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来,人们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家长成为学习型家长,他们不仅关心孩子的生理成长,也同步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希望能够通过学习,让自己成为合格的父母,不给孩子的成长留下遗憾。
提起孩子的心理成长,自然避不开6岁前的关键时期,而这些又离不开“敏感期”这个词。为人父母,恐怕没有不焦虑的时候,孩子生病了会焦虑,孩子发生了“奇怪”的状况会焦虑,孩子学习不尽如人意也会焦虑……作为一个母亲,我也是在不断的焦虑和释怀中走到了今天。
这本书的创作不仅为了处于成长敏感期的孩子们,也为了这些孩子的家长们。当了解了成长敏感期的一些特征之后,家长的心态就会变得轻松、平和,焦虑就会减轻,家庭就会更加和谐。例如:当孩子不断吃手的时候,家长知道这是口腔敏感期,就不会只是把孩子的手从嘴里拔出来,而是会准备磨牙饼干、安慰奶嘴或牙胶,还会给孩子更多的拥抱和抚摸;当孩子出现撕纸的行为时,家长知道这是“手的敏感期”,就不会批评孩子,取而代之的是锻炼孩子更加大胆、大量地练习手部动作,也不会再担心孩子把衣服弄脏,不再拒绝孩子玩沙子;当孩子到处乱扔东西的时候,大人会知道这是“空间敏感期”,孩子是在发展自己的空间知觉;有一天,孩子突然说“脏话”,不用着急,这只是到了“诅咒的敏感期”,并不是孩子的品质出现了问题;当孩子近乎偏执地必须按照某种程序做事时,这只是因为到了“秩序敏感期”……
每个人生下来都有着不同的气质,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孩子的气质类型,但是我们可以在了解孩子心理成长必经过程的基础上,更加宽容、平和地和孩子一起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学校。孩子在6岁前,一个宽容、平和、勇敢、幽默、充满爱的环境,对于孩子将来的成长非常重要。
这本书中,我将孩子从0~6岁的敏感期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整理出了33个敏感期,分为感知觉发展敏感期、语言发展敏感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敏感期、培养学习兴趣的敏感期,共四个部分。内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用性。适合幼儿的家长、幼儿园及早教机构的教师阅读。
从选题确定到完稿,这本书共历时一年半的时间。书里的许多例子都是我的女儿、学生或者听众的真实情况。我从2014年开始讲故事,几年间,我的故事传播到了大江南北,累计收听达上亿次,收获了全国各地小朋友的喜爱。创作这本书的时候,我从这些听众中去征集了一些事例,大家都给予了我热情的帮助和支持,给我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儿童心理学专业的同学们也给了我极大的支持,我经常会就一些敏感期的对待方式去和她们讨论,她们的建议每次都令我受益匪浅。
同时,我还要衷心感谢江飞编辑对我的信任,在成书的过程中给了我很大的指导和鼓励。当然,因为本人的能力有限,书中也许存在着许多不足,欢迎大家提出、讨论及指正。
人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6岁前最重要的不是技能的养成,而是美好人性的开发与启蒙,让孩子们认识到生命的尊严、价值,继而对生命建立起尊重与关爱,并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如果读了这本书之后,幼儿的家长们不会因为孩子的某种改变而心惊肉跳或者暴跳如雷,而是能准确判断出孩子正处在某种敏感期,同时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心理及环境支持,那我创作这本书的目的就达到了。
也许每个孩子的天赋不同,但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珍贵的,为了让我们的宝贝和我们自己都能在平和、尊重、充满爱的空间中成长、生活,我们一起努力吧!在和煦的阳光下,轻盈的微风中,让我们拉着孩子的手,一起快乐、自信地前行!
沈闯
201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