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幸福指数,靠谱吗?
高老师的幸福解析
英国“新经济基金会”成立于1986年,这个基金会大家也许并不熟悉,但是说到“幸福指数”大家一定不陌生。2006年,这个基金会建立了一套评价标准,这个标准的评价结果就叫做“幸福指数”。当时,这个“幸福指数”一经公布,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2006年,英国新经济基金对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一次“幸福指数”评价,评价结果为: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第一,哥伦比亚第二,哥斯达黎加第三,多米尼加第四,巴拿马第五。
为了更好地让大家查看这个评价的具体情况,我作出“2006年全球幸福指数排行表”,如下所示。
看完这个“幸福指数”排行表,有人会说:“金钱买不到幸福。”
那么,英国“新经济基金会”是怎么计算“幸福指数”的呢?他们主要参考以下三个参数:
第一:人均寿命;
第二:环保成效;
第三:生活满意度。
很显然,GDP并没有在参考参数之列,同样,一些民主、自由等政治因素也没有在参考之列。所以,计算结果看起来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幸福指数越低,或者恰好相反。
比如,2006年“幸福指数”冠军的瓦努阿图,人口将近20万。瓦努阿图人民的生活主要以家庭为中心,大家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不高,每个人都很和善。除了台风等一些自然灾害,人们基本上什么都不担心。瓦努阿图没有新潮的电子产品,如果按照GDP排名,瓦努阿图就要垫底了。
10年后,这个基金会再次公布了最新的全球“幸福指数”排行榜,但是这一次,调查对象变少了。2016年是178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比2006年少了35个国家或地区。这一次屏蔽把人口较少的国家排除在外,比如三年前的“幸福冠军”瓦努阿图。这一次参加评比的143个国家或地区占全部求人口总数的99%。三年前排名第三的哥斯达黎加,本年度排名第一,成为全球“最幸福”的国家。第143位垫底的,仍然是津巴布韦。
从这次的“幸福指数”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中美洲和亚洲国家的排名比较靠前,欧美国家居中或靠后,非洲国家几乎垫底。在一个区域的国家或地区内,比如亚洲,工业化越落后,幸福指数越高。这样的结果说明什么?
10年的两次评选都表明:“有钱不等于幸福,工业化程度高不等于幸福。”人们对这个排名作出解释的时候,还有一个观点,现如今,环保话题的热度十分高,这种“幸福观”似乎变得更加突出。
就拿美国来说,10年前排名150,10年后排名114,虽然名次有进步,但是还是垫底。但是美国好像丝毫不关心,依然我行我素。
所以说,英国“新经济基金会”的这一统计结果只是少数人的标准,至少,像美国这样的国家,是不会当回事儿的。就连起源地英国也是一样,英国10年前排名108,10年后排名74,排名都不是很理想,但是,你们见过这些英国专家想摆脱英国这个“不幸的苦海”吗?他们为什么不移民去全世界最幸福的瓦努阿图呢?
我认为,这个“幸福指数”排行榜,要从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新经济基金会”刻意把GDP排除在评价标准之外,这个想法是对的。但是,这种脱离GDP而建立的“幸福观”并不正确。并且,新的评价标准也有问题。比如说,寿命这一点,长寿确实可以作为幸福的衡量点之一,但是,我们设想一下,当整个社会都在严重老龄化,那长寿带给我们的幸福感还剩多少?
第二,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衡量幸福的标准值一是无可厚非的,有钱也不一定能让人感到幸福。西方人意识到以GDP作为衡量标准不合适,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其实这个“幸福指数”的评价方式还不够科学,只是某些西方人走极端的一个表现。这种思维和卢梭当年把原始人当成最幸福、最纯洁的人一样,是一种想象的产物。卢梭羡慕原始人,但是卢梭并没有把自己变成原始人,这又是为什么呢?
第四,人们对于“幸福”的感受是多种多样的,有物质的,有精神的。英国的“新经济基金会”提出的幸福要素实在是太片面了,所以不能作为评价的标准。况且,仅凭几个数字就判定一个国家是否幸福,听起来就像一个玩笑。
第五,西方人利用这样一个片面的“幸福指数”,告诉那些欠发达的地区“虽然你们落后,但你们幸福啊”,不就是说“你们这么幸福,就别发展经济了,保护好自然生态就行了”,这种行为是不是太不厚道了。
第六,让全世界遵照同一个幸福标准,从理论上说,是可行的。但是,从西方文明的特征来说,让他们回答“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才是共同的幸福”这些问题,也许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按照排名结果,越南人最幸福,但是越南人可不这么想,他们还觉得英国人最幸福呢。所以,西方人按照自己的观念解释世界,世界未必接受。
因此,当我看到英国人的这个“幸福指数”时,并且当我看到自己身处的国家排名还很靠前时,我并没有洋洋得意。不管怎么说,幸福和物质生活是分不开的。争取的处理办法是不要过分关注物质生活,也不要彻底抛弃物质生活,真正的幸福是来自于各个层面的。我们还要知道,西方人的标准并不完全正确,如果什么都按照西方人的标准来,世界不就乱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