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解最多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原文】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详解】
这段讲“全”与“破”,这既是讲“全胜原则”,也是讲制定或“全”或“破”的目标。
“全”,是全部、整体的意思,不用开打,或者用很小的代价,让其整体屈服,这才是上上策。
韩信带汉军渡黄河,俘虏魏王豹,擒夏说,又在井陉口背水一战斩成安君,这些都属于用“破国”的方式实现的。接下来要进军燕国,按照广武君的计谋,韩信这一路胜利已经声名大振,将部队拉到燕国边境线上驻扎,摆出要进攻燕国的架势,并派使者去燕国劝说其投降,燕国必然会投降。韩信依计行事,派能言善辩的使者前去说服,燕国果然投降。
解放战争时的平津战场也是如此,先是林彪的四野以最快的速度攻下天津,让傅作义看到解放军的战力。再从政治宣传上主张避免流血,和平解放;在社会舆论上,宣传保护北平这个历史文化名城,保全文化、建筑,最终傅作义投降,和平解放北平。
可见,要想“全”,没有“破”这个武力威慑,没有策略的宣传攻势,就难以达到不战而降的效果。
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
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军、旅、卒、伍,都是部队的编制,将各个部队编制整体的政府,让他们战场起义,或投降是上上策,打败他们要低一个层次。
军,按照曹操和杜牧的注解说,《司马法》说:“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周礼》说:“五旅为师,五师为军。”
旅,曹操说:“五百人为旅。”
卒,李筌注解说:“百人以上为卒。”
伍,杜牧说:“五人为伍。”在春秋时期,“伍”是部队最基层的编制单位。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张预注解说:“战而能胜,必多杀伤,故云非善。”
战国名将白起,没有败绩,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可谓百战百胜。他带兵杀敌二百多万,仅长平一战就坑杀四十万众,虽战功赫赫,但他本人被秦昭王赐死,后世对其评价也不高。
拿破仑也可谓百战百胜,最终也落得个困死孤岛的结局。
吴起在其兵法中说:“天下战国五胜者祸,四胜者弊,三胜者霸,二胜者王,一胜者帝。”
放眼战国各国,五战五胜,国力消耗过大,就会招来灾祸;四战四胜,就会致使国力疲敝;三战三胜,可以称霸;两战两胜,可以称王;一战而定天下,才能称帝。
因此,孙子说:“百战百胜不是最佳的选择,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佳的状态。”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屈”,应该解作短缺或不足的意思。也就是说,在攻城之前,让敌人的指挥能力、作战能力出现严重的短缺或不足,没有办法抵抗,接下来才能谈条件,才能实现不战而胜的战术目标。
注意,这是被误解最多的地方。
一句“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让很多人误以为这是整部兵法的核心思想,是孙武兵法的战略目标。实际上,“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战役目标,是战术目标,而非战略目标。
“不战而屈人之兵”目标的实现,要么靠强大的实力威慑,要么靠前期的军事打击威慑,否则难以实现不战而胜。
如果有人因为这句话认为这是孙子兵法的精髓,认为孙子的核心思想是“不战”,认为孙子是“和平大使”,那就大错特错了,完全曲解了孙子兵法的本意。
“不战而屈人之兵”更多是一种理想状态,让敌人失去军事能力,丧失战斗意志,处于绝对的劣势。没有前期军队打击,没有武力威慑都是难以实现的。
孙子兵法的“慎战”“全胜”的思想是核心,打仗要谨慎、要慎重,这是关系人民生死,国家存亡的大事,要精细算账,算清楚了再打。
既然决定打了,孙子的思想是“全胜”。也就是说,打仗不能随便打,决定开打就要打赢,而且打赢还不能惨胜,不要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是“全胜”,自己付出代价要小。
这也是孙子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标放在“谋攻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