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经济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做研究是一种生活方式,做经济学研究是经济学家的生活方式。
经济学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禀赋,所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分工合作就能够提高社会的总产出。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去想,不同的人就可以相互学习与合作。分工合作是经济学最为朴素的智慧,但即使是读经济学的人也并不一定真正领会到其中的含义。
在通常情况下,每一个人创造的价值都可以由市场来评判,于是每个人根据自己产品的市场价格来决定生产什么,社会分工自然就形成了。但这套机制放在学术研究里就不行,道理非常简单——而且又是个经济学的朴素原理——知识是没有竞争性的市场的,因此也难以定价。正是基于这些朴素的道理,经济学家坚持与学生一起通过专题讨论会的方式来学习新的论文,讨论那些与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相关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家会利用一切机会请国内外的学者与之交流研讨。
经济学的另一个原理是,对于公共产品的提供,每个人都有搭便车的倾向,这使得公共产品将陷于供给不足的局面。经济学家应该最明白这个道理。学术研究的合作实际上就是一个创造(对合作各方而言的)公共产品的过程。因此,在学术研究的合作中,经济学家必须克服自己的惰性,先做一个愿意奉献的好人。
经济学还有一个简单的原理是供给应该适应需求,否则,会给生产者带来亏损,在更为宏观的层面,则是资源的误配置和经济衰退。这就涉及“研究什么”的问题。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必须在内容上适应需求,特别是来自于当代社会的需求。经济学应该去研究有利于人类福利的重大问题,这就要求经济学家超越个人的喜乐、得去关注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一个好的经济学家如果没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就难以做出出色的研究,因为他关注的问题可能对大多数人都不重要。作为中国的经济学家,应了解自己生长的这片土地,了解中国,应了解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第一要务是为中国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经济学的智慧。
知识的生产是否符合需要还与知识生产的方式有关。在目前的中国,经济学的普及程度不会好于40年前的美国。因此,经济学家还需要借助于各种现代的手段来普及经济学的知识,包括教材、媒体和“内参”。经济学的又一条原理是,不同的生产要素如果是互补的,那么,多种生产要素的互补就可以提高单一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无论是论文,还是教材,抑或是博客,都是生产和传播经济学的“生产要素”。这些“生产要素”并不是天然互补的,如果用得不好,如果它们被用来生产与知识无关的东西,那么,它们相互间的互补性就无从谈起。利用各种方式的“互补性”来生产和传播经济学的知识,这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