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地宫结构
我们知道,地宫是放置秦始皇棺椁和主要随葬物品的空间,有关秦陵地宫的文献记载,司马迁的《史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这些精简的文字,高度概括了秦陵地宫内所有的情况。那么,秦陵地宫是否真的像司马迁描述的那样呢?
经过我们多年的考古工作,已经破解了其中的一些问题。
(一)“穿三泉”
首先,我们来看地宫建设中的第一件事——“穿三泉”。
穿,就是开挖的意思。我们在秦始皇陵的封土南侧进行了考古勘探,发现在距地表约40米深的地方分布着多达6层的砂层,其中3层比较厚,相当于滤水层,来自骊山方向的地下水就是通过这三层砂层来到这里,这三层滤水层正是文献所指的“三泉”。也就是说,地宫修建的头一道难题就是遇到源源不断的地下来水。怎么解决地下水的问题呢?尤其在两千多年前、生产力和建筑技术并不发达的秦王朝,他们能做到吗?
秦代的科学家、工匠们做到了。这个工程可谓是匠心独运,巧夺天工!这些工匠建造了一套非常完整的地下阻排水系统,让所有的难题都迎刃而解,也让全世界所有的工程专家都叹为观止!这个办法,在文献中曾提到过,《汉书·贾山传》曾记载秦陵修建时“下锢三泉”,《汉旧仪》中则说:“锢水泉绝之。”什么是“下锢三泉”呢?这又是怎样的一项旷古奇作呢?
穿三泉和下锢三泉的工程,是解决地下来水问题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当时的人们通过在地宫来水方位开挖水渠,将地下来水引导出陵墓附近排出去,然后再将地下水渠严密地封堵起来,这个阻排水工程长度超过1千米。
在地宫的东侧、南侧、西侧,我们发现了这个阻排水渠,它可以将来自地宫东南侧的地下水源源不断地排走,当水渠的深度超过地宫深度、能保证外围来水不再进入地宫时,便将水渠用青膏泥填埋起来,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下锢三泉”。水渠的下部由厚达17米的青膏泥--一种密实度很高的土夯筑起来,上部由21米厚的黄土夯成,这相当于在地宫的东、南、西侧,也正是地下水的来水方向上修了一道高度接近40米的水泥大坝。
秦陵排水系统平、剖面图
2000多年过去了,这个工程是否还起到保护秦陵地宫的作用呢?
经过物探考古,我们发现,秦陵地宫尚处在相对干燥的环境中,而同样深度的地宫外部却处于饱水的状态。可以说,正因为有“穿三泉”“下锢三泉”这个前后相接的两道工序,才有力地保证了秦陵地宫的安全。
这个建筑防水工程,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着。北京长安街上有座巨型的标志性建筑——国家大剧院。据说,当年挖地基挖到40米深的时候,来自人民大会堂方向的地下水源源不断地进来了,使得国家大剧院的地基出现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采取的补救方法是在地基周围建一圈水泥墙,把地下水阻挡住。这个技术和理念与秦陵的阻排水系统基本上是一致的。
从上面我们讲的这些工艺来看,当时的建筑工艺达到了什么水平?我们的祖先在两千多年前就掌握了这项建筑工艺,让人惊叹。而在秦陵地宫,我们还有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就是东西跨度约50米的地宫顶部,是用一块块青石板搭建的。
(二)墓顶青石
用一块块的青石,使用拱券技术,形成不同跨度的梁桥,解决跨度问题,在今天不是难题,保留至今的赵州桥很精彩地展示了中国古代的造桥技术。可是,在更早的时候,早于隋代800多年的时候,秦始皇陵50米的地宫顶部跨度问题怎么解决呢?这些大石块来自哪里呢?
在后续的勘探工作中,我们在秦陵封土中心正下方60米左右的深处,发现了一些青石板,这些青石板覆盖在墓室的上面,另外在东墓道上,也发现了石板。这些石板会不会因地制宜、从附近的骊山里就地取材呢?
后来,我们对秦陵地区发现的这些石材进行了检测,确认这种石材与骊山上的石质不一样,却与离秦陵六七十千米外的渭北一带的石灰岩相同。
这些石板会不会真的是从那里运来的?还真有这个可能。
《太平御览》里写道:“骊山泉本北流者,皆陂障使西流。又此无此大石,运取于渭北诸山。”骊山没有能用来修建地宫的石头,都是从渭北这些山里开采的。按照秦始皇陵这个规模,采石工程量肯定是非常浩大的。当时还流传着一首歌,说:“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一唱,万人相钩。”运石队伍通过渭河,千万人同声吆喝劳动号子,规模大的时候竟然能把渭河堵住了。
那这些青石板是如何放置在东西跨度约50米的地宫顶部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技术就是搭建拱形顶,而拱形顶的修建离不开错缝铺砌的拱券技术。但我们在兵马俑坑中发现铺在坑底的青砖全部都是平缝铺砌的,一号坑的砌墙也没有出现错缝的情况,这表明,当时的工匠可能还没有掌握错缝这一关键技术。而且,错缝技术到西汉晚期才得以成熟,运用在一些跨度较小的墓葬里面。对于秦陵地宫这样一个大工程,究竟是如何做到的,直到现在我们都无从得知。
(三)人鱼膏与长明灯
在古埃及、希腊和罗马等文明古国,流传着很多“长明灯”的故事。他们认为,死亡的人也需要灯光驱逐黑暗,照亮前进的道路。因此,在坟墓被密封前,放上一盏灯,永远为死者照亮。我们古人有视死如生的传统,死后的陵墓也对应称作阴宅,君王尤其重视陵墓,作为死后的居所,他们也希望像生前的宫殿一样灯火长明。那秦陵地宫有没有长明灯呢?
秦陵地宫也是有长明灯的,《史记》中说秦陵地宫“以人鱼膏为烛”。所谓的“膏”,就是油脂,而“人鱼”,或认为是雌性的鲸鱼,或认为是娃娃鱼。
不过,在地宫中,要使蜡烛在逐渐缺氧的条件下成为长明灯,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为什么呢?是因为缺氧。
(四)“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独特景象
在司马迁的这段记载中,还有一个让我们感到十分惊奇诧异的事情,就是“上具天文,下具地理”这句话了。这应该是指秦陵地宫的顶部,装饰有模拟的“天文星宿之象”,地面上有“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地图模型。除了我们之前谈到的水银江河,地宫主宫室顶部,应该还绘制了一张大大的二十八星宿图。
这可能吗?当时就已经有了二十八星宿的说法了吗?
其实,在战国初年就已经有了四象与二十八宿相配,《吕氏春秋》中已有“二十八宿”的具体名称和方位。那么,在秦代,二十八宿与四象相配应该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了。所以,秦陵地宫主宫室顶部完全可能有比较精确的天文星宿图像。
考古工作中有没有发现星象图呢?
1987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发现的一座西汉晚期的砖室墓,这座墓葬墓室的内壁布满了彩色壁画,壁画上半部分,就绘制了星象图。一个环状的圆带将太阳和月亮围在中间,二十八宿天文星图就画在这个环带之中。这二十八宿分为四组,分别与四象相对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张星象图非常形象,各个星宿融合于人物、动物形象之中,小圆圈代表恒星,用直线连接起来就是星官了。虽然我们现在无法知道秦始皇陵中的星宿图是什么样子的,但是,与秦相去不远的西汉,不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与秦有着高度的相似性,正如我们常说的“汉承秦制”。所以,秦陵地宫里的星宿图,应该与西汉时期的相差不大。
说了这么多,有朋友肯定想,秦陵地宫的奇特结构、琳琅满目的随葬品,反映出了秦始皇生前的贪婪和奢侈。事实果真如此吗?从现在了解的情况看,陵墓仿照咸阳宫,为死去的皇帝在地下构建出一个天、地、人的宇宙观。这是事死如事生的观念的折射,也是皇帝的视野和理想的体现,恐怕仅仅用贪婪、奢侈来评价是不全面和客观的。
西安交大西汉砖室壁画墓星象图
面对文献中“穿三泉”“下锢三泉”的记载、阻排水系统、石室墓的考古发现,我们惊叹之余也深刻感受到了秦人超凡的智慧;而“宫观百官”“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奇特景象恰如其分地展现出了一位帝王“心系国家”的个人理想。这正和他的“始皇帝”的身份一样,可谓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正所谓:千古一帝秦始皇,多少秘密墓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