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奥古斯丁传
上一章我们讲述了基督教诞生与成长的故事,大家已经看到了基督教这西方人的精神支柱是如何走入我们视野的。基督教包括两大项内容,一是作为生活方式的基督教,另一个则是作为哲学的基督教,即神学。
上面我们所说的是作为生活方式的基督教,现在我们就来说作为哲学的基督教,即神学。
基督教神学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我们在这里只讲两个最伟大的神学家,以他们的思想作为神学思想的代表。
这两个最伟大的神学家就像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
我们先讲奥古斯丁,这位最伟大的教父,也是最伟大的哲学家与神学家之一。
早年人生 奥古斯丁生于公元354年11月13日,出生地是北非的塔加斯特,塔加斯特当时属于罗马帝国的努米底亚省。
奥古斯丁的父亲是个异教徒,也就是说不是基督徒,母亲则是位非常虔诚的基督徒。从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拿基督的真理教导他,他也听进去了,相信母亲的话,只是由于种种缘由,他一直没有进行洗礼,也就是说,没有正式成为基督徒。
他在家乡接受了最初的教育,但他对学习一点也不热衷,倒是很热衷于玩各种游戏,他从小性格外向,又讲义气,所以总有很多朋友跟着他,从小到大都是如此。
他早年做过的最著名的一件事之一就是偷梨。那时候他正在家乡,准备去迦太基上大学,基本上什么正事也不干,成天带着一班子小兄弟斗鸡走狗。有一天,纯粹出于无聊,就偷了一家人的梨子。为这事,奥古斯丁长大之后都深深地忏悔。就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偷梨只是为了好玩,并不是真的想吃这梨,事实上,他家里有更多更好的梨,在他看来,这样的罪就大了,那说明他本性有罪,罪莫大焉!
在家乡玩了一年后,他终于去迦太基上大学了。
迦太基是当时非洲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历史名城,曾经称雄地中海,与初霸时的罗马为敌,结果,经过从公元前264年开始的三次布匿战争,虽然一度在汉尼拔的统领之下,差点灭亡罗马,但最终还是被罗马人彻底打败了。
罗马人最后是这样处置迦太基的:将所有活人卖为奴隶,迦太基城被彻底摧毁,夷为平地,并且在上面用犁犁过,罗马人还诅咒说,凡敢再在这里建城的人必遭天谴。不过罗马人的诅咒没用,由于迦太基地理位置优越,还是渐渐兴起了,慢慢又成了大城。
这时的迦太基也是异教的大城,城市生活非常的奢靡,肉欲泛滥,而奥古斯丁正值青春期,禀性又贪玩,不久就完全投入了这种生活,天天疯玩,甚至还搭上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出身低微,但相当纯洁,对他的感情也非常真挚。他们不久就同居了,后来一起生活了十五年之久,还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这就是奥古斯丁唯一的孩子,他给儿子取名“天赐”,据说孩子天资聪颖,可惜天不假年,十七岁时就死了,当然这是后话。
玩归玩,但奥古斯丁还是很重视学业,加上他天赋异禀,因此他的成绩一点也没落下,几年之后,便很好地掌握了修辞学等功课,不仅如此,他这时候的心也发生了大改变。
这种改变的结果就是他信奉了这时候在迦太基和整个北非都相当流行的摩尼教。之所以如此,摩尼教的教义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摩尼教基本的教义是说在世界的一开始就有光明和黑暗两个王国并存,光明占据北、东、西三方,黑暗占据南方,光明与黑暗之间一直在苦苦争斗。摩尼教的这类教义大家可能听说过,不过不是从奥古斯丁那里听说的,而是从金庸的《倚天屠龙记》里看到的,其中一段极为精彩:
当此之际,明教和天鹰教教众俱知今日气数已尽,众教徒一齐挣扎爬起,除了身受重伤无法动弹者之外,各人盘膝而坐,双手十指张开,举在胸前,作火焰飞腾之状,跟着杨逍念诵明教的经文:“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明教自杨逍、韦一笑、说不得诸人以下,天鹰教自李天垣以下,直至厨工夫役,个个神态庄严,丝毫不以身死教灭为惧。
空智大师合十道:“善哉!善哉!”
不用说,这样的教义是很吸引人的,当初我读时亦是如此,或许和奥古斯丁当初受摩尼教吸引的情形差不多吧。
到了公元374年,20岁的奥古斯丁又从迦太基回到了家乡塔加斯特,但这次的回乡遭遇了两件令他痛苦之事,一是他的一个好朋友得病死了,本来这位好友已经被他劝说信了摩尼教,但死前却皈依了基督教,另外,他的父亲在第二年也去世了,而且也是在临死前皈依了基督教。
这两件事在奥古斯丁心里既留下了阴影,也种下了光明,两位他至亲至爱之人临死前都诚心皈依基督教,这不能不令他在内心深处重新审视自己的信仰。
他又回到了迦太基,这是公元375年左右的事。在迦太基,他创立了一所修辞学院,他的修辞学水平不用说是大受欢迎的,他同样也以自己不凡的辩智与才智在摩尼教中大受欢迎,甚至还写起诗来,据说他的一首诗曾经在诗歌大赛中夺魁,还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作品《论美与善》。
他这次在迦太基一直待了将近十年,到383年时,他动身前往一座更大的城市——罗马。
他带着妻儿横渡地中海,到了罗马,又在那里成立了一所修辞学校,招收了不少学生。第二年听说皇帝要招聘一位宫廷雄辩术的教授,他便应征了,他的水平当然是够的,不久便被选中,前往米兰了。
这时候他已经是皇帝的老师了,身份地位这么高,他母亲便向他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要他正式结婚。虽然十多年来他一直和那个女人生活在一起,她也为他生下儿子了,但他们一直没有正式结婚。据说原因之一是根据罗马当时的法律,婚姻必须不能跨阶级,而这个女人出身低等阶级,和身为罗马公民的他是不可以结婚的。但他又不能在娶妻后还与这个女子生活在一起,于是他被迫和她分手了,她被迫回非洲去了,这件事令他极为痛苦。
她离去后,奥古斯丁痛苦之极,一方面是痛苦难耐,另一方面是寂寞难耐,竟然不久便找到了另一个情人。为什么要等待呢?据说是因为他求婚的对象还是个十岁的小女孩,而根据当时罗马法律规定,女人结婚的最小年纪是十二岁,因此她还要等上两年才能结婚。
看了这样的年纪,大家不要感到奇怪,不要以为奥古斯丁是刻意要找这么一个小姑娘的,而是当时的意大利正有这样的风俗,女孩子们都是很早就结婚的。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里就有这么一幕:在意大利的维洛那城里,朱丽叶的母亲凯普莱特夫人对女儿说:“好,现在你把婚姻问题考虑考虑吧。在这儿维洛那城里,比你再年轻点儿的千金小姐们,都已经做了母亲啦。就拿我来说吧,我在你现在这样的年纪,也已经生下了你。”
这时候的朱丽叶有多大呢?不到十四岁,也就是十三岁多,当时的很多女孩在这个年纪已经生孩子了,她母亲也是在这个年纪生下了她,也就是说,她们都是在十二岁左右结婚的。
虽然找到了另一个情妇,满足了肉体的需要,但奥古斯丁的心里却十分痛苦,因为他已经深知他爱的不是婚姻,不过是为了满足肉欲而已。
所谓穷则思变,人的心灵在极度痛苦之时,也会思变,抛弃旧有的信念,去寻找新的信念。奥古斯丁正是如此。
走向基督 我们知道,此前他一直信仰的是摩尼教,其实他还在去罗马之前,在迦太基时,他对摩尼教的信仰已经动摇了。那时候,爱读书的奥古斯丁读了许多译成了拉丁文的古希腊罗马的哲学著作,包括一些自然哲学家的著作,对他的触动很大。
这是很自然的,要知道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在这个时代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但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伟大的科学家如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在好几百年前就已经去世,古希腊人好几百年前就在哲学与科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摩尼教自然望尘莫及,只能望洋兴叹,奥古斯丁既然在古希腊罗马哲学里找到了那些,而在摩尼教的经典里根本找不到,自然会对过去的信仰产生深度的怀疑。
终于,有一天发生了一件奇迹,使奥古斯丁投入了基督的怀抱,这件事他详细地记录在《忏悔录》第六卷里。
历经此一奇迹之后,奥古斯丁终于大彻大悟,投向了基督的怀抱,成了一名至为虔诚的基督徒。这是公元386年夏天的事。
从此之后,奥古斯丁开始了全新的人生。第二年的复活节,奥古斯丁受洗,正式成为了基督徒。
此后,他决定回到家乡。他先到了迦太基,在那里盘桓数日后,回到了家乡塔加斯特。
在家乡,他先献出了自己的财产,然后又从朋友那里接受了一些援助,成立了一个规模很小的隐修会,大家集中生活在一起,天天讨论他所喜爱的种种问题,即与基督教和哲学相关的问题。
他将自己的全部时间与精力都投入到为上帝服务之中,撰写了许多著作,这些著作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证明基督教的真理性,证明从上帝那里可以找到一切所需要的知识,一切知识都在于对上帝的信仰之中。
到了公元391年时,他成了希坡的司铎,从此迁居希坡了。
几年后,希坡原来的主教去世了,奥古斯丁就顺理成章地接任了主教,从此他的身份不再仅仅是奥古斯丁,而是希坡的主教奥古斯丁了,他在这个职位上一待就是30余年,直至去世。
此后,奥古斯丁的生平就比较简单了:他写作,他论战,然后他死了。
他写了大量的著作,为数达百部以上,成了史上最多产的哲人之一。
论战对象主要有三个,一是摩尼教,二是多纳特派,三是佩拉纠派,其中与佩拉纠之间的论战耗时漫长,几乎涉及奥古斯丁一生的后二十年,直到他辞世还没有完。
奥古斯丁是在公元430年8月28日逝世的,享年76岁,在那个时代已经是罕见的高寿了。
当他辞世之际,罗马帝国已经江河日下,眼看要分崩离析了,事实上,他临死之际,野蛮的汪达尔人已经攻入了北非,甚至包括了奥古斯丁当主教的希坡,他就死于城围将破之时。
奥古斯丁死后没有留下任何遗产,因为他早已将所有财产都捐给了教会,就像他将自己的身心献给了上帝一样,但他给后人留下的是远比金银财宝等物质财产更加重要的财富,那就是他丰富的思想和众多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