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调查样本情况和主要评价指标
为全面深入地分析我国现代农业经营与建设主体的发展状况,预测各类主体的变化趋势,本课题根据《规划》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区域的划分,筛选出分布在不同区域的10个有代表性的省和自治区,包括安徽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黑龙江省(其中双鸭山市单列)、湖南省、江苏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陕西省、云南省、河南省,并由各省选择有代表性的10个县,由每个县的农业主管部门针对本县现代农业经营与建设主体的具体情况来填写调查问卷(见附录1),反映各类主体在经营规模、经营效率和交易成本等方面的重要信息。自2012年8月1日共发放问卷110份,至2012年8月21日回收问卷105份,其中有效问卷91份,有效回收率82.73%。
1.2.1调查样本情况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我们主要掌握了各样本县在农业生产与经营方面的总体情况,包括耕种规模、经营效益、政府投入、耕地流转等。如表1—1所示,样本县平均面积为3 347平方公里,3/4的样本集中在3 869亩以下;平均耕地面积为140万亩,3/4的样本集中在162亩以下;平均人均耕地为3.262亩,只有1/4的样本在4.433亩以上。主要耕种农作物分布如图1—1所示,前三位从高到低依次是水稻、玉米、小麦。从样本县的粮食生产情况来看,平均粮食产量为114 310吨,3/4的样本都低于57 113吨;平均粮食单产为545公斤/亩,3/4的样本都低于517吨。从样本县的经济状况来看,平均农业总产值为65.78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均值为8 582元,有3/4的样本低于10 312元;城镇人均收入均值为18 027元,3/4的样本低于20 378元。从样本县的耕地流转情况看,平均耕地流转面积为194 760亩,其中转包占比均值为44.676%,出租占比均值为37.657%,转让占比均值为7.565%,入股占比均值为7.901%;按流转期限划分,5年以内占比均值为51.457%,6~10年占比均值为23.869%,10年以上占比均值为25.323%。【1】
表1—1样本县总体情况的描述统计
图1—1样本县主要农作物分布
注:这些分类都是填卷人的真实回答,从他们的角度来考虑,油菜可能区别于其他蔬菜属于油料作物,而回答水果,可能是没有特别突出某一类为主,而是区别于粮食和蔬菜等大类,以水果为主;回答粮食同理。但是,我们认为不能因此就改变他们的答案甚至删除。下同。
图1—2描述了政府在农业领域的各项投入情况,其中选择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技术推广的数量远大于没有选择投入的,分别占94.5%和71.4%,此外农业资金借贷、农机作业服务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也都占到了1/3左右,但是选择农业信息提供,以及农产品储运、加工和销售投入的县则较少,都在20%以下。
【1】土地流转方式中,转包是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转给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出租是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租赁给他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转让是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渡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入股是指实行家庭承包方式的承包方之间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自愿联合从事农业合作生产经营。
1.2.2主要评价指标
为了用较少的劳动占用与劳动消耗,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农业经营单位既要解决经营方针,即生产什么的问题,又要解决经营规模,即生产多少的问题。研究经营规模的目的是揭示制约经营规模的因素,确定最佳的经营规模,提高经营规模效益。经营规模是指一个经营单位占用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所形成的生产能力,或者一定时期生产的产品量与提供的劳务量,而经营规模效益是指采用适宜的经营规模所获得的超额的收益。不同的经营规模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不等,只有适宜的经营规模才可能获得这种超额效益。这是因为,适宜的经营规模,才有利于合理组织生产经营过程,有效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经营管理费用,降低成本。因此,本书用反映各经营主体经营规模的指标如劳动力数量、生产资料数量、产出量来分析农业经营主体的结构;通过计算指定时间段各经营主体经营规模的变化率来衡量其结构的适应性变革。本书研究对经营主体规模的分析,借鉴了杨名远(1985)总结的衡量经营规模通常采用的三类指标。
图1—2样本县政府在农业领域的主要投入
1.劳动力数量
劳动力是形成生产力的能动因素,在生产力水平低时,劳动力数量是衡量经济规模的一项重要指标。比如人们常以职工人数来衡量工商企业规模;用农户数量衡量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规模。在本书中,(1)用农户户数来衡量传统承包经营户和种植业大户的劳动力情况;(2)用入社农户户数来衡量专业合作社的劳动力情况;(3)用职工人数来衡量龙头企业的劳动力情况。从问卷调研中,除了可以分别获得2011年和2007年(普查数据通常以五年为跨度)各经营主体的劳动力数量外,还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这期间指标变动的趋势:
(1—1)
式(1—1)中,ΔYLr代表劳动力数量变化率;YLr2011代表2011年劳动力数量;YLr2007代表2007年劳动力数量。
2.主要生产资料数量
生产资料是形成生产力的物质因素,它也是衡量经营规模的一项重要指标,土地既是种植业生产的劳动资料,又是种植业生产的劳动对象,因而土地面积可用于衡量种植业的经营规模。在本书中,主要涉及的生产资料数量指标包括:(1)传统承包经营户的粮食种植面积;(2)种植业大户的种植面积;(3)种植业合作社入社农户经营的耕地规模;(4)工商企业中进入农业土地经营的经营耕地面积,以及龙头企业中从事粮食生产的企业经营的耕地面积。同时,通过下列公式可以计算这些指标的变化率:
(1—2)
式(1—2)中,ΔYPt代表种植面积变化率;YPt2011代表2011年种植面积;YPt2007代表2007年种植面积。
(1—3)
式(1—3)中,ΔYLd代表耕地面积变化率;YLd2011代表2011年耕地面积;YLd2007代表2007年耕地面积。
3.产出量
产出量指经营单位在一定时期生产的产品量或提供的劳务量,其价值形式则是产值、净产值。它是生产能力的综合体现,所以一个经营单位的生产能力是由生产力诸因素的正确结合而形成的。如果缺乏某项不可替代的生产因素,或者诸因素的量的比例不当,那么就会降低甚至难以形成生产能力。只有按照技术、经济、组织方面的要求,将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科学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并提高生产能力,从而增加产出量。如果说劳动力数量和主要生产资料数量指标是用某一、二项生产因素来衡量经济规模的话,那么产出量指标则是用生产力诸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生产能力的体现来衡量。所以,产出量是衡量经济规模的综合的终极指标,能够克服前两项指标的片面性。在本书中,产出量的衡量指标包括:(1)传统承包经营户和种植业大户的粮食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2)种植业合作社、养殖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的入社社员的户均年纯收益;(3)龙头企业从事粮食生产的产量,以及从事养殖业的畜产品产量。分别统计2011年和2007年的产出量,并应用以下公式来计算这期间的指标变化率:
(1—4)
式(1—4)中,ΔYPq为产量变化率;YPq2011为2011年产量;YPq2007为2007年产量。
(1—5)
式(1—5)中,ΔYPv为产值变化率;YPv2011为2011年产值;YPv2007为2007年产值。
1.2.3主要统计方法
本书首先根据各类经营主体的变化趋势应用聚类分析进行分类,然后针对聚类后各类别所在区域的自然禀赋、农业发展、经济状况、土地流转情况等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多数传统的聚类方法只能使用单一种类的变量进行分析,如果数据中同时存在分类变量和连续性变量,那么往往需要对分类变量进行连续性处理,但是近年来新发展出的一些智能聚类方法已经可以很好地同时分析这两种变量了,两步聚类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此外,该方法是真正的在利用统计量作为距离指标进行聚类,同时又可以根据一定的统计标准来“自动地”建议甚至于确定最佳的类别数,结果的正确性更有保障(张文彤,2004)。因此,本书将采用两步聚类方法对各类主体进行分类。
两步聚类是分成两个步骤完成聚类的。第一步是预聚类,通过构建和修改聚类特征树(Cluster Feature Tree)完成。聚类特征树包含多层节点,每一节点包含若干条目,每个条目信息就是聚类特征(Cluster Feature),包括针对连续变量的均值和方差以及针对离散变量的计数。针对每一个记录,都要从根开始进入聚类特征树,并依据节点中条目信息的指引找到最接近的子节点,直到到达叶子节点为止。第二步是正式聚类,对第一步完成的初步聚类进行再聚类并确定最终的聚类方案,并且在这个步骤中会根据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或者SBC(Schwartz Bayesian Criterion)指标的大小,以及类间最短距离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最优的聚类类别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