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四个假设
就像做几何题时,题目会告诉你假设一样,会计假设是一种对会计活动进行时、空、量限定的理论,反映了会计核算的本质规定。通俗讲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多少事。为了保证会计工作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需要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进行限定。这种限定之所以称为假设,是因为我们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就可能会有不完善的认识。因此,在会计实务中就必须对某些未被确切认识的事物,规定一个前提条件,即假设会计活动(也就是前面说过的核算和监督)是在某种特定条件下进行的。目前为会计界普遍认可的基本假设有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
1.4.1 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单位,是会计人员进行核算的空间活动范围。一般情况下,一个经济单位就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也不排除在特定情况下,将集团或内部机构作为会计主体,如企业内部的责任中心等。这条规定了会计在什么地点做事。
会计主体假设之所以成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主要基于其从空间上对会计工作范围予以界定,六大会计要素才有了空间归属,相关人员才有可能从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中得到有意义的会计信息,从而做出决策,并管理、控制经济活动。比如,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蒙牛公司”)的会计在做账时不能把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伊利公司”)的数据写进去,因为作为蒙牛公司的会计,你核算的空间范围就是在蒙牛公司。其次,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财务核算与该会计主体所有者的财务核算区分开来。比如,王二姑开了一家天津二姑包子有限公司,王二姑自己家的水费、电费、电话费、煤气费能不能由公司承担呢?答案是不能。因为会计主体假设圈定了会计核算的范围。会计主体必备三个条件,即具有一定数量的经济来源,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活动,实现独立核算并提供反映本主体经营活动情况的会计报表。这三个条件,法律主体也具备,但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它们的关系有以下三种情况。
(1)公司是会计主体同时又是法律主体。例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
(2)公司是会计主体但不是法律主体。例如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分公司等。
(3)公司是法律主体但不是会计主体。比如集团公司下属子公司是法律主体,但在企业集团编制合并报表时,这些子公司就不是一个会计主体,我们只把集团公司看作一个整体。
1.4.2 持续经营假设
第二个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怎么样才能做到最大化?基础就是“钱生钱”。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就是一个再生产的过程,市场竞争很激烈也很残酷,当然会面临破产清算的可能。但是否会破产清算以及何时破产清算却没有人知道,为此会计界设立了持续经营假设。简单地说,作为会计人员,要告诉自己:我服务的企业永远不会倒。因为如果倒了,就不需要会计核算了。
1.4.3 会计分期假设
第三个假设是会计分期假设。一个企业的经营成果,从理论上讲只有到经营活动全部停止或破产清算时才能最终计算完毕并提供财务报告。但在现实中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一方面,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何时停止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另一方面,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可能等到经营活动全部停止或破产清算时才去了解财务报告。因此,在会计实务中就需要对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规定,在一个较短的期间内对其进行考核和报告,由此产生了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期间有历年制,也有营业年制。因为会计期间是人为划分的,根据世界各国对预算年度的规定不同,会计期间有历年制(即每年1月1日起至本年12月31日)的,如德国、匈牙利、波兰、瑞士等;有四月制(即每年4月1日起至次年3月31日)的,如英国、加拿大、印度、日本、新加坡等;有七月制(即每年7月1日起至次年6月30日)的,如瑞典、澳大利亚等;还有十月制(即每年10月1日起至次年9月30日)的,如美国、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不管怎么样,要记住一年都是12个月。这里还要提到中期的概念,会计分期包括中期,任何一个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都可以称作中期。
我国采用历年制,每年1月1日起至本年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值得说明的是,会计分期假设其实是持续经营假设的补充。有了会计分期,才产生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有了本期和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折旧、摊销、递延等会计处理方法。由于存在会计分期,现金实际的收付期间和资源流动的发生期间往往不一致。这样,在确认资产、负债、收入、费用时,就有两种交易记录可供选择: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记录交易最简便的做法是在发生现金收支时进行记录,这也叫现金制或收付实现制会计;另一种交易记录方法是权责发生制会计,它要求在收入赚取时才确认,不论何时收到现金。比如甲企业赊销给乙公司商品1000件,共计20万元。尽管甲企业未收到现金,但仍可记作收入已实现,而不必一定要收到20万元。同样的道理,在费用发生时,即使尚未支付,也被确认为当期的费用。这一方法的优点在于不会人为地使企业的某一期间损益大起大落,所以我国法律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1.4.4 货币计量假设
最后一个假设是货币计量假设。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的功能,货币计量的假设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要以货币作为量度来加以确认。
这个假设明确了会计核算的计量尺度和计量条件。这里包含两个内容:第一,以货币计量单位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成果进行综合反映,这个很重要,是会计的基本特征;第二,当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存在用两种以上货币单位计量时,为便于会计报表的阅读、汇总,就需要确定以某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我们国家的记账本位币就是人民币。
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因素,如企业经营战略、研发能力、市场竞争力、客户资源等,是无法用货币来计量的,但这些信息对于使用者的决策也很重要。企业可以在财务报告中补充披露有关非财务信息。总而言之,会计假设是对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所做的合乎情理的推断和假定,会计假设本质上是一种理想化、标准化的会计环境。假设毕竟与经济现实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只要假设与现实的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就不必担心。当现实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使差距越来越大时,假设就必须做出调整和补充,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