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4: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与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5 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人民币

2.5.1 人民币进入更多国家的官方储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官方外汇储备分为“可划分币种”和“不可划分币种”两个部分。截至2013年第4季度,“可划分币种”的外汇储备是6.22万亿美元,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总额的53.29%,“不可划分币种”的外汇储备是5.45万亿美元,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总额的46.71%。目前,人民币还未进入“可划分币种”外汇储备行列,因此无法对其进行精准统计。

根据公开报道,2013年3月,玻利维亚中央银行公布将增加购买人民币数量,以加强其国际储备保值能力,实现国家外汇储备的多元化;11月,南非储备银行宣布将投资约15亿美元购买中国债券,约占其储备资产的3%。向IMF报告在其外汇储备中拥有一定人民币的国家接近20个。随着人民币逐渐被国外认可以及中国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人民币将逐步成为区域储备货币。

截至2013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已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当局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总规模为2.57万亿元。与2012年相比,新增了巴西、英国、匈牙利和欧洲4个国家和地区,互换金额增加0.90万亿元。在与新加坡续签的协议中,将原有货币互换规模1 500亿元扩大至3 000亿元。签署互换协议的国家增加,互换货币的规模扩大,为市场提供了必要的人民币流动性,为中国在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结算时使用人民币或为对方国家的货币创造提供了物质基础。

人民币在获得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官方认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见表2—7和图2—14)。为了支持伦敦发展人民币离岸业务,2013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与英格兰银行建立双边本币互换安排,互换金额为2 000亿元人民币,以便为伦敦人民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充分和及时的流动性支持。2013年9月,在国际清算银行例会上,周小川行长与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就有关安排达成了一致,在各自完成相关批准程序后,双方于2013年10月9日正式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互换金额为3 500亿元人民币。中欧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人民银行与欧洲中央银行在货币金融领域的合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人民币获得了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官方的正式承认。

表2—7央行与其他货币当局货币互换规模


image

续前表


image

***表示央行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续签协议。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image

图2—14 央行货币互换规模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2.5.2 国际储备多元化新趋势

由于当前的国际货币币值波动比较大,在量化宽松政策下具有贬值趋势,促使各国政府在安排官方储备时选择其他货币。据IMF公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数据显示,2012年第4季度,加元和澳元开始纳入“可划分币种”外汇储备行列,国际储备货币增加至7种。

美元仍然是最主要的储备货币。2013年第4季度末,在IMF可划分币种的外汇储备中,美元储备3.81万亿美元,占61.18%;其次是欧元,欧元储备1.52万亿美元,占24.45%;英镑储备0.25万亿美元,占4.01%;日元储备0.24万亿美元,占3.94%;瑞士法郎储备125.75亿美元,占0.20%;加元储备0.11万亿美元,占1.74%;澳元储备0.10万亿美元,占1.61%(见表2—8)。

表2—82013年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的币种分布结构(%)


image

注:(1)可划分币种的外汇储备来自COFER数据库;各币种的外汇储备结构是相应币种的外汇储备额与“可划分币种的外汇储备”的比值,该算法与IMF一致。

(2)不可划分币种的外汇储备是外汇储备总额与可划分币种的外汇储备之差。

资料来源:IMF COFER数据库、IMF:《国际金融统计》。


image

2012年8月28日,IMF发布《2012年数据审查》报告,明确表态将澳元和加元纳入跟踪的储备货币体系。在报告中,IMF表示,除去五大储备货币,在央行增持的其他类货币中,将澳元和加元列入外汇储备的央行超过两家,因此应该将澳元和加元纳入COFER跟踪报告,并单独统计。这标志着自1999年欧元诞生以来,IMF将首次纳入新的储备货币。

2012年11月14日公布的COFER报告中显示,目前,各国央行对澳元与加元这两种货币的外汇储备需求持续上升,此前这两种货币一直是被归纳在“其他货币”中。

早在2009年,俄罗斯、瑞士等国央行就开始将加元列入其外汇储备资产,2010年俄罗斯央行又将其外汇储备中的加元增加一倍;瑞士央行也于2010年将加元和澳元纳入其储备体系;2012年6月,德国央行也表示将买入澳元调整其外汇储备的构成。

2013年3月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位发言人证实,将从2013年开始公布各国央行持有的澳元与加元规模。

IMF将澳元和加元列入储备货币的原因在于,与世界上最大的发达经济体相比,在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中,澳大利亚与加拿大两国经济表现仍然稳定。同时,当美国、英国和日本一直在应对国内不断增加的债务负担时,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两国2012年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低于5%,并且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