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削藩
汉景帝即位后,也采用休养生息的政策,治理国家。景帝当太子的时候,有个管家的官员叫晁错,挺有才能,大家都叫他“智囊”。后来,汉景帝把他提升为御史大夫。
秦朝实行的是郡县制,但是汉高祖打下天下后,分封了22个诸侯国,这些诸侯都是汉高祖的子孙。到了汉景帝时,诸侯的势力变得强大起来,土地又多,像齐国就有70多座城。有些诸侯不受朝廷的约束,简直成了独立王国。
晁错见各诸侯国的发展态势很有可能造成国家分裂的危险,就对汉景帝说:“吴王私自开铜山铸钱,煮海水取盐,招兵买马,动机不纯,不如趁早削减诸侯国的封地。”
汉景帝有点犹豫,说:“削地只怕会引起他们造反。”
晁错说:“诸侯想造反的话,削地会反,不削地将来也会反。现在造反,祸患小;将来他们势力大了,再反起来,祸患就大了。”
汉景帝觉得晁错的话很有道理,便下定决心,削减诸侯的封地。过了不久,朝廷找了些理由,削减了诸侯的封地。有的被削去一个郡,有的被削掉几个县。
正当晁错与汉景帝商议要削吴王濞的封地时,吴王濞先造起反来了。他打着“惩办奸臣晁错,救护刘氏天下”的旗号,煽动其他诸侯一同起兵造反。
公元前154年,吴、楚、赵、胶西、胶东、淄川、济南7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历史上称为“七国之乱”。
叛军声势很大,汉景帝惊恐之余,想起汉文帝临终时的嘱咐:国家有变乱,就让周亚夫带兵出征。于是,他拜善于治军的周亚夫为太尉,统率36名将军去讨伐叛军。
那时候,朝廷中有人妒忌晁错,说七国发兵完全是晁错的过错,如果杀了他,七国就会退兵。接着,有一批大臣上奏章弹劾晁错,说他大逆不道,应该杀头。汉景帝看了这个奏章,为平定叛乱,只得批准了。
这样,一心想维护汉家天下的晁错,竟成为七国之乱的牺牲品。
汉景帝杀了晁错,下诏书要七国退兵。这时候,吴王濞已经打了几个胜仗,夺得了几座城池。他听说要他拜受汉景帝的诏书,冷笑说:“现在我也是个皇帝,为什么要拜受别人的诏书?”
平定七国之乱示意图
这时,汉军营里有个叫邓公的官员,到长安向景帝报告军情。汉景帝问他:“你从军营里来,知不知道晁错已经死了?吴楚答应退兵了吗?”
邓公说:“吴王一直有造反的野心。这次借削地的借口发兵,哪里是为了晁错呢?陛下把晁错杀了,恐怕以后没人敢替朝廷出主意了。”
汉景帝这才知道自己错杀了晁错,悔恨之余,决定以武力平叛,于是派遣太尉周亚夫率兵征讨。周亚夫以坚壁固守的战术,多次挫败吴楚联军的进攻。吴楚联军的士卒饿死、投降、失散的很多,只得败退。三月,吴王刘濞残部数千人退守丹徒(今江苏丹徒),被东越人所杀。其他诸王也战败或自杀,或被杀,历经3个月的七国之乱遂被平定。
七国之乱的平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汉高祖分封同姓王所引起的矛盾,巩固了汉王朝中央的统治,并为日后汉武帝以推恩令进一步解决诸侯王国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汉景帝平定了叛乱,仍旧封七国的后代继承王位。但是从那以后,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国里征收租税,取消了他们干预地方行政的资格,大大削弱了他们的权力,汉朝的中央集权才得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