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病学(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肛肠疾病的中医治法

一、内 治 法
临床大多应用于初期的肛门疾患。如内痔、外痔发炎及年老体弱兼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如肝病、肾病、心脏病、肿瘤等),或者是肛裂、肛门周围脓肿、瘘管发炎期,包括所有的肛门急性感染的初期。其治疗法则归纳为消、托、补三大法则,临床上根据病势的不同情况而灵活掌握。如治疗肛门直肠脓肿时,可以根据病程的初起、成脓、溃后三个阶段,分别施以消、托、补三法治疗。
1.治疗法则
(1)消法:
消法就是用消散的药物,使初期肛门直肠部位的炎性疾患得以消散,避免溃脓和手术切开之痛苦。此法仅适用于没有成脓的肛周痈疽、炎性外痔、血栓外痔和肛裂等病。在治疗方法上必须是因病而异,有表邪者宜解表,里实者宜通里,热毒蕴结者应清热解毒,寒邪凝结者宜温通,兼气滞者应行气,血瘀者宜活血化瘀等。同时,还要视患者体质的强弱、痈疽发生部位所循行的经络路线,综合分析归纳出治疗法则。凡是未成脓之患,首先采用内消,如果不能内消,也要移深出浅,化大为小,转重为轻。如脓汁已成,则内消之法不可应用,以免养脓为患,毒散不收,甚则血气受损,脓毒内蕴,由轻转重为难治之症。
(2)托法:
托法是以补养气血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泄,以免毒邪内陷。此法应用于肛门周围化脓性疾患破溃后,正气虚弱,毒邪偏盛,以及脓汁不净,痈疽外形平塌,根脚散漫,疮色晦暗,难溃难腐,腐肉不脱,新肉不生的虚症。如毒气盛而正气未衰者,可用透脓的药物,促其脓汁排泄,消肿减痈,免留后患。
(3)补法:
补法就是用补益的药物,使正气得复,患处新生,使疮口、瘘口早日愈合。此法适用于老年体弱者,气血虚弱,疮疡后期。如肛肠疾病手术后热毒已去,病灶已除,而且精神衰瘦、面色苍白、语气低微兼有脓水清稀、疮口难敛者,以及长期便血和直肠脱垂等患者。凡属气血虚弱者,宜补养气血;脾胃虚弱者,宜理脾和胃;肝肾不足者,宜补养肝肾。但在毒邪未尽时,切勿早用补法,以免助邪为患,使病邪内蕴,久而不愈。
2.内治法的具体应用
上述消、托、补三种方法,是治疗大肠肛门外科疾病总的治疗原则。由于致病因素、发病原因不同、病势轻重不一,所以在具体运用上述三个总的治疗原则时,治法又多种多样。大致归纳有:清热凉血、清热解毒、补益气血、泻热通腑、养阴润燥、活血祛瘀、温阳健脾、滋阴清热、补中益气等方法。下面分述主要证候及治疗药物。
(1)清热凉血法:
适用于燥热之邪引起的肛门实热症。主证为:口渴喜饮,唇燥咽干,大便秘结,小便短赤,便时疼痛出血,肛门灼热,痔核红肿,疼痛剧烈,坐卧不宁,脉洪大或弦数,舌质红、苔黄燥。血热肠燥的内痔出血和血栓外痔初起、肛裂、肛乳头炎属于此证。常用药物为生地、玄参、麦冬、赤芍、知母、生地榆、槐角等。常用方剂:凉血地黄汤,槐角丸化裁治疗。
(2)清热利湿法:
适应于大肠湿热证及肛门湿热证。大肠湿热表现为腹泻、下痢脓血黏液或黄绿粪水、里急后重、腹痛纳呆,伴有发热、口渴、呕恶、身重肢倦、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肛门湿热证表现为纳少腹胀,肛门坠胀,便秘,小便短赤,肛门红肿,疼痛不安,或肛旁生疖,或溃破流水,苔黄腻,脉弦滑。常用药物为黄连、黄芩、黄柏、苦参、秦皮、红藤、败酱草、穿心莲、土茯苓、薏苡仁、猪苓、泽泻等药物。热重于湿常用白头翁汤、黄连解毒汤等;湿重于热可用三仁汤、甘露消毒丹、连朴饮、中满分消丸等;湿热并重可用黄连除湿汤。大肠湿热病常见于痢疾、伤寒、阑尾炎、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肠病等。肛门湿热证多见于炎性外痔、肛周脓肿、肛窦炎等症。常用方剂:萆泻渗湿汤、龙胆泻肝汤化裁治疗。
(3)清热解毒法:
适用于肛门直肠周围痈疖肿毒的实症及内外痔感染,红肿热痛伴有高热、大汗、气粗、烦躁、口苦、舌苔黄厚、脉象洪大。常用方剂:黄连解毒汤、仙方活命饮化裁治疗。
(4)泻热通腑法:
适用于因热结肠燥而引起便秘者。表现为便结便闭、腹痛拒按、痞满不通、身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热结旁流、烦躁、谵语,甚则神志不清、循衣摸床、舌苔厚燥或苔焦黄起芒刺、脉沉实有力。即《伤寒论》中的阳明腑实证。常用中药为大黄、芒硝、厚朴、枳实、番泻叶、莱菔子等。常用方剂:大承气汤。近年来用于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暴发性菌痢等危重疾病,收到良好效果。
(5)养阴润燥:
适用于血虚津乏,老人或妇女产后便秘者。表现为大便干结、数日一行、形如羊粪、难于解出、口臭咽干、头昏腹胀、食少乏味、舌红少津、舌苔黄燥、脉细等症。常用药有生地、当归、肉苁蓉、怀牛膝、麦冬、玄参、柏子仁、郁李仁、火麻仁、酸枣仁、杏仁、何首乌等。常用方剂:滋阴增液可用增液汤、六味地黄汤、济川煎等;润肠通便可用五仁汤,或润肠丸化裁;肺燥以致大肠津液不足便秘者,用养阴清肺汤治疗;血虚以致津液匮乏者,四物汤加肉苁蓉、何首乌。
(6)补益气血:
适用于气血不足或久病虚弱,大手术失血过多的恢复期患者。表现为面色萎黄甚或苍白、乏力气短、动则汗出、心悸多梦、睡而不实、舌淡苔白、脉细无力。常用中药为党参、黄芪、茯苓、陈皮、何首乌、酸枣仁、鸡血藤、山药、黄精等。常用方剂:十全大补汤、八珍汤化裁治疗。
(7)补中益气:
适用于因气虚下陷所致直肠脱垂或年老体衰经产妇、内痔反复脱出的患者。表现为身体虚弱、气短乏力、动则汗出、少言懒语、肛门下坠、便后肿物脱出甚则行走即脱出不能自行还纳,舌淡苔白,脉细无力。常用中药有黄芪、党参、升麻、柴胡、当归、陈皮等。常用方剂:补中益气汤化裁治疗。
(8)滋阴清热:
适用于肛瘘(如结核性肛瘘)、痔疮等阴虚有热之症,表现为盗汗、心烦、失眠、乏力、口渴少饮、舌红瘦少苔或无苔。常用中药为生地黄、地骨皮、青蒿、鳖甲、丹皮、赤芍、玄参、麦冬等。常用方剂:青蒿鳖甲汤化裁治疗。
(9)活血祛瘀:
适用于气滞血瘀、经络受阻以及外伤所致血肿之症。如肛门血肿、血栓外痔、术后水肿、术后瘢痕吸收不良等可用本方法。气滞血瘀表现为局部肿痛甚或刺痛,有明显的局部体征,舌质淡暗、脉涩。常用药有三七、红花、三棱、莪术、穿山甲、桃仁、丹参、鸡血藤、赤芍、元胡、川芎、皂角刺等。常用方剂:桃红四物汤化裁治疗。
(10)温阳健脾:
适用于阳虚脾弱或肾阳虚引起的便血或久泻不止。脾阳虚表现为溏泻或久泻不止、便下清冷、腹满时痛、喜温喜按、口不渴、肛门坠胀、直肠脱出、气短声低、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肾阳虚表现为鸡鸣腹泻、形寒肢冷、腰酸腿软、小便清长。常用药有附子、干姜、肉桂、鹿茸、鹿角、紫河车、巴戟天、肉豆蔻、五味子、补骨脂、灶心土、罂粟壳、五倍子等。常用方剂:中气下陷、久痢脱肛者可用补中益气汤、真人养脏汤;便下脓血、迁延日久者用桃花汤;大便下血、日久不愈者可用黄土汤、脏连丸加减;五更泻可用四神汤加减。
(11)行气法:
用理气的药物使气机畅达,气血调和,从而达到消肿散坚止痛的目的。
1)舒肝解郁:
用于大便滞涩,欲便不解,嗳气频作,胸胁痞满,甚则腹胀痛。纳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方选六磨汤、逍遥散等,常用药如柴胡、木香、白芍、乌药、枳壳、玄胡、郁金等。
2)理气宽肠:
适用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肠胀气,气机不畅之肠鸣腹痛、痛无定处,手术后腹胀、肠粘连、肠麻痹等。泻热宽肠用木香槟榔丸,散寒理气选厚朴温中汤,挟积滞用枳实导滞丸,痛甚者用行气止痛汤。彭显光以通气汤用于直肠癌、结肠癌术后,有促进肠蠕动,使肠中积气下行,恢复正常排气之功能,认为是防止肠麻痹的有效方剂。常用药物有厚朴、木香、枳实、香附、川楝、乌药等。
二、外 治 法
大肠肛门疾患的外治法,是运用手术和一定的器械配合使用药物等,直接作用于体表的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祖国医学的外治法有详细的图文记载,《医学源流》中说:“外科之外,最重外治。”所以,与内治法相比,外治法在大肠肛门疾病中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此法不但可以配合内治法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而且许多大肠肛门疾患专用外治法方能收效。如严重的肛周痈疽及复杂性肛瘘等。
外治法的运用,必须同内治法一样,进行辨证施治,以疾病的不同发展过程和性质,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大致归纳为:药物疗法、手术方法、其他疗法等
1.药物疗法
就是用药物制成一种剂型,或经过合理配伍,直接或间接地施用于患者患处,通过药物的作用,使药达病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祖国医学应用中药外治肛肠病,历史悠久,效果可靠。
(1)油膏:
是将一定比例的药物同油类煎熬为膏,或将药物研为细末,与油类搅匀成膏的制剂,统称为软膏。常用麻油、黄蜡、白蜡和凡士林等调剂。优点是:柔软、滑润、简便易行。此类药物在肛门疾患中普遍应用。适用于内痔、外痔、肛裂、肛门周围痈疽等,对肛门皮肤病和大的疮口腐烂面更为适宜。
在使用时,鉴于肛门各种疾病的病势和性质的区别,膏剂的药物组成也不相同。因此,在具体使用时,也要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如对炎性外痔、肛门周围脓肿初起者,常用四黄膏、金黄膏、黄连膏、玉露膏、九华膏等。这些药物适应于阳症,即红肿热痛反应较重者。又如创面溃疡久不愈合,常用生肌玉红膏、珍珠散等。功能是活血祛腐、解毒止痛、润肤生肌收口,适用于一切溃疡或肛肠病术后腐肉未脱、新肉未生之时或久不能收口者。肛门皮肤病如湿疹多见,可用祛湿散。功能:祛湿、消炎、止痒。也可用风油膏:润燥、杀虫、止痒。对急性肛门湿疹和肛门周围皮肤红肿痒痛出水者,可用青黛散以祛湿止痒,清热解毒。对于痈疽已溃或未溃者,可用化腐生肌丹散瘀、止痛、生肌。
在使用上述油膏类治疗疾患时应注意:创面愈合过程正常、肉芽组织新鲜不可勉强应用。再如肛门周围皮肤潮湿、糜烂、疮口腐肉不尽,贴用油膏时应涂薄些,并勤换药贴,防止脓水浸湿皮肤,不易收口。对于术后创面渗血或溃疡后流血不止者,可用赛霉安粉、三七粉、止血粉、云南白药涂敷局部,均有止血作用。如属活动性大出血,则必须手术治疗,以免因出血过多引起气随血脱,发生休克。
(2)箍围药:
它是借助药粉具有箍拢围聚,以缩疮毒之作用,从而使肿疡消散或邪毒局限。箍围药必须根据病情的需要,同相应的液体调成糊状,方可应用。阳症多用菊花汁、冷茶汁调制;阴症多用酒、醋调制,取其温通散瘀之功。
(3)洗涤法:
是用中药煎汤乘热熏洗和浸泡患部。古称溻渍法和熏洗法。在古代文献中,又分为浸渍、坐浴、淋浴和湿罨等法。在大肠肛门疾病的治疗中应用极为广泛。内外痔、脓肿、肛瘘、皮肤病患者,采用药物坐浴可以减轻症状。对一些初期病患,坚持使用中药坐浴可以治愈病患。脓肿溃后,内外痔发炎水肿、肛周软组织蜂窝织炎以及肛门湿疹,均可用洗涤法清洁创口,使以去除毒邪、利于肉芽生长,根据病情不同选用不同方剂。如祛毒汤有消肿止痛、收敛止血作用,适用于痔疮发炎、脱肛嵌顿水肿以及肛门癌。苦参汤有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的功能,用于肛门湿疹、肛门瘙痒症。食盐、朴硝、花椒煎水熏洗坐浴,可以达到消肿、止痛、止痒、收敛的目的。将药物煎汤后盛入坐浴盆内先熏后洗,每次15分钟左右,每日便后坐浴或酌情浴洗2~3次。笔者自己配方的肛肠洗剂(鱼腥草、苦楝皮、苦参、侧柏叶、生甘草等),临床具有很好效果,具有消肿止痛,杀虫止痒之功效,本品为袋泡茶式包装,只需热水冲开即可,使用非常方便,很受患者欢迎。
(4)灌肠法:
将药物煎水后装入灌肠器或注射器内,接上肛管或导尿管,涂上液体石蜡或甘油滑润剂后,再纳入肛门内,缓慢将药液注入直肠内。常用药液如三黄汤、承气汤、甘油、肥皂水和生理盐水等。此法大多数用于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放射性直肠炎、慢性直肠炎以及术前肠道准备和术后便秘等。灌注药物的种类很多,数量和次数也视病情而定。对痔疮、肛瘘、肠息肉,术后换药每日1~2次,常用九华膏、京万红和三黄液。对便秘患者,常用甘油、承气汤煎剂200ml,注入直肠10~15分钟后,即可排便。对于直肠炎可根据病情,选用药物煎水灌肠50~200ml,每日1~2次,保留灌肠。用于术前肠道准备,大多在手术当天早晨,用肥皂水或生理盐水灌肠,每次600~1000ml。一般清洁灌肠多用生理盐水,2~3次,直至排出清水为止,以达到手术要求。
(5)栓塞法:
是将药物制成栓剂,放入患者肛内,然后自行溶化、吸收,直接作用于肠壁创面。一般用于内痔、肛肠疾病术后、肛裂、肛瘘、脓肿等病。现常用栓剂有:洗必泰痔疮栓、九华栓、化痔栓、消炎痛栓、红霉素栓等。
患者大便后,洁净肛门,坐浴后将药物栓圆头向着肛门轻轻塞入肛内,勿使滑出。每次1粒,每日1~2次。术后疼痛并有低烧者,可放消炎痛栓帮助止痛。内痔术后可放九华栓。红霉素栓用于内痔发炎充血、便血者,如术后放入肛内,对创面刺激大,疼痛加剧。要视情况而定,不可千篇一律。使用栓剂目的是为进一步消炎生肌,加速创面愈合。
(6)枯痔法:
为传统治痔的主要疗法,因剂型和用药方式不同,又分为枯痔散疗法、枯痔钉疗法、枯痔液疗法。但这些药物中多含汞和砷,因汞和砷腐蚀力强,痛苦巨大,毒副作用明显因而已经被淘汰。如枯痔散,一般用于痔疮,将此药涂敷痔核表面,使之焦枯脱落。由于古方枯痔散中含有砒霜,容易引起砒霜中毒而死亡,后世虽有无砒枯痔钉、枯痔散,但刺激性强、副作用大、治疗痛苦大,目前已逐渐被新型制剂所代替。但据笔者近年观察,一些医生仍在应用含有腐蚀剂的药物涂抹痔疮,并声称所谓的非手术疗法,据我们临床所见,一些患者应用此方法后常常出现大出血、肛门狭窄等后遗症。笔者曾临床治疗一患者,涂药后7天,肛门出血不止,检查时见:肛门一周糜烂坏死,颜色紫黑,伴有血性分泌物,肛门内痔核出现溃疡,出血,体温升高,后经过抗炎及手术整形后患者逐渐恢复正常。因此,根据临床实际和应用的目的,对传统的中医药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继承和施用。
2.手术疗法
对于痈肿疮疖,虽然均欲内消,但在内服中药、外敷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或病情继续发展,如脓肿已形成时,则宜采用手术疗法,以排出脓毒、除去病灶,促使疮疡早日愈合。特别是肛周瘘性疾患、脓肿,应在脓肿形成时施行手术,再配合内、外治法治疗。
由于证候各异,病情轻重不同,手术方法多种多样。大致归纳有:刀法、烙法、注射法、挂线法、结扎法等。分别应用于痔、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息肉、肛裂、乳头瘤等疾病。各种方法互相配合使用,严格消毒,防止事故发生。
(1)刀法:
它适用肛门直肠周围的大多数疾患。例如脓肿的切开引流,根据病灶使毒随脓泄,肿消痛止,逐渐愈合。《证治准绳》中说:“若当用针烙而不用,则毒无从而泄,脓瘀蚀其膏膜,烂筋坏骨,难乎免矣。”不难看出古人指出了开刀法是外科疾病中的主要措施。所以对于脓肿和引起功能障碍的疾患,如不及时手术,脓毒内蕴,侵蚀正常肌肉,腐烂筋骨,循隙外窜,病灶扩散,延长病程,危及生命。
临床上根据病种和病情的不同,在使用开刀法之前,应正确掌握切开排脓的时机,如脓未成,可以先用内消法,免受开刀之苦。如脓已成,则需尽快开刀。至于开刀的方法,《千金方》中说:“破痈口,当令上留三分,近下一分。”说明了刀法必须低位引流的原则。为后世提示了切口位置,应选择在脓肿稍低的位置,可使脓液畅流。
脓肿切开方向,在肛门直肠部宜行放射状切开。离肛门较远宜弧形切开。瘘管则应根据管道方向切开,切忌盲目动刀。总之开刀法应以不损伤肛门括约肌收缩功能和不造成肛门畸形为原则。切口的大小与脓腔深度成正比。不然如脓深而切开浅,则内脓不得外出,反伤气血。如脓浅而切开深,则脓毒虽除却损伤了正常肌肉,均为不当。
切口的大小,取决于其脓肿范围的大小和病变部位所涉及的肛门括约肌和直肠环。凡是脓腔大而深,涉及肌肉丰厚的,切口宜大,反之切口宜小。一般手术切口不宜过大和过深,以防损伤肛管直肠环。也不宜过宽地切除皮肤和损伤过多的肛管皮肤,以免愈合后瘢痕过大影响肛门收缩功能。然而也不能过小,以免引流不畅,拖延治愈时间。笔者的主灶切开,对口引流术可以很好地使复杂的脓肿或肛瘘创口变小。
切开法在操作时,宜在良好的局部麻醉或骶管麻醉下进行。常规消毒,充分麻醉后,用指诊来确定脓肿的大小和部位。考虑引流通畅的部位,确定切口方向、深浅和大小,采用不同形状的切口,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钝性分离脓腔,排尽脓液。并在左手示指的引导下,右手持探针轻柔地从切口外探查,看有无内口。如有内口,在不损伤肛管直肠环和肛门收缩功能的前提下,沿探针作放射状切口。切开脓腔与内口之间的表面组织。如遇搏动性出血,可用丝线结扎或缝扎止血。最后用凡士林油条填充引流。
正确应用刀法,能够去除疾病,防患于未然。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刀法如下:
1)先仔细了解病情情况(如是否已经做过手术等),仔细检查病灶的深浅及与周围括约肌的关系,将病灶定位清楚后再行刀法,防止形成人为的假灶,增加患者痛苦。
2)定位清楚后,根据病灶的大小确定手术方式,如低位单纯瘘可直接切开;低位复杂瘘采取主灶切开对口引流法;如单纯高位肛瘘采用切开加乳胶管引流法;如高位复杂瘘则采取前两者结合的办法(详见肛瘘章节)。
3)根据外科原则,切口需引流通畅,不留无效腔。
4)切口宜放射状梭形切开,可以防止瘢痕较大或出现沟状缺损。
(2)烙法:
祖国医学中的烙法是应用针和烙器在火上烧灼后进行手术的一种方法。与现代医学的电灼法相同,烙法适用于高位带蒂息肉和无恶性病变的广基息肉,也可用于止血。受检者在被查前宜清洁灌肠,医者使用乙状结肠镜伸入直肠肿瘤或出血处,使瘤体和出血灶在直视内,再取下目镜,在直视下将电灼器尖端接触病灶烧灼。电灼时必须用吸引器随时吸出血液黏液或烟雾。大的有蒂息肉,可用胶圈套扎器扎于蒂上,切除之后,再用电灼。注意不要烧灼过深,以免组织坏死,引起出血或穿孔。
(3)挂线法:
有以线带刀的说法,为我国传统中医的特有疗法。是采用药线、丝线或橡皮筋等来挂断瘘管或窦道。利用药线或橡皮筋的紧力,促使气血阻绝,肌肉坏死,达到切开目的。这种方法操作简便,使组织呈渐进坏死,容易修复,但必须注意引流通畅。
此法适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肛管直肠狭窄、肛裂、高位脓肿等。操作时在局麻或骶麻下进行。取截石位或侧卧位,常规消毒,先在探针尾端缚扎一橡皮筋,再将探针另一端从瘘管外口徐徐向内口探入(切忌暴力造成假道),再将探针从瘘管内口完全拉出,使橡皮筋经过瘘管外口,紧贴皮下切口用止血钳夹住,在止血钳下方,用粗丝线双重结扎橡皮筋。然后在结扎线以外2cm处,剪去多余的橡皮筋,松开取掉止血钳。用凡士林油条压入伤口,压迫止血,外敷纱布包扎,胶布固定,整个操作过程完毕。
(4)结扎法:
结扎法又称缠扎法。很早就被外科领域广泛应用。如《外科正宗》中就有用头发结扎脱疽的记载;《景岳全书》中有用蜘蛛丝缠扎赘瘤的记载。现代医学一般多采用丝线结扎。经过结扎,促使患处经络阻塞,使病变组织逐渐坏死脱落,从而达到治愈之目的。一般多用于内痔、息肉、肛门皮肤疣等。
凡顶大基小的直肠息肉、肛门皮肤赘疣、内外痔等,以双套结扣住扎紧。对大的内痔核和直肠息肉,可用缝线贯穿其根部,行8字贯穿结扎,两线交叉扎紧。如混合痔外痔剥离、内痔结扎法。环状混合痔可采用分段结扎法,先将环状内痔分为几个痔块,然后用止血钳夹住痔核的基底部,贯穿8字形结扎。也可采用胶圈套扎法,使小乳胶圈套入痔核根部。利用胶圈较强的弹力,阻断内痔的血液供应,使痔核缺血、坏死脱落而达到治愈目的。
3.其他疗法
(1)针灸法:
利用针刺或艾灸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平衡阴阳。适用于脱肛、肛裂疼痛、术后尿潴留和术后疼痛等症。脱肛,可针刺足三里、长强穴;肛周炎、肛裂,可针刺长强、白环俞穴;对于肛门疾病术后疼痛,可根据情况,选用长强和白环俞等穴;术后尿潴留,小便困难者可针刺关元、气海、三阴交。此外,耳针对肛门肿痛、便血、便秘等亦有很好疗效,常用穴位如大肠、直肠、肛门、皮质下、神门等。同时也可在耳轮找出反应点,用毫针刺激后再埋皮内针固定,可随时按压埋针处,以加强治疗作用。
(2)挑治法:
主要适于肛门肿痛、便血等。如上唇系带处有痔征即白色滤泡时,消毒后可用三棱针将其挑破或令适当放血,后按压止血即可。亦可在背部找出痔点,局部消毒后,以三棱针挑破痔点皮肤,再向深层挑刺,挑断部分白色纤维,局部粘贴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