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六度思维是什么?
熟悉的陌生人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参加学术交流、进行科学研究是我们重要的日常工作。为了交流思想、加强学习,我们经常参加在全国各地举办的各种学术研究会议,在会议上当众宣读自己最新的学术论文,听取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的建议与意见,以求精益求精,持续提升自己论文的整体质量。当然,在这些学术会议中,我们也可以广泛听取其他专家、学者的论文,吸收他们的新思想、新观点,实现终生学习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与科研素养。
在这样的学术研讨活动中,当然会经常接触一些来自全国各高校或者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与很多朋友一样,在正式的会议间歇时间,我们也会与其他本来根本不认识的参会代表攀谈,以结识新的朋友。
也许很多在火车或者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上萍水相逢的两个完全陌生的人,因为缺乏对于彼此的了解,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与财产安全,通常更喜欢随意地谈谈天气、侃侃体育、聊聊奇闻轶事,或者凑在一起发发牢骚,骂骂政府或领导,从而避免涉及更多的个人或者家庭信息,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我们也不能免俗。如果是在火车或者其他公共场合偶然遇到的陌生人,也许我们同样选择尽量不涉及或者少涉及双方的个人信息,而是随意地聊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
然而,在这些学术研讨活动中,尽管参会代表有可能彼此之间并不认识,但大家同属一个学术圈子,都是从事经济学相关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因此可以聊的共同话题远多于其他公共场合所认识的陌生人,彼此之间也拥有更多的共同评议。相比较而言,我们当然愿意更多地聊一些国内高校或者学术研究圈子内的新闻、话题,当然有时也会针对各种经济现象与经济问题展开高谈阔论。
在上述的聊天模式中,消除对话者彼此之间的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是进行深谈的首要前提。因此,单就笔者而言,在多年的学术交流与研讨锻炼之下,笔者已经提炼出三套不同的方案,基本上都可以一下子拉近与对方的距离,使得双方产生原来我们都是熟悉的陌生人,本来就应该成为朋友的感觉。
首先,在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中,很多陌生人往往不会记住你是张三还是李四,你所在的单位(当然,通常是某某高校或者是某某研究所)成为了其他陌生人记住你的重要代码。如果对方是来自北京大学的教师,正好笔者也拥有一些在北大任教的朋友,特别是通过各种学术活动认识的北京大学的一些资深名教授,那么只要提到“哎呀,我和你们学校某某专业的某某老师是朋友”或者“我听过你们学校某某名教授的课,真是受益匪浅啊”。如果对方正好认识这些来自同一单位的朋友,一下子就会觉得原来我们拥有共同的朋友,那么我们岂不也应该是朋友吗?即使对方不认识自己所提到的这些朋友,但由于你拥有和他一个单位的朋友,也会让对方一下子产生浓浓的亲切感,可以消除彼此的距离感。
如果对方来自一个你并不熟悉的高校,你根本没有与他同校的熟人,那么你就应该执行第二套方案了。比如对方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尽管你不认识南京师范大学的朋友,但南京师范大学与南京大学同处一个城市,若你认识同一个城市(比如来自南京大学)的知名学者,那么其实有很大的机会,对方应能认识这些同城且处于相同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那么,我们只需提及同一个城市来自其他高校的知名学者,无论对方是否认识,你熟悉他所在城市、所在区域学术圈的事实同样有助于拉近双方的距离。
如果遇到一个最复杂的现象,对方来自一个你不熟悉的地区,无论他自己的单位或者他所在区域的其他高校的学者你都不熟悉、不了解,那么你只能执行第三套终结方案了。既然我们不能从对方所属的单位或者地域着手,找到彼此的共同点,那么我们完全可以从对方的研究领域入手,寻找彼此之间的联系。例如,原来你是研究技术创新问题的,我上次听过某某研究这个领域的名专家的发言,对这个问题有所了解或者对这个问题很有兴趣。既然对方也是研究这个领域的,那么你只要提及与他研究同一领域的专家学者,他当然不会陌生,那么也能让对方产生言谈投机、相见恨晚的感觉了。
其实,并不止于笔者,相信很多朋友都拥有过非常类似的感觉,在一些偶然的社交场所,也许我们偶然结识了某一位陌生人,然而在随意的聊天之中突然发现,原来我们都拥有共同的朋友、共同的经历或者其他共同的联系,大家不由感叹一声:“这个世界可真小啊!”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古人早已充分感受到了这个小世界现象,这似乎并不是什么奇闻。然而,各位朋友,每次当你们在千里之外却能偶遇这些熟悉的陌生人,并发出“这个世界可真小”的时候,你们有没有思考过,这些看上去巧合的现象,背后是否存在一定的客观规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