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法要不断适应时代与战争环境
【原文】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详解】
这里的“法”是讲军法,比如《司马法》是齐国的军法。
军法涉及面比较广,军队的基础工作都属于军法范围,如部队的编制、日常管理、各种条例、指挥系统、物资供给、装备、军费筹措、征兵工作、士兵训练等。孙子在这里只强调了曲制、官道、主用。
曹操注解说:“曲制者,部曲、旗帜、金鼓之制也。官者,百官之分也。道者粮路也。主者,主军费用也。”
曲制是部曲、旗帜、金鼓之制,也就是今天讲的组织结构,军旅武卒,各级多少人。解放军最初的编制按“三三制”战法设置,一个班三个组,一组三人,三个班一个排,三个排一个连,三个连一个营,像这样往上设置,为了适应现代战争,这种编制也在调整。
旗帜、金鼓之制,主要是讲指挥系统,这是打胜仗的关键。双方交战后,如何将军令传递给前线的士兵,需要指挥系统的建设,旗帜之制属于视觉指挥系统,就是旗语;金鼓之制属于听觉指挥系统,击鼓是冲锋,鸣金是收兵,解放军的冲锋用冲锋号,冲锋号一响,所有人往前冲。
官道,曹操认为,官是每一级编制设置什么官,一个班有班长、班副,一个连有连长、指导员,一个团有团长、政委,主官怎么设置,不同级别的单位还需要设置哪些职位,谁管军事、谁管生活要分工明确;就是士卒、官吏的管理和晋级路径,属于今天人力资源管理范畴。道是粮路,负责粮食的来源与运输。
主用,是军费之用,军用物资的配置与管理。打仗日费千金,后勤保障工作是打仗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说:“解放战争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就是在强调老百姓对战斗的支援和后勤保障上的作用。”
李零教授说:“凡与组建、供给、装备、训练军队有关的一切事情,都属于军法。”
军法所涉及的是强大军队的一切工作,为战争做准备的一切工作。因此,时代不同,部队的编制、装备、训练、指挥系统等都不一样,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这也是各注家在军法的注解上有许多不同的原因。
也要考察基础工作做得怎么样,训练、制度条例执行得严格不严格,编制适不适合现代战争的需要等。
军法是将领长期的工作,也是部队建设的基础工作,属于治兵,打仗是军法成效的直观表现。
企业的组织工作、管理工作,也是老板长期的工作、基础的工作,要不断根据市场变化、环境变化调整组织结构、组织编制、考核制度。
一般而言,军法中包含了兵法,军法是治兵,兵法是用兵,军法要依据环境、武器装备、作战思想等变化而变化,只有适应环境的治兵才能打胜仗,才能用好兵。
古代的编制、训练与今天大不相同,但兵法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有用,依然可以灵活运用。
军法中法令的制定与执行是关键,秦国士卒勇敢无畏,跟秦国军法有关。一是割人头可以晋爵;二是如果投降,会连坐到家人,因此秦军宁可战死也不投降。
在军队建设的过程中,法令要法典化、制度化,这样才能避免“将在令存,将亡令息”的局面。带兵的人不一样,对法令的执行也不一样。汉朝名将程不识带兵严整,法令严格;李广则是山大王式的管理,大家都是兄弟,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般的豪爽,却难以打胜仗。
法令制度化、法制化,就不会因为换将而“变法”,才能实现一致的军队管理办法,才会形成战斗力。
道、天、地、将、法这“五事”,从宏观到微观,不是按照重要程度来划分,每一事都很重要,都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
因此,孙子讲完这“五事”时说,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为将者要懂政治、懂人性、懂天时地利、懂军队建设与训练,才能够知胜,就像我们前面讲的名将白起与王翦,都能深刻洞察、领悟此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