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理他!你的焦虑是因为对孩子关注太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我仍然不明白为何要无视我的孩子

想要改善孩子们的行为其实很简单。我保证,只要你别让他们的这些行为得到任何好处(即结果),这些不良行为就会立刻消失。

什么,就这么没了?!

说真的,就这么简单。的确如此。

当我向父母们指出这一点时,他们常说:“这是行不通的。”或者“我已经尝试过了!”所以,如果你也抱有同样的想法,你并不是第一个或唯一一个这么想的人。但是,你错了。在我的经验中,那些持怀疑态度的父母都已购买了我的课程——他们虽然对此表示怀疑,但仍然坚持了我的方法。

你知道吗?他们最终都承认,自己之前的怀疑是错误的。

正如我在前一节中所说的那样,以某种方式得到奖励的行为,即便得到的不是最理想的奖励,也有可能被重复。幸运的是,不是所有的行为都会被重复。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的表演几乎都会奇迹般地消失。如果家长们不强化孩子的不良行为,它们就会消失。即便没有完全消失,至少也会大大地减弱。当孩子们在做了这些不良行为之后什么也没得到,或者什么也没能逃避的时候,他们自然就会寻求其他的途径。

如果在房间里跑来跑去不能让杰森逃避洗澡,他就不会再这么做了。如果哀求和抱怨不能帮助索尼娅得到一个新玩具,她也不会继续这样胡搅蛮缠了。这是因为孩子(对于父母、狗狗、猫咪,甚至是老鼠都一样)不愿意浪费时间去做一些不能带来预期效果的事情。

如果一个行为收不到任何效果,我们就会放弃它——这就是让不良行为消失的方法。

什么是非强化的条件反射呢?这里所说的“条件”,指的是孩子们通过之前的经验学到的东西。孩子们做出某些行为,父母则对此做出相应的反应。当这个过程不断地重复发生时,孩子们就逐渐掌握到了让父母做出反应的条件(想想巴甫洛夫的狗巴甫洛夫实验,是心理学的经典实验之一,即巴甫洛夫的小狗实验:每次摇铃铛的时候就喂小狗吃肉,重复这个过程多次以后,当小狗再听到铃铛响,即使没有喂它吃肉,它的口腔里仍会分泌唾液。)。

然而,一旦同样的条件所得到的反应发生变化时,行为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当父母不再对孩子们的不良行为做出他们预期的反应时,行为就会消失。这里所说的消失,就是灭绝或根除的意思。

当我还很小的时候,我姐姐莉亚经常用字典里的生僻字眼来骚扰我。也许这种嘲讽的方法很奇特,但它对我却特别有效,在我身上屡试不爽。

“你的‘原生质’原文为protoplasm,原生质,生物学名词,细胞内生命物质的总称。它的主要成分是糖类、蛋白质、核酸、脂质等。原生质会分化产生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进而构建成具有特定结构体系的原生质体。是不合格的。”或者“你真‘幽默’原文为facetious,滑稽的,好笑的。”。

当她这么说时,我就会跑到妈妈那里去,尖叫着说:“莉亚刚才说我‘幽默’!”

我其实并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我姐姐很喜欢用这种方法惹我生气。姐姐惹我生气(事件)时,我就大喊大叫(行为),我的喊叫强化了她的行为(结果)。后来我长大了,最终学会了使用字典。姐姐从那些字典里查来的专业词语再也不能惹我生气了,因此她也就不这么做了。她的这种行为就这样被消除了。

接下来是另一个例子。我认识的一个妈妈很讨厌她女儿的一种行为——每当这个孩子在另一个房间里需要什么东西时,就会对妈妈大声喊叫。我问她,当她女儿喊她的时候,她通常的反应是什么。她说,她会大声地训斥女儿。我告诉她,她的女儿之所以总是这么做,是因为她每次都会有所回应。我让她下次再发生这种情况时,压根儿就不去理会。她应该假装什么都没听到,除非她的女儿来到她跟前跟她说话,或者房子着火了。

我的这位朋友一开始并不愿意采纳我的建议,因为她觉得自己不可能忍受女儿的叫喊。但我坚持让她尝试一下。于是,当她女儿再次叫她帮忙时,她听从了我的建议,试着不去理会。她女儿以为妈妈没听到,便提高嗓门,喊得越来越响。

最后,女儿只好来到她的房间,问她:“妈妈,你刚才没听见我说话吗?”

我的朋友笑着回答:“不,我听到了。但你知道的,我不喜欢你在另一个房间对我大喊大叫。谢谢你过来找我。现在,告诉我,我有什么能帮你的?”

在那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她的女儿仍然常常在屋子里喊叫,她都不予以任何回应。最后,女儿终于放弃了喊叫——道理很简单,如果无法得到任何人的注意,谁又愿意在房子里扯着嗓子使劲喊呢?

虽然我也不想总是拿动物来做比喻,但在此我不得不再举一个动物的例子。

当我心爱的宠物狗诺玛刚刚被带回来的时候,我们决定好好地训练它。晚上,我们将诺玛关在笼子里睡觉,直到第二天早晨。这样做可以防止它随地大小便,因为狗狗不喜欢在它们睡觉的地方排泄(对此我其实也并不知道,只是看过相关的报道)。无论如何,当我们第一天晚上把诺玛关进它的笼子里时,它很不高兴,不停地挠门、大叫。这让我们烦透了。每当我听到它在笼子里闹,就跑过去敲它的笼子,并且大声告诉诺玛,我不喜欢它这样做。但这一点儿也不起作用。

诺玛没有因为我的训斥而停止吠叫,因为即使被我责骂,它也喜欢看到我在笼子前出现。最后,我厌倦了楼上楼下地跑来跑去教训我的狗,于是干脆不理睬它。诺玛不笨,它很快就意识到我不会再来了。过了一会儿,它就不再大叫,卧在笼子里慢慢地睡着了。第二天,当它被关进笼子时仍然不停地叫,但这次我对它的叫声不予理睬。几分钟后,它平静了下来。

第三天晚上,它被关进笼子时就不再叫了,它甚至开始喜欢那个笼子了。我们后来经常发现,如果笼门是开着的,它就自己进去躺在里面——这是一个完美的消除坏习惯的例子。一开始,虽然我很生气,对于诺玛的不良行为给予的也是负面的回应,但正是我的回应强化了诺玛的行为。当我后来不再关注它的这些行为,对它不予理睬以后,连狗也意识到没有必要继续下去了。

我向你保证,你的孩子比我的狗狗聪明多了。

我为何要举诺玛的这个例子呢?我想指出的是,只要严格地按照这种方式处理问题,我们总能够得到相同的结果——不良行为能够被消除。所以,如果你正冲孩子大发雷霆(因为她开始想要紫色的袜子,现在又要粉色的),那么,请收回你所有的坏脾气。你只需要不去理它,你的孩子就不会有机会要求换不同颜色的袜子,也不会有机会跟你持续半小时地讨价还价了。你会发现,根本用不着发脾气,问题就能轻松得到解决。

在继续下面的章节之前,请先跟我一起回顾以下重要内容:


1.受到强化的行为总是会被不断地重复。

2.受到负面回应的行为仍然会被不断地重复,因为任何形式的关注实际上都是一种强化。

3.两种主要的行为动机:想要得到某些东西,或想要逃避某些东西。

4.没有受到强化(或被忽视)的行为将不再出现。


当我进入一户人家,并观察每一个家庭成员时,总是尽量让自己成为这个家庭的旁观者,不参与任何家庭活动,因为我希望自己能完全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问题。我甚至有时会待在另一个房间里,听着家里发生的一切。好在,孩子们很快就忘记了我在那里。

在之前的电话咨询中,我让父母们告诉我孩子一天中最难缠的时间段。我发现,位居榜首的是每天早上以及下午4点到晚餐之间的这些时间。于是,我总是在这些时间段去访问这些家庭。

在不同的家庭里,我总会看到类似的情景:到了晚饭时间,大多数父母都已精疲力竭,没有心情去跟不听话的孩子们纠缠。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工作了一天,而其他一些不用上班的人也因为一整天独自一人照顾孩子感到孤立无援、疲惫不堪。这是一段非常神奇的时间。你猜我观察到了什么?

父母会对着孩子们吼叫。即便是没有对孩子吼叫,他们也常常会对孩子们冷嘲热讽。有些父母甚至会残忍地嘲笑自己的孩子。不知道这是否是因为他们缺乏倾听所致。最后,有的父母放弃了对孩子的教育以及平时定下的规矩,完全屈服于孩子们的无理要求,因为他们已经没有精力一直跟孩子斗下去。

“好吧,你可以看《饥饿游戏》。”

“好吧,玩一会儿视频游戏吧,即便这个游戏的任务是暗杀一个逃跑的杀人犯。”

“好吧,用玩具枪打你妹妹吧。”

……

实际上,在这个时候,父母们应该做的只是不要理会他们!不要对他们大喊大叫,不需要跟他们讨价还价。无视它们!不需要向孩子们屈服。如果你很容易被孩子的不良行为搞得火冒三丈,或者曾经因此而一次次放弃原则,那么,此刻请无视它们!这将改变你的生活。

那么,这个奇迹多久才开始奏效呢?其实只需要一会儿工夫。通常,孩子们没被强化的行为在几天内就会消失。等等……什么?是的,只需要几天。

想象一下,如果有两条路可以到学校去接你的孩子。其中一条路交通十分拥挤,而且有许多红绿灯;而另一种路虽然路程稍微远了一些,但从来不堵车,走这条路显然更快。你认为自己需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决定不走那条交通拥挤的道路?

当然不需要多长时间。那么,孩子们也是如此!

现在,你已经准备好学习怎样合理地忽视孩子的不当行为了吗?

让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行为消除的概念曾被用于一项关于消除校园欺凌现象的有趣研究。由于校园欺凌现象常常受到来自旁观者的强化,于是,研究人员制订了一个计划,通过降低社会舆论关注来消除欺凌现象。

他们假设,如果欺凌行为没有受到来自教师和学生的强化,它将会大大减少。所以,他们要求整个学校和社区对于欺凌行为既不埋怨、不抱怨,也不欢呼、不起哄(这意味着欺凌行为的受害者不埋怨、不抱怨,而旁观者不欢呼、不起哄)。

他们同时教导学生们:这是一种恃强凌弱的行为,一旦发现就应该勇敢地对它说“不”,然后直接走开。作为欺凌现象的旁观者,也被教导采用同样的方式面对这种现象,并且要求他们应该帮助被欺凌者立刻走开。

研究取得了惊人的结果:欺凌行为大大地减少了,而且旁观者支持欺凌的行为也大大地减少了。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相同的概念在不同的情况下发挥了同样的作用。

本章要点回顾

无论以何种方式受到强化的行为,都会被不断重复。

通过不回应和不去强化它,可以彻底消除一种不当行为。

当对某种行为的回应发生变化时,该行为也会随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