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术后拆线法
1.拆线时机的选择
缝线的拆除时间可根据切口部位、局部血液供应情况和患者的年龄来决定。对于无菌手术切口,局部及全身无异常表现,各部位术后拆线时间为:面颈部4~5日;下腹部、会阴部6~7日;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日;四肢10~12日,近关节处可延长一些,减张缝线14日方可拆线。对于伤口术后有红、肿、热、痛等明显感染者,应提前拆线。
遇有下列情况,应延迟拆线:①严重贫血、消瘦,轻度恶病质者;②严重失水或水、电解质紊乱尚未纠正者;③老年患者及婴幼儿;④咳嗽没有控制时,胸、腹部切口应延迟拆线。
2.操作方法
(1)一期愈合的伤口
①取下切口上的敷料,用碘伏棉球或酒精棉球由切口向周围消毒皮肤一遍。
②用镊子将线头提起,将埋在皮内的线段拉出针眼之外少许,在该处用剪刀剪断,以镊子向剪线侧拉出缝线。
③再用碘伏棉球或酒精棉球消毒皮肤一遍后覆盖纱布,胶布固定。
④间断拆线:伤口较长、考虑伤口愈合可能欠佳,可先间断拆除缝线,观察1~2天后再拆除剩余缝线。
(2)感染伤口 伤口红肿、积脓,应拆除缝线,然后按感染伤口进行换药处理。
拆线方法见图3-13。
图3-13 拆线方法
3.记录切口愈合情况
对于初期完全缝合的切口,拆线后应记录切口分类和愈合情况。切口一般分为三类。
①清洁切口(Ⅰ类切口):指缝合的无菌切口,如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等。
②可能污染切口(Ⅱ类切口):指手术时可能被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分切除术等。
③污染切口(Ⅲ类切口):指邻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于感染物的切口,如阑尾穿孔的切除术。
切口愈合情况可分为三级。
①甲级愈合:用“甲”字代表,指愈合优良,无不良反应。
②乙级愈合:用“乙”字代表,指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积液、血肿等,但未化脓。
③丙级愈合:用“丙”字代表,指切口化脓,需做切开引流等处理。
根据以上分类和愈合标准,对拆线切口做相应记录:如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后愈合优良,记录为“Ⅰ/甲”,胃大部分切除术切口血肿,则记录为“Ⅱ/乙”,以此类推。
4.特殊情况处理和预治
①对于在皮肤外线头露出部分较短或皮下穿行较弯曲的缝线,如“T”字形切口中间转角处的缝线,拆线需谨慎,避免同时剪断缝线两端,否则会使线头缩回皮内难以取出,引起慢性排异反应。
②对于生长旺盛的切口,延迟拆线可能会出现线头内陷及少许线痕,宜适时拆线。
③对于用钢丝做无张力缝合的切口,宜延迟拆线,钢丝剪断时注意避免操作粗暴及钢丝断端留有锐缘,以免划伤切口。
④对于用钉皮机缝合的切口,拆线时需用专门的拆钉机,同时向患者作必要的解释,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紧张或误解,切口消毒换药与普通拆线相同。
(吴鸣 倪绍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