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洞悉人性,拿捏分寸
善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给别人留下好印象
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找工作。一天,他到某报社对总编说:“你们需要编辑吗?”
“不需要!”
“那么记者呢?”
“不需要!”
“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
“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职位也没有了。”
“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用”。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作。”
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现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给总编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引起对方极大的兴趣,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当我们即将进入一个新环境去参加面试,或与某人第一次打交道的时候,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忠告:“要注意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噢!”
第一印象,又称为初次印象,指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所获得的印象。在与他人交往时,人们对他人的看法往往会过多地依赖第一印象,这就是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固然重要,但人们对他人的第一印象也并不是无法改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往的增多,对方各方面的情况将愈益清晰,从而可以改变第一次见面时留下的印象。
虽然随着交往的深入,第一印象会逐渐改变,但是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若要吸引他人,赢得友谊,就应该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一生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重要的第一次,也就会有很多需要重视的第一印象。比如,求职,第一次去见面试官;求人办事,第一次登门造访;参加工作,第一次见单位同事;找对象,第一次与对方约会。所有这些第一次都很重要:从小的方面看,关系到求职能否成功,事情能否办成;从大的方面来看,关系到事业能否如愿以偿、婚姻能否美满。所以,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一定要在第一印象上下功夫。
那么如何才能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
心理学家卢钦斯是第一个对首因效应进行实验研究的学者。卢钦斯编撰了两段文字作为实验材料,内容主要是写一个名叫吉姆的男孩的生活片断,这两段文字描写的情境是相反的。一段内容是把吉姆描写成一个热情而外向的人;另一段内容则把吉姆描写成一个冷淡而内向的人。
卢钦斯把两段材料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展示给被试者:
1.描写吉姆热情而外向的一段材料先出示,冷淡而内向的材料后出示。
2.相反,先出示冷淡而内向的材料,再出示热情而外向的材料。
3.只出示热情而外向的材料。
4.只出示冷淡而内向的材料。
卢钦斯把被试者分为四个组,分别阅读一组材料,然后要求各组被试者回答一个问题,即“吉姆是怎样的一个人?”结果如下表:
上述实验表明,在人际交往中,首因效应对人的评价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为了给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必须注意自己的外表、言谈举止,还必须增长才能,加强个人修养等等。但是,双方初次见面所获得的印象只是一些表面特征,不是内在的本质特征,单单凭第一印象作为继续交往的基础是不牢固的。
人们对他人的第一印象不是无法改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往的增多,对方各方面的情况将愈益清晰,从而可以改变第一次见面时留下的印象。
心理学家认为,第一印象主要是一个人的性别、年龄、衣着、姿势、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态、姿势、谈吐、衣着、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在素养和其他个性特征。所以,在与人初次见面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怎样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心理学家戴尔·卡耐基认为在社交活动中,第一印象很重要。它是在没有任何成见的基础上,完全凭着你的“自我表现”来判断的,因而第一印象直观、鲜明、强烈而又牢固。并且卡耐基根据大量来自实际生活的成功经验,总结出了给人留下良好第一印象的几条。
小菲和小玲是大学同学,也是多年的好朋友。小菲比小玲大,平时就像姐姐一样关心小玲。小玲从心底里感激小菲,把小菲当作知心朋友。小菲如有什么事,她也总是极力维护小菲。大家都知道她们关系非常密切。可是最近,小菲和小玲却闹翻了。
“我把她当姐姐一样尊重,她却这样对待我。”小玲生气地对别人说。
“唉,我对她一直都很关照,却因为最近得罪了她一次,她居然就不理我了。”小菲很伤心。
小玲因为小菲最近一次“得罪”了她,便中断了与小菲的友情。
在上面的案例中,小菲和小玲两人平常接触颇多,但是彼此却都将对方的最后一次印象作为互相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因为最近发生的事或了解的东西而掩盖了对对方的一贯了解。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人际交往中,最近、最后的印象,往往是最强烈的,可以冲淡在此之前的印象。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发生这样的事。某人最近犯了一个错误,人们便改变了对这个人的一贯看法;或者两个好朋友为一点儿意见产生误会而翻脸、绝交;常年来往,亲密得像一家人的两个家庭,却为一件小事闹矛盾,甚至大动干戈,从此“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产生这类现象的原因都是受“近因效应”的影响。
近因即最近或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是指最近或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作用和影响。在某些时候,决定人们对认知客体特性做出解释的是最后形成的印象。
近因效应也是由卢钦斯于1957年最先提出的,并在一系列实验中得到了证实。其中有一个很著名的实验和我们前面讲述的类似。他用两段材料,分别描述吉姆的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并把被试者分成甲、乙、丙、丁四组,用四种顺序、四种方式向每组被试者读这两段材料。向甲组先读吉姆的内向性格,接着读外向性格,然后令被试者说出对吉姆的印象;向乙组先读其外向性格,后读内向性格,令被试者形成对吉姆的印象;丙组是在读完内向性格之后,即令被试者陈述对吉姆的印象,然后读他的外向性格;丁组则与丙组的顺序相反,先读外向性格,在被试者形成印象之后,再读内向性格。
这个实验的结果很有趣,在四组实验中,出现了两种心理效应。甲乙两组,出现了首因效应,文章前半部分对吉姆的性格描述,对多数人的印象形成起了决定作用;但是,丙组和丁组却没有出现首因效应,多数人不是依据前半部分形成总体印象,而是后半部分的内容成了总体印象形成的决定因素。这个实验结果表明,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义不同的刺激物依次出现的场合,印象形成的决定因素是后来新出现的刺激物。
在人际交往中近因效应是存在的,首因效应也是存在的,那么如何解释这看似矛盾的两种心理现象呢?对此,心理学家给予了不同的回答。
卢钦斯认为,在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连续被人感知时,人们总倾向于相信前一种信息,并对其印象较深,即此时起作用的是首因效应;而在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断续被人感知时,起作用的则是近因效应。
怀纳斯则认为,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究竟何者起作用,取决于认知主体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评判。他在一项实验中发现,被试者对人物性格特点的评价取决于他们自己的价值观,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来表达对一个人的好恶。也有人指出,在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起较大的作用;在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则起较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