色彩描绘,能够较逼真地表现物象的结构、形状、色彩、空间、质感等。色彩写生追求的是富有感染力的、生动的色彩艺术造型,体现的是色彩造型的审美作用。色彩写生练习是学习色彩知识的重要手段,它可以训练学生的色彩观察感受能力,丰富色彩语汇,提高色彩表现力,为绘画和设计等专业打下必要的色彩专业知识基础(图1.3)。
图1.3 《森林》 (俄)希什金(Ivan I.Shishkin)
(2)装饰色彩
装饰色彩是相对于真实性绘画而言的,是在写实性色彩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自由运用色彩的表现,它可以不依赖光源和自然物体的色彩关系,而是强化艺术家的个人感受,突出画面整体效果的表现。装饰色彩强调色彩调子和画面的整体协调关系,创作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主观感受去尽情表现,它不受客观对象的固有色彩限制,但在色彩的运用上也并非任意而为,而是在创作中进行提炼、概括、夸张等。通过将纷繁复杂的自然色彩加以概括提炼,进行理性的夸张、变形与归纳,色彩关系简洁明快,具有单纯化、理想化、装饰化和平面化的特点。
将装饰趣味融入绘画的色彩语言,是从20世纪初野兽派等现代艺术流派开始的,现代绘画的思想和观念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在这个时期,许多画家放弃写实风格,追求具有一种装饰趣味的画面,在用色上逐步突破了以客观色彩描绘为依据的束缚,主观地组织画面色彩。他们一般把对象进行单纯化、平面化处理,舍弃透视与明暗的作用,带有东方文化的印记。一些画家更加注重强烈鲜明的色彩,更加注重色块与色块之间的关系,在色彩语言方面形成了以表现装饰趣味为特征的绘画风格。较具代表性的画家为亨利·马蒂斯创作的作品《舞蹈》(图1.4),在色彩运用上是为了体现慰藉心灵和视觉的愉悦,它摒弃了西方传统色彩表面的模拟性和科学性的同时,把东方装饰色彩的“单纯性”和“愉悦性”引入自身情感色彩的表现之中,色彩运用有强烈的装饰性效果,整幅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勃纳尔的作品(图1.5)是在写生的基础上对色彩进行夸张和提纯,追求大面积色块的对比以及局部色彩丰富微妙的变化。
图1.4 《舞蹈》 (法)马蒂斯(Henri Matisse)
图1.5 《风景》 (法)勃纳尔(Pierre Bonnard)
(3)主观色彩
色彩的主观和客观是相对而言的,我们习惯于把再现客观物象的色彩称作客观色彩,而把强调主体精神和情感的色彩称为主观色彩,主观色彩不拘泥于客观事物的再现,而是采用夸张、对比、象征、抽象等语言直观地去表现主体的精神。从后印象主义开始,色彩实现了从客观到主观的突破。主观色彩不是完全主观的自由化,它有其自身的客观性,画者通过观察自然获取对客体的真切感受,丰富和启发自己的艺术联想和创造性思维,并从真实物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获得色彩创造的灵感和激情,他们通过对客观色彩的解构和重组达到表现精神性的实质,使客观物象更符合主观感受。
随着绘画元素和色彩语言的自身价值不断提高,许多画家逐渐将画面上的景物消解,突显色彩、线条等形式因素。他们依据自然物象对自己的启示,将物象的色彩和形体归纳到符号化的形里,使艺术表现获得共通的纯粹精神的表现。瓦西里·康定斯基和彼埃·蒙德里安的绘画充分表现了这一特点。瓦西里·康定斯基,早期作品采用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的技法,同时也可以看到有一点儿野兽派的影子。后来他对符号化的抽象绘画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为纯粹的颜色、线条和形状就能作为唤起感情的独立的视觉语言,足以表达一种思想。因而他从绘画最基本的元素介入,探讨色彩的心理效应,研究色彩语言和点、线、面构成形式所带来的心理、情感以及精神的综合性关系。在他看来,对以往经验的联想,色彩能唤起一种相应的生理感觉,并对心灵发生强烈的作用。正如一幅黄色调的图画总是显得热情洋溢、精神焕发,一幅蓝色的图画则很显然易令人感到寒冷一样。他还认为“色彩的声音非常明确,几乎没有人能用低沉的音调来表现鲜明的黄色,或者用高音来表现深蓝。”
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作品中,瓦西里·康定斯基创作了采用硬边的点、线、面来组织画面,以音乐性的节奏表现一种欢快的浪漫情调,画面的色彩和各种几何形的有机组合暗示了这种浪漫欢快的情绪。可以说他彻底改变了表达情感的方式。在《和缓的跃动》作品中,可以看出充满着幻想的成分,许多不规则的几何形组成的形象,好像孤独的生命漂泊在虚幻的空间中,表现出了瓦西里·康定斯基孤独、沮丧的生活。瓦西里·康定斯基使抽象艺术成为一种成熟的语言,并被称为热抽象主义(图1.6、图1.7)。
图1.6 《第一幅抽象画》 (俄)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
图1.7 《和缓的跃动》 (俄)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
彼埃·蒙德里安则是冷抽象主义画家,1908年起开始研究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的几何构成的抽象画面,创作了一系列组织矩形格子的作品。
彼埃·蒙德里安认为,垂直线与水平线足以表达世间的一切结构,抽象结构是客观对象高度的符号化。他使用的颜色只是红、黄、蓝和黑、白、灰,色彩语言是由色块之间,采用不同色彩关系和体块的结合使平面抽象产生有深度的空间幻觉。彼埃·蒙德里安将色块与色块之间的空间关系放入一个具有透视性的空间中去,使之形成循环运动和旋转感。色块已不再滞留在原来的位置,由静止到运动,在有序的抽象的平面中,给人以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彼埃·蒙德里安后来一直运用水平线和垂直线、三原色和黑、白、灰的结构元素创造出各种构图、形式和色彩关系。《红、蓝、黄、构图》是彼埃·蒙德里安的标志性作品(图1.8),水平和垂直的色块分布,凸显出他的均衡和统一的造型原则,似乎挪动一块颜色的形状就会破坏均衡的秩序。
图1.8 《红、蓝、黄、构图》 (荷兰)彼埃·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
(4)意象色彩
如果说以上三种色彩表现方式是舶来品,那么意象色彩就是中国人在学习西方色彩的过程中,在忠于自己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下去汲取异质文化养分,从而形成兼具西方色彩原理和中华民族独特审美心理的色彩表现方式(图1.9、图1.10)。
图1.9 《乡村风景》 张馨文
图1.10 《远山》 朱传波
以上的色彩表现方式在我们色彩写生的过程中都可以借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