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驾驭财富:犹太人的成功理念和财富智慧(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三辑08)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犹太人的成功理念和财富智慧

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告诉你两种知识:一、用今天的磨难去换取明天的幸福;二、尊重教育的价值。

书架和书在犹太人家庭中占据着一个重要的位置。

珍爱书籍成为犹太家庭的一个特征,即便是那些没有强烈宗教信仰的犹太家庭也是如此。

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

——丹尼尔·拉平

2.1 修复残缺的世界

按照《圣经》的观点,上帝创造万物是有顺序的:第一天创造了光,第二天创造了空气,第三天创造了水和各种蔬菜,第四天分开昼夜和节令,第五天创造出大鱼和各种鸟类,第六天创造出昆虫和各种野兽,然后才开始造人。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以及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神说:“看哪,我将遍地上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树上所结有核的果子,全赐给你们作食物。至于地上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以及各样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我将青草赐给它们作食物。”事就这样成了。神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六日。[8]

上帝对自己创造的世界非常满意,用《圣经》的话说就是,“事就这样成了”,“神看着是好的”,让一切都“各从其类”。第七天是安息日。紧接着,上帝又在东方立了一个伊甸园,并让他创造的人“亚当”修理看守伊甸园,还担心亚当寂寞,在他沉睡之际,从他身上取下一条肋骨,造了一个女人陪伴他。

上帝是一个伟大的理想主义者,他认为世界就应该从此美好,万事万物按照自己制定的秩序“各从其类”,这就是一个和谐的世界。但万万没想到,女人经不起蛇的诱惑,怂恿亚当吃了善恶树上的果子,从此破坏了和谐的秩序。[9]这使上帝很伤心,也很生气。

这个和谐的秩序,从犹太教的角度说,就是以《十诫》和《托拉》或《塔木德》中的613条戒律为基础的。“不杀人,不奸淫,不偷盗,不做假见证陷害人”等,它们构成了人类永恒的戒律和道德基础,只要人类不遵守这“十诫”,社会就不会和谐,人类就会走向灭亡。

律法的本质就是道德,律法的延伸就是法律,道德和法律构成了和谐世界的基础。所谓的道德,用苏格拉底的话说,就是“我们应当如何生活”[10]。用康德的话说,道德的最高原则被称为“绝对命令”[11],从最高原则中可以产生人们的所有责任和义务。康德认为,人类有着“本质的价值”,例如有尊严,这使他们具有“无上价值”。但是,人类是有理性的人,要用理性来指导自己的一切行为。如果没有理性的存在,世界的道德维度就会消失。[12]这意味着,在最肤浅的层次上,我们对他人有严格的仁慈责任:我们必须为促进他们的福利而努力;我们必须尊重他们的权利,避免伤害他们,并且通常总是“努力尽我们所能,促进其他人的目的实现”。因此,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政府尽可能为人民谋福利和尊重每个人的权利。

犹太教及其改善世界的目标差不多始于4000年前,是随着亚伯拉罕和一种革命性的思想——一神教的出现而开始的。亚伯拉罕获得的这一启示使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人的使命也发生了变化。其他宗教通过享乐主义和“一切以人为中心”降低了人的地位。一神教则提升了人的地位,将宗教关注的焦点从“自以为是”转移到“因行称义”上——人只有执行上帝的戒律,体现自己的仁慈、善良、谦恭和同情,才能为世界带来正义、和平与和谐。

《塔木德》说,当一个人死后升入天堂,他会被问道:

你是否诚实地工作着?

你是否腾出时间用于学习?

你是否参与繁衍后代的生殖活动?

你是否努力地自救?

你是否探讨智慧的哲理?

你是否深入探求事物的本质?[13]

只有每天追问自己这些问题的人,才有可能领到去天堂的钥匙。成功是犹太人的一项无穷无尽的任务,他们要努力奋斗,摆脱一切艰难困苦,去修复破碎且不够和谐的世界。这也是犹太人强调教育、重视学习的原因。这一责任和使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犹太人去救济他人、改善环境,为受压迫者寻求公正,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在犹太人的心目中,成功不应以一个人获得财富的多少来衡量,而应以他在成功的路上克服的困难来衡量,以及在真正成功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来衡量。成功意味着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利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善残破的世界,从而实现道德的完善和精神的超越。

《托拉》历来教导人要充分地享受生活:“我将生死、祸福陈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拣选生命,使你和你的后裔都得存活。”[14]而“无论谁拯救了一条生命就是拯救了整个世界”,这句话所强调的则是每一条生命的价值。

犹太教对生命的尊重及其传递给全人类的讯息体现了“修复世界”的最终目标。《以赛亚书》(2:4)教导说:“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这一重要教诲如今镌刻在了联合国总部所在街道对面的拉尔夫·巴赫公园的一堵墙上,这堵墙用以赛亚命名。追求和平是犹太教的核心,也是对希望“修复世界”的人们的激励,因为选择活着意味着无论在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都要尽力保存生命。

也许犹太教对生命的高度尊重,以及认为拯救一个人也是在拯救整个世界的使命观,正是众多的犹太人进入“修复行业”的原因之一。迈尔斯·D.斯多福说:

几乎每一个所谓“修复性”职业中,如医学、心理学、法律,和道德标准的制定、对年轻人的教育或是对公众思想的塑造等,“圣书之民”——犹太人都让世人深深感受到他们的存在。无论这些研究者、从业者是否犹太教的虔诚信徒,他们似乎都在履行“犹太人的使命”:努力使我们的世界成为一个更加美好的居住地……

因此,大多数犹太人真诚地意识到他们的生活必须要有意义。生存于世不是为了逃避死亡,而是为了拥抱生活。所以当犹太人离开这个世界时,他留下的远远不只是沙滩上的脚印。社会期望他为后代——自己以及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后代,留下不可磨灭的贡献。

犹太哲人希勒尔说:“我不为我,谁会为我?若只为我,我为何物?此时不为,更待何时?”

一个人如果重视自己、尊重自己,他就会期望为自己获得最好之物——最好的医疗护理、最好的生活。如果一个人有义务,如希勒尔所说,不只是为自己,那他就会像提升自己的需求一样,为提升人类的需求而努力。

犹太教承认人类自私和自我放纵的本性,并以此促进性格的发展。自私的对立面是无私。自私和无私就像蝴蝶那双对称的翅膀,看起来互相排斥,然而,一旦轻轻地共同振动起来,就可以令蝴蝶优雅地飞翔在空中。[15]因此,每一个犹太人的伟大理想就是:修复这个残缺而不完美的世界。

2.2 发了财并没有成功

每个犹太人在小的时候,他的母亲都会经常问他:“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火烧了,你的财产也被抢光了,你会带着什么逃跑呢?”

如果犹太孩子的回答是“黄金”或“钻石”之类,母亲就会进一步追问:“有一种东西比黄金和钻石更重要,它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你知道是什么吗?”

孩子的回答是“空气”,母亲就会告诉他:“空气固然重要,但并不稀有。真正应该带走的是知识,知识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财富,只要你活着,它就会永远跟着你。”

紧接着,犹太母亲就会给孩子讲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艘大船出海远行,船上的乘客中除了一位拉比外,全是大亨。

大亨们觉得无聊,就互相炫耀起自己的财富。正当他们争得面红耳赤时,拉比插话了:“我是你们这群人中最富有的,不信你们走着瞧。”

船行至途中,遇到大风,只好靠岸。一靠岸却遇到了海盗,大亨们的财产被抢劫一空。拉比却依靠智慧和学识很快受到岸边居民的赏识,他陆续在当地开班授课。

而那些大亨却处境落魄,纷纷前来寻求拉比的帮助。他们见到拉比的第一句话就是:“还是您说得对,您确实是最富有的人。”

在犹太人看来,“智慧”=“知识+能力”=“理论+实践”,读死书的人像一头驴。因此,一个犹太人从小被灌输的成功理念是:知识和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财富,而认识耶和华就是智慧的开端。正如《塔木德》所言:

任何有知识的人都不会贫穷。

有知识的人拥有一切,而没有知识的人拥有什么呢?人一旦掌握了知识,他还缺少什么呢?如果一个人没掌握知识,那他拥有什么呢?

在犹太人心目中,学者的地位不仅高于商人,也高于父亲,甚至高于国王。“一个学者死了,没有人能代替他;而一个国王死了,所有人都能胜任。”学者成为人们尊敬的主要对象,一个研究《塔木德》的学者,甚至会享受到免税的待遇。当然,他们推崇的知识是活的智慧,对于那些满腹经纶的书呆子,他们称之为“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塔木德》说:“富翁和学者谁更伟大?当然是学者,因为学者知道金钱的价值,而富翁却常常不知道知识的价值。”可见,犹太人将知识和智慧抬到多么高的地位。

犹太商人说,财富是靠脑袋的,而不仅仅靠手,他们说:“钞票有的是,遗憾的是你的口袋太小了。如果你的思路足够开阔,那你的钱包就会随之增大。”

犹太拉比说:“无知的人不能成为圣人,不能进入天堂。只关注世俗事务、喜好钱财的人,只是平凡的人。”

在传统的犹太家庭里,有一个世代相传的规定:书橱只可放在床头,不可放在床尾。因为书是神圣的,绝不能对书本有所不敬。犹太文学大师茨威格写过一个短篇小说《旧书商门德尔》。故事说:旧书商门德尔是一个传统的犹太文化商人,对图书无比热爱,隔壁一家咖啡馆为他设立了专座,并给了他许多优惠。而他也三十年如一日,每天从早上7点半开始,摇头晃脑地读他喜欢的旧书,直到咖啡馆打烊才离开。他的知识丰富到什么程度呢?只要你告诉他一个书名,他就会非常详细地告诉你有关版本的出版者、出版年代、大概的价格,以及与该书有关的二三十部书的详细情况。“他知道图书世界中的每一株植物、每一条毛虫,对永恒变化的茫茫太空里的每颗星辰都了如指掌。对每一种专业,他比专家们知道得还多。对图书馆方面,他比图书管理员更精通。他洞悉大部分商行的存书状况,远胜过这些商行的老板,他无须查阅什么清单呀,目录卡呀,光凭自己无与伦比的记忆力……”

显然,门德尔是旧书界的巨擘,他赢得了欧洲旧书界对他的尊敬,但他靠的不是经营才能,而是超凡的学识和天才的记忆力。他后来死于战争的摧残,从此整个欧洲的咖啡馆失去了一道古色古香的人文景观。

美国“共同基金之父”罗伊·纽伯格也说过:“我明白,金钱能够使这个世界运转,但我不相信金钱;我知道,艺术无法使这个世界运转,但我笃信艺术!”他在93岁的生日晚宴上,说出了如下诚挚的话语:

我的成功来自我对生活的好奇心,直到现在我仍然充满好奇。我想知道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会是那样,所以我仍然充满热情地迎接每一天的到来。我要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而且我知道我一定能够学到新的东西。

这是何其健康和阳光的一种心态啊,正是这种心态成为了犹太人创造力的源泉。另一位犹太人——美国“公关之父”爱德华·伯奈斯,他的晚年生活也验证了纽伯格的这种思想。伯奈斯是心理分析大师弗洛伊德的外甥,他借用舅舅的心理学理论,让大众购买原本不需要的产品,并且影响大众对事物的看法与观念,从而博得了“公关之父”的称号。他让女性抽烟成为时尚,他教美国人改变了家居布置,并帮助柯立芝入主白宫。他是一个长命百岁、非常迷人,而且极具道德争议性的人。

另一个犹太老人科斯托拉尼也同样有趣,他被誉为“证券教父”、“欧洲的沃伦·巴菲特”和“20世纪股市的见证人”。他虽然没有巴菲特那么有钱,却赢得了“股市教授”的美称,并出版了十几部风靡全世界的股市专著,全球发行量高达300万册。他生于1906年,死于1999年,活了93岁,生前最大的愿望是能够为2000年1月那期的《资本》杂志再写一篇专栏文章。他曾幽默地说道:“《资本》给了我保障,但谁来保障资本呢?”

20世纪70年代,他开始在德国和世界各大都市的咖啡馆开办股票培训班,不断地教导青年朋友:要想在股市上取得成功,不是靠算计,而是靠思想,用脑子思想。上至王孙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有数万名“学生”聆听了他的讲座。他虽然不是某一所固定大学的教授,却是全欧洲几乎所有著名大学的客座教授。他给年轻父母最明智的建议是:“与其到股市投资,还不如往孩子身上投资。”

在过去的35年,他曾做过无数场报告,并在电视上频频露面。不论是在世界经济论坛上出现,还是在世界银行、电话交易所,或是哈罗德·施密特主持的电视节目中,他始终是一位幽默机智的勇敢斗士。他认为自己精力充沛的秘诀就是每天都在进行“精神体操”。虽然坐飞机火车以及登台演讲对他来说越来越困难,但是这位老先生从来不坐在主办者为他准备的沙发椅上。只要他把两只手牢牢地撑在讲台上,接下来便会有1到1个半小时紧张而又诙谐幽默的演讲,而且掌声不断。他在每次报告开始时都说:“要从我这里得到重要的建议,将会使你失望。如果有什么建议的话,那我要告诉大家,股市只是银行或利益集团企图向公众兜售某种股票罢了……”

很显然,通过这三个犹太老人的故事,再一次证明了“文化和智力的寿命比金钱更长”这一重要道理。正如罗伊·纽伯格在自传的前言《我热爱生命》中写道:

有些人因不断去追求巨大财富浪费了他们的生命。钱是有用的——我们得面对它——但它绝不能同健康平起平坐,当然更无法同伟大的艺术相提并论。

我从来没有对金钱本身产生过真正的兴趣。我的职业和我的生命热情来自经营艺术以及对艺术的支持。金钱当然是这种经营的副产品,使我得以购买伟大的艺术作品并对文化予以支持。

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那些想成为一切主人的人,却往往沦为奴隶。”因此,无论是在股市还是在现实当中,许多人沦为金钱和权力的奴隶。虽然犹太人被誉为“世界第一商人”,并且在股市和金融运作中如鱼得水,但是他们却深刻地认识到:

发了财并没有成功。

文化和智力的寿命比金钱更长。

这两句话代表了犹太人的成功理念。

2.3 究竟什么是成功

一个来自外地的年轻人来到纽约,要去哥伦比亚大学,大家七嘴八舌地告诉他怎么走,结果他更不知道该怎么走了。幸运的是,他又看到一位学者模样的老先生走了过来,于是他上前问路。

老先生想了想,然后回答说:“学习,年轻人,要不断地学习!”

这句话再一次表明了学习在犹太人心目中的位置,可见犹太人无时不在学习。《塔木德》说:

知识是最可靠的财富,是唯一可以随身携带、终身享用不尽的财产。

即使变卖一切家当,使女儿嫁给学者也是值得的;为了娶学者的女儿为妻,纵然付出所有的财产也在所不惜。

可见,犹太人真正的成功秘诀还是学习。犹太作为一个四海为家的流浪民族,拥有的真正财富就是知识。正如《塔木德》所言:“那些循规蹈矩的人突然放弃了学习,去宣扬树木或休耕的土地有多么美,实际上是放弃了他们的生活。这意味着过分敏感于外部世界会使人走入歧途。”

丹尼尔·拉平博士不仅是美国著名的犹太学者,同时也是乔治·布什总统的顾问,他在其号称“犹太财商第一书”的书中讲过这样一件事:

一个美国女人由于卧室中拥有大量的书而十分烦恼,于是决定将书挪出,让自己至少拥有一个整洁的房间。刚好在这时候,一个向她女儿求爱的年轻犹太人第一次拜访她家。她们把他迎入整洁的房间,热情款待他。女儿成婚后,女婿和岳母聊天,说他第一次拜访她家,竟然看不到任何书的影子时,差点转身离去。他的第一反应是,担心和这个没有书的家庭找不到任何共同语言。

由此可见,书已经成为许多犹太人生命中的一部分。讲这个故事的拉平博士不仅是一家商业研究机构的总裁,而且运用古老的犹太经商智慧为安利、诺德斯特龙和波音等公司的高层领导每年举办50多场演讲,宣扬经济自由的道德与精神价值,并深受欢迎。

难道仅靠学习就能成功吗?成功不仅需要终身学习,还需要不断地实践。看一个犹太人如何将75美元变成100万美元吧:

弗里德曼得到一个消息,在市区的垃圾场旁边有一块没用的土地要卖,只需要出价75美元就可以买下来。于是,他找亲戚借了75美元,承诺在一年之内偿还。

弗里德曼买下这块土地后,整天在垃圾堆上翻来翻去,他将有用的东西放到自己的土地上,然后再把这些东西卖给收废品的商人。接着,他又买了块更大的土地,然后又把它卖掉,赚了一笔钱。接着,他用这笔钱盖了两幢大楼,不到半年,他就赚了10万美元。

不久,他又有一个机会,开发了市郊的一块土地,使自己的财产迅速翻了许多倍。到了第十二个月的最后一天,他把自己已经赚的120万美元投资在一栋有50层、估价达1亿美元的建筑上。在他签署完所有合同2小时后,一场地震使这幢大厦变成了一片废墟。

然后,他伤心地去找亲戚,并道歉说:“我想我不是什么做生意的材料,把借您的75美元全部亏掉了!”

很显然,弗里德曼完全具有做精明商人的天赋,只是在自然灾害面前,任何人都难逃厄运。唯一的遗憾是,弗里德曼忽略了给建筑上保险,一旦有保险,他就不会一无所有。当他失败以后,他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已经没有东山再起的信心和动力了,这是最大的悲哀。

那么,对于犹太人来说,他们追求成功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的答案是:

我在凤凰城长大时,没有任何犹太朋友,我觉得自己是学校里唯一的犹太小孩儿。记得圣诞节时,我会感到一种羞辱,因为在我们住的街道上,只有我们家没有任何装饰,只有一盏门灯在亮着。

显而易见,作为犹太人会有一种西方文化“局外人”的感觉。犹太人在努力保持自己文化特征的同时,也在努力争取别人的认同,这正是他们追求成功的动力。即使在反犹太主义最不严重的美国,犹太人仍然在心理上觉得和主流社会有点距离。在向别人证明自己能力的过程中,他们努力寻找新的方法,进行创造,因而获得了成功。正如作曲家罗杰斯的女儿所言:“我知道自己一直不愿意当个犹太人,但我也不喜欢因为自己是个犹太人而遭人厌恶。”

犹太教教义强调,“个人有责任为自己的行为和深入的自我教育负责”,所以犹太人希望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们能够接受其他犹太成功人士为自己的榜样。经验告诉犹太人,依赖别人可能很危险,因为政治风向可能随时改变,如果你能够自立自强,就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再加上反犹太主义的排斥,犹太人一直努力向全世界各个领域证明自尊。正如《塔木德》所言:“当压力出现,迫使我们改变自己的法规时,我们要不顾一切地战斗,即使面临强敌也要战斗。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犹太人有句格言:“一切都太正确时,一定有什么东西有问题。”也就是说,人生不应该一帆风顺,一旦一切都很顺利,恐怕就不正常了。人们总是有理由保持警惕,这不仅是一种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更是一种绝对不满足于现状的心理。所以,许多犹太人积极行动起来,成为工会积极分子和共产主义思想家、革命家。马克思、拉萨尔、伯恩斯坦、卢森堡等一大批犹太积极分子的出现,正体现了他们反抗压迫,反抗剥削和权力,设法改变现状的伟大动力。

爱因斯坦说过,宇宙、宗教、经验是科学研究背后最强大、最高贵的动力。尤其是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出现后,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一大批犹太科学家,努力投身到揭示大自然的奥秘中,在自然科学领域做出了无数发明和创造。在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犹太人占获奖总人数的31%,足见这些犹太科学家的超人才智和“追根究底”的科学精神,他们是揭示大自然秘密的先锋。

索罗斯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国际金融家。1999年,他的财产估计有40亿美元。他被世人指责为投机家,他在1992年炒作英镑,1997年炒作亚洲国家的货币。他的量子基金使他富可敌国,远远超出他在自家阁楼中躲避纳粹搜捕时的想象。他在一本书中写道:

我以身为犹太人为荣,尽管我必须承认,自己几乎花了一辈子的时间才体会到这一点。我一直受到缺乏自尊心的困扰,这是主张“同化犹太人主义”的祸根,是一种沉重的心理负担。只有在我承认自己成功时,才能够卸下这种重负。我认同自己的犹太血缘,就是认同自己为少数民族,我相信“犹太天才”这种说法,你只需要看看犹太人在科学、经济生活或艺术上的成就就知道了。这是犹太人超越少数民族地位,努力取得卓越成就的结果。犹太人学会用许多不同的观点,甚至用最矛盾的观点考虑每一个问题。身为少数民族,犹太人等于被迫要用批判性的方式去思考。如果我身上有什么“犹太天才”的特征,完全是因为我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就这一点而言,犹太血缘是我性格中的一个基本因素,我刚才说过,我对这一点很骄傲。我也知道在我的思想里,有若干成分的犹太乌托邦主义。我和我的基金会是那种传统的一部分,这也是欧洲联盟的观念让我如此兴奋的原因。在欧洲联盟里,每一个国家都是少数,这一点就是这个观念如此具有吸引力的原因。

在这段短短的话语中,既道出了索罗斯作为一个犹太人的自豪感,也显现出他作为一个犹太人的自卑感;既揭示了他及其他犹太人追求成功的动力,也抒发了他作为一个犹太人对保存犹太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感。这就是作为一个成功的犹太人对新一代犹太人寄予的厚望,同时也显现出他对犹太民族所面临的同化问题的最大困惑和隐隐担忧。正如一位美国记者所言:“反犹太主义的失败代表着‘同化犹太人’的成功,犹太人的成就消除了障碍,却也‘消除’了犹太人自己。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犹太人的结婚对象当中,一半以上是非犹太人。”

因此,犹太人凭着信仰战胜苦难,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走向成功。那么,究竟什么是成功呢?

所谓的成功,不在于你向社会索取了多少,而在于你给社会奉献了多少。

所谓的成功,不在于你赚了多少钱,而在于你在成功的路上付出了多少艰难困苦的代价,流了多少眼泪。

所谓的成功,就看你成功以后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人。

所谓的成功,不仅仅是使自己幸福,而且还应该给别人带来幸福。

所谓的成功,就看你是否最大限度地挖掘了自己的潜能,并能够超越自己狭隘的、简单的、物质的欲望,上升到一种永恒的对道德和精神的追求,从而去修复这个残缺而不完美的世界。

成功就是可持续发展。

2.4 捍卫商业的道德与尊严

《创世记》里有一则美丽的故事:上帝为了惩罚行恶的世人,决定降大雨毁灭人类,唯有诺亚一家被作为人类新的始祖,得以赦免。于是,上帝命诺亚造了一艘长约150米、宽约25米、高约15米的三层方舟,携带鸟类和兽类逃往他乡。大雨一连下了40个昼夜,淹没了整个人类世界。洪水退去后,上帝和诺亚一家以“彩虹”为约,约定今后不再毁灭人类。

从此以后,犹太人就和上帝立了契约,保证双方决不毁约,谁不履行契约就是违背神的旨意。所以,犹太人在谈判中非常认真,千方百计讨价还价,一旦签订合同,就会维护契约的神圣,决不随意更改。对于违约者,犹太人深恶痛绝,一定要严格追究责任,毫不客气地要求赔偿损失,并把他逐出犹太商界。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行为,一方面可能是为了报复基督徒的欺压,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维护契约的神圣。因此,在全世界的商界中,犹太商人的重信守约是有口皆碑的。

显而易见,犹太人不仅是一个“律法的民族”——《塔木德》中有613条戒律要求犹太人执行。同时犹太人还是一个“商法的民族”,《圣经》又称作《律法书》,其中有许多条关于所有权、债务、抵押、赔偿、公正等现代民法、经济法和商法所涉及的律法供大家恭行。例如,在所有权方面,最基本的律法就是“十诫”中的第十条:“不许贪恋他人的妻子、仆婢和财物。”由此派生出来的赔偿规则有“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人若偷牛或羊,无论是宰了还是卖了,他都要五牛赔一牛,四羊赔一羊”[16]等等。还有关于买卖公平的律法:“你囊中不可有一大一小两样的砝码;你家里不可有一大一小两样的升斗。当用对准公平的砝码、公平的升斗。”[17]此外,《塔木德》对公平交易、价格、退货、广告、不合理竞争、人身伤害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并认为,法律中维护弱者就是维护商业秩序。总之,犹太人作为一个务实与理性的民族,很早就致力于维护商业的道德与尊严。

有位犹太妇女在商店买东西,回家后从袋子里取东西时,发现里边多了一枚戒指,便向拉比请教。拉比给她讲了一则《塔木德》中的故事:

一位拉比平日靠卖柴为生,每天都要把所砍的柴从山里背到镇上去卖。拉比为了节省时间,便决定买一头驴来代替。

于是,他向一位阿拉伯人买了一头驴。徒弟们很高兴,牵着驴到河边洗澡,却发现驴脖子上挂着一颗光彩夺目的钻石。因此,欢呼雀跃。

出乎徒弟们意料的是,拉比找到了卖驴的人,并说:“我买的只是驴子,而没有买钻石,我不能贪恋不义之财,所以钻石必须归还给你。”

犹太妇女听后很感动,立即带着孩子把戒指退还给了百货公司,并对售货员说:“因为我是犹太人!”因为是犹太人,所以必须捍卫商业的道德与尊严,灵魂的纯洁是最大的美德。如果说这则故事尚有说教的味道,那么《基辛格与芬克斯》的故事也很值得我们玩味,它不仅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而且就发生在20世纪末的某一天。

在圣地耶路撒冷,有一个名叫“芬克斯”的西餐酒吧,酒吧里只有5张桌子,虽然面积不大,却历史悠久,颇具特色,是各国记者非常喜欢停留的地方。

20世纪70年代,基辛格在中东进行“穿梭外交”的时候,亲自给“芬克斯”的店主打电话预约,说出了自己的真实姓名,希望带10个随从光临“芬克斯”,并要求届时谢绝其他客人。本来“芬克斯”的店主很高兴,非常欢迎自己的同胞光临小店,但基辛格的要求却深深刺痛了他那根犹太商人职业道德的敏感神经。

他非常客气地说:“您能光临小店,我感到莫大的荣幸。但让我谢绝店里的老顾客,是我所不能做的,因为他们是支撑这个店的人。”基辛格很尴尬,挂断了电话。

第二天,基辛格再次给店主打电话。首先向他表示歉意,然后表示只带3个随从,预订一桌,而且不必谢绝其他客人。但令基辛格大吃一惊的是,店主再次谢绝了基辛格的预约。

“为什么?”基辛格大惑不解。

“因为明天是安息日,也是本店的休息日,我不能为您破例。星期六是一个神圣的日子,如果在星期六营业,是对神的亵渎。”

基辛格什么也没说,默默地挂断了电话。

这则逸闻被美国记者知道后,写成了《基辛格与芬克斯》的新闻,在美国各大报纸大肆渲染,既提高了“芬克斯”的知名度,又宣扬了犹太商人崇高的职业道德。

《塔木德》说,一个人死后,在天国的门口,上帝会问:“你生前做生意时是否诚实无欺?”如果这个人的回答是否定的,天国的大门就会向他关闭。所以,犹太人成功的第一黄金法则就是:

相信和捍卫商业的尊严与道德。

2.5 究竟是头脑驾驭财富,还是财富驾驭头脑

有句犹太谚语说,人的个性可以从三个地方看出来:他用的杯子、钱包和他的脾气。杯子代表他的品位,钱包代表他和金钱的关系,脾气代表他的修养。许多富翁穿着豪华奢侈,脾气非常大,大肆挥霍。正如《塔木德》所说:“最长的路,是从心灵通往钱包的距离。”若不能将人生视为一个整体,从而探讨人生的价值,我们就无法从心灵通往钱包。

两千多年来,“犹太人与钱”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牧师对它加以诋毁,而帝王则觊觎它;反犹太主义者为之暴跳如雷,而犹太人自己则既为之自豪又讳莫如深。因为,犹太人的钱以及这些钱里面所蕴含的权力和影响,是流传最久的反犹太主义谎言之一。因此,一旦谈及这个话题,人们总是把调子压到最低限度,对犹太人而言是生怕惊醒反犹太主义的鬼魂,而对非犹太人来说是为了避嫌,他们生怕因此而被视为反犹太主义之流。这种故意的疏漏令人吃惊,因为钱——钱的利用和滥用,钱的获得和分配——过去是,现在仍然是犹太经验的中心要素。

马克思说过:“犹太人用犹太人的方式解放了自己,他们解放自己不仅因为他们掌握了金钱,而且因为金钱通过他们或者不通过他们而成了世界势力……”用一个日本商人藤田田的话说:“信仰犹太教的犹太人,做生意确实有一套本领。生意人认为自己应去做一个犹太教的信徒,这样,世界上就不会有战争,而且可以赚到钱,世界就变成了乐园。也许几百年后,地球上所有的人都会成为犹太教的信徒。”这个日本人自封为“银座的犹太人”,实际表明了他心目中的犹太人就是成功的生意人。

近年来,一些犹太人附和了那种对自己取得成功的本领大加吹嘘的地道的美国式的粗俗做法。他们抛弃原来的审慎和格调,大肆夸耀起自己的名利和财富来,甚至认为“生活富裕不仅是最好的抱负,更是一种义务”。不过,大多数犹太人对于个人钱财仍持欧洲人的观念,他们对钱的态度是严肃而有节制的,谈到钱的时候总是三缄其口,几乎从不拿钱开玩笑。对于犹太人来说,钱居于生死之间,没有钱他们就无法生存,钱处于重要地位。但是,赚钱并不是唯一和最终的目的,赚钱就是手段,赚了钱并不等于成功,真正的成功是获得知识和智慧。钱并没有受到崇拜,否则就会违反“律法”。但是钱对于肉体的存在,具有一种准神圣性和现实性,所以钱非常重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反犹太主义是一场经济战争”,犹太人若非因为自己在赚钱方面的特殊才能,早被消灭殆尽了。

时至今日,许多犹太人对钱仍然怀有一种矛盾心理——既意识到了钱的威力,又不愿意树大招风,被人嫉妒。犹太人在基督教世界中的形象,就是原始金融家和全能的金钱操纵者,或者是贪婪吝啬的代名词,并被指控为基督教世界中经济问题的根源或损害金融健康的瘟神。许多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从农产品价格下跌到卖淫业的发展,一切祸根皆在犹太人。于是,犹太商人就自然等同于货币兑换商、当铺老板或放高利贷者,许多国家都有贬低犹太人的诽谤性秽语和谚语:

真正的犹太人会从稻草堆里找出金子来。[18]

犹太税(利率)和窑姐儿的要价都很高。[19]

破产的犹太人细查自己的老账。[20]

讨价还价像犹太人,付起钱来像基督徒。[21]

犹太吝啬鬼的最大懊恼莫过于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包皮。[22]

犹太人的上帝——财神。[23]

犹太人进市场如鱼得水。[24]

对犹太商人的讽刺和贬损,除了和政治、宗教、文化方面的反犹太主义因素分不开以外,和基督教与犹太教对钱的认识传统也分不开。久而久之,反犹太主义关注的并不是犹太人对耶稣基督之死负责,而是犹太人对世界金钱和权力表面上的控制。因此,“犹太人问题”是个永恒的问题,除非犹太人完全被同化或犹太人不再优秀。

那么,基督教世界对金钱和财富的看法又如何呢?

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25]

你们不能既侍奉上帝,又侍奉玛门(金钱财利)。[26]

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27]

贪财是万恶之根。[28]

显而易见,犹太人对金钱和财富的态度与此截然不同。犹太人从不认为贫穷是一种美德,禁欲主义并不是犹太人的理想,只有首先处理好自己的财富,才更容易追求精神生活。在中世纪的欧洲,犹太人遭到隔离和限制,而且要被迫交纳各种特别税,否则没有权利享受生活。对于犹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上帝和敬神,然后是教育,其次才是金钱和物质需求。金钱是他们力量的保障,拥有知识却没有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多少个世纪以来,犹太人用自己的金钱买到生存权和居住权。唯独纳粹最残忍,他们不仅掠夺了犹太人的财产,而且还剥夺了他们的自由和生命,这同样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那么,犹太人对金钱的态度究竟如何呢?

钱不是罪恶,也不是诅咒;钱会祝福人的。[29]

钱会给予我们向神购买礼物的机会。[30]

身体的所有部分都依靠心而生存,心则依赖钱包而生。[31]

富翁只是有钱,他不知道从贤人处获得智慧;贤人却很聪明,知道财富的重要,所以常到富翁家走动。[32]

拥有很多的财产,忧愁的事可能相对地增加,但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忧愁更多。[33]

喜欢金钱的人,对金钱没有满足的时候。[34]

金钱一旦作响,坏话便戛然而止。[35]

用钱去敲门,没有不开的。[36]

没有面粉,就没有《圣经》。[37]

贫穷使人违法[38]

贫穷比五十种灾祸还惨。[39]

《圣经》放射光明,金钱散发温暖。[40]

出钱的人最有发言权。[41]

赞美有钱的人,并不是赞美人,而是赞美钱。[42]

金钱虽非尽善尽美,但也不致使事物腐败。[43]

吝啬有的时候和节约一样,是一种美德。[44]

上帝把钱作为礼物送给我们,目的在于让我们购买这世间的欢乐,而不是让我们攒起来还给他。[45]

借钱给朋友,将以失去友情作为利息。[46]

一个无知的富人的每一次炫耀,便是一次炫耀俗气的机会。[47]

一个有钱人辛辛苦苦地积累着财富,但当稍有一点放松时,他就会受到奢侈品的诱惑。一个穷人辛苦地工作以维持他的生活,当他放松一下时,就会发现自己无法生存。[48]

一个视钱如命的人从不会满足于他所得到的金钱,同样,一个守财奴也不会满足于他所得的钱,那实在是可悲。随着他财富的增多,他的消费也会增多,否则,财富拥有者的成功不就等于是满足自己眼睛的需要吗?

一个工人,不管他是否有足够的食物,他的睡眠总是安稳的;但是一个富人,尽管他物质财富充足,但他却无法安稳地入睡。

一个最大的不幸在于:一个人不可能长期在世界上生存,从他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天起,就注定他终要从地球上消失,他不可能把他的财富永远带在身边。

所以,一个人辛辛苦苦地操劳一辈子,除了烦恼、不幸、愤怒陪伴他生活在黑暗中以外,还能有什么好处呢?[49]

有四种人是不能容忍的:傲慢的穷人,阿谀奉承的富人,好色的老人,擅长作威作福的首领。[50]

很显然,在一个商业社会中,只有正确地认识财富,才能很好地驾驭财富。提高财商是人们科学管理财富、追求美好人生的基础和决定性条件。财商由四大元素构成,即财富知识、财富态度、财富行为和财富性格。也就是说,只有高财商的人才能真正创造财富和驾驭财富。没有对财富理性而精确的认识,就很可能受到财富的伤害。

究竟是金钱驾驭头脑还是头脑驾驭金钱,这是每个犹太人从小就会思考的问题。犹太人正是在对金钱的正确认识下,变得理性、精明、从容和冷静,从而一步步变成“世界第一商人”。

中国人从小缺乏财商教育。许多企业家虽然发了财,但常常驾驭不了财富,疯狂的财富有时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将拥有它的人搞得身败名裂、痛苦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