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方法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司法三段论中的大前提

一、大前提的特征

我们已经在前文中讨论了司法三段论的一般原理。而在司法三段论的运用中,大前提的寻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实际上,所谓“以法律为依据”,就是要寻找恰当的大前提。魏德士指出,“法的获得属于方法问题”[1],也就是说,欲找到恰切的大前提,必须借助法学方法论的技术。其理由是:一方面,在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情况下,面对林林总总的、多层次的法律规范,若无一定法学方法的辅助,裁判者常会面临找法的困惑,甚至可能陷入法律迷宫中,无从取舍。另一方面,法律作为社会规范的归纳与抽象,广泛使用具有独特性的高度抽象与技术化的语言,若无系统的方法保障,常常会产生理解上的困难与分歧。此外,法律的一般性和非人格性的特征决定了只有将其与具体案件事实相联系,才能产生最佳的社会效果。而法律与事实的连接,是产生这一社会效果的必经途径,但这一过程,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过程,需要遵循特定的规律、依循一定的方法。

在复杂的法律体系中寻找大前提,对法律的初学者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法律只是很多相互无关的法律条文的累积,在个案中需要从数量惊人的条文里寻找应适用的规则,自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审判实践中,有人认为寻找大前提的工作,并非一项科学,完全可以单纯凭感觉或经验进行,甚至彻底放弃大前提的寻找工作,直接援用基本原则断案,如直接援引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原则判案,虽然裁判结果确实是“有法可依”,但是,极度抽象的法律原则,常常既没有构成要件也没有法律效果,为法官提供了极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因此,在法律适用中,很可能出现向一般条款逃逸的现象,导致案件判决缺乏推理与说理,缺乏说服力和一致性。在当前强调“类似案件、类似处理”,推行指导性案例的背景下,如果不强调大前提的准确性,形成如何正确找法的共识,最终仍难免陷入“向一般条款逃逸”,任意自由裁量的境地。所以,找法本质上是一个发现法律的过程,是兼具艺术性与技术性特征的工作。

需要强调的是,大前提的寻找,并不是一个机械、僵化的过程。准确理解和适用法律,并不是要采取一种“死记硬背”、“一一对应”、“对号入座”的模式来消极应对社会经济现实的多样性,而是要建立在方法的科学性的基础上,按照体系化的要求,依循正确的路径,为具体的个案寻找到最妥当的裁判规则。在法有规定的情况下,方法论的任务,是确定恰当找法的步骤与规范。Bydlinski指出,在司法三段论中,作为大前提的是经过法律解释而确定的、精确化的法律规范[2],因此,在法学方法论之中讨论大前提,实际上就是要探讨寻找大前提的方法和技巧。为此,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法有规定的情况下,什么是具体案件的裁判所需要的大前提。简单地讲,大前提必须是与个案有最密切联系的具体裁判规则。

具体来说,法官要寻找的大前提应当具有如下特征:

(一)必须是具有可适用性的裁判规则

以民法为例,“民法属于行为规范,对于此种规定如不遵守,而个人相互之间惹起纷争时,就得向法院诉请裁判,此时法院应以民法为其裁判之准绳”[3]。此处所说的“裁判准绳”,即民法中的裁判规范。具体而言,在民法体系中寻找裁判性规范,须遵循以下几项要求:

第一,必须从民事法律规范中寻找裁判规则。就民事纠纷的裁判而言,首先应当寻找民法的规范,一般不能援引宪法规范来裁判。虽然民法的裁判规范所表达的价值判断最终都能归属到宪法这一根本法的层面,但宪法本身主要用于调整国家与公民之间的法律关系,通常不能直接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并被作为裁判规范。宪法的规范原则上只有具体化为包含权利义务内容的民事规范时,才能直接适用于民事案件。[4]

第二,必须首先从基本民事法律中寻找裁判规范,只有在基本民事法律没有相应的规范时,才能寻找其他特别法的规范。这一要求在我国现行立法体制的背景下,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在实践中,我国的一些立法常常不尊重上位法的规定,存在与上位法不符甚至直接冲突的规范。在这样的情形下,强调首先依民事基本法确定裁判规范,可以最大限度地确保民事基本法规范内容的贯彻。在法典化国家,民法典中规定的民事法律是基本民事法律,民法典以外的民事法律为非基本民事法律。在我国目前尚没有制定民法典的情况下,《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婚姻法》、《继承法》等应当属于未来民法典组成部分的法律,构成基本民事法律。法官在处理民事纠纷中,首先应当援引基本民事法律的规定,只有在没有基本民事法律的规定时,才应当援引非基本民事法律的规定。例如,在“汽水瓶爆炸伤人案”中,有的法官认为应当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因为原告是作为消费者而受到了伤害;也有的法官认为应当适用《侵权责任法》,因为原告的损害是由于汽水瓶的瑕疵所造成的,属于产品责任;还有的法官认为应当适用《产品质量法》,因为在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应当按照特别法优先一般法的规则,优先适用《产品质量法》;另外,也有的法官认为应当适用《合同法》,因为买受人购买商品的行为表明其和商场之间存在着买卖合同的法律关系。如果产品存在缺陷,应当认为被告存在违约的行为。由此可见,因产品缺陷造成损害之后,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法律适用的混乱现象。对此,笔者认为,应当优先适用民事基本法律。由于在本案中,缺陷产品造成了产品以外的人身伤害,既构成违约,又成立侵权,应优先适用《合同法》和《侵权责任法》,当然这将出现《合同法》和《侵权责任法》的竞合问题。

第三,作为大前提的规则必须是裁判规范。成文法纷繁复杂,成千上万,并非所有的法律条文都能够在具体的案件中得到适用。作为司法三段论中大前提的应当是裁判规范。对此,需明确的是,民法中的规范并非都是裁判规范,还包括倡导性规范、宣示性规范等,而后者是无法加以援引并用来进行裁判的。民法中的裁判规范为司法裁判提供了一套基本的体系、框架、规范和术语,为司法过程提供了一套明确、完整的规范,力求通过法律的制定使整个司法过程处于法律的严格控制之下,民法规则也对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作出了必要的限制。作为裁判规范,大前提具有明确权利义务的功能。如果其仅仅是一个倡导性或宣示性规范,并不涉及人们的具体权利义务关系,就不能将其直接作为裁判的大前提。例如,《侵权责任法》第64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干扰医疗秩序,妨害医务人员工作、生活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该条主要是宣示性规范,目的在于宣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也应当受到保护。

(二)必须是包括了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的完全法条

所谓完全法条,是指兼备构成要件与法律效果两个要素的法律条文。作为大前提的法律规范,一般应包括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两个部分。法谚云:“你给我事实,我给你法律”,这也是大陆法系国家法官常用的术语。这就意味着,在案件事实确定以后,法官支持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或者否定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必须以一定的法律规范为依据,而法律规范的适用必须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即具备一定的法律要件。[5]此处的构成要件,是“法律构成要件”的简称,它是一定法律效果发生的前提条件。所谓法律效果,是指满足一定的事实要件以后,所应当产生的法律后果。法律规范只有包括了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才具有完整性。

我们之所以认为大前提必须是包括了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的完全法条,一方面,是因为依照法律的规定,特定的法律效果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法律构成要件才能够实现,同一法律事实常常能够满足多个法律规范的要求。在适用的时候,如果想要完全否定某个法律规范的适用,必须全面地考察法律事实,是否有导致该法律规范适用的构成要件不能够满足的因素。另一方面,这是从三段论本身的性质出发所作的要求。司法三段论强调,如果满足某个法律构成要件,便可推论出某个特定的法律效果,因此,大前提中必须同时包含构成要件与法律效果这两个要素。

(三)必须具有具体针对性

具体针对性,是指规范本身应该能够具体地适用到特定的案件之中。法律规范是一般性的规则,其表达通常都是较为抽象的,其所指代的事实往往也是类型化的事实而非具体的事实。所以,常常需要借助法律解释,将具体法律规范的适用范围、适用对象、立法目的、构成要件、法律后果等内容具体化。德国学者Fikentscher也指出,对于法律规范,即“大前提”,应为了涵摄的需要,“结合具体事实以特定的方式加以处理”;规范需要“依据事实因素尽可能予以具体化”;“需要对涵摄的大前提加以具体化……直到涵摄可以进行”[6]。在找法的过程中,这种具体化程度越高,规范与具体案件的对应性也就越高。例如,甲欠乙10万元一直未清偿,而丙向甲借款10万元且1年后到期。甲向乙明确提出将要免除丙的债务。乙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甲对丙的免除行为。《合同法》第74条规定:“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在本案中,要依据该条规定确定乙是否可以行使撤销权,仅仅根据该法条确定撤销权的几个要件还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地解释“放弃其到期债权”以及“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含义。一方面,“放弃其到期债权”是否包括放弃未到期的债权?在本案中,甲提出,其放弃的是尚未到期的债权,因此,乙无权主张撤销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的规定,即使放弃未到期债权也可以撤销,因此“放弃其到期债权”可以包括放弃未到期的债权。另一方面,“对债权人造成损害”是否必须包括造成撤销权人的实际损害?在本案中,甲提出由于债权尚未到期,所以并没有造成对乙的实际损害。这需要考察立法目的,从而确定“对债权人造成损害”,是指债务人在实施处分财产行为后,已不具有足够的资产清偿对债权人的债务。据此,甲的行为已经造成对乙的损害,乙可以行使撤销权。所以,规范要件越具体,在适用于具体个案时就越具有针对性。

(四)必须具有关联性

所谓关联性,是指大前提中的构成要件与案件事实之间具有对应性。大前提具有相关性才能够作为裁判案件的依据,关联性越高,其可靠性也就越高。必须说明的是,在确定大前提时,与案件事实有关联的法条可能有很多,即存在多个与案件事实有关的大前提。确定大前提的过程,就是要将这些与案件有关联的法条都毫无遗漏地检索出来。在此之后,通过连接,尤其是通过案件事实与法律规范之间的“往返对照”,确定具有最密切联系的规则。以前述“汽水瓶爆炸伤人案”为例,对于这个案件,有的法官认为应当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因为张女士是作为消费者而受到了伤害的;也有的法官认为应当适用《侵权责任法》,因为张女士的损害是由于汽水瓶的瑕疵所造成的,属于产品责任。也就是说,对于该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侵权责任法》上的相应规范都具有适用的可能,确定大前提阶段的任务,就是将这些规范检索出来。至于哪项规范符合最密切联系的规则,则须在连接阶段加以确认。笔者认为,鉴于原告主张损害赔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并不具有直接对应损害赔偿的条款,因此,对于本案很难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具有密切关联性。

我们说,在法有规定的情况下,作为找法结果的大前提应当具有上述特征。在大前提的确定过程中,之所以不能够简单地将抽象的法律原则作为找法的结果,就是因为此种抽象的法律原则常常缺乏相关性。我们说大前提应当具有具体针对性,从另一个含义上讲,就是要具有相关性。但是在法无规定的情况下,大前提的寻找是法的续造或漏洞填补的过程,这与法有规定情形的寻找大前提是有本质差异的。虽然在法律规定不完善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漏洞填补的方法寻找出可供适用的大前提。[7]但是,法律规范的查找首先应当从既有的法律规范中查找。只有在既有的法律规范中没有寻找到合适的大前提时,才应当进行漏洞填补。由于法律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逻辑体系,某一具体个案可能涉及不同层级的法律规范的适用。例如,在征收的案件中,被征收人就同时依据《物权法》享有所有权,依据《民法通则》享有民事权利,依据《宪法》享有公民的财产权。一般来说,法律规则越具体,其与案件事实的关联性越高,以其作为大前提的准确性就越高。


注释

[1]〔德〕魏德士:《法理学》,丁晓春、吴越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第289页。

[2]Franz Bydlinski,Juristische Methodenlehre und Rechtsbegrif f,Wien/New York,Springer-Verlag,1982,S.396.

[3]郑玉波:《民法总论》,台北,三民书局,1979,第15页。

[4]学界很多关于齐玉苓案的讨论,实际上是错误地理解了其中所包含的法律关系的性质,误将其定性为宪法诉讼第一案。

[5]参见傅郁林:《建立判例制度的两个基础性问题》,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1)。

[6]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5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第143页。

[7]参见邹碧华:《要件审判九步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