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自我论
罗杰斯出生于美国伊利诺州的一个农场主家庭,父亲是个虔诚的耶稣教徒,思想保守,在经营农场上却颇有科学头脑。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影响下,罗杰斯从小就养成一种笃信不疑和从事科学的精神品质。1919年罗杰斯进入威斯康星大学农学院学习,因积极从事宗教活动,于1922年他参加了由10个学院的学生代表组成的出国参观考察团,出席在中国北平举行的世界学生基督教同盟代表大会,开始接触到东方哲学。在这次参观了6个月的路途中,他还见到法国人和德国人之间的仇恨等。他目睹这一切,深感不同文化背景下宗教之间的差异,改变了他原来的保守思想,转而学习历史。但在如何拯救人的问题上,他对宗教的教条日益加重了疑虑,因而离开神学院转到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攻读临床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先后获得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1931~1940年,他在纽约罗彻斯特的指导中心研究社会学和问题儿童。此后,从事各大学和研究所的教学与研究治疗工作,主要进行心理治疗和研究人格问题,将精神分析的心理动力学和科学的统计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他的人格自我理论。罗杰斯人格自我理论是经过以下4个发展阶段形成的。
准备阶段。在开始工作不久,罗杰斯遇到一位母亲,这位母亲要求他为她的孩子解决不良行为进行谈话,以便寻找孩子行为过失的原因。结果是谈话失败了,双方不欢而散。但是,两人分手后,那位母亲又转回来要求为她自己分析治疗。于是,她倾吐对婚姻的失望,和丈夫的争吵,吐露她失败和惆怅的感觉等。事后罗杰斯体验到,只有病人才能了解受了什么伤害、什么是行动方向、什么是关键性问题,以及隐藏在内心的究竟是什么经验等。后来他得出结论说,要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就要依靠患者自己指导治疗过程,因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定向。这是罗杰斯自我理论形成的开端,即准备阶段。
非指导性治疗阶段。1940年12月11日,这是罗杰斯个人中心理论思想诞生的一天。这一天,在明尼苏达大学讲学后,他在得到的反应中似乎意识到形成治疗效果的原理,是一种不可言喻的感觉体验,绝不是经过训练的技术。只要提供适当条件,患者自己有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这样开始了他把治疗转向从患者个人方面来考虑的思想。
患者中心阶段。意思是对接受治疗的人,不应把他作为依附他人的病人,而应作为可靠的受辅者(指患者)来处理。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和患者双方的深厚感情同等重要,治疗者必须深切积极地了解患者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治疗过程成为这些感情交流的过程。
个人中心阶段。从患者中心发展成个人中心理论,表明其理论已越出治疗病人范围而成为正常人的人格理论。1960年他完成了这个理论,即个人中心论。这个理论强调,要注意个人经验,注意对机体的评价和感觉。他认为,个体大部分的早期体验是对自己丰富的主观感觉的觉知,它是人的全部潜能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比体验更丰富的经验,它包括注意,知觉,加工和整合内部、外部、人际关系以及物理世界等方面。他强调,治疗者面对的是完全的个人,不是把个人仅仅看作一个患者或学生。以后个人中心又发展为交朋友小组,即将受治者组成团体,让他们在各组内自由交流感情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通过以上各阶段的研究,罗杰斯发现,人格心理学要充分发展个人自我潜力的各种条件,而实现个体内心蕴藏着的最重要的资源是现实的趋向,并借助这种趋向发展完善的人。由此可见,罗杰斯的人格理论以实现个人自我的潜能为目标,是归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
罗杰斯认为,自我发展是通过分化和整合的过程实现的。例如,幼儿的现象场未分化,不能区分各类事件,所有事件都混合在一个简单的结构中。以后,通过语言符号的经验,部分现象场分化为自我,于是现实趋向表现出自我的特征。随着自我的形成,于是产生对关怀的需要,因而需要他人的赞扬,于是又产生一种情感。例如来自亲人的温暖、热爱、同情、关心、认可等便开始了社会化过程。
在社会化过程中,如果大人对孩子的行为满意,孩子就得到关怀;如果大人不满意,孩子就得不到关怀。孩子通过这样的反复经验,必然会体验到关怀的条件。罗杰斯把这些条件称为“价值条件”。这些价值条件一旦为儿童内化,就变成自我结构中的“良心”和“超我”。良心和超我指导着儿童的行为,甚至父母不在身边也发挥作用。例如儿童乱涂墙壁的行为得到否定后,儿童就会产生内疚,以致不愿想起此事。关怀需要的进一步发展,则产生自尊的需要。但是,关怀的自尊是来自他人的,因而抵消了机体的估价能力,使儿童处于被动地位。因为他人的关怀和赞扬往往不是前后连贯一致的,有时会伤害儿童的自尊,引起儿童内心的矛盾。为此,罗杰斯指出,每个人的最终目的应忠实于自身的情感,不应忠实于他人的情感。唯一不妨害儿童现实趋向的方法,是给儿童无条件的关怀。
这样一来,关怀和自尊的需要就不会和机体估价过程相矛盾。个体就会不断获得心理上的自我调节而成为具有完善功能的人。所以,儿童应当永远得到爱,使每个人自由地拥有自己的感情,尽管有些行为或许不是这样。相反,如果幼年时期已形成的价值条件会妨碍自我机体的估价过程,使自我和经验之间出现失调,进而会成为顺应不良的人。
那么,只有消除失调,才能解决并顺应不良问题,才能获得和经验协调的自我,才能恢复作为控制行为而统一的机体估价过程。顺应不良的人,易受焦虑和威胁的伤害,成为处于防御状态的自我,因而做出攻击、不道德等不良行为,以导致疾病的产生。由此可见,罗杰斯的精神分析治疗方法,由非指导性治疗发展到患者中心,到个人中心理论而形成的人格自我理论,是通过治疗实践的进展而发展起来的。现在,这三种方法,已成为消除和降低失调现象备受推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