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纵观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人口规模变动,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
1.北京先于全国完成人口转变
人口转变理论是人口学家用于解释200年来人类人口经历的深刻变化和目前世界各国人口状况与趋势的巨大差异的人口理论。18世纪后期,一些欧洲国家因为社会经济结构、技术和文化而出现生育率和死亡率的下降。经典的人口转变理论认为,人类人口增长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前人口转变时期、人口转变时期和后人口转变时期。人类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前人口转变时期,主要特征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进入到人口转变时期,死亡率首先开始下降,出生率由于人口惯性继续增长,自然增长率快速增长;到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步入了后人口转变时期,出生率和死亡率都下降到较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直至停滞,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转变与社会经济转变是一致和同步的,它是一个历史的、自然的过程,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这一理论也被用来解释不同区域的人口发展水平。
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和全国相比,其经济和社会得到优先发展,在人口发展上,北京的人口转变也先于全国。从1950—2009年北京户籍人口和全国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动趋势可以发现(见图1-7、图1-8、图1-9):1950年代至1960年代中期,北京人口死亡率比全国下降早、下降速度快,但出生率高,甚至高于全国水平,自然增长率也高于全国水平,说明北京的人口再生产处于出生率高、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走高的工业化初期,并先于全国实现第一阶段人口转变;从1960年代中期开始,北京的生育水平开始快速下降,1964年,北京的出生率已降至30‰左右,而全国1972年才降至这一水平。到1971年,北京户籍人口出生率已稳定在20‰以下,自然增长率稳定在10‰左右,1990年代更稳定在10‰之下,1998年、2000年和2003年分别出现负增长现象,而全国1992年出生率才稳定在20‰之下,自然增长率1998年稳定在10‰之下,北京人口先于全国20年时间完成了第二阶段人口转变。
图1-7 1949—2010年北京户籍人口出生率与全国出生率比较
资料来源:北京数据来源参见表1-5、表1-9、表1-12、表1-15、表1-18和表1-21。
全国1949—2008年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6页,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2009—2010年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94页,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人口增长模式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特点
1949—2010年,从北京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规模的变动历程看(见图1-10),1984年以前,在以计划经济为特点的年代,除了1958年前由于行政区划不同造成户籍人口和现域常住人口存在一定差异外,北京的人口规模受户籍制度的影响,户籍人口规模几乎等同于常住人口规模,无论是1950年代和1960年代初期人口规模快速增长,还是1960年代后期和1970年代呈现的稳步增长,都主要源于户籍人口自然增长。1984年后,伴随全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户籍人口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相比较而言,常住流动人口规模增速更快,尤其进入21世纪,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2010年达到704.7万,是1984年的36倍,形成了以流动人口增长为主要特征的常住人口规模增长模式。
图1-8 1949—2010年北京户籍人口死亡率与全国死亡率比较
资料来源:同图1-7。
图1-9 1949—2010年北京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全国自然增长率比较
资料来源:同图1-7。
将新中国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北京人口规模增长的特点。1953—1964年间,人口增长了48.12%,同期全国人口只增长了16.9%,北京人口增长显著高于全国增长速度,这是北京自然增长和迁移增长双重影响的结果;1964—1982年间,北京市人口增长了21.5%,而同期,全国人口增长了45.1%,北京市人口增长水平大大低于全国水平,显示了在迁移流动被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北京人口自然增长速度显著低于全国水平,反映了北京人口转变先于全国完成的状况;1982—1990年、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间,北京市人口总量持续升高,分别增长了17.2%、25.4%和44.5%,而同期全国人口增长率则持续下降,分别为12.4%、11.7%和5.4%,这一现象反映了北京作为首都和社会经济都较为发达的超特大城市相对开放的人口特征,在人口自然增长率放缓的同时,迁移流动增长成为全市人口规模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同期,作为相对封闭人口的全国人口增长变动显示了低生育率带来的人口转变完成的特征。见表1-24、图1-11。
图1-10 1949—2010年北京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变动
资料来源:根据本章前文表中数据制作,1982年前流动人口为暂住人口概念。
图1-11 六次人口普查北京与全国人口增长率比较
资料来源:同表1-24。
3.北京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先降后升
表1-24显示,北京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呈现起伏特征。1953年按当年行政区划划分只占0.47%的人口,按现在行政区域划分占到0.87%,1964年上升到1.09%,1982年呈现下降趋势,只占0.92%,1982年后,所占比例持续上升至1990年的0.95%、2000年的1.07%,2010年达到1.46%,北京以国土面积0.17%的地域容纳了全国1.46%的人口,显示了改革开放后,北京作为首都和超特大城市的人口聚集效应。见图1-12。
表1-24 六次人口普查北京和全国的人口规模及增长率比较(单位:万人;%)
*括号内数据为1953年户籍统计数据按现在区划划分数据,资料来源为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六十年》,76页。全国资料来源为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6页,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此为现行区划增长率。
资料来源: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和2000年人口普查北京数据来源于北京市统计局:《北京统计年鉴(2005)》,59页,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102页,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来源于国家和北京市统计局官方网站。
图1-12 六次人口普查北京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表1-24数据制作,1953年数据为按现在行政区划划分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