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本书配套资料“扩展学习材料”提供了我国部分年份国际收支平衡表,在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网址见附录)“统计数据”栏目中可查各年份收支平衡表。是一国对其一定时期(一年)内的国际经济交易,根据交易的特性和经济分析的需要,分类设置科目和账户,并按复式簿记的原理进行系统记录的报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将一国一定时期内国际收支的不同项目进行组合、统计,具体解释了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总是与时间紧密相连,因此一般提及该表总是称之为某国某一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小贴士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不定期出版和修订《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制定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格式。目前,较常用的是第五版(1993年)和第六版(2008年)。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规定,每个会员国必须定期报送其国际收支平衡表,经汇总后发表在《国际金融统计》上。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方网站中文主页网址见附录。2008年12月发布的《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全部账户可分为经常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以及误差与遗漏净额四项。

(一)经常账户

经常账户(current account)又称经常项目,是本国与他国进行经济交易时经常发生并在整个国际收支总额中占有重要比重与地位的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它显示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的流量,反映了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实际资源的转移,与该国的国民收入账户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它也表现了一国的创汇能力,影响和制约着其他账户的变化。经常账户包括货物和服务、初次收入以及二次收入三个明细账户。

1. 货物和服务

货物和服务账户列示属于生产活动成果的交易项目,侧重于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环节,在所提供经济价值的性质上与其他分录之间存在区别。

货物goods)包括一般商品、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及非货币黄金。货物可以用来满足家庭及社会的需求,或者用来生产其他货物或服务。由于输出或输入的商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因此货物又称有形贸易

货物对一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乃至整个国际收支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经济所有权可以通过交易进行转移,并可对其建立所有者权益。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进出口商品价格均应按离岸价格(FOB)计算,但各国掌握并不一致。在海关统计中,习惯以离岸价格计算出口商品价格,而以到岸价格(CIF)计算进口商品价格,大多数国家在国际贸易统计中也习惯如此。因此,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记录进口商品的支出时,应把到岸价格的运费、保险费等一切抵岸之前的费用予以扣除,换算成离岸价格,并把运费、保险费等国外发生的费用分别列入劳务收支项目中。

服务(service)是指劳务的输出输入,是改变消费条件或促进产品或金融资产交换的生产活动成果。它同国际进出口商品一样是价值的交换行为,但它不像商品交换那样看得见、摸得着,因此又被称为无形贸易。服务通常无法与其生产分离开来,一般也不能单独对其建立所有者权益。但个别产品,如知识获取型产品等一些涉及知识产权的产品,也可以像货物一样进行交易。

该账户记录的内容较为复杂,主要包括运输、旅游、通信、建筑、保险、金融、电子计算机和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专有权(专利、版权、商标、制作方法、经销权等)的使用费和特许权使用费,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等。

2. 初次收入

初次收入账户显示的是作为允许另一实体暂时使用劳动力、金融资源或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回报,而应付和应收的金额,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初次收入流量。

初次收入反映的是机构单位因其对生产过程所做的贡献或向其他机构单位提供金融资产或出租自然资源而获得的回报,主要包括与生产相关的收入(如雇员报酬、对生产的税收和补贴等)以及与金融资产和其他非生产性资产所有权相关的收入(如投资收益、财产收入等)两个细分账户。我们以雇员报酬和投资收益两个账户为例进行说明。

雇员报酬表示个人在企业生产过程投入劳务而获得的收入,一般由现金形式的工资和薪金、实物形式的工资和薪金、雇主的社保交款三个部分组成。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判断雇员报酬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为确定实体和个人之间是否存在雇主与雇员的关系,当雇主和雇员为不同经济体的居民时,雇员所获得的酬金回报计入雇员报酬。另外,在居民个人由非居民聘用或者居民聘用非居民个人时同样将会产生跨境雇员报酬。

投资收益是提供金融资产所得的回报,是一国资本在另一国投资而获取的利润、股息、利息等收益,或者看作居民和非居民之间有关的投资收益,一般与特定类型的金融工具紧密相连。

投资收益可进一步细分为直接投资收益、证券投资收益、其他投资收益(如借贷产生的利息)、储备资产收益等。其中,直接投资收益包括来自居民和非居民机构单位之间直接投资头寸的所有投资收益;证券投资收益包括居民与非居民之间除直接投资和储备资产以外的股权和债务证券头寸而产生的收益流量;其他投资收益包括居民和非居民机构之间与存款、贷款、贸易信贷和预付款以及其他应收或应付款账户相关的流量;储备资产投资收益包括股权和投资基金份额收益和利息、特别提款权持有利息等。

特别要注意的是,购买股票或债券的资本本金损益不记入收入账户,而要记入资本或金融账户。

3. 二次收入

二次收入账户显示的是收入的再分配,即一方提供用于当前用途的资源,但该方没有得到任何直接经济价值回报。

二次收入账户表现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经常转移,包括个人转移、对所得与财富等征收的经常性税收、社保缴款、社会福利、非寿险净保费、非寿险索赔、经常性国际援助、其他经常转移等项目。

特别要指出的是,二次收入账户中的经常转移项目(current transfers)又称无偿转移,通常是指单方的、不对等的收入和支出,不产生债权债务关系,却直接影响可支配收入水平和对货物或服务的消费能力,具体包括除下面三项的所有权转移:①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资产转移;②同固定资产收买或放弃相联系的资产转移或以其为条件的资产转移;③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经常转移又可细分为私人无偿转移和政府无偿转移两类:前者主要包括侨民汇款、年金、赠与等;后者主要包括政府间经济援助、军事援助、战争赔款、捐款,对慈善、宗教机构及科学文化组织定期的捐款,罚没走私品,债务及利息的豁免等。

(二)资本账户

资本账户反映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取得和处置,以及应收和应付资本的转移。资产从居民向非居民转移,会增加或减少居民对非居民的债权;资产从非居民向居民转移,则会增加或减少居民对非居民的债务。因此,这个账户表明本国在两个时点之间的时期内资产与负债的增减变化。

1. 资本转移

资本转移是资产(非现金或存货)的所有权从一方向另一方的转移,或者是使一方或双方获得或处置资产(非现金或存货)的转移,抑或是债权人减免债务的转移,主要包括六方面内容,即债务减免、非人寿保险索赔、投资捐赠、一次性担保和其他债务承担、税金以及其他资本转移。一般情况下,政府、住户和非营利机构进行转移是为了向另一方转让收益,而由于商业实体一般不会有向其他实体转移资源而不要求回报的动机,因此商业实体之间进行资本转移的情况比较有限,个别情况下会出现债务承担和一次性担保的启动。

2.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取得和处置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取得和处置是指各种不是由生产创造出来的有形资产(如土地、自然资源等)和无形资产(如专利、商标、版权、经销权等)以及租赁和其他可转让合同的交易。

(三)金融账户

金融账户包括引起一个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交易,它反映的是居民和非居民之间投资与借贷的增减变化,以及金融资产和负债的获得和处置净额,表明了用于净国际融资交易的类别、部门、金融工具和期限。

按照投资类型和功能划分,金融账户可细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金融衍生产品(储备除外)和雇员认股权、储备资产其他投资

1. 直接投资

直接投资的主要特征是投资者对非居民企业的经营管理拥有有效的控制权,投资者和企业之间存在长期的合作关系。投资者直接投资可以采取直接在国外投资兴建企业的形式,或采取购买非居民企业一定比例股票的形式,也可采取将投资利润进行再投资的形式。

2. 证券投资

证券投资也称间接投资,是居民购买非居民公司的股票、债券、大额存单、商业票据以及其他衍生金融工具等的投资行为,是一种跨国的股本证券和债务证券的投资。当证券投资超过一定比例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达到10%以上,我国规定5%以上),就成为直接投资。

3. 金融衍生产品和雇员认股权

金融衍生产品和雇员认股权具有类似的特征。金融衍生品往往与其他金融工具、指标或商品相联系,通过市场对特定金融风险进行交易。由于在现实中很难将服务费从金融衍生品的价值中剔除,因此常常将其整个价值归于金融资产。而雇员认股权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报酬形式,是公司向雇员提供的一种购买公司股权的期权,计入金融账户的雇员认股权交易。

4. 储备资产

储备资产包括货币当局可随时动用,用于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及稳定汇率的外部资产,包括货币性黄金(所有不计入货币黄金的金块交易都作为非货币黄金计入货物和服务账户)、特别提款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外汇储备等官方对外资产。它是政府的调节账户,当自发性交易的借贷不能平衡时,就需要通过增加或减少官方储备资产的方式加以调节。

储备项目为平衡账户,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官方储备是增减额而不是持有额,所以该账户可理解为当年的“储备变动”。

5. 其他投资

其他投资是一个剩余项目,凡不包括在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官方储备资产中的一切资本交易均记录在此,即包括其他几个账户未包括的金融交易,如保险技术准备金、养老基金权益和启动标准化担保的准备金、证券回购协议等。

金融账户中的会计分录可以作为货物、服务、收入、资本账户或其他金融账户分录的对应分录。但与经常账户不同,由于金融资产交易的发生总额常常缺乏充分数据,再加上交易总额对国际收支分析并不很重要,因此金融账户的各个项目并不按借贷方总额来记录,而是按净额来记入相应的借方或贷方。

小贴士

通常一国政府会将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储备资产、误差与遗漏净额这几类项目分成多个子项目,经过整理后对外公布其中重要的项目,每季度公布一次数据。

(四)误差与遗漏净额

误差与遗漏净额账户(errors and omissions account)是由于统计技术和其他一些原因使表上借贷双方总额无法平衡而人为设置的,以轧平借贷差额的一个账户。这一账户主要反映国际收支平衡表记载过程中出现的误差,通过分析误差与遗漏净额的大小和趋势,可以有助于找出有关数据信息中出现的问题。

尽管从理论上讲,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复式簿记原理保证了借方总额与贷方总额的平衡,但在实际的记录过程中,由于记录时间的不同、账户资料来源的不一、源数据和编制的不理想,还有一些人为原因和技术原因(如企业虚报材料、不能完全准确记录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一切交易活动)等因素,可能导致借方总额与贷方总额的不同而出现误差。误差与遗漏账户就是为了从技术角度消除误差而设立的,在公布的数据中单独列出。

如果经常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的贷方出现余额,就在误差与遗漏账户下的借方记入与贷方余额相等的数额;如果这几个账户的借方出现余额,则在误差与遗漏账户下的贷方记入与借方余额相等的数额。

虽然误差与遗漏账户可以达到使账面平衡的目的,但它是人为的平衡,对于数额大、持续时间长的差额,会妨碍对国际收支统计值的分析或解释,可信度降低,因此一定要重视这一环节。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则

国际收支平衡表就是将国际收支按特定账户分类和按复式记账原则编辑出来的报表,我们通过对它的分析可以了解一国国际经济交往的概况。其记账原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即任何一笔交易都同时记贷方“+”和借方“-”,数额相等,方向相反。具体规则如下。

(1)出口商品记入贷方项目,进口商品记入借方项目。

(2)本国居民为外国人提供劳务(运输、保险、旅游等)或从外国取得投资及其他收入,记入贷方项目;外国人为本国居民提供劳务或从本国取得收入,记入借方项目。

(3)本国居民收到的国外的单方面转移,记入贷方项目;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单方面转移,记入借方项目。

(4)本国居民获得外国资产(包括财产和对外国居民的债权)记入借方项目;相反,外国居民获得本国资产或对本国投资记入贷方项目。

(5)外国人偿还本国居民债务记入贷方项目,本国居民偿还外国人债务记入借方项目。

(6)官方储备减少记入贷方项目,官方储备增加记入借方项目。

总结上述事实,区分借贷双方的一般原则为:一切收入项目或负债增加、资产减少的项目都列为贷方,或称正号项目;一切支出项目或资产增加、负债减少的项目都列为借方,或称负号项目。

【例1.1】中国某公司出口价值500万美元的商品到美国,获得美元收入,因此,在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商品出口项下应记入贷方500万美元。该公司得到的货款被美国银行作为一项短期资本流动,所以应在短期资本流动项目下的借方记入500万美元,如表1.1所示。

由于每笔经济交易都同时记载有关的借贷科目,而且金额相等,因此,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最终差额恒等于零。但实际上由于每一具体项目的借方和贷方是不平衡的,即收支相抵后总会出现一定的差额(可能是正差额,也可能是负差额),各个具体项目的差额不一定为零。因此,分析一国国际收支状况并不是分析它的总差额,而是分析各个不同项目或称为不同账户的差额。

表1.1 国际收支平衡表示例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国际收支是经济分析的主要工具,一国的国际收支记录了其与世界各国的经济金融往来的全部情况,也反映了该国的对外经济特点。因此,认真全面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对于了解国内外经济状况、针对本国国情制定相应的措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一)分析目的

国际收支分析的目的既包括对一国收支状况的总体了解,更重要的是发现收支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1. 判断国际收支状况

国际收支差额为零时,我们称之为“国际收支平衡”;当这一差额为正时,称之为“国际收支顺差”;当这一差额为负时,称之为“国际收支逆差”。其中,后两者统称为“国际收支失衡”。由此我们可判断出本国国际收支状况并采取补救的措施。

2. 分析国际收支失衡原因

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了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对外资金流向和流量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受到本国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也可能是国际上或者其他国家的某种变动造成的。通过对本国国际收支的经常分析,并结合有关国家国际收支状况的分析,我们可能找到造成本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具体原因,从而为国家制定正确的对内对外经济金融政策提供依据。

3. 制定经济政策参考,预测汇率、利率走向

国际收支平衡表客观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国际储备资产的净额。一国或地区通过分析本国或本地区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掌握其国际储备资产增减变动的情况,以此为依据制定本国或本地区的国际储备的合理水平;通过分析他国或地区编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根据其国际储备资产变动的情况,能够确定其经济政策和金融政策的走向,以及汇率波动的趋势。

4. 预测本国或本地区经济政策、经济发展趋势、资金流向

国际收支平衡表全面地反映了世界经济活动的基本情况。通过分析与比较各国或地区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我们就可以在了解他国不同经济实力的同时,了解本国或本地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对预测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并制定相应对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分析方法

国际收支的分析既要纵向对本国收支的历年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还需要从横向的角度将本国的状况同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分析,以便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1. 逐项分析

逐项分析主要是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分类:货物贸易、劳务、收入、单方面转移、资本(长/短期)、储备资产和误差与遗漏项等,按类逐一分析。具体可从各个分项着手,分别计算贸易、劳务、单方面转移等的局部差额,分析其形成原因,然后再综合这三个分项,得出整个经常项目的差额;同样对金融、资本项目亦分别从金融、资本两个分项得出的差额进行分析,然后再综合得出整个金融、资本项目的差额。

2. 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是对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整体性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由大大小小几十个项目组成,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项目的平衡,并不能代表全部项目都是平衡的。同样,某个大项目的平衡也并不意味着它下面的各个子项目和小项目都是平衡的,因此需要整合以后进行全面的分析,目的是分析局部差额和总差额关系。

视野拓展

推荐读者阅读2016年11月6日人民网《三季度经常账户顺差增长》(王观)一文,进一步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每个账户的特点;阅读2015年6月3日经济半小时《上海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打通境内外资金结算》,思考国际收支平衡表能反映什么。

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16/1106/c1004-28838001.htmlhttp://v.ifeng.com/news/mainland/201506/01bf27af-c903-4124-a88c-e6e97a7af92d.shtml

3. 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又分为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纵向比较又称为动态分析,是指对一国若干连续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比较分析,以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国际收支的各个项目及总体收支及差额的变化,分析其发展是否正常、均衡以及差距所在。横向比较又称为静态分析,是指对不同国家在相同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比较分析。

学习思考

通过以上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介绍,请简要说明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包括哪些账户、每个账户包括哪些业务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