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差异的资本形成机制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3 资本形成与区域经济差异的文献评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封闭经济”,成功地转轨到资源不断优化配置和对外全面开放的市场经济。但是,在面对全国经济纵向快速“帕累托改进”或“卡尔多改进”的同时,各地区经济横向发展却出现了较大程度的背离。资本作为经济增长最基本的要素,其形成能力差异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掣肘。因而对区域资本形成差异的研究就具有了普遍意义。下面分别从几个不同视角对中国区域资本形成差异的相关研究加以梳理和总结。

3.3.1 从资本形成机制角度的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对经济差异的资本形成机制研究,最早源于西方经济学家。首先,罗格纳·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长期贫困不是因为国内资源不足,而是存在着一个使贫困国家贫困的多种力量循环集,其中最重要的是低水平资本积累循环集。纳克斯理论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资本形成,于是他得出一个重要命题:一个国家之所以穷就是因为它穷。

以哈罗德—多马模型为代表的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强调通过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三要素在空间上的移动来满足特定区域的生产需求。他们认为,当区域间收入出现不平衡时,其储蓄也会出现类似的不均衡倾向,为了维持均衡,资本将从高收入区域向低收入区域流动,从而缩小区域间差距,促进均衡的实现。

经济学家纳迪里通过研究1950~1965年不同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发现,在发展中国家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于发达国家,资本形成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资本在经济中的作用的日益凸显,国内学者对区域资本形成机制问题的关注逐渐增多。林毅夫和刘培林(2003)认为,中国各省(区、市)之间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省(区、市)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下形成的资本要素存量配置结构与由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不太符合,而其他地区二者的符合程度较高。

钟永红、李政(2004)分析了中国区域资本形成的空间特征及成因,并认为资本形成的地区差异是导致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最重要的因素,资本形成的空间格局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从而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

韩立岩(2005)利用Jeffrey Wurgler的资本配置效率模型考察了中国1993~2002年间资本在各行业的配置效率,结果显示中国总体资本配置效率低下。

黄飞鸣(2005)基于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理论和中国经济“割据”、市场不统一的现实状况,利用资本形成机制分析了东、西部两地区的差异,较为合理地解释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均衡性。

滕春强(2006)从“资源诅咒”理论出发,对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资本形成机制差异的根源进行了重新诠释,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建立有效的资本形成机制与发展模式,帮助中、西部地区走出资源诅咒困境。

张志元(2007)从区域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出发,构建了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区域资本形成机制与经济增长关系模型,并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针对目前中、西部地区的制度劣势提出了扭转区域资本形成机制差异的对策建议。

张志元(2007)基于对区域资本形成差异的相关研究分析,利用泰尔指数对中国区域内、区域间和区域总体资本形成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具体分析了三个区域资本形成差距的典型特征,最后提出要想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就要建立区域内有效的资本形成机制,以缩小中国当前各区域在资本形成方面的差距。

3.3.2 从货币资金角度的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唐旭(1999)通过分析国家银行的货币资金分布与流动情况,总结了中国资金流动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最后提出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辛家鼎、兰天(1999)从中国区域存款和贷款资金分布不均衡,推出中国区域货币资金不均衡、货币资金流动不均衡是由商品买卖、劳务输出、直接投资、银行间资金拆借和证券市场资金在不同地区的流动效应而产生的。

何雄浪、刘帅(2010)提出,资本在区域之间配置的差异不仅源自各区域内部资本形成的差异,而且更主要是源自跨区域资本流动的差异。他们还对中国资本流动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区域资金供给、区域间资本流动以及外资流入的影响显著,特别是资金供给对西部地区影响较大,而区域间资本流入对中部地区影响相对较大,外资流入对西部地区经济的正效应尤为明显,但西部地区在资本严重稀缺的情况下,资本外流对其经济发展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

李程、蔡桂云(2011)基于马克思的货币理论,根据中国现实情况建立了货币流动性与资本形成的关系,从货币流动性的存量和流量两个方面做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流动性M1/M2上升会降低资本形成率,M1的增速与M2的增速比例扩大会提高投资增长率,最后提出在政策层面上应该优化货币结构,完善资本形成机制。

3.3.3 从投资角度的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化冰、陈宏民(2001)分析得出中国东、中、西部地区GDP对资金来源的弹性分别为0.792、0.973、1.275,即东部地区资金来源每增加1%,国内生产总值仅增加0.792个百分点,而西部地区资金来源每增加1%,国内生产总值就会增加1.275个百分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2003)对中国投资形成、投资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二十多年来,中国高投资、高增长的模式是以宏观成本积累为代价的,并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高投资的正负激励机制以及宏观成本边界和高成本增长的临界点。

沈坤荣、孙文杰(2004)对中国资本形成、投资效率、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波动进行了考察,认为投资效率低下、要素生产率不高是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

张瑜(2011)重点对东、西部地区的资本形成、投资效率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区域间的差异,发现了西部地区资本市场的不足,从而为西部地区的资本市场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意见。此外,他还通过对地区间经济发展状况、资本形成、投资效率的比较分析得出:第一,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很大差距,且这种差距在逐步扩大;第二,地区资本形成、投资率有着很大不同;第三,东部地区投资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王清平(2012)认为外商直接投资造成了中国东、中、西部出口能力及资本形成速度的差异,并进而导致了三大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和地区经济差距的扩大。

3.3.4 从资本流动角度对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本形成的分析

冯振环等(2001)认为,区域间资本流动导致大量资本在东部地区集聚,一方面造成区域差距继续拉大,另一方面使投资过分追求数量和速度。然而,在投资规模递减规律的作用下,东部沿海新兴工业基地的边际投资效益显著下降,其投资有效性的降低尤其明显,从而造成区域资本形成的差距。

郭金龙、王宏伟(2003)从区域资本流动的不同渠道综合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间资本流动的趋势和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资本流动对中国区域间经济差距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缩小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政策建议。

3.3.5 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本形成的金融成因分析

沈天鹰(1995)对西方资本形成理论的主要贡献和缺陷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评论,然后深入分析了资本形成的一般机制,并最早引入货币金融因素,指出了货币金融对资本形成的重大意义,最后,从促进资本形成的视角对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制度改革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陆文喜、李国平(2003)认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在不同地区资本形成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关键在于东部地区建立了一套高效率的资本形成机制,而这就是西部地区所缺乏的。他们进而指出,有效的金融制度创新会大大促进资本形成,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徐琤(2006)提出中国区域金融结构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不同的资本形成机制导致区域金融差异,反过来,金融差异又会造成资本形成能力不同,从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张玉海(2007)从中国区域资本形成的实际情况入手,分析了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在银行存贷款、资本市场形成、固定资本形成、外商直接投资方面的差异,并从金融机制视角分析了造成区域资本形成差异的诱因,最后提出了加速中、西部地区资本形成机制建立的制度措施。

田永建、刘林鹏(2008)在具体分析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差距的基础上,依据发展经济学观点,用不同地区资本形成的金融机制差异解释了中国区域经济的差距,最后提出了导致区域金融机制差异的内在原因。

蔡鑫(2010)研究了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并且指出区域金融发展通过对区域资本形成、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影响为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3.3.6 区域资本形成差异对资本市场发展的制约分析

吴晶英、吴玉英(2003)通过对证券市场、金融体系及投资等方面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对区域资本市场及资本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进一步探析,并提出政府应引导和支持企业的资本运营和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区域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和融资结构,更好地支撑中小企业发展,以及加大民营资本投入等对策建议。

赵峰(2005)分析了西部地区资本形成的瓶颈制约与资本市场发展,他认为导致西部地区落后的直接原因就是资本形成不足,完善资本市场能够有效地促进西部地区资本形成。他提出了发展西部资本市场的有效途径,如推进制度创新、完善金融市场、吸引民间资本、塑造市场投资主体、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效益。

李丰才(2008)提出资本市场形成机制是一个多要素联结的系统,制度基础、组织结构、调控方式和资本机制四个要素有机结合、相互制约及其交互过程,即中国资本市场形成机制的功能形态,这种功能形态不能主观预设,更不能机械模仿,必须要通过创造、创新性探索和实践来获得。

张伟(2009)对1978~2004年中国几个经济区域中四个典型省份的经济增长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978年以来的30年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四个省份的资本密度效率的变动影响着它们的资本密度的增长轨迹,而资本密度又决定着四省的经济增长速度。因而推动经济增长关键在于使资本密度效率保持在较高的、稳定的水平上。

3.3.7 结论和启示

区域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而区域资本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不同地区的资本形成存在差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的发展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却出现了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横向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资本投入不足日益成为导致落后地区经济滞后的关键原因,而资本形成差异成为导致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原因,因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建立有效的资本形成机制、增强资本形成能力、大量聚拢金融资源和扩大投资规模对于迅速推动经济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上述现有理论研究成果的分析来看,国外学者对区域资本形成差异的关注相对较早,而国内学者主要根据中国现实状况从资本形成机制、货币资金、投资、资本流动、资本市场发展、金融等角度对中国区域资本形成差异的内在机制以及动态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这对于正确认识中国资本形成的区域性特征,把握区域资本形成机制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经济运行过程涉及三个相互联系却又相互独立的环节:储蓄的形成(资本积累)、资金从储蓄主体向投资主体的流动、投资主体的投资决定(资本形成)。从上述三个环节来看,区域资本形成差异的产生原因包括众多因素,大多数学者主要从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产权制度、资本构成、地方政府竞争、货币金融体系、财政税收体制、储蓄决定、投资需求以及资本形成的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而对于影响资本形成机制与格局的深层因素以及由其所形成的横向差异——地区制度差异和地方政府行为差异——的研究分析则相对不足,从而使得有关资本形成的部分真相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再者,在区域资本形成差异作用机理的研究上,国内学者虽然意识到了资本形成机制对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性,但只是局限于强调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单向带动作用,对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的双向互动关系,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对资本流动差异的影响效应并没有专门做进一步的深入探讨。现有的研究大多是从资本形成渠道角度探讨了东、中、西部地区在资本形成方面的差异,未能对中国区域资本形成的内部作用机制及其完善进行深刻的剖析,因而其政策建议也大多停留在宏观政策层面,缺乏具有可行性的实际操作建议。所以,还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洞察和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