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与美学(成中英文集·第九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讲 美的实现

感觉的展现:记忆与想象

今日风雨如晦,你们来到这里,让我想到一副对联:

莫放青春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好的诗句就是将现有的感觉用文字铺陈出来,形成一种形象、愿望,并且使读的人也能得到这种情境和感受。

我们先来谈人的感觉。美感是一种快乐的感觉,快乐有一种阶层性。触觉、味觉、嗅觉都可以是很美的经验。

我小时候住在重庆乡下,那时每次母亲去集市,我总爱在她后面跟着;我记得路上有棵很大的银桂,它的香味使我至今难以忘怀。桂花的香对中国人来说是有文化意义的,在中国人的经验中,有一种特殊的嗅觉特征。有的民族狩猎性很强,更喜欢甜美的香味;而中国很早就进入农耕文明,对桂花的此类清香有特殊的感觉。到现在,我只要闻到桂花的清香就想起小时候,产生美好的景象。这种感觉就是美感,包含着生活里的一种深层体验。

声音也是一样。你可以认为声音没有喜怒哀乐,但声音的来源是生命体,意味着生命本身的状态。一个动物发出的声音,我们总可以听出快乐和凄惨之别。有的声音很平和,有的令人紧张,“鸟鸣山更幽”和“惊涛拍岸”的声音,肯定会带来不同的感觉。

如果我们从理性的层次超越这个声音,则又是另一个层次上的判断。就像“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大学》),好看不好看,好闻不好闻,不一定。也许有人就喜欢这个恶臭,那是完全个人化的,不能代表集体意识;但也可以是更高层次的否定,比如在伦理层次上,就有对好色的限制。美感虽然在个人本能的层次上有一种选择,但作为一个人,不能因为尽是好色就喜欢,因为要讲究节制。

当初嵇康说“声无哀乐论”,是指生命扩大到一种不动心的“无”,回到自然本真,不为物而喜忧,把生命看成一种幻境,这是因为有一种深刻的悟。当人掌握了一种“空”的真理,那本能的反应,就被更高境界的义理提升和转化了。

经验是感觉的基础,又发展为想象。康德认为,感觉经验与时间和空间有关,任何存在都是时间性的和空间性的。我认为,时间是更原始的,时间一开始,就展现成空间。在时间的动态发展过程中,空间就同时具有了这样或那样的结构和内涵。太极就是原始时间,展开后变成具体的事物,形成阴阳对称、动静相间的形态。最原始的感觉与空间、时间都有关系,具有时间、空间的内涵,而时间、空间又是感觉的一种形式。概言之,感觉是时间的内涵,时间是感觉的形式(假定空间由时间延伸而来)。

我们人的存在是什么呢?是经验的累积。时间的延伸和空间的展示是一体的。原始经验在时空的变化中呈现出新的层次,就像单细胞变成多细胞一样,是在动态发展中变成为复杂的生命体的。我认为,只要能产生生命,内在就有一种美感。感觉是什么呢?是事物之间的结合关系,“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逍遥游》),是一种事物之间的吸引力或排斥力。心灵的成长,通过感觉延伸出去,超过当下的存在,走向未来,又保存过去,即时间三态——过去、现在、未来。记忆是有限地保存过去的感觉,而感觉延伸到还没有发生的时间就是想象。基于人有记忆和想象,人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愿望——情。

情和知的产生:中和的状态

时间和空间的感觉,产生记忆和想象。心灵刚形成时是比较细微的,不是生来就有相对完满的心灵。心灵需要经验来充实,就像幼儿没有经验的积累就不能成长。成长是在经验中学习的过程,慢慢有了感觉之后——包括时间感觉和空间感觉,就需要外面的事物来刺激自己完成自我学习的过程。经验的展现使人成为人。

生命的发生是逐渐把外在的东西整合成一体,是一个外在事物内在化的过程。这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我们要掌握这个本体,它包含主客的关系;但如果是分裂的本体,则是我们后面要讲的中西美学的差别问题。我们把这个本体叫作本心、本性都可以。本心就是本体呈现的有关心灵的整体。随着伦理功能的复杂化,这个感可以提升成为有想象和记忆内涵的感觉。在此基础上,就产生了情和知。

大家知道什么是情?“情”字是上面一个青下面一个心,“性”是上面一个生下面一个心。原始的心志就是感觉,就像睡觉刚醒时你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产生一种原始的感觉。随着苏醒的慢慢展现,你认识到你是你自己。随着感觉大到一个整体性时,就成为情。如果这种情呈现为一个良好的状态,就是一种“发而皆中节”的情。

well-being,存在得很好,ill-being,存在得不好。美好的建筑、美好的音乐、美好的清香等,都能让你感觉你的世界更美好。中国人说“自得”——“君子必求其自得”,中国人觉得well-being是一种怡然自得的状态。怡然自得作为一个很高的境界,是君子所追求的。我们甚至可以把well-being翻译成“怡然”。

我们从哲学上来说“怡然”。存在有一个本体,本体是有根源的,从有感、有情,到有知,到有意志,感觉通过经验整合成一体,所以叫“体”,这是个动态的整合。实现这个体也是过程,当经验整合到一个与未来、过去成为一体时,就是个美好的平衡状态,是内外相应、左右平衡的中和状态;不是说没有喜怒哀乐,而是中间这个本心把外在偏向中和了,不断地受外物干扰又能不断拉回来,尽力保持在怡然自得的状态中。怡然的状态是生命的本体在更高的层次上体现宇宙的本体,文化的本体体现生命的本体,而个人的本体体现文化的本体。

中道之情知,是一个平衡和谐的状态,一种维护依存的感觉又能不断实现包含的潜能。做到“中和”是不易的,因为外界有太多的东西来拉扯我们的心志。抨击、压迫、诱惑的东西会破坏我们的存在,恐惧、悲伤、疑惑、欲望等都会拉扯我们的意志。情感就是我们对外在这些事物的反应。当我们不能掌握自己,为这些外在因素所困而心身动摇时,就不会有怡然的状态。

也有一些是自欺欺人的投射现象,有人总觉得别人在骂他,这种自扰心理严重了就是病态,有如电影《美丽心灵》中说的那个数学家,总觉得情报机关要追杀他,就没有办法恢复自我平衡的状态,这是一种心灵分裂。

中西美学之情知差异

美学可以因为情感的不同产生不同的种类,愤怒美学、遗忘美学、问题美学等都是美学的类别。但为什么会产生悲剧美学?古希腊悲剧为什么会变成艺术的创作,从发生的悲剧,到发现的意义,再到创造一个悲剧来提升心灵?

比如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在西方,人的产生是和神作对的,人希望成为神,而古希腊神又是人的化身,如爱神、智慧神、火神。普罗米修斯看到人受苦,就偷神山的火种给人类,犯了巨大的罪恶,背叛了诸神的约定,所以被钉在山上,被老鹰啄食心脏。

西方的命运之神是最原始的存在,是不可知和不可逃避的力量。违反他就得到惩罚,但遵守他也要受苦,所以悲剧是必然的。悲剧不认为人能到达怡然自得的状态,认为人只能在悲伤、欲望等痛苦中生活。与生俱来的焦虑是因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悲剧的意义,就在于我们知道这个命运,并通过艺术认识到这个命运,使内在的恐惧悲伤为人所先知,等于心灵的免疫,使其面对命运时比较平静。

西方的美学来源,在于命运中的挣扎,追求一个超越的信仰,通过创造的活动产生一个理想的世界。如尼采要把意志的世界转化成理念的世界。叔本华说,美学有一种拯救的作用,而艺术就是生命的一种提升。

而中国人认为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可以用内在生命来克服恐惧、悲伤、欲念,重新回到一种怡然自得的状态。这是因为东西方原始经验的不同:古希腊人在岛上面对大海,遭遇动荡的环境;而中国人生在较为平和的生存环境中,有一种天然的自信,能从宇宙的环境中获得某种支持。

海德格尔想走道家的路,但对人存在的宇宙本体和最后根基的认识还是跟中国哲学不同。他还是需要一个上帝来支持他,在他那里本质的“情”还是定义为一种“焦虑”——对人类有限性体验的把握。

在中国,感觉发展为情和知,有情就会有知,情是自我整合的内在存有的感觉,知是对外在事物的感觉,知必有情,情必有知,不是完全分离的东西。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克除外界的困惑和阻碍,直到七十岁方能“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一种怡然的状态,这就是一种心灵的成长。

美学从感觉来讲就是一种心灵成长。中国的知是双语的,有感不一定有觉,有觉不一定有感,感是对外的,觉是对内的,这是受《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影响。而“忆”和“盼”都是从心开始的,从感觉开始的,是对过去存在的回忆以及未来存在的盼望。

中国人主张克服困难以达到自得的状态。《大学》“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也强调有“得”,这在美学上就是一种平静、超然、高远的状态。王国维讲的“无我之境”,也就是怡然自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也是一种怡然,物我无隔,是没有冲突的状态。而杜甫的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不是怡然的状态。

当人类具有很高智慧时,反观世界而产生一个理论,甚至把它发展成一套宗教信仰,就是知高于情的状态,是理智高于体验的存在。从无到有的过程,在西方来说,是万能上帝创造人类和万物,这反映为上帝的意愿。倒过来,对中国人来说,开始就是意志,中国是有感宇宙,太极充满了创造性的能力,中国人强调要自我实现。这个太极是我们中国人非常重要的价值,我们要好好把握它。

中国人偏重以情掌握知,而西方人偏重以外在的知来克服情,这就造成中西的差别。情在知的基础上发展成一个有主宰性的复杂整体。情和知之上有意,有意志则可以行,志是形成价值取向后进行选择的愿望,就是定一个目标并达到它。这个过程也是哲学心灵的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情感对外界产生认识,并用语言、文字、画面、声音等将其表达出来,这就是艺术创作。

美的实现

个体就是自我,美学没有自我认知则不成为完整的美学。掌握东方美学就要了解东方的自我,掌握西方美学就要了解西方的自我。

在自我的整体中,不同的自我观决定不同经验的意义,但自我又受其他意义的影响。当其被提高到文化层次,则产生相应的集体性的文化意识,甚至产生的文化意识也就是自我。自我又可以上升到生命和宇宙层次,能够达到与宇宙合而为一的状态,通过提升和扩大来实现更高的自我。

我认为美学首先要实现自我的整体性,即怡然自得;然后它参与社群活动,解决人类的文化困境,就扩大到文化、生命、宇宙层次。人要通过动态的行为来实践,追求和实现价值,成为群体的一部分并对之产生影响,按儒家说就是要成为伦理的人,讲求“仁、义、礼、智、信”等人格,让你扩大到文化范畴上实现自我。所以伦理在这个意义上是与美学整合在一起的。

然而美又可以独立于行为之外,可以只是观照,不以行为为目标,而只是以维护自我状态的呈现为目标。美学不是伦理的,也不是功利的。美学不应该有行为的要求和实用的目的性,纯然的存在状态本身就是一种美。

我们可以从美的实现去理解什么叫作本体美学,从自我的实现过程所呈现出来的快乐或不快乐来表达美的一种价值。在宇宙层次上,无论是儒家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还是庄子的“神游天地与天地精神为一体”的境界,都是扩大自己以达到一种非常崇高的美感。这个层次上的美是一种大美。从哲学意义上了解美学,从自我心灵的发展来了解美学的本质,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


注释

[1] 张载:《张子语录》。此为现今通行说法。原文为“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玄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见《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