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同社会领域舆情概述
(一)多元时代寻求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
微博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公民社会日益成熟,2012年注定要成为网络反腐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从薄熙来、王立军等“大人物”的纷纷倒台,再到表叔、房叔、车爷、房婶、雷政富等的纷纷落马,既有中央的惩治腐败的决心,又有网民借助社会化媒体的热情参与,反腐成为2012年的主色调。
网络反腐一开始借助社会化媒体等网络传播平台,以爆炸性的猛料让公共舆论空间瞬间鼎沸,并迅速演变成一场公共舆论突发事件。从表叔、房叔、车爷、房婶再到雷政富,这一个个贪官都被网民贴上了生动的标签,也让一个个本来严肃的反腐事件呈现出娱乐化的趋势,娱乐反腐带动了网民的反腐热情,尤其是雷政富的艳照门曝光后,其被恶搞的一系列照片不断见诸网络,被恶搞挖苦的雷政富,已经不是雷政富本人,而是所有像雷政富一样的贪官污吏。网民用这样的方式,对雷政富们“撒撒怨气泄泄愤”,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娱乐反腐并不等于制度反腐,而是一种“选择性执法”,娱乐反腐的后果是下马的官员遗憾自己倒霉——被娱乐反腐了,是自己运气不好,还没被拉下马的官员则侥幸自己好运。
在社会化媒体助力下,反腐已经从Web 1.0时代的一哄而散到现在的穷追猛打,社会化媒体可以将一些支离破碎的事实片段通过网民的参与拼接成社会真实,网民在对事实穷追猛打之中获得短暂的“权力欲自我满足”,因此乐此不疲。同时,“提速”成了反腐领域的另一个关键词,雷政富从其不雅视频曝光到被免职仅63小时,被网友戏称为“秒杀”;黑龙江双城市有关部门得知女记者实名举报人大代表后次日就成立调查组,对此有网友感叹:没有最快,只有更快。也许网民对“63小时”寄托着更多的期许,愿从这个历史的小细节起步,反腐倡廉建设更加发力、更有成效。
百度搜索2012年十大社会热点事件榜单中“油价”赫然在列,伴随着油价进入“8元时代”,国内刚刚有所好转的通货膨胀一下子就成了不可抑制的可能,公众也不傻,从“涨快跌慢”、“涨多跌少”这样的常识就能判断出成品油定价机制存在诸多问题。人们不禁要问:“雷声大雨点小”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到底何时启动?
4月,随着食用油提价,奶粉、蔬菜、洗涤剂等日常生活用品也随之提高了价格,国内CPI当月高企到3.6%。对于这一次的物价上涨,网友调侃“再这么涨下去,就要一天只吃一顿饭,一顿只吃六成饱……”用一种戏谑的口吻表现了对当前物价飞涨趋势的无奈和不满。
另一方面,位列十大关注热度上升最快榜单第二位的是“蒙牛伊利停售”。不管停售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谣言难免会让消费者本来对食品安全问题就绷紧的弦又紧张起来;接着又曝出明胶果冻、毒胶囊、皮革奶等食品安全事件,网友用黑色幽默和调侃的方式,表达着对食品安全屡屡出事的不满和失望。食品安全固然与相关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分不开,但更为严峻的问题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失语和失职。每一次食品安全事故的背后,损害的不仅仅是企业的信誉,更是对政府部门公信力的消解。公众的信心在一次次的食品安全事故中被消磨殆尽,而政府相关部门的公信力也在一点点转化为公众的不信任。
2012年,最忙的人莫过于杜甫,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网上疯转,俨然成了网络红人,所有的图片都是对中学语文课本杜甫画像的“再创作”: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好事的网友戏称“杜甫很忙”。网民的恶搞基本上不带任何功利色彩,最多也就是娱人娱己,虽然难逃“娱乐至死”之讥,但终归是一场快闪式的网络狂欢。从“网络小胖”到“杜甫很忙”,网络恶搞推陈出新,其中有网民热衷参与、释放创意的因素,也不乏社会批判意味,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这已成为一些网民宣泄情绪的重要渠道,是社会多彩文化的集中体现。无论如何,恶搞也是一种个性解读、另类表达,不妨对这种网络文化宽容处之。
位列十大贴吧神贴的“元芳,你怎么看?”已然成为广大网友发发牢骚、倾诉不快的重要人物,形形色色的事情都要麻烦到“元芳”,引发了网友“千万次地问”,以至于呈现出继“杜甫很忙”后“元芳很忙”的网络狂欢场面。有网友认为,这是继“甄嬛体”、“离骚体”、“诗经体”、“淘宝体”等网络文体走红之后又一场自娱自乐的网络狂欢。以“元芳,你怎么看?”作为结束语,嫁接到各种叙事中,网友并不期望由此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而是以此得到了情绪的宣泄,满足了自己的表达欲望,其精髓在表达而非询问,对元芳在电视剧中狂拍马屁的嘲讽,对现代社会中缺少安全感现象的嘲讽。不论是倾诉还是发泄,抑或是当做笑话娱乐一把,在这个“压力山大”的时代,“元芳体”无疑是为大家提供了一剂排遣压力和放松身心的“良药”,尤其是对待很多背离社会正义、法制、公共道德和老百姓的想法的事件,在广大话语权不被掌握的情况下,“元芳体”的提问更具有力度和讽刺味。
2012年在玛雅人的寓言下即将度过,有人说2012年是属于屌丝的,整个一年,屌丝这个嘲讽意味十足的名词迅速爆红,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性的自嘲现象。如今你会发现从表面符合屌丝定义的人,到和屌丝属性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在争相认领这一名号。当人人都在忙着确认自己的屌丝身份并乐此不疲时,屌丝一词一定与当代的现实特征实现了合拍。“屌丝”式的自嘲源于财富两极分化的社会现实,许多青年面对的现实是:即使竭尽全力去奋斗,自己财富的积累与“高富帅”、“白富美”所拥有的基础和条件还是相差很远。所以,不难理解“屌丝”那种复杂心情的表达,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无力改变现实的无奈。这种无奈在青年群体中引发了一种群体无权感或无力感,这种无权感与无力感不仅是对贫富差距现实的一种本能反应,对自己不利处境的一种无奈表达,也是对自我能力怀疑、不自信、不接纳自我的一种表现。
从郭美美的“都是干爹送的”到齐B小短裙事件,到重庆奉节官员灌醉女记者自称是干爹,再到女子晒干爹赠送“连体钞票礼服”,“干爹”这个早已残破不堪、臭名远扬的词,再次被网友拎出来奚落嘲讽了一番。从“拼爹”到“拼干爹”,说明中国正堕入一个拼爹的时代,有好爹的当然就啥也不说了,有个成功的爹什么都拥有了,没爹的,那就要找个爹,找个干爹给予支持。双方一拍即合下,那些成功老男人就成了干爹,代沟不是问题,金钱不是问题,虚荣也不是问题,干爹的暧昧已经解决这些问题。从某个角度来看,“干爹现象”已然成为大众的娱乐消费产品。人们津津有味地八卦着。细究之下,在这种对“干爹现象”的窥探中,很多人是既好奇又鄙视,既痛恨又兴趣十足。“干爹”与“干女儿”的关系遮遮掩掩、欲说还休,足以装下人们对年轻女孩与衰老男人之间的所有想象,这里有藏污纳垢的权色交易、流光溢彩的奢侈品、醉生梦死的奢靡生活……可以说,“干爹”一词勾起了不少人对权力、金钱、美色等的原始欲望,这或许是“干爹”这样红的真正原因吧。
新年伊始,就有网友爆料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干部段一中在宾馆内的不雅照,到安徽合肥艳照门、河南汝阳艳照事件、李宗瑞事件,再到近期发生的雷政富与18岁的“干女儿”淫乱事件,艳照主角们可谓忙活了整整一年,任何一个官员艳照事件的背后都是有权有势者玩弄女性和女性以身体换取社会资源的卑鄙勾当,这种卑鄙恰恰又通过互联网得以放大呈现,最终在舆论上营造出一种全民的性狂欢。
在2012年的十大金曲榜单中,《最炫民族风》荣登榜首,一首3年前的歌曲经过社会化媒体的疯传,引来众多网友围观和热议,“韩星版”、“王菲版”、“杰克逊版”,各种各样的MV版本层出不穷,掀起一阵最炫民族风热。但也许昨天你会因为《最炫民族风》与任何动作都能实现“神同步”而着迷,今天你又对《江南style》的“骑马舞步”兴趣十足。同样位列十大金曲榜单的《江南style》之所以火,很大程度上是其嘲富的内容与搞笑舞姿,再加上容易表演等,迅速风靡整个网络。从全球范围来看,《江南style》中的“骑马舞步”引发了全球网民的模仿、改编热潮。有网友说这是社会化媒体时代全球网民对主流流行文化的“解构”,某种程度上让所谓的“主流”变得难以立足。“主流”走向了更加分裂化、碎片化、无厘头化,文化消费也日趋浅显化、娱乐化。
另外,在2012年的十大文娱话题排行中《中国好声音》荣登榜首,节目努力避免走煽情路线,以不同寻常的路径挖掘歌手,力图展现一种推进公民意识的气息,在这个“讲关系、论特权”的“X二代”社会中,普通屌丝居然也有可能实现大梦想,小人物有一天也能登上大舞台——不论出身、长相、学历或资历,回归原始的较量——比比谁有最好的声音,这种选秀方式给千千万万个早已不梦想的小人物打了一剂强心针。在亿万狂热的粉丝的推波助澜下,《中国好声音》俨然成了今夏中国歌坛上屌丝们的靓丽风景线和安慰剂。
(二)社会热点解读:公平正义铸就时代主题
摇号、个人所得税、劳动合同法这三个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议题是民众关注的热点。相对于上年对于宏大议题的关注,2012年网民更为关注与切身利益相关的微观议题。
摇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源稀缺下的公平分配原则。城市空间资源有限,而机动车数量剧增导致首都成为“首堵”。为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北京市实行了购车摇号政策。随着申请人数的攀升,小客车指标申请中签比例一降再降,2012年11月再创新低,达到67∶1。毕竟中签的人是少数,申请,未中签,再申请成为大部分潜在购车者的习惯性行为,越来越低的中签概率也让中签者如同买彩票中大奖一般幸运。摇号体现了公平分配的意图,然而,面对中签却不购车,以人而非家庭户为单位数造成的不公平问题,摇号制度尚需完善,同时仍需探索更为根本的措施来解决拥堵问题。
个人所得税的调整和劳动合同法的修订受到广大工薪阶层的关注。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将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从每月2000元提高到3500元,将9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相应的级距也作了调整。这一改革使中低收入者受益,税收负担明显减轻。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缓解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矛盾的税种,近来,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呼声再起,万元起征点的合理性引起广泛争议。正如西塞罗所言,公正的原则必须贯彻到社会的底层。事实上,无论如何调整,最终的目的是让更多中低收入群体通过免交个人所得税享受更多利益,让高收入者通过缴纳个人所得税回馈社会,这是维护社会公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处理好国富与民富的关系、提升民众幸福指数的必然选择。个人所得税调整暂告一段落,而与工薪阶层息息相关的又一法案《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甫一推出便牵动民心,在1个月的期限内,共有网民131912人次对该草案提出各类意见557243条,创下了国内法案公开征求意见的最高纪录。同工同酬反映了广大劳务派遣工渴望公平的心声,草案的修订结果是否能够充分反映民意、排解民忧,民众翘首以待。
薄熙来被免职、王立军事件均进入了社会热点榜单,而薄谷开来也成为了2012年的十大焦点人物之一,足见王立军事件、尼尔·伍德死亡案件和薄熙来严重违纪问题在民众中的关注度。中央对该事件的果断处理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维护了法律的尊严。“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社会制度的正义,不仅体现在制度本身的正义,还包括制度在现实过程中的正义化实现。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的最基本要求便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社会化媒体的崛起使网络围观效应进一步扩大,通过这扇窗口,传统媒体上因为各种原因而缺失的信息在这里得到还原,通过碎片化信息的聚合,人们可以更加多面地了解真实的世界。在网络场域中,人们通过围观,实时见证一个事件的产生,也通过围观影响公共议题,推进事件的发展进程。在围观之中,意见领袖与草根之间形成默契和联动,通过意见的汇集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对现实社会起到监督的作用。
当网络炫富、官员不雅照频现于网络之时,由草根群体自发聚集形成的网络反腐力量通过围观效应不断增强,并逐渐与制度反腐相结合推进反腐进程。从前几年的周久耕事件到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再到2012年的“局长儿媳炫富”、“房叔”以及“雷政富不雅视频”,充分展现了网络反腐和网络舆论的倒逼作用,而雷政富事发后63小时被免职的“秒杀”式处理则充分体现了制度反腐对网络反腐的快速响应,两者之间的进一步对接也将促进反腐工作向纵深发展。
“悍匪”周克华被击毙,然而重庆警方却遭到了网民的质疑。在周克华被击毙的消息公布一小时内,各路媒体对悍匪周克华进行了集中大量式的挖掘报道,广大网民开始从大量报道中寻觅细节试图找出真相。有无直接击毙的必要,民警警服编号怎会前后不一,被击毙的是不是周克华本人,公众的质疑不断膨胀,各种传言在网上被不断转发,围观的网民越来越多,甚至在线下该事件也成为了人们的谈资。网民围观背后隐藏的是司法部门公信力的弱化,层层围观下逐渐形成了“塔西佗陷阱”,公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与现实环境下司法部门冤案错案频出的落差使得司法部门的公信力下降,无论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都遭到公众的质疑。围观更大程度上是推进民主进程的正能量,围观中的质疑应当通过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和积极的舆论引导去化解。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解人们多年来的诺贝尔情结,莫言热席卷神州大地,在2012年百度十大焦点人物榜上莫言名列其中。人们对莫言的热捧折射出国人急于获得世界认同的焦虑心态。多年来,我们以西方为标杆奋力追赶,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崛起的中国,然而,软实力的相对落后和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使赢得世界认同的愿望远未实现。在以西方价值观为主流评价体系的世界,我们渴望通过诺贝尔奖、奥斯卡奖等来证明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与价值,因此中国作家一次次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让国人抱憾不已。莫言热让偏居一隅的中国文学赢得国人乃至世界的关注,然而热捧之后我们需要回归理性,中国文学需要的不是跟风式的盲目关注,而是根植于本土大地的人文情怀和文学造诣,是摒弃浮躁、踏实创作的风气和态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并不能代表软实力的全面复兴,在代表科技前沿的领域、在人类发展探索的最前列尚未有我们的身影。放下焦虑,务实发展,方能让我们真正赢得世界认同。
限购令限制了炒房的风潮,而一度疯涨的楼市也显露疲态,股市在将近岁末之时也重回了“1”时代,两大个人投资主要渠道的低迷以及通货膨胀的压力引发了人们对财富“蒸发”的极度担忧。资产的保值增值成为民众极为关切的问题,当股市、楼市已无法承载人们保值增值的期望时,黄金、白银成为了民众缓解理财焦虑的救命稻草。纸黄金、白银进入了2012年的社会热点榜单。然而,贵金属价格波动频繁,影响因素复杂,在投资黄金、白银追求资产增值的同时,还应当充分考虑到风险的存在。
2012年以来,成品油价格迄今为止已经历了四升四降八次调整,频繁的变动让油价也成为2012年的一大关注焦点。油价调整直接影响到有车族的出行成本,而对于其他人群,油价也会通过影响物流企业的运输成本等方式间接影响其生活成本。在当前通货膨胀压力犹存、财产增值空间相对有限的背景下,油价下调在某种程度上亦为缓解人们生活压力的一剂良药。
(三)网络化生活,生活化网络——迎接多元时代的数字化生活
2012年,网民正在利用众人的智慧化解疑问和困惑,也尝试用更理性的权力和可控的力量争取国家的主权、自身的利益乃至动物的权益,实现数字化生活的美好愿景。
2012年十大百科热词排名第一位的词汇代表了一个群体:出身平庸、薪水微薄、车房无望的人群“屌丝”。“屌丝”不仅在网络上风靡一时,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也争相用“屌丝”调侃自己。如此线上线下共同流行的态势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共鸣。这个词来源于网络,却展现了现实中多数“矮穷挫”面对生活压力的自嘲和无奈。“富二代”、“官二代”等“高富帅”盘踞了特权资源,社会流动性的减弱必然会带来贫富差距增大和社会阶层封闭。对于二代农民工、城市小手工业者、青年产业工人、企业小雇员、困厄的专科生等社会底层人群,“屌丝”正是他们对现实状况和自我身份的觉醒:似乎唯一的出路只能是放低对自己的期望以求心理安慰。网络恰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集体宣泄现实中的压力、无奈的途径。
除了“屌丝”之外,众多网友都在百度上询问:“齐B小短裙是什么意思?”2012年一个网络新词横空出世。这源于模特周蕊的一条微博:“某小盆友说以后禁止我穿齐B小短裙”,配合之前她自曝的干爹从“两会”百忙中抽出时间为其庆生的照片不禁让人浮想联翩。从2011年的郭美美开始,“齐B小短裙”、“连体钞票礼服”的接连爆发已经彻底撕去了“干爹”这个词原有的温暖和亲情含义。在这个拼爹的时代,“干爹们”同样也是年轻美丽女子追求享受、炫耀财富的必备利器。
网民可以给日趋普遍的社会现象创造一个新的词汇,“屌丝”如是;同样网民还可以悄悄改变一个词汇的原意,“干爹”如是。但愿未来屌丝们逆袭时,不需要拼爹,也不用拉上干爹。
作为一个互动式知识问答的分享平台,百度知道2012年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什么?有“2012年十一放假安排是怎样的”这类多数人关心的假期问题,也有“2013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是什么时候”这类部分群体在意的报考问题。此外,多数网民在2012年都爆发反日爱国的热潮:“为什么日本要说买钓鱼岛?”“为什么中国没有向日本采取经济制裁?”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但钓鱼岛问题却激起了中国民众的反日保钓热情:一天之内50多个城市爆发反日示威,近九成网友表示拒买日货。虽然部分反日行为比较激烈,但贴吧、微博和论坛随即出现了大量网民“理性爱国”的自发呼吁。百度知道中大量对钓鱼岛和中日关系、政府外交决策的追问都表露了中国网民日渐理性的态度以及对日本购买钓鱼岛的质疑。
2012年的网民对动物充满了好奇与爱心,“猫为什么拉便便后一定要埋起来”、“熊猫为什么倒立着小便”、“世界上第一条狗产生于什么时候”都进入了2012年的“十大为什么”、“十大是什么”榜单。相比之下,“活取熊胆后熊会怎么样”这个问题就让人觉得心惊胆战。一个国家是否伟大、道德水准高不高,可以从它对待动物的方式判断出来。2012年归真堂活熊取胆的视频和相关消息在微博上曝光,亚洲黑熊撕心裂肺的喊声和痛苦的挣扎触动了网友,引发了对“取胆还很舒服”言论的声讨。反对归真堂上市和中药替代性的讨论也吸引了动物保护者和无数网民共同参与。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发展中的中国和中国人也正在由人及物地争取更多权利。
中国网民在经历了汶川地震、“3·14”事件后,已经学会了如何更理性地爱国,并开始用网络扩音器向世界发出爱国的声音。同样,在尚未出台反对虐待动物法的情况下,相信网络舆论的力量可以为动物谋取更多的自由,减少类似活熊取胆的痛苦。
2012年十大百科热词中娱乐体育类词条占据了半数以上,林书豪、中国好声音、甄嬛传、失恋33天、苍井空榜上有名。盘点这些代表本年度网络文化流行趋势的热词,可以发现三个特性:跨媒体、全球化、模仿衍生,这正符合了尼葛洛庞帝对数字化生活特征的预言。
电视剧《后宫·甄嬛传》改编自流潋紫所著的同名网络小说,成为横跨2011和2012两年的热门电视剧。剧中颇具古韵的台词也被广大网友效仿,并被称为“甄嬛体”。“极好”、“真真”、“本宫”等“甄嬛体”常用词跨越了电视剧,又回归了网络。《失恋33天》同样改编自同名人气网络小说,是中国内地首部为光棍节定制的“治愈系”爱情电影。低成本和4天过亿元的票房使这部电影成为票房黑马。犀利搞笑的台词,迎合了光棍节的噱头,失恋的人太多,都构成了这部电影火爆的因素,但无疑改编自网络小说的跨媒体特性也为其提供了扎实的网民基础。
进入本年度“十大是什么”榜单的“元芳你怎么看”是电视媒体跨越到网络的典型。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狄仁杰每次办案必问元芳的重复台词被网友集体吐槽。由嘲笑模仿而生的“元芳体”充斥论坛贴吧,一时间无论柴米油盐还是国家大事,众网友都以“元芳你怎么看”结尾。网络与现实的交织、媒体之间的互跨、衍生的恶搞与模仿,都是因为网民已经占据了人口总数的主流,网络生活日趋现实化,而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的界限也正在模糊。
《中国好声音》引进了荷兰节目The Voice of Holland的版权,又掀起了几年前“快乐女声”般的音乐真人秀热潮。近年来全球电视节目都在主推真人秀,无论是《梦想中国》、《中国达人秀》,还是国外的America's Next Top Model,The Apprentice,American Idol,Project Runway均是收视率的保障。网络化生活虽然便利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却封闭了面对面的接触与倾诉。在碎片化时代,人们普遍感到孤立、隔绝,而人本身是社会化生存的,所以人们对别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有参照和窥视的欲望,希望借此帮助自己做选择。
2012年网络的流行文化开始全球同步起来,一首韩国神曲《江南style》激发了世界网民的模仿乐趣,夸张的骑马舞模仿视频以及各种恶搞版本充斥了各国视频网站。这股无关背景文化、歌词意义的“江南风”让无数专家和音乐人琢磨起网络流行的原因和规律。体育与音乐本身是超越国界的,但竞赛的特征又要划清地理和文化的疆界,林书豪弥补了姚明退出NBA后无数国人的遗憾。网络流行语、流行文化进入了一个搞怪—模仿—从众的循环,但也为网民提供了自我释放的途径和现实社会中越来越难以获得的群体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