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供应链金融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新型要素对供应链变革的影响

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现代科学技术为什么对实体产业供应链具有这么重要的作用?如何去理解这些要素对产业供应链的影响?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廓清产业供应链的本质。产业供应链是一种系统论视角下的产业运营体系,其初衷在于通过打破组织内部及组织间业已存在的业务孤岛、信息孤岛,有效地规划和管理产业链上发生的供应采购、生产运营、分销和所有的物流活动,特别是产业链所有相关方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高效整合。显然,这一目标的实现意味着在管理上要实现“四个有机化”:

(1)产业组织网络的有机化。即如何采用有效的方法将产业中的各个利益主体整合成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支撑的专业分工体系,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运行。这也就意味着如何通过互联网、物联网这类信息化的及时手段,有效、合理地识别、组织和管理相应的利益相关方,从而通过相应的分工协作,来实现共同追求的目标,最终实现效率、效益和效果。

(2)产业价值网络的有机化。产业供应链是一个价值逐级生产、分层传递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去设计、挖掘和实现不同的价值元素,并且将不同主体创造出来的不同价值元素,聚合成完整的价值包服务于客户。产业价值网络的有机化既需要合理地形成各具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元素,又需要协调相互不同的价值单元,形成有机的价值整体。没有各自独特、具有竞争力的价值单元,就很难形成最终的价值体系和系统。同样,如果不能协调、整合差别化的价值单元,各种价值单元只能是分散化的价值孤岛,难以产生系统化的价值。

(3)产业物流网络的有机化。这涉及在产业供应链运营的过程中如何使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发生地到消费地,有效率和有效益地正向、逆向移动,以及与存储、加工等活动相关的计划、执行和控制过程。显然,当今的物流管理不同于以往传统的物流作业,它具有战略性的作用。具体来讲,现代物流不仅仅是商品或服务在时空上的移动,更是对信息和服务全程的收集、分析和管理的过程,因此,对产业企业而言,这一管理无疑成为了重要的信息支撑和服务竞争的高地。同时,现代物流不是单向的商品移动过程,而是完整的供应链闭环,这意味着管理流程不仅是正向的(从供应商,经生产企业、分销企业,流向消费者),而且也是逆向的管理过程(从消费者反向流向生产者、经销企业,甚至供应商)。除此之外,现代物流管理需要考量效率和效益的均衡,即不能为了效率牺牲效益(诸如为了节约成本而牺牲客户的服务质量),同时也不能为了效益牺牲效率(诸如为了抢占市场而导致企业成本急剧上升),物流管理的核心在于有效地寻求两者之间的均衡。

(4)产业资金网络的有机化。即通过高效的资金融通、支付结算和财富管理,实现全产业链资金运行的充足、稳定和安全,缩短产业的现金流量周期。现金流量周期是当今企业供应链运作绩效测评的一种重要的工具和手段,其基本的思想是单位货币从原材料投入到市场价值实现的周期时间。现金流量周期代表性的概念有:Stewart (1995)的“单位货币从原材料投入到市场价值实现的周期时间”;Moss和Stine (1993)的支付现金购买可再销售产品到出售这些产品之间的时间间隔。此后,运营周期成为了现金流量周期概念界定的标准,这种观点认为“现金流量周期是企业运营周期内所需财务和支持的天数,而运营周期可以看作投资于库存和产品的销售天数”。此外,Theodore Farris和Hutchison(2002)在上述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现金流量周期的概念,他们认为现金流量周期是企业支付货币购买原材料到获取产品销售所得的天数,这一数值可以用供应库存的天数加上产品销售的天数,再减去平均产品支付周期得到。与此相似,Schilling(1996)也提出“现金流量周期反映了企业的运营周期,它测度了消耗现金为生产经营活动而购买库存,到通过最终产品的销售而获取现金的时间跨度,这个指标可以用天数来衡量,它等于平均库存期加上平均获得时间,再减去应付账款时间”。目前这个定义是学术界广泛接受的概念。在这一概念的基础上,一些学者进一步扩展了现金流量周期的外延。Soenen认为现金流量周期依赖于一系列的因素,包括从供应商获取的天数、产品生产加工的天数、出售前的库存天数,以及从客户那儿回款的天数。显然,这一工具所揭示的含义跨越了整个供应链活动的全过程,不仅包括了企业内部的各种作业活动,如采购、仓储、生产、分销等作业,而且也涵盖了企业外在的经营行为,如客户服务等活动。其计算可以按照库存商品所产生的收益周期来进行。一些学者认为现金流量周期能够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绩效检验工具或矩阵,以优化企业的供应链物流行为,确立优化的商业运作模式。

上述“四个有机化”是相辅相成的管理流程,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组织网络有机化是供应链的结构性形态,是其他三个网络的基础;物流网络有机化是供应链产品或业务的流动状态,会影响资金网络和价值网络的实现程度;价值网络有机化是供应链的内在核心,是决定其他网络形态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而资金网络有机化是供应链效果的表现,决定了供应链绩效。

显然,企业一旦实现了上述“四个有机化”,抵御风险的能力就会增强,核心竞争力就会形成。问题的关键在于上述“四个有机化”不是那么容易实现,主要原因涉及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从主观上讲,一个单一企业无法及时、全面地掌握产业链的各种状况、各种活动和各类主体,即便有合作者愿意协调、沟通,也缺乏有效的互动和协调手段。从客观上讲,今天的产业活动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广泛,商业活动也越来越国际化、全球化,而由于空间、时间上的差异,“四个有机化”往往难以实现。香港冯氏集团(原利丰集团)荣誉主席冯国经先生就讲过,世界既是平坦的,也是充斥着大量的沟壑和山谷的。他指出:“全球贸易规定、国家法律、贸易集团以及其他因素使得这个世界凸凹不平,既现代又古老。”因此,在这个世界既平又圆的时代,实现“四个有机化”必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型技术要素为这些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途径。也就是说,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这些新的技术创新和手段,一旦融合进产业供应链管理中,不仅可使得上述问题迎刃而解,而且进一步创造出高度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的供应链体系,也就是智慧供应链(intelligent supply chain)。换句话说,智慧供应链借助于新的技术,通过产业供应链运营的高效率和效益,不仅打破了组织内和组织间的壁垒,融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一体,提高了效率,而且推动了产业的升级与发展,拓展了服务化的市场空间,带来了新的效益。

要充分了解智慧供应链的实质,还需要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维度入手。Lambert和Cooper(2000)认为一种特定供应链的形成,往往是由三个方面决定的:供应链的网络结构、供应链业务流程以及供应链管理能力(或管理要素),它们构成了供应链模型的理论分析框架。供应链网络结构是供应链中的参与成员以及他们之间的连接方式;业务流程是供应链为客户产生特定价值产出的活动;而管理要素则是跨越供应链整合、管理业务流程的管理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