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礼仪的涵义及性质
案例引入
A公司的场地构造有点特殊,进门的玄关旁边有一个座位,是公司财务专员小刘的座位。公司前几个月新来了一个大学毕业生,每次进门首先看见小刘,却招呼不打一声,直接走进公司。后来过了几天,大概她终于搞清楚玄关的同事并非是接电话、收快递的阿姨,而是掌管她每个月工资的“财政大臣”,于是就开始殷勤了起来,每次进门“刘老师”叫得山响。
资料来源:根据网络资料改写
案例分析
案例中大学生前后的态度转变反映了其礼仪素养不高。新人刚进职场,礼貌很关键,人际关系一定要妥善处理,不能以貌取人或者想当然,要记得地位低下的员工同样也是前辈或者长辈。哪怕是打扫卫生的阿姨,如果正好清理到自己的纸篓什么的,不忘记说一声“谢谢”,就会为自己平添很多的亲和力和人缘。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要好好树立自己在公司的第一印象。
一、礼仪的涵义
礼仪作为人类交际的表现形式之一,同其他诸如文字、绘画等文明形式一样,是人类不断摆脱愚昧、野蛮,逐渐走向文明、开化的标志和见证。礼仪是人类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礼仪器物等。
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表示敬重友好的行为规范。
礼节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示致意、问候、祝愿等惯用形式。
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如衣帽、服饰、姿态等。
仪式是指在特定的场合举行的专门化、规范化的活动。
礼仪器物是指为表达敬意、寄托情意的物品。例如,少数民族的哈达、锦旗、奖杯、纪念勋章等一些具有特定含义的物品。
在汉语里,“礼”和“仪”最初是分开使用的。在古代典籍中,“礼”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政治制度;二是礼貌、礼节;三是礼物。“仪”也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容貌和外表;二是指仪式和礼节;三是指准则和法度。中国古代的“礼仪”从本质上更偏重于政治体制上的道德教化。
在西方,礼仪(ceremony)的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古代法国的法庭为了保证法庭秩序,把各种规则写在进入法庭的通行证上,让人们去遵守。后来,“礼仪”一词进入英语,演变成“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它有三种含义:一是指谦恭有礼的言谈举止;二是指教养和规矩,也就是礼节;三是指仪式、典礼、习俗等。
纵观中外对“礼仪”含义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它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意思。
其一,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或行为模式,比如,人们见面时会自然地握手,临走时下意识地要说声“再见”。
其二,礼仪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当然,不可能全世界每个人都遵从同一礼仪,但相对于偶然性的行为,礼仪却是普遍的。比如,现在国际上通用的见面打招呼礼仪是说“你好”。
其三,礼仪的存在是合理的,如约束人类欲望、保证社会秩序、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等。
二、礼仪的特点
礼仪的本质特点是文化性,隶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由经济基础制约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一般说来,礼仪具有以下特点:时代性、地域性、具体性、操作性、理智性。
1.时代性
在20世纪初的欧美国家,如果有一位少妇外出遛狗,将被视为有失风度,有辱礼节。但是,20年以后,欧美遛狗成风,成为少妇最有风度的行为。
由此可见,礼仪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
2.地域性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国家、民族,同一国家的不同地方,也有着不同的礼仪,甚至截然相反。
比如,关于“老”的理解,中西方之间差异很大。在中国人看来,“老”象征着经验丰富,是对人的一种尊重。然而,在西方人看来却恰恰相反。再如,一名中国留学生在接待他的美国大学校长的母亲时,尊称她为“老夫人”,“老夫人”却拂袖而去。因为“老”对她而言,是“魅力丧失,风韵不存”之意。
在宴请方面,中西方对待“光盘”行为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中国人请客时,如果桌子上的食物被客人一扫而光,主人的面子会很不好过,因为这表明饭菜不够丰盛;然而,西方女主人见此情景定会欢欣鼓舞,相反,看见盘子里剩下不少菜,反而会垂头丧气,因为剩菜说明其烹调水平有待提高。
礼仪的这一特点,要求在社交和礼仪活动中,我们既要注意各民族、国家、区域文化的共同共通之处,又要特别注意谨慎地处理相互间的文化差异。既要保持自尊,又要尊重别人,把地域差别作为交流、互补的条件。
3.约定性
各种礼仪规范都是在社会生活中共同议定、众所习用的。礼仪规范不是法律规范,也不完全同于道德规范,既不能像法律规范那样靠强制的权力来维持,也不能像道德规范那样靠舆论的力量来维持。维持礼仪规范的办法只能是社会成员的认同、认可和主动服从。而要得到社会成员的一致认同、认可和服从,共同议定、众所习用无疑是最有效的,同时又是必不可少的途径。
礼仪作为一种约定,是集体的创作,是一定范围的人们创设并共同认可的某种动作、表情、装饰或符号。比如,在西方戒指的戴法就是一种符号,把戒指戴在不同的手指上包含的意义是不同的。如果你执意要违反这个约定或符号,就会在与他人交际时发生种种误解,轻则会使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重则会伤害他人的感情。我们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在交际活动中通过运用恰当的礼仪形式去引起交际对象感情上的共鸣和行为上的互动,从而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
可见,礼仪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交往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大多没有形成文字,却又为人们所知晓和认可,并经过长时间的强化积淀下来,成为生活和交往中恪守的礼规。古人云“约定俗成谓之宜”。这种约定俗成通过交际行为表现出来,并被相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同时,又以某种精神的约束力量牵制着每个社会成员,将其行为纳入一定的轨道。
4.民俗性
民俗,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早已存在。在我国古籍记载中,早就出现了“俗”、“风俗”,“习俗”、“民风”等词汇,其含义主要是指“民众的知识”。
民俗的英文为folk custom,意为“民众的知识”或“民俗的学问”。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习俗,亦称风俗习惯,是因地域、种族、文化、历史的不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相沿成习的特殊的精神文化方面的传承,也是人们价值观的体现,其形式多样,内容繁杂,涉及衣、食、住、行以及交往应酬等主要方面。
礼仪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多元文化,从广义上看,所有的礼节、礼貌、仪式等都可以看作是礼仪,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累积、传承下来的行为规范。但通常意义的礼仪一般是指狭义上的,它指的是风俗、习惯、禁忌等民俗礼规,即礼俗。
人们在社会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往往受到各种有形和无形因素的制约。这些制约因素或来自于现实政治,或来自于历史文化,其中不乏虚妄怪诞的成分。它们积淀在人们的心中,宛如一条既神圣又神秘的锁链,时时提醒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我们将这些制约因素总称为禁忌。世界各民族和国家的禁忌形形色色,内容复杂繁琐。
在社会文化的发展中,礼仪与禁忌、风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禁忌是一种社会心理层面上的民俗信仰,也是一种十分复杂的认知心态。从社会文化的发展史看,礼仪也是禁忌、风俗的行为表露。尤其对于初民时代的原始礼仪来讲,礼仪原本就是图腾和禁忌的行为化。所以说禁忌、风俗带着社会趋同性,必然会通过特定的仪式表现出来,也即我们现在所了解的许多礼仪有相当多的部分是从禁忌、风俗上发展起来的,并带有浓厚的民俗色彩。
民俗的产生和发展源远流长。人类社会产生,民俗便开始产生。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形成累积了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禁忌,并且经由一代又一代的传播,加之兄弟民族的文化交融,使民俗礼仪丰富多彩且千差万别。从亚当、夏娃拾起树叶遮羞到今天眼花缭乱的民族服饰礼仪,从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到今天的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从人居茅草屋到今天的豪华住宅、星级宾馆,从生儿育女、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到婚恋嫁娶、成年仪式乃至火葬、土葬、海葬、太空葬等各式葬礼,从原始的图腾崇拜、封建迷信到宗教神学仪式,人类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创造出无数奇风异俗,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传统和现实中的一些礼仪形式并无所谓的优劣高下,只是一种民族习惯而已。实际上世界各国大部分的礼仪形式都属于这种情况。礼仪形式形成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往往与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正所谓由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风尚习俗叫做“风”,由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风尚习俗叫做“俗”。还有些习惯和一个民族历史上的宗教或迷信有关,但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早已淡忘了它的原始含义,现在只是人们的一种心理偏好而已。
从文化学的角度看,礼仪是在一定文化类型的背景下产生出来的,并在历史的发展中和其他文化因素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一个民族文化的特色。因此,既要把礼仪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来把握,又应把它放入一个更大的文化系统中去认识。在不同民族之间有的礼仪形式是不可以随意模仿和学习的。比如对于美国人来说,儿子对父亲直呼其名乃是父子之间十分正常的现象,但在中国若出现这种情况,通常就会被视作没有长幼之分。这充分说明礼仪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历史传统、价值判断和道德观念,认识这一点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尊重各个民族的礼仪形式;而且,尊重各国家、各民族的民俗礼规,已成为国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5.传承性
一个民族的礼仪一旦形成,通常会长久地为人们所沿袭,这就是礼仪的传承性。没有了传承性,民族性也就不复存在。今天是过去的延续,每一个民族的礼仪都是这个民族历史的产物。从历史上看,礼仪的许多形式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人们可以不断改变自身文化其他方面的一些东西,但礼仪作为一种象征往往不易变更,并成为是否数典忘祖的重要标志。比如,我国台湾地区与我国大陆虽然现行社会制度不同,但是台湾地区至今仍然普遍沿用着我国大陆南方的一些礼仪习俗,保持着同一民族的礼仪传统。
礼仪是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自然、经济、政治、法律等因素交互作用下,通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凝结沉淀下来的结晶体。礼仪主要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以口头传播和行为模仿等方式传承。某种礼仪一经形成之后,它就会作为一种文化传统沿袭下来而不易发生变更,并且它还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积极地影响着交际活动和人类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
当然,礼仪的传承并非是盲目的、不折不扣的照搬继承,而是有所取舍,其主流或核心内容及形式一般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而这些正是民俗文化及其礼仪的特色与精华之所在。只要特定范围的人认为其具有某种意义就可以,这正是各民族都能在其内部交往中把一些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的礼仪继承下来的重要原因。因此,当人们碰到与自己国家迥然不同的奇风异俗时,应持宽容和理解的态度。
6.变异性
普遍存在于每个民族、每个文化之中的礼仪,既是原始的、传统的,又是文明的、现代的;既有传统的丰厚积淀、又有全新的发展创造,它经年重复却又有所更迭,其不变是相对的。随着传承,随着历史的发展,礼仪总要或多或少地发生种种变化,并不存在僵死不变的永恒模式。当然,这种变化是延续中的变化。
礼仪大多是约定俗成的,靠口头和行为方式传承,加之受到社会、环境、生产、生活、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在诸多影响因素不断变化的传承过程中,礼仪总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文明的进程,礼仪也在流传中。复合演变,有些礼仪被继承、完善流传至今;有些不必要的繁文缛节则被废弃,逐渐消亡;有些虽保留着形式,却更换成新的内容,表达了新的情感。大多数的礼仪都在不断变化中完善和发展,同时,又不断地萌生和演绎出新的礼仪。礼仪的变异性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显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现代文明的大潮中,不论其如何企图保持自己的传统,礼仪却总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会在传承中发生着变异,那些繁琐的、铺张的、不讲效益的以及一切与现代文明观念相背离的礼仪终究会被淘汰。
传承性和变异性构成了一对矛盾,在传承基础上的变异和在变异过程中的传承,正是这二者的互相作用,使得各民族的礼仪表现出了新中有旧、旧中出新的鲜明特征。
7.兼容性
兼容性是指在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礼仪,摒弃一些已经丧失生命力的、保守落后的礼仪的同时,被动地同化和主动地汲取国际上较为通行的并能为我们民族心理所接受的礼仪,使之融入并成为我们遵行的礼仪。
礼仪一旦形成,便受到民族心理、地域观念等延缓性因素的影响或制约,不仅会在本民族内得以延缓传承和发扬光大,而且还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宗教等各方面交流的逐步增多,超越时空的界限,向外传播和吸收兼容。在这种传播和兼容的过程中,各民族的民俗文化礼仪便在相互冲突中得以交融。在不同民族混合居住地区的人们往往容易互相仿效、互相学习。历史上,一些殖民主义者或移民在习俗礼节上与当地居民之间也有互相渗透、互相融会而逐渐同化的现象。在现代,随着国际间交往的频繁,也促进了人们在习俗礼节方面的相互了解与交流,使先进文明的习俗礼节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也加速了习俗礼节的同化现象。
事实上现在我们生活中流传的许多礼仪,并不是所谓的“国粹”,而是通过吸收国际交往活动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和惯例逐步形成的。比如过去中国人见面时的礼节是叩头跪拜、作揖拱手,而现在却被西方传入的握手所取代。西方某些有明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礼仪,已逐渐被吸收到我们民族的社会生活之中,如女士优先、送礼从简、约会守时以及中餐的分食制、工作进餐、鸡尾酒会、社交沙龙等。穿西装、鸣礼炮、交际舞会等,都是引进西方礼仪的结果。不仅如此,现代中国人的称谓、穿着、宴请、祝寿、丧葬等许多礼仪也都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中外礼仪在形成发展过程中,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收,总的趋势是在交流中逐步地融合。当然,这种融合的前提是必须建立在尊重各自文化个性、风俗习惯基础之上。各国、各民族的礼仪都兼收并蓄了一些外来的、被本民族人民所欣赏和认可的礼仪,尤其是在国际上较为通行的礼仪,且这种兼容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增加会不断增加。
8.国际性
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和信息共享的网络化,把现代人领到了一个无限伸展而又不断浓缩的空间,这就是地球村。现实及其未来国际礼仪走向统一的趋势,并不意味着各个民族礼仪文化特质的泯灭。正像高度综合和高度分化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两个重要特点一样,当今世界的礼仪也同样会呈现出多元化和统一性并存、民族性和世界性共处的局面。
实际上,在国际交往频繁、世界贸易日益广泛的今天,各国、各民族的礼仪不仅属于本国和本民族,也属于世界各国,具有国际性。因为,各国在彼此交往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其他民族礼仪,既要将其作为一道异域风情去欣赏,更须得视作一种国际交往的规则去了解、熟悉和遵守。同时,在国际交往中,各国、各民族的礼仪在被相互了解、欣赏和认可之中,也被兼收并蓄地融合进了本国、本民族的礼仪。
涉外活动的交往双方总是处在宾主之别的不同地位,或为宾客或为东道主。作为东道主,应以礼待客,主随客便;作为宾客,应入乡随俗,客随主便。无论为客为主,涉外礼仪的内容主要来自三方面:本国的礼仪传统、国际的通行礼仪、对方的风俗习性。这就意味着在涉外交往活动中的礼仪必然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就我国的涉外礼仪而言,一方面要以我国优秀的礼仪传统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来体现我们对宾客的尊重和友好;另一方面要与国际礼宾接轨,了解熟悉各国礼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