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拥护中国共产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巨变的到来和补天派的睁眼看世界

自远古至近代,生活在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历史逻辑生存和发展——尽管他们的文明程度在某个阶段或高或低,彼此并无太多的牵涉。然而,17世纪40年代,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斗争,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诞生了。18世纪末,它又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直至19世纪中期基本上实现了机器工业取代手工工业,工厂制代替工场制,成为“世界工厂”,取得了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并以此为基础,夺得了商业和海上的霸权。马克思、恩格斯曾经用形象生动的笔墨,简洁明了地描述了资产阶级发展过程及其本性: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1767年前,中英之间进行着一般的商品贸易。英国对华输出纺织等机制品,中国对英主要输出茶、丝等农产品。但中国自然经济的抵抗使英国商品销路一直不畅,英商连连亏损。于是,一些英国不法商人和鸦片贩子建议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倾销鸦片贸易以弥补一般贸易的亏损。鸦片贸易的暴利很快使中英贸易局面逆转,中国每年外流白银600万两,致使国内银贵钱贱,财政枯竭,国库空虚。非但如是,社会风气由此败坏,民众身心健康遭受损害。清道光皇帝承位后,13年中8次颁布禁令。1838年年底,他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林则徐在调查的基础上,采取严厉措施,收缴英国商人鸦片并公开销毁。英国人将此看成侵犯私人财产,觉得不可容忍,鸦片战争由是爆发。由于清廷和战不定,决策多变,将帅指挥不当,战法呆板,武器装备落后,终为英军所败。1842年8月底,中英缔结《南京条约》,清廷被迫接受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双方商人自由贸易、关税双方商定等条款。自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整个社会面临亘古巨变。

在巨变面前,首先觉醒起来的是地主阶级改革派,代表人物有龚自珍、林则徐、魏源。面对日益腐坏的朝政,他们或猛烈抨击批判,或竭力补漏纠偏;对英国人的侵略行径,他们或思谋对策,或组织抗击。正是在批判现实、反对侵略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对现存制度产生怀疑,对外部世界重新打量。龚自珍对封建土地兼并制度、君主独裁政治、专制文化政策造成的社会恶果,进行了大胆的揭露、无情的鞭挞。尽管他的政治理想只是通过些许的改良达到政治清明的局面,但是他开启了清朝一代的风气,激励读书人从故纸堆中解脱出来,关注研究、揭示社会问题。林则徐身居要津,在反侵略斗争中,为了知晓敌情,他率先打破几千年的封建蒙昧状态,组织翻译了《世界地理大全》(《四洲志》),译编《澳门月报》、《华事夷言》,客观介绍西方国家状况,成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41年林则徐被朝廷革职,充军去新疆途中,在镇江遇见魏源,将《四洲志》交给了魏源。1849年,在《四洲志》的基础上,魏源编辑了100卷《海国图志》,叙述了世界各国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乃至政治制度、生产状态、文物教化等。这本书使知识界大开眼界。在此书中,魏源还提出了学习西方技术与抵御外敌相结合的方略,著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观点集中反映了他的这一构想。这一方略既正视了西强我弱的客观现实,冲破了天朝帝国的迷幻,又展现了中华民族千古以来的自尊自信。正是这种自尊自信,一个半世纪以来,一直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民族的振兴、复兴,生生不息,努力奋斗。

魏源所编的《海国图志》

尽管上述思想一度激发起一批有识之士关注中国边疆,关注世界地理,甚至魏源的《海国图志》对日本维新变革还产生过启蒙作用。但是,在晚清的官场,在整个知识界,这些只能是沉沉黑夜中的几颗流星,没有多少人能从鸦片战争中惊醒。不论是林则徐这样的有为重臣,还是龚自珍这样的思想巨子,抑或是魏源这样的先知先觉,整个地主阶级改革派均无法挽救走向衰败的清王朝的命运。在此后的十多年里,海疆无战事,上层社会依旧歌舞升平,纸醉金迷;下层百姓依然衣衫褴褛,奔走乞命,上上下下几乎都一如既往地生存和生活着。清王朝本身难以摆脱中国历代专制王朝的兴衰宿命,经过鸦片战争,衰败的速度不幸又加快了。