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努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我们党的正式文件中,提出这一命题,意味着我们党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思维方式的重大转变。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主流意识形态对各种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的整合能力,团结和凝聚全体人民为实现党的理想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先进理论武装的重要任务。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晴雨表”,体现着复杂的社会思想意识形式和价值观念。对社会思潮进行引领和整合,使之朝着有利于实现社会预期目标的方向发展,是核心价值体系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文化领域树立起的一面旗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性质与党所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此作出阐述,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并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这就进一步明确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抓住了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世界范围思想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交融不断深化,交锋更加激烈,国内思想文化领域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日益明显,各种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碰撞。近几年,与马克思主义相对抗的各种思潮甚嚣尘上,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主义、宗教思潮等。这些思潮的兴起主要缘于诸多因素的交互作用:一是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国外各种社会思潮纷纷传入,它们对中国的一些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因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二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同阶级、阶层由于在改革中的地位和受益不同,因而对改革形成了不同的认识和观念。三是社会思潮增强了对社会、民生问题的关注度,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能作出积极回应,容易满足一部分群众对理论的心理渴求与精神诉求。四是借助于期刊、报纸、网络等传播手段,一些思想观念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思想观念与外来思潮彼此呼应,通过快捷的传播手段催生了令人目眩的多元社会思潮。
鉴于此,党中央更加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文件。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这些文件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和重要任务,包括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等,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可靠的思想政治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是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旗帜和灵魂。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想界异常活跃,西方各种过时的、新生的社会思想、政治思想大量传播进来,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形成了挑战和冲击。邓小平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理直气壮地告诉全党,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并且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注:《江泽民文选》,第3卷,270页。)在当今思想多元的情况下,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精神支柱,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乱,那将是党、国家、民族的灾难。
当然,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地位,并不排斥差异性和多样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没有对差异的尊重、对多样的包容,意识形态就会清一色,就会封闭僵化,丧失思想活力和文化创造力。因此,我们党一直强调差异互补、多样共生的意识,在一元主导统领又多样兼容并存的格局下,了解熟悉各种社会思潮,并借鉴吸纳其中的优秀成果和有价值的内容,最大限度地达成思想共识,凝聚力量,齐心协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是,尊重和包容社会多样化发展,绝不是允许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滋生蔓延,更不允许动摇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一方面要尊重各种不同价值观念、价值选择、价值追求的现实存在,承认差异的不可避免;另一方面要对它们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引导,防止一切危害社会和谐的价值观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干扰。也就是说,既要能够包容多样,又要加强领导,形成思想共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成为统率和引领各种价值观念的主流意识形态。
二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同理想是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问题。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把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确定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重申这个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共同理想是理想信念问题,有了共同理想,才有坚定的信念;有了坚定的信念,才能把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为了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利益而奋斗。
理想信念问题至关重要。理想信念是指人们的政治信仰和追求,它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极其重要的。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历来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文化大革命”以前,理想信念问题在我们党内并不突出。那时候很多党员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他们对新旧社会有着强烈的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高潮的形势,容易使人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充满信心,再加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收入来源单一,生活水平接近,个人利益并不突出,理想和现实比较一致,因此传统的灌输式的正面教育比较奏效。改革开放以来,理想信念遇到了严峻挑战。“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受挫折的现实,以及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消极价值观念的影响,给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和难度比过去要大得多。邓小平多次强调,要有远大的理想。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胡锦涛同志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全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多年来,在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我们党始终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把国家的利益、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教育党员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诚实践者,引导人民群众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
2.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必须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为基础。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唱响和谐文化的主旋律,不断增强全体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杜绝和抵制不良思潮的影响,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大力彰显昂扬的正气。
一是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1991年,由党中央倡导、中宣部组织实施的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工程“五个一工程”开始实施。从1992年起评选活动每年进行一次。五个方面的精品佳作是:一部好的戏剧作品、一部好的电视剧(片)作品、一部好的电影作品、一部好的图书(限社会科学方面)、一部好的理论文章(限社会科学方面)。从1995年起,又把一部好的歌曲作品和一部好的广播剧作品列入评选范围,但“五个一工程”的名称不变。目前,“五个一工程”已成为宣传文化部门的文化品牌和精品工程。1995年,中宣部等十部委联合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目的是帮助广大农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农村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同年,中宣部、农业部在全国农村开展了以创建文明家庭、文明村镇和文明乡镇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群众性创建精神文明活动。1997年3月,全国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活动示范点工作正式启动,中宣部公布了100个创建文明城市示范点和200个创建文明村镇示范点,形成了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三大创建活动的示范点网络,全面铺开了示范点工作。1997年7月,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部署的“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在全国蓬勃开展,把我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向了更广的范围。
二是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培育。我们党历来重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风尚的弘扬和培育。1949年,党中央就提出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公民的公德。“五爱”还被写进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81年,全国总工会、团中央等9个单位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号召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开展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主要内容的“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4条,把“五爱”调整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把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把“五爱”提升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整体结构。2001年,我国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新鲜经验,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刻地论述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指导思想、方针原则,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阐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增加了“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近几年最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活动,一是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这项活动是从2002年10月开始推出的,每年评出10位最具影响力的先进模范人物。2007年下半年开展的首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全国共有3500多万人参加投票,参与人数之多,影响面之广,创各种评选表彰活动之最。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进行了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2011年开展了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二是以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为契机掀起的全民参与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已经形成了一个较成熟的志愿者服务体系。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党和人民之福
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工作的生命,也是提高社会舆论引导能力的灵魂。我们党历来非常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强调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邓小平提出:“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的任务。”(注:《邓小平文选》,2版,第2卷,255页。)江泽民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舆论导向”的科学概念。1989年11月,他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批评了不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利益进行舆论导向带来的危害。1994年1月,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舆论导向正确,人心凝聚,精神振奋;舆论导向失误,后果严重。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引导舆论,至关重要。”(注:江泽民:《论党的建设》,131页。)1996年9月,他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性、紧迫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指出:“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可以说,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所系的工作。”“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注:《江泽民文选》,第1卷,564页。)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把“舆论导向”这个概念写进党的文件,指出:“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注:《江泽民文选》,第2卷,34页。)2003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舆论导向正确,社会稳定,人民团结,事业兴旺,是党和人民之福。2006年1月,他在考察解放军报社时强调,媒体要坚持鲜明的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更好地发挥宣传教育激励动员作用。2008年6月,他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又指出,新闻报道要坚持原则性,即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党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也是我们深刻总结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建设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上许多长期执政的共产党大多数先后由强盛走向衰败。它们有的丧失了政权,沦为在野党;有的改弦易辙,面目全非;有的虽在积极活动,但摇摆不定。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舆论工作中造成的错误也是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它们对新闻媒体实行僵化管理,使党的意识形态和舆论严重脱离群众,后来又搞所谓“公开性”和“多元化”,在意识形态上放任自流,结果造成思想和政治上的混乱,舆论工具成了自己垮台的催化剂。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以和谐为基调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积极培育和引导人们自觉树立与主流意识形态相适应的社会观念,使主流意识形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感知、认同和接受。同时,通过加强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不断引导人们深化和升华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立体化认识,使得全社会形成了艰苦奋斗、勇于拼搏、众志成城、不离不弃、英勇无畏、奋发向上、弘扬时代主旋律的浓厚氛围。尤其是近年来,在抗击“非典”、迎战冰雪、抗震救灾、处理煤矿重大灾难事故、应对食品安全等突发事件面前,新闻媒体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真实地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措施,以大量翔实的资料、真实的镜头、可歌可泣的事迹准确透明地再现现场情景,从而焕发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渡难关的信心和决心、勇气和志气、斗志和力量,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和地位得到了极大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大大增强。
党执政以来,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方面,有两个热点需要关注。
其一,新闻媒体积极开展舆论监督。
这可称为新闻媒体弘扬正气、预防和惩治腐败、提升党在人民心目中地位的一道非常亮丽的风景线。1952年2月的刘青山、张子善案件,堪称新中国成立后舆论监督规模最大的第一次实践。1979年11月的“渤二事件”,开启舆论监督首次就重大责任事故向较高领导部门问责之门。20世纪90年代的《焦点访谈》等栏目对腐败进行无畏监督。2000年2月的“胡长清案件”,开启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媒体首次将舆论监督矛头直接指向高级干部之门。2001年7月的“南丹矿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例由新闻记者揭露出来的重大安全事故。上述“五个首次”都推动了一段时期党风政风建设,对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加强党的建设、增进党群干群关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新世纪新阶段,舆论监督要坚持党性原则,服从大局,深入调查,掌握好度;要通过讲事实、摆道理,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加深入人心,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其二,网络等新兴媒体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
以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以其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互动性、隐蔽性、随意性、便捷性和发散性,日益成为覆盖广泛、快捷高效、影响巨大、发展势头强劲的大众传媒,成为各种社会思潮传播和扩大影响的重要渠道。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兴媒体的建设:一是充分发挥主流网络媒体在舆论导向上的权威性,加强正面宣传,以主流的声音特别是主流论坛的政论、时评,在最快的时间里用网络语言或其他喜闻乐见的方式发布出去,对舆论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二是加强网上舆情分析,利用新兴媒体充分互动的特点,综合运用时间和空间手段,综合运用多媒体形式,及时发现、分析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形成强势舆论,使它们成为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平台,以此来反映和引导舆论。三是加强管理、监控和技术跟进,坚决及时删除那些公众深恶痛绝的色情、暴力、反动有害信息,绝不给它们提供传播渠道的生存空间,努力净化传播环境。四是扶植重点新闻网站和其他新兴舆论媒体,坚持以发展带动管理。实践中,新兴媒体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方面起到了突出作用。比如孙志刚事件、刘涌案件、宝马汽车撞人案等,无不是通过互联网的广泛传播,引导公众舆论,使各种事件的发展得到最深刻的推动,不但影响了政府的决策,而且带来了法律的变革。由《南方都市报》首先披露,继而在网络论坛上造成广泛影响的孙志刚事件,最终促成在我国实行了21年的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和救助站制度的建立,网络舆论影响一项制度的变革,这在共和国历史上是空前的。
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当前我们国家在加强和完善新兴媒体管理方面也迈出了重要一步,2010年10月,新闻出版总署出台了《关于发展电子书产业的意见》,这是第一部关于新兴媒体的规范性文件,对于促进新兴媒体舆论引导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新兴媒体的信息来源难以预测,信息内容难辨真伪,信息流向难以控制,新兴媒体无疑将成为目前和将来加强新闻媒体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4.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增强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举措。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注:《毛泽东文集》,第5卷,34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曾重申毛泽东这一论断并指出,“现在,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说,这种形势的出现已经为期不远”(注:《邓小平文选》,2版,第2卷,214页。)。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化发展和建设更加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2002年11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必将迎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创造出更加灿烂的先进文化。”(注:《江泽民文选》,第3卷,562页。)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两个概念提出来,这在文化建设的理论认识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党的十六大还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拉开了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帷幕。2003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开始。2003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从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历史和趋势的角度,研究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文化体制改革纳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目标任务之中。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出更加明确的要求,指出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增强微观活力,健全文化市场体系,依法加强管理,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284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纳入“十一五”规划中,对文化体制改革作出具体规划和部署。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注:同上书,1080页。)。2005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充分试点、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颁布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在总结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全面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125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006年9月,新中国第一个专门部署文化建设的五年发展规划——《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公布。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站在时代的新起点上,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实践,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以“四位一体”为文化建设布了局,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26页。),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注:同上书,28页。)。2009年7月,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后的又一个重要的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2010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第22次集体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指出:“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顺应时代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载《人民日报》,2010-07-24。)。这里的“三个重要”、“三个关系”,表明了党中央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的新高度,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规律的新认识。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党和国家对文化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化,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重要保证。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对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明确提出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文化上的高度自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文化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重要进展,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文化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总的来看,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还不相适应,与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还不相适应。也就是说,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繁杂而艰巨、任重而道远。
“十二五”时期的五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五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在“三加快一加强”上下功夫。
一是要在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下功夫。文化体制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新体制对阻碍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的突围,没有这种制度性的突破,文化就不可能实现大发展大繁荣。改革需要实践上的探索和突破,通过改革,一大批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迸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十一五”时期,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成为最大的亮点,始终走在文化体制改革前列,打了一系列的攻坚战,581家经营性图书、音像出版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1251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或登记为企业法人,10多万家印刷复制单位、3000多家国有新华书店完成转制,100多家新闻出版企业集团成功组建。今后要继续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二是要在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下功夫。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保障。换句话说,就是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关键所在、根本所在。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文化投入,建设了一大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实施了包括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五大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与体系初步形成。当前,要继续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三是要在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上下功夫。发展文化事业离不开强大文化产业的支撑。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文化产业已经从探索、起步、培育的初步阶段,迈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新局面:文化产业快速增长,据统计,2004年和2008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439亿元和7166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22%,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即GDP现价增长速度,比同期服务业现价年均增长速度高出2.6个百分点。以新闻出版产业为例,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突破万亿元大关。出版物品种和数量也是连创历史最高水平,“十一五”时期累计生产图书135.8万种、338亿册,是“十五”时期的2倍。从10年前中央文献中首次使用“文化产业”概念,到2009年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再到2010年中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10余年间,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自发到自觉、从局部到全局,堪称奇迹和典范,必将载入产业发展史册。但放眼全球,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总量还不够大、水平还不够高。当前,文化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要认真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精心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要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四是要在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上下功夫。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化精品,最大限度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是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调动了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打破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办文化的单一局面,形成了多门类、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生产和服务体系。随着文化市场主体的日益增多,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数量更加丰富,质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进一步得到满足。但目前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据相关专家推算,我国目前潜在的文化消费需求量约4万亿元,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规模约1万亿元,供需缺口高达3万亿元。必须进一步加快调整和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加快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人民群众是文化产品的创造者和享有者,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真正从群众需要出发,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化成果,推出更多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恶俗之风,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不只是党的自身建设问题,而且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当前,思想理论战线或明或暗的斗争还是相当激烈的,我们党不仅要以理论上的成熟保持政治上的坚定,还要引导人们在比较和辨别中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以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凝聚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