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二十四节气知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雨水农历节日:元宵节——张灯结彩,万家灯火

元宵节民间俗称较多,又称作“上元节”“元夕节”,有的地方叫闹元宵节,简称“元宵”“元夜”“元夕”等。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关于它的起源有各种说法,其中之一是:东汉永平(58〜75年)年间,明帝为提倡佛教,于上元夜在宫廷、寺院“燃灯表佛”,令士族庶民家家张灯结彩。此后相沿成俗,成为民间盛大节日之一,也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闹元宵——民间敲锣打鼓,成群结队游行,期望吉祥如意

元宵节闹元宵,就节期长短而言,汉朝是1天,到了唐朝已经定为3天,宋朝则长达5天,明朝时间更长,自初八日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10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掀起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到了清朝,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只是节期的时间缩短为4~5天。

元宵节当天以及前后几天,民间敲锣打鼓、结队游行闹元宵,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庆贺新春的延续。明代万历《海盐仇志》中记载:“上元节前后,里中年少合金鼓管弦为乐曰闹元宵:其乐有《太平鼓》等。”(里中,指同里的人)。顾禄《清嘉录·闹元宵》记载:“元宵前后,比户以锣鼓铙钹,敲击成文,谓之‘闹元宵’。”(比户,即家家户户。)

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文《东京梦华录》中描述元宵节: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映,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粼粼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

每年正月十五前后,人们手持锣鼓铙钹,沿街敲打,鼓点节奏明快,气氛热烈。至今,人口比较多的地方在元宵节期间,民间自发组织闹元宵,晚上举行灯会、灯展、游行,以通宵达旦张灯,供人观赏为乐。灯会、灯展场面人山人海,大人们扶老携幼,年轻人和小孩呼朋引伴,争先恐后跟着游行的队伍凑热闹,伸长脖子看稀罕。

猜灯谜——灯笼上附有谜语,供路人猜测

元宵节猜灯谜是我国特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元宵节期间举办专门的灯谜会,设下奖品,鼓励人们积极参加。人们张挂灯笼的时候,常常会在灯下或灯上附有谜语,供路人猜测赏玩。猜灯谜始于宋代。到了晚清时期,灯谜有曹娥、增损(离合)、苏黄、谐声、别字、拆字、皓首、雪帽、围棋、玉带、粉底、正冠、正履、分心、卷帘、登楼、素心、重门、间珠、垂柳、锦屏风、滑头禅、无底囊、会心二十四格,上自文人雅士,下至文盲,甚至婴幼孩童,都有适合各自水平的谜语可猜。(灯谜的格,是有关灯谜猜制的某种格律、规则。其实,灯谜的格律、规则在灯谜本身中已有所存在,谜格的提出不过是人们对文义谜某些特殊规律的总结和扩充罢了。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充分运用汉语言文字材料来制作灯谜,这样使谜面与谜底更贴切地相扣合。)

元宵节主要民间风俗习惯

闹元宵

figure_0061_0084

打鱼灯、敲花鼓,元宵佳节就是要热热闹闹才有新年的气氛,喜气洋洋的庙会展现了新一年的气象与活力。

猜灯谜

figure_0061_0085

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传统节目。各式各样的灯谜,造型精美,内容包含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享受中展示出你的智慧与博识。

踩高跷

figure_0061_0086

人们凭借精湛的高跷技艺,通过秧歌、戏剧等多种形式赞美现在的美好生活,为元宵佳节增添了许多喜气。

吃元宵

figure_0061_0087

元宵佳节,全家人欢聚一堂,共同享受美味的元宵和汤圆,享受团圆,其乐融融。

划旱船

figure_0061_0088

元宵时节的旱船表演生动活泼,声色并茂,代表着人们对热闹红火的新年的美好期待。

饮元宵酒

figure_0061_0089

元宵佳节,与家人团聚,共同喝下元宵酒,期盼下一年的健康与好运。

放烟火——元宵节燃放烟火自宋代开始

元宵节燃放烟火的习俗自宋代就已经开始了。多数城市从1992年至2005年曾经禁止燃放烟火,近年来政府实行禁改限,虽然燃放的地点有了明确的强制性限制,但是燃放的规模越来越大。许多城市,每年一进入腊月,城区内就辟出临时的花炮专营销售点,出售各种各样的烟花爆竹。

在福建上杭一带,燃放烟火颇具特色。烟火被装在盆中,“置案上燃之,火光喷出,作兰菊各种形状,须臾花止,以水淋之,花复喷出,真奇观也。又有高升爆,形如纸爆,而长倍之,插以尺许之粟茎或竹茎下垂,儿童两指捻而放之,有直上数丈而放炎光者,曰‘三级浪’,亦名‘三点灯’。又有黄烟爆,烟作黄色,儿童手燃之以写字。”在湖北孝感一带,“花炮有起火、砖花、纸花。以丝横系而旋者,曰‘金盘银盏’。投于水中而复出者,曰‘水老鼠’,又名‘水鸭’。‘落地金银’‘落地桃’,皆以水湿地,药垂下有声。‘赛月明’无花,但出二刃于空中若月。‘云菱炮’,以纸作小菱形,实药其中。‘滴滴金’,以灯红纸为小筒,实药燃之,有小花”。在山西,烟火分礼花和土烟火两个品种。土烟火在山西燃放独具特色。土烟火形形色色,其中晋中地区的“架火”耐人寻味。它是用13张大方桌叠垒起来,高约四五丈,用8条大绳牵拴。方桌装饰成亭台楼阁貌,里面布置有各种景观。每层外悬36颗特制的大爆竹,共400颗左右;8条大绳,也都用花炮装饰。整个造型,像13级宝塔一样,称为“主火”。主火周围,又有许多小玩意儿,与主火用火药捻相连。整个架火点燃以后,主火辉煌璀璨,四周炮声隆隆,令观众目不暇接,有如进入空中楼阁仙境般感受。

吃元宵——元宵节的应节食品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一种吉祥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芝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都可以。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圆”或“汤团”,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有团圆美满、和睦幸福之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元宵节的应节食品,在南北朝是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到了南宋,就出现了“乳糖圆子”,明朝时,人们用“元宵”来称呼这种糯米团子。刘若愚的《酌中志》记载了元宵的具体做法:“其制作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近年来,元宵的制作日渐精致。光就面皮而言,有江米面、高粱面、黄米面和苞谷面。馅料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制作的方法也南北各异,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手摇,南方的汤圆多用手工揉团。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可以小似黄豆。煮食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带汤吃、炒着吃、油氽、蒸食吃等,都同样老少皆宜、美味可口。

饮元宵酒——团圆喜庆,祈求太平

饮元宵酒,古往今来被文人骚客们赋予了太多美好的寓意。辛弃疾用“东风夜放花千树”描绘的火树银花,李商隐以“香车宝盖隘通衢”呈现的锦绣团簇,都是人们对这个节日的特殊情怀的释放。尤其是蒲松龄的“雪篱深处人人酒”,将饮酒与上元佳节的温馨团圆结合一起,做了恰如其分的点缀。虽然过节饮酒是中国礼仪文化约定俗成的一部分,但是元宵节饮酒,不仅仅表示团圆喜庆,而且也有祈求太平的意思。

元宵节来临,喜庆的花灯布满大街小巷,人们结伴赏灯的同时,还会置办年味儿浓厚的饮灯酒活动。如同浙江的“元宵酒”风俗一样,“饮灯酒”这一历史风俗保留较好的是广东省,“饮灯酒”在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保留得最为完整。明末清初,顺德的“饮灯酒”开始在民间流行起来,并在每年正月初八至元宵节期间举行。由于这是一年中举家团圆、最令人高兴的时刻,家家户户在祠堂前张灯结彩,大摆宴席,父老乡亲们共聚一堂,互道吉祥、开怀畅饮。

“饮灯酒”的初衷是祭祀社神(土地),祈祷五谷丰登,事业兴旺;而时至今日,它演变成为一项有利的公益活动。在“饮灯酒”的活动中,有一个叫作“投灯”的环节。广东民间的花灯丰富多样,且各取有吉利的名称,以象征兴旺。

耍龙灯——6条蛟龙互相穿插舞蹈

耍龙灯的主要道具是用草、竹、木纸、布等扎制而成的,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十五节以上的龙就比较笨重,不宜舞动,仅供观赏,这种龙特别讲究装饰,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还有一种“火龙”,用竹篾编成圆筒,形成笼子,糊上透明、漂亮的龙衣,内燃蜡烛或油灯,夜间表演十分壮观。耍龙灯的表演,有“单龙戏珠”与“双龙戏珠”两种。龙头部分也分轻重级别,一般重量三十多斤。龙珠内点蜡烛的称“龙灯”,不点的称“布龙”。在耍法上,各地风格不一,各具特色。耍九节的主要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裆子(穿花)、头尾齐钻、龙摆尾和蛇蜕皮等。耍龙中,不论表演哪种花样动作,表演者都得用碎步起跑。耍十一、十三节龙的,主要表演蛟龙的动作,就是巨龙追捕着红色的宝珠飞腾跳跃,时而高耸,似飞冲云端;时而低下,像入海破浪,蜿蜒腾挪,煞是威猛。

每当新春至元宵节期间,在此起彼落的锣鼓声、鞭炮声中,各个民间“舞龙”队大显身手,引得万人空巷。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据说早在黄帝时期,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随后又创出了6条蛟龙互相穿插舞蹈的、引人入胜的壮观场面。

踩高跷——脚踩高跷舞剑、扭秧歌

踩高跷是古代百戏之一,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踩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3种,最高者一丈多。据古籍记载,古代的高跷皆是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做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行动自如、生动活泼、边演边唱、谈笑风生、如履平地。

传说踩高跷这种活动形式,原来是古人为了方便采集树上的野果,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活动。

还有传说踩高跷是以滑稽著称的晏婴发明的,春秋战国时期,晏婴一次出使邻国,邻国君臣笑他身材矮小,他就装一双木腿,顿时高大起来,弄得该国君臣啼笑皆非。他又借题发挥,把邻国君臣羞辱一顿,使得他们更狼狈。从此以后,踩高跷活动便代代流传下来。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把踩高跷与同贪官污吏做斗争联系在一起。从前有一座县城,城里和城外的人民非常友好,每年春节都联合办社火,互祝生意兴隆、五谷丰登。不料来个贪官,把这看作是一个发财的机会,就私自规定,凡是进出城办社火,每人都要交纳一定的银两,否则不得进出城门。但是,这个规定并没有难住聪明的劳动人民。他们就发明了踩高跷,翻越城墙,过护城河,我行我素,继续欢度佳节。

舞狮——勇敢和力量的象征

元宵节舞狮是中国传统民间活动。古时人们认为舞狮可以驱邪镇妖,故此每年元宵佳节或重大集会庆典,民间都舞狮助兴。例如迎春赛会、开张庆典等,都喜欢敲锣打鼓,舞狮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随着历史的发展,狮子成为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舞狮还代表欢乐,代表幸福,代表人们心中的祝福。人们认为它能够保佑人畜平安,所以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时舞狮子的风俗,以祈求生活平平安安、吉祥如意。

舞狮是一种高难度动作的民间传统表演艺术,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中国本身没有狮子,在中华文化中,“狮”本来是和“龙”“麒麟”一样都只是神话中的动物。到了汉朝时,才首次有少量真狮子从西域传入,当时的人模仿其外貌、动作做戏,至三国时发展成舞狮;南北朝时期随佛教兴起而开始盛行全国。

舞狮分北狮和南狮,最初北狮在长江以北较为流行;而南狮则是流行于华南、南洋及海外。近年来也有将二者融合的舞法,主要是采用南狮的狮子结合北狮的步法,创作出“南狮北舞”。

划旱船——在陆地上模仿船行

元宵节划旱船是一种在陆地上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而流传下来的民俗。划旱船也称跑旱船,演出时,一人立于旱船中,另一人手拿“连响”,相当于掌舵人员,其余人在边上敲锣打鼓(伴奏乐器:板儿、锣、鼓等),旱船便根据节奏的变化进行表演,一定时间后(大概几分钟)拿“连响”的表演者会穿插表演唱,在旁的伴奏人员也会在一定的时刻加入伴唱,但锣鼓声不停止。演员所唱曲调为花鼓调,其唱词在早些年代都有传统的唱本参考,内容多为古代神话传说等。近年来,唱词多为演员自编,内容多是歌颂党的富民政策好、“神五”“神六”圆满发射成功,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等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

旱船下半部分是船形,上半部分有4根棍子,支撑起一个顶,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形状犹如轿顶,装饰以红绸、纸花,有的地方还装有彩灯、明镜和其他装饰物,把旱船装饰得艳丽不凡,然后套系在姑娘的腰间,使其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演员腰上系有一根绸带,用于吊住旱船两边的船舷,以便使旱船跟随身体的摆动而舞动。女演员两手握住前面两根棍子,用于控制船动的幅度。整个旱船的表演主要有驾船、圆场步、碎步、横步、自转、正反葫芦、晃船步、平碾步(转船)等动作。整个表演围绕“快、稳、漂、转”的风格,极具地方特色。有时候还会有一个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配合着表演,并且习惯扮演成小丑,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渲染剧情,逗乐观众。

祭门、祭户——把杨树枝插在门上,将酒肉放在门前祭祀

七祀,是指周代设立的7种祭祀。祭门、祭户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商代天子设立五祀,即门、户、灶、行(道路)、中溜(住室中央之神)。周代天子七祀,除商代五祀外,增加司命、泰厉。司命是主宰功名命运的星神,泰厉是没有祭享的游散鬼神。周代诸侯奉行五祀、大夫三祀、士二祀、庶人一祀。汉代随着阴阳五行说的流行,改七祀为五祀。春祭户、夏祭灶、秋祭门、冬祭井、六月祭中溜以顺五时。五时祭品亦各不相同。祭户用牛、祭灶用鸡、祭门用犬、祭中溜用豕、祭井用鱼。唐代改五祀为七祀。明又改为五祀。其祭祀等级均为小祀。宋代以后,诸侯以下祭祀在祭礼中被废除。由于七祀或五祀均是祭祀住所之神以求居宅安宁,因此在民间根深蒂固,流传很广,并且逐渐演化为民俗。

走百病——消灾祈健康

元宵节走百病是民间一种消灾祈健康的礼仪活动。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明清时,北京等地农历正月十五,妇女夜间相约外出行走,一人持香前边引路,且须去有桥处,又称“走桥”。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祛病除灾。江南苏州一带称为“走三桥”。如今天津还保留着“走百病”的民俗。因为是在农历正月十六进行,当地称作“溜百病”。近年来,由于生活条件改善,多数妇女在这一天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娘家看望老人,然后美餐一顿。

逐鼠——把粥放在老鼠出没的地方,它就不吃蚕了

元宵节逐鼠这项活动主要是针对养蚕人家的。因为老鼠经常在夜里把蚕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不吃蚕了。于是,养蚕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黏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把粥盛在碗里,放到老鼠出没的地方,边放边诅咒老鼠再吃蚕就不得好死的话语,据说老鼠吃了米粥,就不愿意再去偷吃蚕了。

送孩儿灯——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元宵节送孩儿灯也称“送灯”,或“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至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孩子。如果出嫁的女儿怀孕,除了要送大宫灯外,另外还要再送一两对小灯笼,意思是祝愿女儿孕期平平安安。

迎紫姑——女子做成紫姑之形,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元宵节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年景好坏,甚至问自己婚配恰当与否。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所以民间多以女子做成紫姑之形,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记载。古代一般的祝祷词是:“子婿不在,云是其婿,曹夫人已行,云是其妇,小姑可出。”念这样的词,把紫姑的人形拿到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祈求当年交好运。

约会,行歌——未婚男女借赏灯之机,为自己寻找意中人

元宵节不但是一个传统的节日,而且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节的灯会给未婚男女相交相识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旧社会的年轻女子平日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游。每到元宵节时,未婚男女借赏灯之机,顺便为自己物色意中人。欧阳修《生查子》记载:“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的《青玉案》记载:“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两首词就是描述元宵夜男女相会的情景。因此,许多人将元宵节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有的地方灯市还设有乐舞百戏(中国古代体育活动中的技巧运动)表演,人们在灯下载歌载舞,进行“行歌、踏歌”活动。

摇竹娘——希望孩子快快长大

元宵节摇竹娘这个习惯流行于福建、浙江一带,是一种希望孩子快快长大的祝愿仪式。夜深时,当地竹农让小孩单独去竹林,儿童三五成群地到竹林里选一株健壮青竹,双脚并立。在双手高举过头的地方,扶着青竹摇动,一边摇一边唱:“摇竹娘,摇竹娘,你也长,我也长,旧年是你长,今年让我长,明年你我一样长。”人们期望儿童像竹子一样茁壮成长。

间间亮——橘农为纪念戚家军的胜利,燃起红烛

间间亮是元宵节一种燃灯的形式,流行于浙江台州一带。相传明代嘉靖年间,有一年农历正月十四,戚继光在海边打垮了一群入侵的倭寇,残余倭寇逃到黄岩县时躲进了橘林和民房。戚家军和百姓一起点灯燃烛进行搜捕,顿时,整个县城内外,每间房屋,每片橘林都灯火辉煌。最后全歼倭寇。当地橘农为纪念戚家军的胜利,每年正月十四夜晚家家都要挂灯燃烛,橘篮灯、橘花灯,照得每间房屋通明雪亮;并且同时在城外每片橘林中,也燃起红烛,远远看去,整个黄岩县万灯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