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知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立春农历节日:春节——华夏儿女普天同庆

1.大人戴上口罩,楼上楼下清扫灰尘——除陈布新

据《吕氏春秋》可靠记载,在尧舜时代我国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家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器具,拆洗被褥,洒扫庭院,掸拂尘垢,疏浚沟渠。随处可见农家小院里,大人们戴上口罩或者嘴上蒙着围巾拿着笤帚,或者清扫天花板,或者清扫墙壁,除陈布新。处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氛围。

2.小孩子踩凳子贴春联、贴福字和贴门神——祝愿美好未来

小孩子踩着凳子,手里拿着糨糊刷子和春联往门上贴。贴上以后,往往还让过路的大人看看是否端正,小孩看着贴好的对联,想着马上就要穿新衣、戴新帽,还要吃可口的饺子,甭提心里有多高兴。

说起春联,它的别名很多,有的地方叫门对、春贴,有的地方叫对联、对子。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楣的横头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在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大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春节人们在屋门、墙壁、门楣上贴“福”字,是我国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春节前一天下午,人们将绘有门神的画贴于门板上。这个习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先期是为了驱邪镇鬼,近世多为增添喜庆欢乐。旧时,民间一般喜欢贴钟馗打鬼的门神;有些地方喜欢张贴盖有大印的钟馗门神和秦叔宝、尉迟恭画像,以祈求一年平安无事。

3.摆供桌祭神、祭祖、接财神和迎喜神——祈求一年喜事不断

(1)祭神

春节祭神是一种遍及东西南北的习俗。浙江湖州在天刚亮的时候,摆下天圆地方糕、顺风团、净水以接天神。在四川成都,正月初一子时,迎接诸神下界。江苏淮安一带,迎接天地神是春节的第一件大事。在陕西洛川,人们“悬黄纸、挂灯笼于长竿,云接天神”。在吉林,初一早上,“男至院中,上置供物,焚香点烛,桌北堆谷草少许,上置纸箔及大馒头二、饺子四,其侧立木架,悬鞭其上;同时,燃草,焚纸箔,点(鞭)放炮,男子按辈各集桌北,南向跪拜,以表迎新送旧之意”。在甘肃灵台一带,初一鸡鸣时,“主人肃衣冠,率弟子熏柏香、放花炮、燃灯球、击锣鼓,并杂陈肴馔、果酒于中庭,安设天地、神祇牌位,及于本宅灶君、土地各神位前,依次焚化表纸,谓之‘接神’”。在辽宁、黑龙江等地,“时方交子,俗谓新神下界,家家衣冠致敬,凡天地、灶神、祖先位前,各焚香燃烛,然后设香案于庭,陈祭品,焚纸马,诵祝词,鸣爆竹,曰‘接神’”。总的来说,全国各地祭神习俗大同小异,但是目的均相同,不外乎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事如意、大吉大利……

(2)祭祖、拜喜神

祭祖一般情况下在祭神后进行。福建厦门一带常常中午祭神、晚上祭祖。祭祖时定要有一碗春饭。春饭以平常吃的饭为主,只是上面插一朵红纸做的玫瑰花一样的春花。在江苏苏州一带,春节这天每家都要悬挂老祖宗的遗像,摆上香烛、茶果、粉丸、年糕等物,一家之主率领家人,每天依次瞻拜,直到元宵节的晚上结束。亲戚朋友之间,也相互瞻拜尊亲遗像,叫作“拜喜神”。在浙江绍兴一带,祭祖要到宗祠里去,若是没有宗祠,就在祖先堂前叩谒,称作“谒祖”。

(3)迎接财神

迎接财神这个习俗流行于北方地区,而且各地迎接财神的时间、仪式各有不同。黑龙江、吉林等省是在除夕子夜接财神。接财神前全家一起包饺子,一到子夜,主妇便下厨房煮饺子,此时屋门大开。男主人提灯走到户外,按皇历上说的财神所在方位去接财神,如果这一年财神位置在正东,出门便向东走,适可而止,放下灯笼,点燃香烛,跪拜,然后回家。在家中庭院中设立供桌,内,室内人齐声问:“迎来财神了?”男主人要虔诚回答:“迎来了!迎来财神了!”家中最小的孩子事先要躺在叠得高高的被子上,听到男主人问:“小日子起来了吗?”孩子就坐起来高声回答:“起来了,小日子起来了!”表示财神已经迎到家里来了。女主人把煮熟的饺子先捞出一碗来供献财神,然后把其余的饺子摆放在饭桌上,全家人开始欢欢喜喜吃过年饺子。

春节主要民俗活动

figure_0057_0012
figure_0057_0013
figure_0057_0014
figure_0057_0015
figure_0057_0016
figure_0057_0017

(4)迎喜神

民间传说春节天上必降“喜神”。谁家迎到喜神,谁家全年就会万事如意。河南农村正月初一天未亮时就摆香案摆供品祭家神(祖宗),祭完三叩首。一家之主起身翻查历书看新年“喜神”将降临何方,于是打开大门,携香表、鞭炮径直朝那个方向迎去,途中不回头,凡遇上男女老少或飞禽走兽,均须焚化香表,长鸣鞭炮,叩头作揖,做完这一切转身回家,表示已经成功地迎到了“喜神”,一年内将喜事不断、心想事成。

4.吃水饺、吃汤圆和吃年糕——寄予新年团圆发财

(1)吃水饺

北方过年多数地区吃猪肉大葱水饺。水饺又叫扁食、水角儿、角子、馄饨、煮饽饽等。清代有史料记载:“每年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之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说出了初一食水饺的普遍和有关习俗。在辽宁,早晨煮水饺,合家而食,称为“元宝汤”,黑龙江则多称为“揣元宝”。在河北、河南等地,初一早晨的饭一定是水饺,而且盛水饺时要先给家中长辈盛。另外,包水饺时,常在水饺里面放一枚硬币,预测吉祥,吃中者为全家当年最有福之人。

(2)吃汤圆、元宵

汤圆和元宵外形相似,但制作工艺不同,汤圆是包出来的,元宵是摇出来的。浙江绍兴初一早餐,是除夕夜供奉神祇和祖先的汤团,含有“团团圆圆”的意思。江苏淮安这天早晨吃的欢喜团子,就是汤团。在河南开封一带,春节这天五更时候既吃饺子又吃元宵。

(3)吃年糕

春节家家吃年糕,主要是因为年糕谐音“年高”,再加上美味可口,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山西、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一带喜欢使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京人采用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南方的年糕甜咸兼具,例如江苏苏州和浙江宁波的年糕,使用粳米制作,味道清淡。年糕除了蒸、炸制作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多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原料制作,并且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5.守岁、给压岁钱、燃放爆竹——迎新贺岁

(1)守岁

除夕守岁,有的地方(豫西)叫“熬年”,也是最重要的春节活动之一,守岁含有两层意思: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叫“馈岁”;酒食相邀,叫“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叫“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叫“守岁”。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全国多数地方守岁,女的包饺子、洗菜、准备大年初一的饭菜,或者准备全家的新衣服,男的打扑克牌、麻将,或者喝酒娱乐至天亮,或者一家人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节目。

(2)给压岁钱

压岁钱是春节前晚辈及小孩子梦寐以求的大事。压岁钱也叫“压岁钱”“压祟钱”“压胜钱”“压腰钱”。除夕吃完年夜饭,由尊长或一家之主向晚辈分赠钱币,并用红线穿编铜钱成串,挂在小儿胸前,说是能够压邪驱鬼。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中说:“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这个习俗自汉魏六朝开始流行。《宣和博古图录》中记载:“钱形长而方,上面龙马并著,俗谓佩此能驱邪镇魅。”因为“岁”与“祟”谐音,“压岁”即“压祟”,所以称为“压岁钱”。因为是守岁夜给钱,所以又称“守岁钱”。山东部分地区,还有农家用芝麻壳替代铜钱,按小儿岁数串起来系到衣带上,取“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吉祥意思,预示小儿长命富贵。如今民间仍然流行此俗,不过取而代之的是纸币,改用红纸包钱,已经逐渐失去了镇邪的原意,有点走调变味之嫌,在小孩心目中成了长辈春节发钱的规矩。

(3)燃放爆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朝政治家王安石的这首诗也提到了春节燃放爆竹,可见春节燃放爆竹习俗由来已久远了。

在春节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亦称“炮仗”“鞭炮”“炮”等。在翁源,开门一定要在吉时良辰,并有开大门、开小门之别。大门是“出野外的门”,小门是屋内的房门。开门有先后顺序,一般先开大门再开小门,也有先开小门再开大门的。开大门,多用大花炮,开小门多用满地红和电光炮。在江苏苏州,新年开大门时放爆竹三声,取“高升三级”的寓意。在无锡,人们迷信开门炮早放会早发。在湖南湘潭,把放鞭炮开门叫作“开财门”。在四川名山,开门时放十二响爆竹,希望全年十二个月都吉祥平安。在福建闽西客家,开门放爆竹是一年当中的头等大事,极受重视,大多由一家之主或年纪大的长辈来做,一般不让小孩和年轻人插手。

6.拜年、逛庙会、舞龙、舞狮、踩高跷——欢庆丰年、祈求吉祥

(1)拜年

大年初一清早,大人小孩穿着节日的盛装,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新年大吉大利。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家中拜完年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相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快乐”“四季平安”等吉言。

在中原河南开封,人们出去拜年的第一家尽量是兴旺之家,即父母俱在、兄弟无故、求财得财、求利得利的人家。同样的,亲友也都希望第一个来拜年的客人来自兴旺之家。

广州人拜年习惯是在家吃过早餐后,再到亲戚朋友家拜年。见到客人彼此行礼后,主人一般会拿出一个八果盒,中间是红瓜子,周围有莲子、马蹄、椰丝、莲藕等食品。主人请吃时,要说“拗金”,再请吃时要说“拗银”。如果是没有结婚的少年或小孩拜年,受拜者一定要说这句话。女人拜年时,都预备一个漆篮,里面盛满瓜子、红橘子等食物,赠送给受拜者,而受拜者要回赠大致相同的东西。在潮州,春节去亲戚家拜年时一定要带上柑包,以表示送上吉利,受拜者要还以柑包,互致好意。

在东莞,同事朋友路上相遇,互道“恭喜”,客人来了,要用攒盒请他,叫作“食大橘”。若有小孩来拜年,要拿包有钱币的红纸包送给他们。在广西平乐,平时招待客人,一般只以烟茶相待,而春节待客则要加上槟榔,如果有小孩子一起到来,还要给孩子柑果、米饼、荸荠之类的小食品。

上海人拜年,相互祝贺后,主人一般以茶果招待客人,并敬上两只用糖水煮的“水泡蛋”。

春节拜年活动始于宋代,周密的《癸辛杂识》中有详细的记载。有些相交不深者同样要互祝新年,有时本人不上门。大户人家派仆人持红单名帖(相当于现代的名片)到别人府上投拜,答拜者也这样做,叫作“飞帖”。也有些人家在门口设“门簿”,就像现代的签到簿一样,到了签上名字,表示已经拜过年了。这种拜年活动从初一起可以一直拜到初十。

(2)逛庙会

一提起逛庙会,就会想起北京春节的庙会,厂甸庙会、白云观庙会、莲花池庙会,人们蜂拥而至,处处交通堵塞,闹市区实行交通管制。庙会又叫“妙会”“庙市”或“节场”。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于是过年逛庙会就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娱乐活动。部分地区,每年的庙会宗教色彩越来越淡化,只有娱乐性的仿祭祀活动表演,更多的是“有会无庙”,公园、体育场、商场等都成了庙会的举办场所。庙会也就渐渐地演化成为集娱乐和短期的集市交易为一体的民间活动。

(3)舞龙

舞龙活动最初主要用于春节祀神、娱神,后来发展成为民间文艺活动。舞龙又称“龙舞”“龙灯舞”“舞龙灯”等。龙是传说中的神奇动物,能在天上呼风唤雨,也能为人间隆福消灾。早在汉代就有舞龙祈雨的活动。当时四季祈雨,春舞青龙,夏舞赤龙或黄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例如春早舞的大苍龙,长一丈八尺,放在中央,再做七条小龙,各长四尺,放在东面。龙首向东,龙与龙之间相距八尺。舞龙者是孩童的,先要吃三天斋,然后穿青衣舞龙。也有将舞龙用于娱乐的。《汉书·西域传》说:“武帝……作漫衍鱼龙之戏。”这是一种由人用道具扮演巨龙和巨鱼的乐舞。汉代石刻中也有舞龙形象。宋代,人们创造了观赏性的草龙。明清各代,舞龙在各地十分盛行,清代范祖述《杭俗遗风》记载:杭州吴山,“山右有龙神庙,俗称‘龙王堂’,灯节城厢内外所行龙灯于十二日到庙点睛参谒挂红,名曰龙灯开光。”其形状和表演形式,则因地而异,各具特色。大都由人手持起舞;也有少数是专供观赏的,如“灯板龙”“首饰龙”。有些龙灯腹内可以燃烛,因此有日龙、夜龙之分。舞龙时,锣鼓喧天,爆竹齐鸣,场面十分热烈。每一个动作都有名号,诸如:“二龙戏珠”“二龙出水”“黄龙过江”“白龙出洞”“穿越龙桥”“打草惊蛇”“银龙翻江”“金龙倒海”“海底捞月”。如果两队舞龙相遇,一定大摆龙门阵,争夺高下。有的地方,败北者一方要为胜者一方奏锣鼓、放鞭炮。云南、贵州的苗族,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舞龙,同时家家户户堂屋神桌上摆糯米糍粑和酒肉,点燃香纸蜡烛,敬奉“金角老龙”,含有欢庆丰年、祈求吉祥的意思。舞龙活动期间,小孩、大人忙得不亦乐乎,小孩架在大人的脖子上观舞龙,老人拄着拐杖踮起脚尖找龙,姑娘们呼朋引伴挤看热闹。

(4)舞狮

舞狮子活动在河南豫西一带称作耍狮子。耍狮子活动比较经典的动作有:狮子蹦上高桌、狮子过独木桥、狮子翻跟头。广东海丰盛行春节“听鼓手、看舞狮、听唱曲”。舞狮主要有麒麟、狮、客仔狮、外江狮四种,唱曲主要有西秦曲、白字曲、潮州曲等多种。鼓手就是唢呐,也叫大笛或吹班。每班由二人吹大笛,一人打铜钹,一人打小鼓。一般从除夕下午就开始到商铺里去吹打,一直到初三、初四才停止。初一、初二最热闹。舞狮子的队伍挨家挨户舞弄,到了人家门前,说声“恭喜”之后就开始吹奏起来,直到主人掏出红包,带队的拿到红包才离去,紧接着到下一家去舞狮。

(5)踩高跷

踩高跷娱乐活动历史悠久,《列子·说符篇》里记载:“宋有兰子者……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驱并驰。”汉魏六朝百戏中称“跷技”,郭璞《山海经》注称为“乔人”。宋代叫“踏桥”。清代以来称为“高跷”。踩高跷亦称“踏高跷”“扎高脚”。表演者双脚绑扎木制1~3尺高的跷棍,扮演成各种滑稽人物表演古怪动作。踩高跷,北京称作高跷或高跷会,陕西、甘肃、河南等黄河流域称作“扎高脚”。踩高跷有文跷、武跷两种活动之分。文跷以边走边唱为主,夹杂有简单的舞扭动作,武跷则表演倒立、跳高桌、叠罗汉、劈叉等高难度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