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学会计:全流程实操演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会计家族六成员

话说核算监督结婚后,生了六个儿女,统称为会计要素。老大叫资产,老二叫负债,老三叫所有者权益,老四叫收入,老五叫费用,最小的一个,大家都宝贝得不得了,叫利润。

这生下来的六个会计要素,两个男孩,四个女孩。这六个孩子全世界的会计都认识,他们长得就像英文字母T,我们把这个T的左边叫借方,把T的右边叫贷方,这个T只是它的骨头,人除了有骨头之外还得有血有肉,这血和肉叫发生额和余额。六要素的增加、减少和余额如图1.1所示,余额在左边的是男孩,在右边的是女孩。男左女右。一般来说,资产和费用的余额在借方,就是在左边。其他4个的余额在贷方。这就导致了它们性质的不同,就像男女一样。

图1.1 六要素的增加、减少和余额

图1.1 六要素的增加、减少和余额(续)

这些会计要素除了有余额外,还有发生额。所谓的余额就是剩余的金额,有期初、期末之分。所谓的发生额就是字面意思,分为增加发生额和减少发生额两种。一般约定俗成,资产和费用都是左边表示增加,右边表示减少。那么,其他的四个要素就刚好相反,右边表示增加,左边表示减少。记住男左女右就可以。

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六要素。

1.2.1 老大“资产”

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一开始接触这个概念,理解起来有点困难是正常的。这个概念包含“过去、拥有或者控制、预期、经济利益”这几个关键词。

(1)过去。为什么强调过去?这是因为任何企业现在所得到的资产,都不是企业现在,更不是未来所能创造出来的资产,它都是由以前的经营活动或者其他某些方面的原因而带来的。换句话说,企业现在的经营或者活动所创造出来的只能是企业未来的资产,而不是现在的资产。

比如你们公司有一台空调,这空调是资产吧?不管是花钱买的还是老板从家里带来的,这个“买”的行为和从家“带”的行为都已经发生过了,也就是属于过去时了。

(2)拥有或者控制。拥有,顾名思义就是企业对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控制和拥有有一定的区别,体现的是会计原则中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后面会说到)。控制表示企业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能控制该资源。

(3)预期、经济利益。这点可以理解为:可以为企业的将来带来确切的金钱收益和其他收入。如应收账款,在未来某个时间可以为企业带来一笔收入;再比如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在工作的时候其实是把价值转移到它所生产的产品中去了,产品一旦销售,收入实现了,就可以说固定资产为企业带来了经济利益。当然了,固定资产变卖的时候也会最后一次为企业实现经济利益。

了解以上关键词后,再来了解资产的分类。传统上,资产可以根据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就是在一年内随时变现或者使用的资产。比如现金,企业可以随时取出;应收账款,可以理解为企业可以随时去要的钱,至于要不要得回来则是另一回事。非流动资产变现的时间比流动资产长,一般都超过一年。如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但有时候流动资产也可以变为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也可以转化为流动资产。如短期投资就很可能因为企业的投资战略发生变化,将其追加为长期投资;或者先是长期投资,后来企业觉得投资无法实现原先的目标,决定将其转为短期投资,准备再观察个半年,如果还没办法实现预期目标,就可能把它卖掉了。资产的分类如图1.2所示。

图1.2 资产的分类

1.2.2 老二“负债”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就是企业欠对方一笔钱,需要用现金或者其他的资产来偿还。也就是说,必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消除责任,这个责任是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的义务。

负债也分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流动与非流动的区别也是以一年为限,在一年内是流动负债,比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超出此期限则是非流动负债,常见的有: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负债的分类如图1.3所示。

图1.3 负债的分类

1.2.3 老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投资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的组成内容如图1.4所示。

图1.4 所有者权益的组成内容

举个例子,企业初创时,向外举债的部分就是负债,而企业所有者投入的部分,就是所有者权益。但是所有者权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能因为投资者增加投资而增加,或者因为投资者撤资而减少,还可以随着资产或者是负债的变化而变化。

资产和负债都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变化,最终导致利润的增减,这样就会间接影响所有者权益。这些可以从它的特点上看出来。

第一个特点是除非发生减资、清算,企业无需偿还投资额。可以理解为投资者只要将资产投入到企业里面,那么就形成与企业共生死、共存亡的关系,除非撤资。但在撤资方面,企业和法律都有严格的规定,也不是容易的。这样,就可以督促企业的生产者加紧生产,为创造企业的效益而奋斗。

第二个特点是企业清算时,只有付清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投资者。

第三个特点是投资者凭借所有者权益可以参与利润分配。这个可以理解为投资者对企业投入资产,并以此成为企业的所有人,就是为了使自己的经济利益得到增值。而企业的生产创造了剩余价值,也的确让投资者的利益得到增值,所以针对企业增值所得到的利润,投资者理所当然要参与分配,并决策利润如何分配,以及如何利用利润等。无论是分利润,还是如何分等都是很重要的环节,这都需要读者逐步掌握。

没有收入哪来利润?没有利润怎么分?所以要想有利润,首先得有收入。

这里重点解释一下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负债不等于所有者权益。虽然在资产负债表中它们是一个“战壕”里的,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第一,负债不参与利润分配,债权人拿不到分红;第二,负债偿还是一种义务,利润分红是一种责任;第三,借钱是要付利息的,但不用给股东付利息;第四,企业破产清算时,财产拍卖一结束,先要支付拖欠工人的工资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再缴纳企业所欠税款,接着要处理其他的债务,比如向银行的借款或是向职工的集资款,最后还有钱的话才能归还股东本金。

1.2.4 老四“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这个定义比较拗口,理解时读者要注意,它提供了三种收入流入的方式。

● 销售商品或者销售产品。

● 提供劳务。

● 让渡资产使用权。

收入的组成内容如图1.5所示。

图1.5 收入的组成内容

还要注意一点,“日常活动”四个字,表明这里定义的收入涉及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有关的活动,下文叫“主营业务收入”。但企业一般不仅有日常收入,还有卖材料、卖废品的收入等,这个收入就不属于日常活动的收入了,因为一个企业日常活动不可能是卖废品(除了废品站),所以这个属于“其他业务收入”。还有将某栋楼房出售的突发性收入,这个突发性收入要比前面那个卖原材料、卖废品的收入更罕见,也不属于营业收入,于是就称为“营业外收入”。

最后需要注意,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比如单位代税务局收的个人所得税,不属于单位的收入。

与收入对应的,是费用。下一小节介绍费用。

1.2.5 老五“费用”

所谓费用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这个和收入的差别主要在于:收入是经济利益流入,而费用则是经济利益流出。要注意这个经济利益不一定表现为确切的资金流出。除了资金流出外,还可能是某一项权利的流出。

第一,费用一般是企业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而不是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第二,费用可以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二者兼而有之。这点可以理解为:①费用的发生可以表现为资金的付出,比如用现金支付差旅费,这就导致了资产的减少;②由于企业没有现金可以用,就暂时计入欠款,这就导致负债的增加,比如从一个企业买来办公用品,但暂时没有钱支出,于是就增加管理费用,再计入应付款,这样就变成了费用增加,负债也增加的情况。

第三,费用将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这个在后面的会计等式中会详细解释。

除了特点,我们还需要掌握费用的构成。它包括三大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就是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各种费用,比如电话费、招待费等;销售费用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发生的除营业成本以外的各种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费用,比如销售人员的工资、福利费等;财务费用是企业筹集生产经营资金时发生的费用。比如贷款利息、手续费等。

费用的组成内容如图1.6所示。

图1.6 费用的组成内容

比如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不能算作费用,前面提到过“营业外收入”,这里对应的就是“营业外支出”,以此来核算日常活动之外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会计学很讲究对应关系,注重有因必有果。我们后面要讲的会计分录,会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这种一一对应关系。

1.2.6 老六“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大块。简单地说当收入-费用=0(利润)时就结平,即不赚不赔。当收入-费用>0就是盈利,而收入-费用<0就是亏损。

为什么特指“一定会计期间”呢?因为企业如果效益非常好,可以一直良好地运营下去,夸张点说或许几千年、几万年企业都不会倒闭。可会计核算不能等到几千年、几万年后再核算,这样是不切合实际的。于是就人为地划分出一年为一个会计年度,三个月为一个会计季度,一个月为一个会计期间,以便于核算。需要用人民币来反映企业的货币资金,如果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可以使用外币核算,但在会计报表中必须要折合成人民币来反映。所以利润的前提条件是一定期间,经营成果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经营的业绩。

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关系如下。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其他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净敞口套期收益(-净敞口套期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利润的分类如图1.7所示。

图1.7 利润的分类

开办企业,要先到工商局去注册登记,工商局会发一个执照,这个执照上有经营范围,写着主营什么,在这个主营范围内取得的收入叫主营业务收入,为此付出的代价叫作主营业务成本和税金及附加。除了主营业务外,企业很可能会有一些其他的业务,比如把自己用不了的房产出租,这个租金就是其他业务收入,为此付出的代价即是其他业务成本。利润总额是所有利润的集合体。净利润,看名字就知道,口语中的纯利指的就是它,是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