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教育 从心开始:中国人民大学幼儿园教育成果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甲骨文教育在幼儿园的实践探索

摘要:引导幼儿从小探知“甲骨文”,了解造字文化的大智慧,这种承载、播种传统文化内涵的培根筑本教育意义是深远而长久的。代表传统文化的元素符号“甲骨文”,不仅给予心性广大的幼儿充分的精神养料,还能使他们在探知甲骨文的过程中学习传统古老造字的创造性思维。结合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我们试行以“甲骨文”为教育载体,结合水墨画、拓印、捏泥等极富传统文化色彩的教育内容,打破以往识字教育的单一枯燥形式,通过游戏、捏字、水墨画、表演等多种学习渠道促发幼儿自主建构知识,让孩子充分感受自主建构学习的快乐。在孩子们感受甲骨文直觉表象意义及甲骨文造字的奇妙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伴随幼儿语言、情感、创造力、想象力等的发展而综合发展起来,自主学习甲骨文的兴趣与日俱增。孩子们犹如打开一扇“大智慧”的天窗,能自主建构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甲骨文 自主建构学习 创造性思维

在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面临文化断层危机的今天,从娃娃抓起传承传统文化内涵的任务更为紧迫严峻。我国文化中瑰宝之一的甲骨文,是建立在象形具体表象意义基础上的文化,这点与幼儿喜欢形象生动事物的认知特征有相似之处,而且甲骨文中包括的图画现象,蕴含着三千多年前古人的哲学思想体系。孩子们在认识甲骨文的同时,就能潜移默化地获得浅显的辩证方法。这也是从哲学的角度教育孩子认识自然和社会的一种方法,更是传承中华文明的一种根基教育。通过引导幼儿感知古老造字智慧,探知“甲骨文”造字的奇妙,孩子们先天的直觉思维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等都得以充分发展起来。在一段时间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也探索出一种以此为教育途径来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行之有效的自主建构学习方法。

一、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甲骨文教育意义深远

幼儿认知学习的主动性建立在感兴趣的事物上,而甲骨文的图画形象写实性正是能满足幼儿好奇心的事物,甲骨文是古人占卜后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用图画直觉形象来表现内容。“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人、日等这些酷似图画的文字,特别符合幼儿阶段的形象思维特点。作为我国文化中的瑰宝,甲骨文首创的知识体系表现在:它把运动着的自然界、社会和思维中的各种事物的现象、本质用笔画或者叫笔道形象或抽象地展现出来。孩子们与生俱来的直觉力对形象的甲骨文图画很容易产生兴趣,对造字的奇特过程也有强烈的好奇探索心。幼儿很容易对甲骨文图画的构象“画的是什么”产生兴趣,这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幼儿去探知造字起源的象形图画的表象意义的积极性,这种积极性成为幼儿学习认知的内部动机,而内部动机是幼儿学习的不竭动力,只有内部动机,才会使幼儿产生对知识的无限渴望,才能使幼儿产生势不可挡的学习劲头。也就在这种学习动机下,教育内容“甲骨文”变为幼儿的活动内容,变为游戏性的学习过程。

远古人最初选用图画形式来描述事物的特征造成字,从而把自己要表述的事物通过图画传达给别人的这种直觉形象跟幼儿时期的思维特征有着相似的特征表现。正如人降生后,从爬到走,从直觉到思维,又仿佛在重复人类文化进化的历程,这是一条人类心智和文明进化的重演规律。从这种规律演变中,我们不难看出幼儿的思维特征恰好和先民阶段的思维有些类似,因此以甲骨文进行幼儿教育是有科学根据的。距今相当遥远的文字在现代的我们看来晦涩难懂,而幼儿在第一次活动中就能感受到趣味,盯着字猜测图画上的内容,这是因为孩子大都对形象生动的事物感兴趣。我们应帮助孩子维持兴趣点,深入挖掘当前教育内容中所隐藏的全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它,并呈现给孩子一片发散思维想象的空间。

“以幼儿为本”告诉我们,幼儿学习需要知识作为依托,幼儿的学习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主动的知识建构,积极的情感、态度是幼儿能力养成的前提,是知识储备的保证。甲骨文能够成为孩子学习的原动力,不断促发着他们自主学习、丰富认知。

二、寻求多种方法引导幼儿自主建构学习探知甲骨文造字文化

在幼儿园实行甲骨文教育实践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甲骨文的教育理念跟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不谋而合。甲骨文教学过程不是简单认识记住甲骨文字形而已,孩子们自主学习处处体现在猜甲骨文、表演甲骨文、创造甲骨文的教育三部曲中:(1)在前期甲骨文猜字教育过程中不只是告诉幼儿甲骨文的字形、字意,还要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画内容去猜测画面表达的意思,激发幼儿通过观察甲骨文象形造字奇妙的兴趣,去自主学习了解远古时代的背景文化及造字的起源文化含义。(2)在孩子认知甲骨文后,会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去理解甲骨文的意象,如在认识“江、河、水”几个甲骨文后,认识“冰”时,孩子说水结成冰,液体水就少了,水不流了,就少了些水,所以就剩两点水。(3)在孩子用泥土捏字、水墨画字时,孩子的学习变成了一种对自己所学的甲骨文经验丰富提炼的建构知识的过程,有选择性地加工、处理以更好地表现自己要创作的甲骨文字。孩子在探知学习甲骨文的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经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倡导三点:(1)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2)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的过程。(3)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也是甲骨文教学所体现出来的教育理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甲骨文教育也正是以幼儿周围生活环境为教育的出发点,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引导幼儿感觉甲骨文就在他们身边,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认知甲骨文的兴趣与日俱增。如在认知甲骨文“家”字时,他们生动地讲道:一个人在房子里养猪、睡觉,他不愿意离开这里,因为这是他的家。还有的幼儿说,古代人在房子里养猪,猪长大了,人也有肉吃了,人累了就在房子里休息,也不会受风吹雨打,人有家的感觉真好。就这样,在孩子们联想的过程中,甲骨文已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脑海里,为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利用各种渠道引导幼儿学习也凸显出甲骨文教育的价值所在。

(一)无处不在的多方面、广渠道的甲骨文环境教育给幼儿提供自主学习的广阔平台

环境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我们采用环境暗示法,在幼儿园的橱壁上、墙壁上画了许多甲骨文字和卡通图案,使幼儿每天都可以看到、接触到甲骨文字。幼儿常常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谈论着墙上、柜子上的甲骨文,争论着、讲解着、探索着甲骨文的神奇。在环境中给幼儿营造出了甲骨文文化的氛围,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知感悟甲骨文,甲骨文成了幼儿实际生活的点缀。幼儿园还利用环境优势,开展了开放亲子游园活动,活动的主题就是认识幼儿园内的甲骨文,讲解人员不是教师,而是班上的幼儿,讲解的对象是家长。“看,这个画儿不是河,是甲骨文‘垂’字。”没有水了,树就垂下来了,“看,那个不是草,是甲骨文‘春’字”。甲骨文不断在幼儿的脑海中得到强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甲骨文字在幼儿的心里扎下了根。

(二)猜字游戏促发幼儿发散创造性思维

活动之前教师做好示范教具,教师在吹塑纸上刻一些甲骨文,然后制作了一些衣服、手绢、扇子、书签等的纸样,老师先让幼儿欣赏、仔细观察,而后抛出问题,让幼儿通过直觉感知甲骨文图画表达的意向,猜猜是个什么字。幼儿看到这些具体象形的甲骨文学习兴趣高涨起来。幼儿开始关注字的形状、笔画、造型中蕴含的意义。如:有的甲骨文像人在床上睡觉,有的甲骨文像一个人在洗澡。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立刻被激发出来,显现出孩子童真的直觉力。那些在大人眼中难已揣摩的象形文字,孩子们凭借未被框限思维的直觉力却能一针见血地道出其最本真含义。如:在一次对“病”字的认识中,有的孩子说,看上去像一个老人在床上躺着,没人关心他,他就难受了,病了。还有的孩子说,是一个人冬天很冷,他家很穷没衣服穿,就躺在床上,躺久了就爬不起来了。孩子们猜甲骨文的发散的创造性思维也由此展开,就是不认识的甲骨文也非常愿意去猜测,把看后的直观感受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于是教师抓住了幼儿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找来《仓颉造字》的故事材料,并制作成课件供幼儿观看,让他们感受古人敢于创造、敢于尝试的勇气。生动的画面给幼儿的想象插上了翅膀。他们把一个个甲骨文连在一起形象地创编成了生动的故事。例如把云、雨、人、门、伞这几个甲骨文字连在一起讲道:“有一天,天上乌云密布,不一会儿天上下起了倾盆大雨,一个人因为有急事要办,不得不出去。于是,他只好拿起雨伞,匆匆忙忙地离开了家。”当人、日、舟、网、禾、火这几个甲骨文字连在一起时,幼儿讲道:“一个勤劳的渔夫,早晨迎着初升的太阳撑船去海上捕鱼,由于渔夫的撒网技术很高,每次撒下的网都能网很多不同种类的鱼。渔夫不但捕鱼技术高,而且心地也很善良,他把捕到的鱼分给乡亲们,乡亲们兴高采烈地在森林里生起了火,架起了锅,做出了美味可口的佳肴。”当车、马、人这几个甲骨文字被幼儿放在一起时他们顽皮地讲道:“有个人坐着马车出去旅游,因为没有遵守交通规则,撞倒了人。自己的马车翻了,他也跌在了地上。大家要是出去旅游时,一定要吸取这个人的教训,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呀。”幼儿编的故事丰富特别,他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聆听着他们绘声绘色的讲解,你会惊讶地发现,幼儿的想象早已穿越了时空的限制,他们会讲到远古先人的耕作,也会讲到宇宙太空的奥妙,还会讲到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看到幼儿如此飞速发展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从活动的实验中找到了促进幼儿语言良好发展的技巧。孩子们发言的兴趣盎然,也越来越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普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而与之密切相关的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各方面也同步发展起来了。

甲骨文在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中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真正实现了教育教学的价值。同时也推动了幼儿语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通过课题的深入研究,我们的语言教育必能形成独特的地方风格,从幼儿阶段抓起,打好牢固的基础。

(三)印拓甲骨文、动手捏黄泥造字,深入了解甲骨文造字的奇妙

为了深入激发幼儿学习甲骨文的兴趣,调动他们认识甲骨文的积极性,我们采用了教幼儿“印拓”的方法来实现教育目标。每次活动幼儿都对用泥来捏出甲骨文图形特别感兴趣。孩子们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感受甲骨文造字的奇妙。此外,我们教给幼儿正确的印拓方法,让他们把自己喜欢的甲骨文印拓在自己喜欢的装饰画上,这样,幼儿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孩子们在认知学习后,通过体验动手操作来巩固已知经验,重新建构知识,自主学习获得新的认知经验。

甲骨文给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充分发挥出幼儿涉世未深、心性纯净、记忆力超强的优势。孩子们在这种丰富宽松的教育背景下,自信快乐地主动学习,这满足了孩子们教育主体地位,通过甲骨文松开了孩子思维的枷锁,孩子们的发散思维由此得到极大的提高和延展。孩子们在耳濡目染的大智慧中日渐茁壮成长起来。皮亚杰认为,知识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强调个体与环境的有效互动。通过甲骨文的探索认知让孩子真正在活动中发挥主动性、富有创造性地表现对某个甲骨文的认识理解,孩子这种自主建构学习获得了比较充分的体现。

致谢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首先要向在论文写作中给予我鼓励和指导的'俞老师致以深深的敬意和谢意,老师一丝不苟的钻研精神、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执着忘我的工作作风、独树一帜思维方式,使我受益匪浅。

感谢我的同学、同事给予的帮助,除此之外,我还应该感谢我班的孩子们,正是在教育过程中孩子们不断给我莫大的启发,让我在教育教学中不断闪现灵感,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参考文献

1.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编写组编.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教师指导用书(小班).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编制.北京市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细则.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

3.吕宗尧主编.甲骨文哲学初探.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5.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编写组编.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教师指导用书(中班).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大三班 杨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